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開元盛世的唐玄宗,卻打爛一手好牌引發了安史之亂

2021-02-07 騰訊網

在「把一手好牌打爛的人」名單裡面,一定少不了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高宗李治、武則天的孫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皇帝位置,是別人讓給他的。

710年,李隆基在李仙鳧、葛福順、陳玄禮等禁軍將領的協助,發起「唐隆之變」,殺死了韋皇后、安樂公主及其黨羽,扶助李旦第二次登基為帝,是為唐睿宗。李旦在確定皇太子時猶豫不決。因為按嫡長子繼承制度,應該確定長子李成器應為皇太子;但李隆基功勞太大。這時候,李成器主動放棄了皇太子身份,解決了這個難題。於是,李隆基成為皇太子。不久,李旦將皇位禪讓給李隆基,李隆基隨即成為唐朝第七位皇帝。

就靠著這個「撿來」的皇帝位置,李隆基創建出比「貞觀之治」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始於712年,終於741年,長達29年,比「貞觀之治」還多了7年。「開元盛世」時期,唐朝的綜合國力達到了開國以來最鼎盛的水平,在各項指標上都超過了「貞觀之治」。

在疆域上,「開元盛世」的國土面積達到了1076萬平方公裡。在人口數量上,「開元盛世」期間全國人口總數達8000多萬。在軍事上,李隆基打敗了契丹、突厥,遏制了吐蕃勢力北上的趨勢。在耕地面積上,全國擁有耕地6.6億畝,人均佔有耕地8畝多。在農業上,隨著一大批水利設施的投入使用和生產技術的進步,糧食生產節節高,官府的糧倉堆積如山。在城市建設上,長安、洛陽、揚州、成都等一批大城市先後出現,帶動了商業繁榮。在文化上,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王維等一大批傑出詩人湧現出來,將唐詩創作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對外貿易上,絲綢之路方興正艾,眾多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

對於「開元盛世」的繁華富庶,詩人們的記載更為形象。

在盧照鄰筆下,「開元盛世」是「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在韋莊筆下,「開元盛世」是「滿耳笙歌滿眼花,滿樓珠翠勝吳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

在杜牧筆下,「開元盛世」是「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在杜甫筆下,「開元盛世」是「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遺憾的是,國家承平日久,人到晚年的李隆基,通過各種「騷動作」,把「開元盛世」這把好牌打爛了。

都說「虎毒不食子」,李隆基居然聽信了武惠妃的讒言,將3個兒子(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並全部賜死。

李隆基寵愛楊貴妃,將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任命為宰相,封衛國公。年輕時放蕩無行的楊國忠,壓根就不是當宰相的料。他和李林甫在朝廷裡狼狽為奸,禍亂朝政,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搞得烏煙瘴氣,人神共厭。當李林甫時候,楊國忠更是為所欲為。後來,安祿山發起叛亂,也正是打著討伐楊國忠的幌子。

有了楊國忠、李林甫一幫人把持朝政,那些賢良、正直、有能力的大臣就被迫離開。對「開元盛世」作出巨大貢獻的名相張九齡,頗有識人之道,早就看出安祿山是奸詐之徒,日後必會興風作浪,請李隆基將他斬殺。李隆基卻為了顯示皇恩浩蕩,將安祿山釋放了。後來,張九齡也被排擠出京城,降職擔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李隆基最「騷」的動作,是在邊疆地區普遍設立節度使。這些節度使位高權重,手裡掌握重兵。到742年,掌握在節度使手裡的軍隊近50萬人,佔據全國總兵力的85%以上。光是安祿山手上,就有15萬人,超過中央軍的數量。不僅如此,中央軍裝備差、訓練少,戰鬥力遠遠不及節度使的軍隊。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的節度使,尾大不掉,最終成為毀掉「開元盛世」的主力軍。假以時日,就算沒有安祿山出來發動叛亂,也必將有其他的節度使出來,完成對「開元盛世」的最後一擊。

