王琛,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寧鄉縣人。1965年生於廣州。中國攝影家協會策展委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企業家攝影協會(深圳)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深圳市福田區攝影家協會主席,深圳(福田)市民攝影季藝術總監,榮獲三屆中國攝影藝術個人最高成就獎「金像獎」,文化部國家一級攝影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深圳市政協常委。
探尋地球密碼 把握生命脈搏
縮微攝影畫冊《地球的密碼》,尺寸70x70x22mm,全書112頁,重87.6克,被世界記錄協會認定為全世界最小的以地球為主題的縮微書,同時還榮獲2012年中國攝影畫冊最高榮譽獎項——中國攝影金像獎(圖書類)。這樣一本扔入水中都未必濺起多大浪花的小書,何以能在攝影及出版印刷界掀起如此軒然大波,就必須要從本書不平凡的身世講起。
本書是王琛先生耗時十二年的匠心之作,同時也是其「地球」系列叢書的第三本。書中所展示的五十幅瑰麗作品,是王琛歷經七大洲,遍遊四大洋,搭乘汽車、輪船、直升機、熱氣球、動力三角翼和滑翔機等交通工具,使用哈蘇503CW、哈蘇903SWC,哈蘇905SWC,哈蘇XPAN2型、尼康F6,萊卡M6和荷蘭產金寶可攜式4X5等多種機械相機通過反轉片拍攝而成。曲折豐富的來歷加之500本的限量發行,更讓這本縮微書顯得彌足珍貴。
王琛,深圳市福田攝影協會主席和企業家攝影協會(深圳)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此外他還是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策展委員,中國攝影版權工作委員會理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資深會員、文化部國家一級攝影師、深圳市政協常委等,並曾榮獲第三屆中國攝影藝術個人最高成就獎「金像獎」。相比這些耀眼的光環,王琛更為人所稱道的是一系列大氣磅礴的「地球」系列航拍作品。出於對飛翔的嚮往和對攝影以及地球母親的熱愛,這位「用生命追求藝術」的資深攝影家,為中國航拍事業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對於這本一反以往鴻篇巨製傳統的《地球的密碼》,王琛保持了一貫「不走尋常路」的姿態。當記者問道為什麼要用這麼小的書來表現如此宏大的主題時,王琛表示,在其航拍作品中,地面上的人即使能看到,也不過幾個像素大小。同波瀾壯闊的地球相比,人實在是太過微小的存在。這本底片般大小的縮微書提醒人們意識到自身的渺小,時刻懷有尊重自然的敬畏之心,從而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的行動中來。
正如深圳企業家攝影協會最高榮譽顧問張農科在本書的前言中寫到的那樣:有一個人懷著至誠至真的心,帶月行,披星走,執著地去記錄地球母親的一靨一笑,他說這是在尋找地球的密碼。翻著這本精美袖珍的畫冊,心兒在被大自然一次次激蕩時,我分明看到王琛那一次次對著大地鞠躬時的虔誠。遼闊的草原、蔚藍的大海、茂盛的森林,有一處就夠了,王琛就足以揮霍出一串繽紛的音符了。可他說要探尋地球的密碼,哦,他要找的不是大地的嫣然一笑,更不是那縷行將散去的雨煙,而是每一個讀完小冊子的人,心中應該升騰起的,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那份敬畏。
哈蘇503CW相機拍攝
圖片拍攝於2010年11月3日,臺灣野柳。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5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5月25日,甘肅酒泉。酒泉市屬半沙漠乾旱性氣候,其特點為氣候乾旱降水少,蒸發強烈日照長,冬冷夏熱溫差大,秋涼春旱多風沙。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2月16日,新疆天山一個廢棄的村落。天山是中亞東部地區(主要在中國新疆)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
尼康F6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000米
圖片拍攝於2008年4月10日,岡仁波齊半腰。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11月4日,臺灣鼻頭角。鼻頭角在臺灣島東北海岸。南距三貂角約10公裡。由砂巖及頁巖夾層構成。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08年4月11日,西藏阿里的神湖。神湖藏語名為瑪旁雍錯,又稱瑪法雍錯,意為「永恆不敗的玉湖」。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5月24日,青海湖。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它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5月23日,甘肅張掖。張掖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2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0日,新疆東天山。天山山脈全長2500公裡,橫亙亞洲腹地,為塔裡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天然分界線。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5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29日,新疆天山。天山是中亞東部地區(主要在中國新疆)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圖片中,天山冰雪融化後順著戈壁順流而下。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09年8月11日,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人工鹽湖。巴丹吉林沙漠的東南部盛產食鹽,西部的古魯乃湖及巴丹吉林廟附近的一些湖泊內有碳酸鈉的沉積。
