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葉」託起「大產業」

2020-12-24 瀟湘晨報

通訊員 藍海燕 黎清倩

裡洞鎮鵝石村是新興縣特別偏遠的小山村,有著平緩的山坡和肥沃的土地,村民素有種茶的習慣。近年來,在該縣人大代表梁建波的帶領下,茶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昔日漫山的荒坡變成如今的「金山銀山」。「以前種田,辛辛苦苦一年,畝收入也就幾百元,現在種茶一年收入幾千元不成問題,而且還有領頭人和專業合作社,我們對種茶致富很有信心。」談起種茶,農戶梁伯笑得合不攏嘴。

子承父業 捨棄城市發展機會回鄉創業

梁建波是鵝石村本地人,從父輩便開始種茶,2009年放棄在城市的事業,回鄉繼承父親的種茶手藝。當被問到為什麼要回鄉發展時,梁建波坦言,在外創業8年多,儘管外面「錢」途誘惑,但他始終牽掛著家鄉的一草一木。梁建波回憶說:「開始種茶時沒少吃苦頭,把經商賺到的第一桶金全投入到茶場仍然資金不足,後來只好把在縣城尚未交付的商品房賣掉繼續投入到茶場建設,一邊種茶賣茶,逐步積累再投入。」

合作幫扶 帶著村民一起致富奔康

在鎮黨委引導、支持下,梁建波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牽頭盤活五鵝茶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公司+農戶」的形式開展,集結在家的茶農,整合資源承包山地,發動群眾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帶動村民發展茶葉種植,把村民零散的茶樹管理起來,讓茶產業煥發新面貌。漸漸地,茶產業實現了「復活」。茶場基地由40畝擴展到300多畝,入社農戶由23戶發展到128戶,年產銷茶葉從0.3萬斤提高到1.5萬斤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150多萬元,帶動茶農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帶動流轉土地200多畝,村民每年每畝獲得土地流轉收入500多元,帶動周邊群眾季節性勞務收入5000多元,帶領村民群眾致富奔康,共建美好生活。

品牌推廣 推動村民多渠道增收

為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梁建波帶領合作社提升制茶技術和包裝工藝,研製紅茶、綠茶等品種,並以「裡洞茶」為品牌開辦茶葉銷售門市部。合作社還十分注重網絡營銷,通過微店、淘寶等網絡渠道推廣線上銷售,讓「裡洞茶」品牌遠近聞名。自從品牌投放後,茶葉暢銷珠三角城市及港澳地區,在眾多農業博覽會上打響知名度。年銷茶葉從3000斤突破1.5萬斤,年銷售額達到150多萬元。如今「裡洞茶」已成為裡洞鎮「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產業,被評為「新興縣十大手信」之一。

在帶領群眾致富奔康的路上,梁建波默默無聞的奉獻,不僅被大家記在心間,也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他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市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他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新興縣十佳致富帶頭人」「鄉村創業好青年」「新興縣農村創業青年先進個人」。他總是把「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掛在嘴邊,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真諦。