這一切,都是李隆基「養虎成患」的結果呀

相關焦點

  • 荒誕不經的李隆基,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因為什麼走了下坡路?
    我們來了解一下唐玄宗李隆基,一個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的荒唐帝王怎樣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李隆基沒當皇帝以前就用強硬的「手腕」處理了朝中的一些大事。首先和太平公主聯合把妄想成為第二個武則天的「韋後」和其女兒「安樂公主」誅殺。可憐了這個韋後沒有皇帝命,卻有「皇帝想」。
  • 是她引發的安史之亂嗎?這都是無稽之談
    在公元712年,登基成為唐玄宗。唐玄宗繼位後,勵精圖治,整頓吏治,重用賢臣,修訂律法,推行兵制改革,發展生產,提倡節儉。經濟迅速繁榮,國家強盛,進入開元盛世。唐朝正值全盛之際。卻突逢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攻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子出逃到馬嵬坡,士兵怪怨楊貴妃兄妹禍國殃民,殺死楊國忠,逼迫楊貴妃自盡。難道這都是楊貴妃的過錯嗎?
  • 唐玄宗:剿滅太平公主,執政開元盛世,卻因「楊玉環」廢了大唐
    唐玄宗在忍無可忍之後,又探聽到太平公主的反叛行動,他立刻展開鐵血手腕,成功剿滅太平公主。隨後,唐玄宗穩定朝政,外遷功臣,讓唐朝進入了一段時間的繁榮興盛時期。 後世稱這段時間為「開元盛世」。在開元盛世時期,唐朝的國力非常強盛。李隆基27歲登基為帝,以鐵血的手段來整治朝廷,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唐玄宗成功的讓唐朝的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 開元盛世都是泡沫
    唐王朝最心痛的一件事,當然就是安史之亂。在大亂之前,唐王朝的盛世幾乎達到了巔峰,唐玄宗創造的開元盛世,被安史之亂毀於一旦。在唐肅宗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唐王朝的盛世也一去不復返了。
  • 安史之亂歷時多久,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
    唐朝曾經開創了"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一片盛唐景象,唐朝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一場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漸漸沒落。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最後安史之亂又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會為你一一揭曉。安史之亂簡介唐朝後期,由於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
  • 唐玄宗作為一代英主,為什麼在他統治的時候會爆發安史之亂
    詩文的意思是說唐玄宗做皇帝做了四十八年,但卻還不如普通盧家有莫愁這個女子,諷刺的就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那虛無縹緲的愛情故事最後毀了大唐的盛世,做了四十八年皇帝統治天下的唐玄宗到最後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住,連普通人家的長相廝守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天長地久,又還談什麼愛情專一呢?而唐玄宗作為唐朝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是他一手將唐朝帶向了盛世,到最後又是他自己把唐朝推向滅亡的邊緣。
  • 唐玄宗李隆基:開創大唐盛世又親手毀掉盛世的雙面君王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對唐玄宗開元年間盛世生活的描述。唐玄宗的開元年間是唐朝歷史上最大的盛世,百姓生活富足。不得不說玄宗的政績是非常明顯的,然而盛極必衰,玄宗在統治的後期產生了驕奢淫逸的思想,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將這個盛世一下子從巔峰拉向了谷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唐玄宗這個唐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莊子說做人要善始善終,唐玄宗沒有做到,毀掉了整個大唐盛世!
    唐朝在經歷安史之亂後,雖然最終平定叛亂,但就此唐朝開始走下坡路,「開元之治」這「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的鼎盛時期也不復存在,唐朝再也不能稱為「盛唐」。在唐玄宗剛剛即位的時候,勵精圖治的樣子像是千古明君,在他的治理之下鑄就了開元盛世。
  •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唐玄宗是如何造就開元盛世的?
    在唐朝時期,出現了多個盛世局面,開元盛世便是發生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的又一盛世現象。在唐玄宗李隆基初步穩定政權之後,便奉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積極治理國家。經過他的勵精圖治,唐朝的國力達到鼎盛,出現了「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的盛世局面。