哈蘇503CW相機拍攝,拍攝高度5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10月5日,新疆樓蘭佛塔。千年前的樓蘭是絲綢之中的必經之裡,當時樓蘭城內商鋪連片,佛寺香火繚繞,東來西往的各國使團客商,僧侶遊客常年不斷。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0日,甘肅天水。天水屬黃土丘陵溝壑區,境內降水豐沛、氣候溫和、風景秀麗、物產豐富,被譽為「隴上小江南」。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6月,這是寧夏銀川的一個廢棄銅礦,礦邊的泉水因受銅礦廢水汙染已經變成綠色。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08年5月9日,菲律賓宿霧月亮灣島。島是一個小小環礁,整個環礁如馬蹄鐵形狀,最高處是兩三米高的灰砂島,長著椰樹和灌木,兩側有兩道美麗的半月形環帶沙灘。
哈蘇503CW相機拍攝,拍攝高度50米
圖片拍攝於2007年2月18日,日本北海道摩周湖。摩周湖是位於日本北海道川上郡弟子屈町的一個湖泊,周長20公裡,最深212米,周圍圍繞著絕壁是火山口湖,湖中央的小島被稱為「摩周湖的酒窩」。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500米
圖片拍攝於2007年8月6日,肯亞非洲火烈鳥。納庫魯湖素有「觀鳥天堂」美譽,棲息了上百萬隻火烈鳥。遠遠望去,就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400米
圖片拍攝於2007年8月,肯亞納庫魯湖國家公園。位於肯亞裂谷省首府納庫魯市南部,佔地188平方公裡,海拔1753-2073米。是為保護禽鳥專門建立的公園。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400米
圖片拍攝於2007年7月,非洲肯亞動物大遷徒的場景。每年6-9月份在肯亞馬賽馬拉大草原上上演的百萬草原動物大遷徙一直被譽為世界上不容錯過的50大自然奇蹟之一。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400米
圖片拍攝於2007年8月,肯亞納庫魯湖國家公園。納庫魯湖國家公園面積有200平方公裡,其中湖泊面積佔52平方公裡。由於氣候溫和,湖水平靜,水草茂密,除火烈鳥外,這裡還棲息著400多種、數百萬隻珍禽。
哈蘇903SWC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08年4月16日,西藏班公措。班公措有三分之一在印度,那裡的湖水鹹臭不說,並無生靈在湖中。而另外位於中國境內的三分之二部分,卻和印度的大相逕庭,湖水清澈。這確實是班公措的一個最神奇的特點。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08年6月8日,馬來西亞的沙巴。沙巴位於馬來西亞東部婆羅洲的北端,西岸面臨南中國海,東瀕蘇祿海和西裡伯斯海,面積7450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達1440公裡。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09年5月1日,柬埔寨。柬埔寨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為24℃。柬埔寨的森林覆蓋率61.4%,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部山區。
哈蘇903SWC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09年9月30日,寧夏騰格里沙漠。沙漠內部有沙丘、湖盆、草灘、山地、殘丘及平原等交錯分布。沙丘面積佔71%,以流動沙丘為主,大多為格狀沙丘鏈及新月形沙丘鏈。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8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1月10日,黑龍江木蘭。一月正是哈爾濱最冷的時候,冰雪覆蓋,山川田野白茫茫一片,路邊的樹枝上掛滿冰凌。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2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5月20日,新疆天山,天山帶的氣候,有垂直分帶的特點。隨著地形的增高,氣溫逐漸降低,降水量則逐漸增大。氣候的分帶,造成植物的明顯減少。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5月22日,甘肅天水梯田。梯田從山腳環繞到山頂,層次分明,像是為巨人登天而建造的臺階,氣勢壯闊,分外炫美。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本圖拍攝於2010年5月25日,青海湖的湖心島。青海湖位於三千多米的青藏高原上,2009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麗的湖泊第一名。 海心山是青海湖中的一個小島,又稱為湖心島。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5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5月26日,甘肅酒泉溼地內,甘肅酒泉,北部被巴丹吉林、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包圍,從東到西形成了近千公裡的風沙線,戈壁荒漠及沙化土地面積達到了1.9億畝,是全省乃至全國沙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哈蘇903SWC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5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0日,寧夏騰格里沙漠的鹽湖。從空中俯瞰,湖內水份蒸發,只留下積聚的大量鹽分。