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子心臟驟停3天!醫生揭開背後真相:別再熬夜了!真的會死

2020-12-23 沐輕說

陝西西安,一位23歲女子,在心臟驟停3天後,奇蹟生還!

本以為「起死復生」只是電視劇的梗,沒想到竟然真實發生在生活中。

連主治醫生都感嘆:「這種爆發性心肌炎存活下來的,我們醫院是第一例。」

太幸運了。

因為,她只有23歲,生命才開始啟程。

但是,23歲,爆發性心肌炎,真不是開玩笑。

女子的主治醫生介紹說:

「心肌炎是最危急的疾病,稍有不慎會賠上性命。如果,女子再晚送來半個小時,命是保不住的。」

在慶幸女子平安無事的同時,不禁深思:

一位年紀輕輕的妙齡女子,為什麼會得這種危急重症?

原來,這個女孩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起居比較規律。但是,下班回到家裡,她就開始玩手機,一玩就到凌晨一點二點。

長期熬夜,造成了女子免疫力下降,開始感冒;起初她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直到身體再也扛不住受不了,這才撥打120被送到醫院。

茨威格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實際上,我們與疾病的距離,只差了一個不良生活習慣。

而熬夜,絕對「高居榜首」。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

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中國人的「最佳床伴」,60%以上的人上床後難以入睡,30%的人睡眠質量不及格。

這不是危言聳聽。

當下,越來越多的新聞事件發出一個可怕訊號:熬夜,帶給身體的傷害,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巨大得多。

當我們仗著年紀輕身體好肆意熬夜,殊不知,所有揮霍,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然後在某一天報復回來。

恰如高贊評論說:

「你們真的別熬夜了,不是鬧著玩的。哪怕你們現在沒事,過了25歲,身體就一定會報復你。」

年輕從來不是資本,健康才是最大紅利。

01

成年人熬夜的快感

都是在報復白天偷的懶

與失眠不同,多少人熬夜,是「主動選擇」後的熬夜。

快節奏的生活,高頻率的工作,使得「社畜」們壓力大,疲於奔命。久而久之,人們開始不滿足於白天被「偷走」的時間,總想著能在屬於自己的深夜,尋找「存在感」。

好像,也只有這個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

看過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

大學剛畢業進入一家百強企業工作,收入高、前景好,被很多親朋好友羨慕。

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卻十足鬱悶。

「剛工作的時候,新環境,新夥伴,很多都需要適應。恰逢那個時候,團隊新出了一個項目,總監安排我做。萬事開頭難,我開始做的時候,遇到很多難題。可我太想表現自己了,太想贏得上司的讚賞,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我每天加班到半夜。於是,下了班回到家,想到白天的辛苦,便拿起手機瘋狂刷劇。一刷就是一晚上,一夜無眠。第二天,強撐著繼續工作,奈何精神不濟,工作質量持續走低。」

本想熬夜賺表現,卻事與願違:沒得到賞識不說,連身體健康都搭進去了。

賠了夫人,又折兵。

知乎上有個爆火的話題:成年人熬夜的快感,本質上是什麼?

話題下有個高贊回答:

「有人窮久了,突然富起來,就跟《西虹市首富》裡王多魚一樣,報復性消費。熬夜也是一樣。」

深以為然。

選擇熬夜的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白天,被擠佔的時間多了;夜晚,報復性熬夜追劇、聊天、逛朋友圈。

無論是對今天即將逝去的恐慌,還是對明天馬上到來的恐懼,成年人熬夜的快感,本質上都是自我報復。

但也有一群人,白天上班就摸魚,消磨時間,手機隔三差五拿起來,看購物車,打手機遊戲;

晚上回到家,挑燈夜戰,繼續白天未完成「工作」。

有一個朋友說:

「明明知道熬夜不好,有時候確實也很困。但想到手機裡還有一堆沒刷完的劇,沒清空的購物車,我就毫無睡意。」

他說,只有這個時間,完全屬於自己;只有這個時間,他可以信馬由韁。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一書中說:「看起來每天熬夜加班,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

用熬夜換來的快感,表面上看,的確「跑贏」了時間;實際上,在主動上交睡眠後,身體健康已亮了紅燈。

熬過漫漫長夜不算什麼,熬過漫長一生才是真本領。

02

熬夜賺來了優秀

身體賠出了健康

幾天前,著名作家賴寶去世的新聞,衝上熱搜,引發熱議。

說起賴寶,很多人比較陌生。

但熟悉脫口秀的人都知道,賴寶為《今晚80後》撰寫諸多稿件,寫出過很多有創意的搞笑段子,承包了很多人的笑點。

但是,我們永遠想不到,這個曾為世界帶去快樂的人,其實過得並不開心。

翻看賴寶的微博,就在他去世的幾天前,還在和朋友開玩笑:

「我可能要死了,拜拜。」

沒想到一語成讖。

生命的最後,他留下的人生感悟是:「活著活著,夢想竟然變成了欲望。」

現在讀來,滿是無奈與辛酸。

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鮮活的生命卻已定格於今天。

微博評論區,有人留言說:「發現賴寶最近幾個月都在失眠,有時好幾天才睡幾個小時……熬夜寫東西,是身體大忌,容易神經衰弱,誘發各種疾病。」

我們總高估了身體的承受能力,低估了生命的脆弱程度,以為年輕就是資本;

但是,在熬夜的賭局上,年輕這個價碼根本不值一文。

還記得因乳腺癌去世的34歲復旦大學教師于娟嗎?

生前,她留下70多篇「癌症日記」,其中關於「熬夜」的論述發人警醒: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

試想,如果回到2009年10月之前,于娟一定不會「熬夜」賺錢,將未來可期變成遙遙無期。

然而,世上沒有如果。

熬夜拼出來的優秀,都是透支健康換來的高利貸。

一旦借出,便有去無回。

于娟查出來癌症的時候,癌細胞已經擴散;長期的化療、放療、靶向治療,于娟飽受折磨,痛苦萬分。

每當這時,她年幼的兒子土豆,都會來給媽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時過境遷,土豆已健康長大;但于娟,再也見不到魂牽夢縈的孩子。

病來如山倒,摧毀一個家庭,生一場大病就夠了。

好好活著,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負責。

03

明白了世事無常,才懂得餘生很長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悲劇,而是悲劇的一再重演。

河南24歲的蔡女士,因為長期熬夜,左側身體麻木,去醫院診斷後,竟然發現是中風;