  • 《妖貓傳》中的「開元盛世」,根本不存在 | 短史記
    >電影《妖貓傳》,用一座斥資6億元的「長安城」,和一場極盡奢華的「極樂之宴」,向觀眾展示了陳凱歌心目中的「開元盛世」。畢竟,給「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做佃客,要好過做朝廷的自由民。圖:玄宗的極樂之宴「開元盛世」的由來如果只看唐玄宗封禪、賀壽、建宮殿、大擺筵席,以及開疆拓土、萬邦來朝,確實稱得上「開元盛世
  • 安史之亂怎麼就打斷了盛世大唐
    當然除了文化和技術交流,最重要的交流就是戰爭,突厥被滅了好幾次,唐朝跟穆斯林之間的戰爭一直打到安史之亂爆發才罷手,雙方在西北邊境上你來我往,這個過程中造紙術傳入中亞,隨後傳入西方。而且唐朝多次跟東羅馬聯繫,希望一起夾擊阿拉伯帝國。此外還有我們書中不咋提的粟特人。
  • 這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44年,開創一代盛世,卻差點成為千古昏君
    盛世唐是中國各朝代中名列前茅的王朝之一。這一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朝代,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帝王,但其缺陷也十分明顯。他們中有一個,實在是太可惜了,他本可名列古今明君之首,但晚節不保,險些葬送了自己的江山。這人,就是那個在所有帝王之中,風流都能走到最前面的唐玄宗李隆基。
  • 曾被譽為「歌神」接班人,鄭中基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曾被譽為「歌神」接班人,鄭中基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曾被譽為「歌神」接班人,鄭中基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曾被譽為「歌神」接班人,鄭中基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曾被譽為「歌神」接班人,鄭中基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 盛世李唐百國來朝,繁華安樂歌舞昇平,因何一亂頃國?
    盛世李唐,百國來朝,因何一亂頃國?長安落盡繁華散,血淚史書後人嘆。漢將白骨胡塵踏,一場風流一場亂。大唐在李世民,武則天和前期的李隆基苦心治理下,國運蒸蒸日上,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此時的大唐好不繁華。
  • 平定安史之亂的三大名將,其中兩人突然暴斃,僅有一人得以善終!
    公元755年,這是大唐帝國的第一百三十七個年頭,在世人的眼中,這個龐大帝國仍舊處在「開元盛世」的繁華當中。可是,明眼人已經通過天寶年間的種種事跡,窺伺到了這個龐大帝國背後的衰敗,再加上年邁的唐玄宗已然不復當年的賢明,一場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 安史之亂爆發後潼關怎麼失守的
    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朝一直國力強盛,出現了文明和經濟高度發展,百姓幸福安康,社會治安的良好景象。都城長安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繁榮,人口最多的世界性大都市之一。大唐成為了很多外邦人嚮往去的地方,很多外邦派出求學者來大唐進行了主動學習和文化交流。可見大唐多麼發達和強大。
  • 還是維持開元盛世的能臣?
    一般情況下,人們會把姚崇視為唐玄宗「開元盛世」的開創者,而把李林甫視為「開元盛世」的終結者。故而,姚崇往往是「賢臣」的典範,李林甫往往是「奸臣」的代表。當然,如何防範作為儲君的太子搶班奪權,也是唐玄宗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因為,唐玄宗自己就是過來人。開元三年,唐玄宗立寵妃趙麗妃所生之子李瑛為太子,後來,唐玄宗寵愛武惠妃疏遠趙麗妃,對太子李瑛亦逐漸疏遠,轉而寵愛武惠妃所生之子壽王李瑁。李瑛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便忍不住抱怨唐玄宗,父子間的矛盾於是爆發。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狠心賜死李瑛,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進而威脅自己的地位。
  • 關之琳的標籤:拜金、第三者、盛世美顏,一手好牌打爛的美貌女人
    老百姓們的吃穿住行需求得到了解決,自然地就希望精神世界得到滿足,這個時期也就成就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一批一批的優秀導演帶著形形色色風格迥異的演員拍出來一部部經典又賣座的好電影。時至今日依然被觀眾們提起。
  • 西安碑林《石臺孝經》:讓帝王變成迷弟,見證開元盛世和愛情神話
    1200多年前,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為儒家經典《孝經》作序,並用八分隸書書丹勒石,刻成《石臺孝經》。而1000多年後人們去西安碑林參觀這個碑時發現,唐玄宗的字最上面一行從右往左讀,恰好是:朕略萌,三個字。唐玄宗確實有點萌,他一手開創了大唐王朝的黃金時代開元盛世,也親身演繹了一曲不愛江山愛美人的長生殿,他還是孔夫子的小迷弟,打造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三教合流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