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0日,新疆天山。天山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高達二萬一千九百尺,長約2500千米,寬約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千米,在我國境內綿延 1700 千米。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1日,沙坡頭的黃河轉彎處。黃河本身就是奇蹟,奔騰不息的黃河,在此處柔和地用優美的S線切割了山與沙漠。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3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29日,新疆哈密坎兒井,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哈蘇903SWC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0日,巴丹吉林沙漠的鹽湖。鹽湖內紅色部分是由泥土中的礦物質成分及鹽湖中嗜鹽的細菌及藻類影響所形成。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0日新疆東天山。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4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8月30日,新疆哈密。哈密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乾燥少雨,光照豐富。大量積雪和雨水順著天山山脈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
福倫達6×7相機拍攝,拍攝高度10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9月5日,青海玉樹巴幹寺。巴幹寺由第一世熱騰·昂旺丹增活佛始建於1235年,距今已有771年的歷史,受到歷代達賴、班禪和熱振活佛的支持,加上處於三江源的獨特地理位置,因此被稱為「江河第一寺」。
哈蘇503CW相機拍攝,拍攝高度5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10月8日,新疆阿爾金山沙子泉。一隻野犛牛誤入而被困其中,最終也未能走出沙子泉。
福倫達6×7相機拍攝,拍攝高度1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10月11日,新疆羅布泊三壟沙。三壟沙是一條橫亙於羅布迫東部地區的流動沙丘帶,至今仍受東北風的影響,隨時遊動。
哈蘇903SWC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5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10月13日,甘肅敦煌的明代古墓群。從空中航拍,我們看到有密密層層的像饅頭一樣隆起的墓群,這其實都是一些古墓群。
2010年1月3日作者在航拍尼泊爾博卡拉魚尾峰大峽谷
哈蘇503CW相機拍攝,拍攝高度5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1月25日,河南三門峽黃河溼地。區內生態環境多樣,物種豐富,動植物區系成分複雜,是南北方動植物類群交匯處及通道,也是鳥類南北遷徙的主要途徑和華北水禽越冬的北界。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80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2月20日,吉林白城。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80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2月21日,吉林通遼。通遼市地處松遼平原西端,屬於蒙古高原遞降到低山丘陵和傾斜衝擊平原地帶。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2月21日,甘肅酒泉。酒泉市屬半沙漠乾旱性氣候,其特點為氣候乾旱降水少,蒸發強烈日照長,冬冷夏熱溫差大,秋涼春旱多風沙。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180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2月21日,寧夏北部。寧夏位於「絲綢之路」上,歷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裡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
哈蘇503CW相機拍攝,拍攝高度3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6月3日,臺灣。其地貌複雜,處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又有喀斯特地貌與海蝕地貌,故多山水勝境、火山群與溫泉群。
哈蘇503CW相機拍攝,飛行高度600米
圖片拍攝於2011年6月4日,臺灣東海岸。臺灣位於東亞大陸的沿岸,全年溫暖,年平均溫度約為22度,平均最低溫不過12-17度。
哈蘇903SWC相機拍攝,拍攝高度50米
圖片拍攝於2010年3月10日,南極。由於溫室效應,南極冰川融化,企鵝從冰川上移居到南極的大陸。
哈蘇903SWC相機拍攝,拍攝高度30米
圖片拍攝於2003年2月10日,紐西蘭北角黑金沙灘。這裡有一處塘鵝(Gannet)領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數千隻塘鵝由澳洲飛來繁衍生息。塘鵝又叫海鵝,是北大西洋最大的海鳥,亦見於非洲、澳大利亞及紐西蘭附近的溫帶水域中。
哈蘇503CW相機拍攝,拍攝高度10米
圖片拍攝於2009年2月25日,山西平陸縣三灣溼地保護區。在平陸縣城西南6公裡處的三灣村一帶,有一處白天鵝棲息地,區域面積3.9平方公裡,瀕臨黃河,植被豐富,生物多樣,野生動植物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