更糟糕的是,蔡女士顱內還不排除有動脈瘤的存在。

浙江31歲男子,因長期熬夜打遊戲,導致心臟功能僅剩35%,接連出現心臟擴大、心衰等症狀。

而熬夜心衰,正是猝死的主要誘因。

沒有什麼猝不及防,所有結局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被預定」。

多少人嘴上說著「珍惜生命」,卻熬夜狂歡,通宵打麻將。

多少人熬著最深的夜,敷著最貴的面膜,喝著最養生的茶,心安理得虛度白天。

上癮性行為,本質上都是在透支健康。

死神是不會跟任何人討價還價,你所有的「無所謂」,最終都會成為「有所為」。

鮑勃·迪倫說:「人類從不做正確的事,他們總做最有快感的事,然後後悔。」

不要在明白世事無常之後,才懂得珍惜餘生很長。

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只有惋惜。

從今天起好好睡覺吧,別讓親人擔心,別讓身體為熬夜買單。

共勉。

#23歲女子心臟停跳3天奇蹟治癒#

相關焦點

  • 31歲,癌症晚期:別再熬夜了,真的會要命!
    白天被擠壓的越狠,晚上熬夜的力度就越大。不是不願意入睡,而是不捨得只屬於自己的時間就這麼被浪費。然而,睡覺又怎麼能算是浪費呢?這種看似是報復的行為,受害者卻永遠只有我們自己。即使熬夜會讓人心情愉悅,但是我們的身體卻不會因此得到真正的放鬆。因為對於它們而言,再快樂的熬夜也是一種加班工作。身體如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免疫力就會下降,皮膚也會受到刺激。
  • 所有人 別再熬夜了,真的會死!
    卡卡問醫生病因,醫生查來查去,只查到兩個字:熬夜。 「長期熬夜到1點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起來工作。周末的時候一覺睡到12點多,只吃兩頓飯,晚上又是2、3點多才睡覺。熬夜的傷害其實長期潛伏在你的身體裡,你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
  • 23歲,癌症晚期:對自己不好,真的會死!
    短短 21 天的治療裡,她就經歷了口腔黏膜脫落、發燒脾虛、浮腫膝蓋劇痛的感覺、手和臉失去知覺等常人無法體會的感覺。她開始用思維導圖記錄自己的抗癌過程,分享自救指南。《翻滾吧!腫瘤君》劇照除此之外,我更是在朋友圈刷到了23歲江蘇男孩胃癌晚期的報導。23歲,癌症,晚期。
  • 高以翔錄節目猝死:別再熬夜了,真的會死(告訴你如何預防猝死)為家人朋友閱讀
    年輕的男子與女子! 別想著死亡會是一步一步慢慢靠近, 它可是會快如閃電般來臨!   」可是,身體的承受力是有極限的,過勞死真的每時每刻發生在身邊:2010年6月,富士康一名新婚3個月的工程師在出租屋猝死。其家屬稱,他曾連續工作34小時。2015年3月,百度地圖技術研發人員林海韜在睡夢中猝死,他加入百度才4個月,死前曾在微博多次吐槽,「工作壓力大」,「累」、「困」,曾48小時不休不眠。
  • 23歲女子心臟停跳3天奇蹟生還:深夜裡的放縱,有多要命?
    近年來,經常有熬夜猝死的新聞,那些不幸離世的人,很多都正年輕。每次看到那樣的新聞,在感嘆生命易逝的同時,也要一次次給自己敲響警鐘:熬夜,是真的可能要命的!這幾天一個堪稱醫學奇蹟的案例,想必大家都看到了。23歲的女生心臟停跳3天。
  • 35歲高以翔猝死於高危節目:別再透支自己了,真的會死!
    11月27日最悲傷的事,是人間真的再也遇不到王瀝川!凌晨,高以翔在寧波錄製《追我吧》,連續熬夜工作時後出現不適,在搶救後無力回天,突然離世。「運動性猝死」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凌晨是我們體溫最低的時間段,心肺功能、肌肉活性都比較差,在這個點做高強度運動,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甚至誘發猝死。加上秋冬本來就是猝死高發季,危險性變得更高。或許顛覆你想像,不少猝死者平日給周圍人的印象都是「一向身體很棒」。
  • 停屍房最年輕猝死者僅17歲:別作了,真的會死!
    沒真實的接近過生命,或許不會懂。最近一位在殯儀館工作的博主@瓜掉了撿不撿 分享了自己在這個人最避而遠之的地方的見聞:我這幾天呆在停屍房拍東西 其實衝擊對我挺大的 倒不是說怕鬼怪 人給我的衝擊最大 我以為一般來停屍房的逝者大多是老人 但是我沒想到年輕人這麼多 很多都是熬夜猝死的 天天都有,年輕人真的蠻多的 甚至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下子就去了
  • 別再放縱了,真的會死!世界冠軍老公進ICU搶救,真相讓人後怕
    說起原因來她感覺很無奈,丈夫張效誠一口氣吃了3斤小龍蝦,結果第二天就出現了發燒,肌肉酸痛的現象。然後他們去到醫院一檢查,張效誠的病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這病很要命,可以導致腎臟損傷,心律失常,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 人到中年,請別再熬夜!猝死不是偶然發生!
    短短半年前,知名演員高以翔在熬夜錄製綜藝節目中忽然暈厥而導致心力交瘁過勞而死。這樣的意外並不是偶然發生,高以翔生前就邊跑邊說自己「不行了」,但節目中並一度以為他是開玩笑,是節目效果。人到中年,請別再熬夜!
  • 足壇傳奇「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去世,如何預防心臟驟停?
    足壇傳奇馬拉度納因心臟驟停突然去世,享年60歲。永別了,迭戈.馬拉度納,你將永遠活在球迷心中。 以前只是聽說你的生活方式很隨性,同時也看到你肥胖的身材,我的第一印象是想勸你注意心臟健康,但是也真的想不到「它」來的會這麼快! 說到足壇傳奇馬拉度納經歷的心臟驟停,就不得不說「心源性猝死」,即使是在權威的醫學教科書上,心臟驟停和心源性猝死都是一個章節介紹的。就是因為心臟驟停它是心源性猝死最直接的死因。下面咱們就說說這方面的知識。
  • 15歲男生狂追「深夜動畫」傷了心 醫生:熬夜真的會要命