【來源:雲浮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都角弓鎮:「小產業」託起脫貧增收大格局
    家家釀酒,戶戶種稻,全鎮「小產業」,人人促增收。近年來,武都區角弓鎮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堅持以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為目標,精準掌握村、戶實際和脫貧短板,因村制宜,因戶施策,在全鎮大力倡導發展釀酒、種稻、庭院經濟等小產業,託起了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大格局。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廣東潮州:一片小葉子託起山溝裡的脫貧致富夢
    依託幾畝茶園,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林金思通過學習如何優化種植、科學製作茶葉等,不斷提高茶葉的產量和質量,如今每年採茶1000多斤,收入10萬元,日子越過越好。鳳凰鎮黨委書記陳銳生告訴記者,近年來,鳳凰鎮依託豐富的茶業資源和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大力發展茶產業,產業規模逐步壯大、品牌知名度不斷攀升,鳳凰鎮茶產業逐步朝著區域化、專業化、商業化方向發展。
  • 讓茶葉產業帶動鄉親致富
    原標題:讓茶葉產業帶動鄉親致富   12月17日,記者見到覃小洪時,他正纏著一頭繃帶,這是他16日晚上忙完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洮:「小百合」託起群眾致富「大夢想」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洮:「小百合」託起群眾致富「大夢想」 2020-03-26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織密產業扶貧網 託起穩穩的幸福
    這僅僅是鞍山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在多項利好舉措的推進下,鞍山產業扶貧項目遍地開花,溫室大棚、光伏電站、旅遊採摘園、生物燃料製造……一項項產業為扶貧注入了無限動力。產業幫扶是增收之本,近年來,鞍山以「發展產業促脫貧」積極探索多元化產業扶貧新模式,縣、鄉、村、戶縱向到底,「短、中、長」相結合織密產業扶貧網,實施多方位服務,創新產業扶貧政策,達到「鄉有特色產業、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以項目為核心,鄉村振興讓村強民富風光美,產業扶貧讓困難群眾腰包更鼓了,小康路上託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 雲南會澤縣寶雲街道 特色產業託起貧困群眾「致富夢」
    原標題:雲南會澤縣寶雲街道 特色產業託起貧困群眾「致富夢」   雲南省會澤縣寶雲街道立足良好氣候、水源等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
  • 羊產業託起致富夢 ——記武威市人大代表李忠仁
    羊產業託起致富夢  ——記市人大代表李忠仁  武威日報記者韓筱蓓 高德強  整齊敞亮的雙列式羊舍、膘肥體壯的羊羔……走進民勤縣大灘鎮中信牧業有限公司,一座現代化養殖小區讓記者眼前一亮。
  • 管好滿山小茶樹 做好茶葉大文章
    位於雨城區草壩鎮的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的核心基地「雲臺山茶葉基地」,更是將這句話體現得淋漓盡致。2019年以來,雨城區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農業多貢獻」要求以及省、市關於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的安排部署,以園區建設為帶動,著力構建雨城區現代農業「3 3」產業體系。
  • 華中科大科技賦能螞蟻堆村 茶產業託起脫貧致富夢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優勢,四年前還是一個私人小作坊的螞蟻堆茶廠從半山腰乘勢而起。小山村裡建起了大茶廠,不僅帶動當地村民增產增收,助推脫貧攻堅事業發展,更是將臨滄和武漢兩座相隔2000多公裡的城市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 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組建茶葉合作社 茶農產業增收增效
    摘要:12月2日,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一直以茶產業為支柱產業。為拓寬銷路,幫助茶農增收,當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茶農」的方式,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成果。此舉以合作社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 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
    新華社西安12月8日電題: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新華社記者姚友明經過7個多小時的烹製,陝西楊凌麥力祺食品微創產業園內譚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傳統小吃甑糕,新鮮出鍋了。近年來,我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楊凌探索建立「集中生產、常態監管、孵化發展」的食品小作坊園區化治理新方式。這不僅有效改善了小作坊生產加工環境,還有效激發了小微食品企業活力。譚家甑糕起源於清末民初,是楊凌示範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脫貧攻堅地方行】田家溝脫貧記:小茶葉闖出了大名堂
    男的只願往外走,姑娘不願嫁進山……」說起村裡以前的情況,龍鳳村村支部書記伍榮明面露難色,思忖片刻,他又加了句:「現在大不一樣了,自從村裡發展茶產業之後,村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過。」窮則思變。變化發生在最近這些年。依託村裡的茶產業發展,招來了龍頭大企業,合作社、企業和村民抱成團結成鏈,田家溝茶產業闖出了大名堂。「茶產業是改變一切的關鍵!」興隆鎮黨委書記陳力說。
  • 清茗一杯滿城香 茶葉成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客戶端廈門8月11日電(記者 趙文才)傳統茶藝展示、茶葉新品走秀、茶葉情景劇表演……近日,一場倡導全民健康飲茶的主題活動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  據主辦方介紹,我國是茶葉產銷大國,制茶、飲茶歷史悠久,市場前景廣闊。疫情期間,飲茶作為一種健康生活習慣,正日益受到民眾關注,茶葉消費也成為拉動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 破「疫」進擊 重振陝茶雄風 專訪陝西茶葉產業創新引領人張為國
    做好這些事情,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這進一步證明,在陝南茶區,發展茶葉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時隔一個月,5月21日,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到來,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
  • 寧國市方塘鄉板橋村:小民宿大產業 託起鄉村致富夢
    近年來,隨著「皖南川藏線」的大熱、鄉村旅遊的發展,遊客越來越多,農家樂民宿也在迅速興起,淳樸的民風、優良的生態環境,不僅吸引了很多本地人回鄉創業,同時也吸引了眾多外地客商前來該村投資民宿產業。2018年,來自江蘇張家港的楊海燕和丈夫投資三百多萬元,在板橋村建起了特色民宿——依依別院。
  • 冠縣:「小財政」託起「大教育」
    2017年至2019年,冠縣三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33.59億元,但是,縣委、縣政府用於改善辦學條件的投入就達16.7億元以上,佔比49.7%,真正以「小財政」託起「大教育」,實現了辦學條件、教學質量的「雙提升」。2020年冠縣高考本科上線人數2853人,錄取1893人,綜合排名從5年前的聊城市末位上升至中遊,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位居聊城市第二位。
  • 扶貧·項目|小百合託起扶貧大事業
    點擊藍字關注「通化通」扶貧·項目東昌區環通鄉長流村小百合託起扶貧大事業駐村下派幹部章玉春介紹,近幾年環通鄉在原有蔬菜種植的基礎上,著手創新產業項目,以增加農民收入。他們結合長流村地理優勢及種植特點,多方考察、研究決定利用溫室發展鮮花百合種植,收入用於全鄉所有貧困人口分紅。
  • 江西遂川:「小網格」託起「大服務」
    近年來,當地全面推行讓「小網格」託起「大服務」,全面提升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精細化水平,做到「服務不缺位」,實現「平安不出事」。泉江鎮是城關鎮,社區和城中村混合,戶籍地與居住地脫勾,鎮政府就按照人口分布將城區劃分為135個網格區,再新增55個農村網格,選優配強城區專職網格員。
  • 3000噸茶葉被泡!負責人失聲痛哭,武警們火速趕來…
    3000噸茶葉被泡,茶企負責人失聲痛哭 視頻來源:南方都市報 這幾天,雨水汛情中的安徽黃山市歙縣收到了廣泛的關注。受到暴雨的影響,安徽歙縣一茶企損失3000噸茶葉,金額高達9000萬。
  • 河南鎮平馬莊:小小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河南鎮平馬莊:小小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2020-12-22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