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西安,一位23歲女子,在心臟驟停3天後,奇蹟生還!
本以為「起死復生」只是電視劇的梗,沒想到竟然真實發生在生活中。
連主治醫生都感嘆:「這種爆發性心肌炎存活下來的,我們醫院是第一例。」
太幸運了。
因為,她只有23歲,生命才開始啟程。
但是,23歲,爆發性心肌炎,真不是開玩笑。
女子的主治醫生介紹說:
「心肌炎是最危急的疾病,稍有不慎會賠上性命。如果,女子再晚送來半個小時,命是保不住的。」
在慶幸女子平安無事的同時,不禁深思:
一位年紀輕輕的妙齡女子,為什麼會得這種危急重症?
原來,這個女孩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起居比較規律。但是,下班回到家裡,她就開始玩手機,一玩就到凌晨一點二點。
長期熬夜,造成了女子免疫力下降,開始感冒;起初她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直到身體再也扛不住受不了,這才撥打120被送到醫院。
茨威格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實際上,我們與疾病的距離,只差了一個不良生活習慣。
而熬夜,絕對「高居榜首」。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
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中國人的「最佳床伴」,60%以上的人上床後難以入睡,30%的人睡眠質量不及格。
這不是危言聳聽。
當下,越來越多的新聞事件發出一個可怕訊號:熬夜,帶給身體的傷害,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巨大得多。
當我們仗著年紀輕身體好肆意熬夜,殊不知,所有揮霍,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然後在某一天報復回來。
恰如高贊評論說:
「你們真的別熬夜了,不是鬧著玩的。哪怕你們現在沒事,過了25歲,身體就一定會報復你。」
年輕從來不是資本,健康才是最大紅利。
01
成年人熬夜的快感
都是在報復白天偷的懶
與失眠不同,多少人熬夜,是「主動選擇」後的熬夜。
快節奏的生活,高頻率的工作,使得「社畜」們壓力大,疲於奔命。久而久之,人們開始不滿足於白天被「偷走」的時間,總想著能在屬於自己的深夜,尋找「存在感」。
好像,也只有這個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
看過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
大學剛畢業進入一家百強企業工作,收入高、前景好,被很多親朋好友羨慕。
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卻十足鬱悶。
「剛工作的時候,新環境,新夥伴,很多都需要適應。恰逢那個時候,團隊新出了一個項目,總監安排我做。萬事開頭難,我開始做的時候,遇到很多難題。可我太想表現自己了,太想贏得上司的讚賞,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我每天加班到半夜。於是,下了班回到家,想到白天的辛苦,便拿起手機瘋狂刷劇。一刷就是一晚上,一夜無眠。第二天,強撐著繼續工作,奈何精神不濟,工作質量持續走低。」
本想熬夜賺表現,卻事與願違:沒得到賞識不說,連身體健康都搭進去了。
賠了夫人,又折兵。
知乎上有個爆火的話題:成年人熬夜的快感,本質上是什麼?
話題下有個高贊回答:
「有人窮久了,突然富起來,就跟《西虹市首富》裡王多魚一樣,報復性消費。熬夜也是一樣。」
深以為然。
選擇熬夜的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白天,被擠佔的時間多了;夜晚,報復性熬夜追劇、聊天、逛朋友圈。
無論是對今天即將逝去的恐慌,還是對明天馬上到來的恐懼,成年人熬夜的快感,本質上都是自我報復。
但也有一群人,白天上班就摸魚,消磨時間,手機隔三差五拿起來,看購物車,打手機遊戲;
晚上回到家,挑燈夜戰,繼續白天未完成「工作」。
有一個朋友說:
「明明知道熬夜不好,有時候確實也很困。但想到手機裡還有一堆沒刷完的劇,沒清空的購物車,我就毫無睡意。」
他說,只有這個時間,完全屬於自己;只有這個時間,他可以信馬由韁。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一書中說:「看起來每天熬夜加班,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
用熬夜換來的快感,表面上看,的確「跑贏」了時間;實際上,在主動上交睡眠後,身體健康已亮了紅燈。
熬過漫漫長夜不算什麼,熬過漫長一生才是真本領。
02
熬夜賺來了優秀
身體賠出了健康
幾天前,著名作家賴寶去世的新聞,衝上熱搜,引發熱議。
說起賴寶,很多人比較陌生。
但熟悉脫口秀的人都知道,賴寶為《今晚80後》撰寫諸多稿件,寫出過很多有創意的搞笑段子,承包了很多人的笑點。
但是,我們永遠想不到,這個曾為世界帶去快樂的人,其實過得並不開心。
翻看賴寶的微博,就在他去世的幾天前,還在和朋友開玩笑:
「我可能要死了,拜拜。」
沒想到一語成讖。
生命的最後,他留下的人生感悟是:「活著活著,夢想竟然變成了欲望。」
現在讀來,滿是無奈與辛酸。
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鮮活的生命卻已定格於今天。
微博評論區,有人留言說:「發現賴寶最近幾個月都在失眠,有時好幾天才睡幾個小時……熬夜寫東西,是身體大忌,容易神經衰弱,誘發各種疾病。」
我們總高估了身體的承受能力,低估了生命的脆弱程度,以為年輕就是資本;
但是,在熬夜的賭局上,年輕這個價碼根本不值一文。
還記得因乳腺癌去世的34歲復旦大學教師于娟嗎?
生前,她留下70多篇「癌症日記」,其中關於「熬夜」的論述發人警醒: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
試想,如果回到2009年10月之前,于娟一定不會「熬夜」賺錢,將未來可期變成遙遙無期。
然而,世上沒有如果。
熬夜拼出來的優秀,都是透支健康換來的高利貸。
一旦借出,便有去無回。
于娟查出來癌症的時候,癌細胞已經擴散;長期的化療、放療、靶向治療,于娟飽受折磨,痛苦萬分。
每當這時,她年幼的兒子土豆,都會來給媽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時過境遷,土豆已健康長大;但于娟,再也見不到魂牽夢縈的孩子。
病來如山倒,摧毀一個家庭,生一場大病就夠了。
好好活著,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負責。
03
明白了世事無常,才懂得餘生很長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悲劇,而是悲劇的一再重演。
河南24歲的蔡女士,因為長期熬夜,左側身體麻木,去醫院診斷後,竟然發現是中風;
更糟糕的是,蔡女士顱內還不排除有動脈瘤的存在。
浙江31歲男子,因長期熬夜打遊戲,導致心臟功能僅剩35%,接連出現心臟擴大、心衰等症狀。
而熬夜心衰,正是猝死的主要誘因。
沒有什麼猝不及防,所有結局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被預定」。
多少人嘴上說著「珍惜生命」,卻熬夜狂歡,通宵打麻將。
多少人熬著最深的夜,敷著最貴的面膜,喝著最養生的茶,心安理得虛度白天。
上癮性行為,本質上都是在透支健康。
死神是不會跟任何人討價還價,你所有的「無所謂」,最終都會成為「有所為」。
鮑勃·迪倫說:「人類從不做正確的事,他們總做最有快感的事,然後後悔。」
不要在明白世事無常之後,才懂得珍惜餘生很長。
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只有惋惜。
從今天起好好睡覺吧,別讓親人擔心,別讓身體為熬夜買單。
共勉。
#23歲女子心臟停跳3天奇蹟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