    15歲男生狂追「深夜動畫」傷了心醫生再三告誡:熬夜真的會要命武漢晚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譙玲玲)連續兩個月熬夜追「深夜動畫」,男孩最終被一場感冒放倒,並查出病毒性心肌炎,幸運的是只是輕症。12月8日小勇出院時,武漢市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帆再三叮囑他別再熬夜,且半年內不要做劇烈運動。15歲的小勇家住礄口,今年剛上技校。今年10月,他迷上了日本的「深夜動畫」。這個動畫都是凌晨一點到三點間更新,他一周有4個晚上要追到半夜。第二天早上七點,小勇按時起床去學校,上課怕老師批評也不敢打瞌睡。晚上睡不好,白天越來越沒精神,食慾也變得極差。
  • 31歲,癌症晚期:不好好睡覺,真的會死
    但一份來自微博的調查數據,揭穿了成年人「睡不好覺」的真相:90%的人都在主動熬夜,迫於工作性質不得不熬夜的只佔10%!原來很多人睡眠質量差都是「自找」的。不是不能睡,是不想睡。蕭敬騰唱:「夜太美,儘管再危險,總有人黑著眼眶熬著夜。」簡直太生動了。流連在美好而幽靜的深夜裡,熬夜的危險就拋之腦後了。
  • 27歲女網紅猝死:2021年,別再拿命換錢了
    她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喜歡熬夜。看得出來,小雅從很久之前就開始了習慣性地熬夜。熬夜有好處嗎?作為一位時尚博主,她需要熬夜寫稿,寫穿搭護膚技巧,剪輯視頻。這些白天忙不完的事情自然而然需要晚上做完。實在做不完怎麼辦?通宵。茨威格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 「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臟驟停去世 醫生有話說!
    而近年來,心臟驟停的相關新聞確實頻頻出現,演員高以翔錄節目時心臟驟停去世、17歲男孩軍訓期間心臟驟停……一條條觸目驚心的消息無一不在提醒著人們,了解心臟驟停相關知識,十分必要。什麼是心臟驟停?「心臟驟停是指心臟的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大動脈搏動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循環衰竭狀態。」11月26日,湖南省胸科醫院ICU主任醫師蔣澤華介紹道。
  • 列車員心臟驟停 醫生8次除顫將其救醒
    12月23日,一名江西籍鐵路列車員楊先生在經過16個多小時的長途行程後,從江西南昌剛抵達連雲港不久,突發心梗被緊急送往連雲港市東方醫院,醫生立即組織搶救,其間經過8次心臟除顫,楊先生這才脫險。  驚險  16個多小時行程後  他倒在了衛生間  49歲的楊先生是江西景德鎮人,是一名火車列車員,12月23日上午8點多,經過16個多小時的行程,楊先生所在的K612次列車由江西南昌抵達連雲港東站。
  • 熬夜加班一周後,女子突然眼前模糊!醫生提醒:這種病很危險還易復發...
    ▲資料圖/視覺中國熬夜的危害應該不用再多贅述再給大家看幾個真實案例看看你還敢熬夜嗎?↓↓↓熬夜玩手機深圳31歲男子隔天差點「瞎了」前不久,31歲的小陳(化名)和往常一樣,下班回家吃完飯就打開了手機遊戲,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睡覺前還不忘拿手機再刷刷社交軟體。可是第二天一睜開眼,小陳卻覺得不對勁,自己的左眼好像完全看不見東西了!
  • 熬夜加班一周後,廣東一女子突然眼前模糊!醫生提醒:這種病很危險還...
    以往認為青睫症候群是一種自限性眼病,即便不進行治療,患者2-3周後可自我恢復,也不會造成神經損害。但現在定義發生改變,青睫症候群有些病例會反覆發作,且可以造成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 目前研究發現,青睫症候群與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相關性,最早是新加坡的研究報導發現,70%青睫症候群患者與病毒感染有關係。
  • 「球王」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 怎麼預防猝死
    據阿根廷《號角報》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早晨,馬拉度納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據了解得知,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2:50(北京時間23:50),  在自己家中突然失去意識,心臟驟停。儘管經過了醫生們的努力搶救,也無力回天了。
  • 32歲青年醫生在家心臟驟停:猝死的4個前兆,早一點抓住
    王輝是同仁醫院眼科最優秀的青年醫生之一,據在朝陽醫院參與急救的醫生介紹,王輝在心臟驟停前曾發熱六天,29日晚上,他在家中突然心跳呼吸驟停,隨即在家中進行了心肺復甦。
  • 27歲知名女博主心臟驟停離世,這三種發病誘因很多人正在做……
    近日,27歲知名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上,由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她的朋友發文向網友告知了這一不幸消息。 醫生提醒,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猝死的直接原因。 醫生表示,許多猝死者在發病前,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實他的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比如潛在血管問題、心臟問題等。 醫生介紹,導致心臟驟停的三個導火索為熬夜、酗酒、情緒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