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大一統,奧迪再合資,豐田要轉型,2018年車市將迎來新轉折?

2021-01-07 阿貴看車

智者慮遠,見微知著!3月7日,繼福特在華大一統戰略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攜手長期合作夥伴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和奧迪股份公司,在日內瓦籤署兩份未來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再次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激烈反響。在經過深入研究後阿貴看車認為,此次中德雙方的再度攜手,並不僅僅只是汽車行業合資合作模式的一種變革,其或將是一次引領未來汽車行業發展新格局的偉大變革?!

新合作,引領行業合資模式變革?

作為中國製造業對外開放的先鋒,一汽與奧迪的合作可謂是由來已久。此前,一汽與奧迪的合資合作是由四方投資組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眾),其中奧迪在華絕大部分業務都是由一汽-大眾旗下奧迪銷售事業部來完成,但奧迪事業部在人事、財務、採購等方面的決定權則是由一汽-大眾掌控。

而此次根據《成立一汽-奧迪銷售公司的諒解備忘錄》,即將組建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則是由一汽-大眾出資成立,新銷售公司將在奧迪銷售事業部現有的業務職能和組織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和拓展業務格局,並將擁有人事、財務、採購等職能,市場反應和決策流程得以更加簡潔高效。此外,新銷售公司還將持續促進經銷商網絡發展,提升現有業務和盈利能力,加強用戶服務。

其實,以合資模式成立新的銷售公司統一管轄旗下產品在華銷售的案例並不算少見。早在2005年3月,一汽集團、一汽轎車便與馬自達便成立了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統管馬自達產品(含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及進口馬自達)銷售(後因各種原因宣告失敗)。前不久,福特汽車也提出實施福特中國、長安福特以及江鈴福特三方併網銷售,並計劃由長安福特渠道統一銷售福特品牌乘用車型,包括福特進口車(不含林肯)和江鈴福特撼路者、途睿歐。再來看BBA三大霸主之一的奔馳,其早前也通過合資雙方重組在華業務成立了北京奔馳銷售服務公司,以推動北京奔馳做出更精準市場反應的關鍵。

由此可見,一汽與奧迪將以全面升級的互利友好合作關係,更高效、更直接的合資模式促進雙方的緊密合作,這無疑將極大地促進奧迪在華銷量的快速增長。同時,此次落地的合資銷售公司,也在無形中為奧迪在中國下一步的調整準備好了最重要的平臺。其不僅使得奧迪在接下來的大型產品計劃中得以憑藉更快速的決策保持優勢地位,更為其未來在整個中國的重新布局按下關鍵的啟動鍵。

深布局,推動汽車行業戰略升級?

與此同時,根據第二份備忘錄(《建立移動出行和更多的數位化業務相關服務新合資公司的諒解備忘錄》),即將成立的一汽奧迪移動出行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迪移動」)由一汽、奧迪、一汽-大眾和大眾中國四方共同出資,專注於新興的數位化共享和移動出行領域,為中國用戶提供全面個性化的高端出行體驗。

面對汽車行業增速放緩以及汽車行業智能化、共享化、互聯化和電氣化的變革,加上新興科技公司的的步步緊逼,作為全球老牌車企代表的奧迪也緊緊抓住了以科技、共享為主的,突破傳統的移動出行的汽車行業的全新風向標。這次奧迪移動的成立,不僅是《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的重要步驟,更意味著奧迪在深化移動出行體系布局方面再次走在時代的前列,並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而此舉也恰好應證了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所說過的:「奧迪正在經歷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轉型,將從高檔汽車製造商向成為高檔數位化汽車公司的目標邁進。當然,未來我們還會銷售設計精美的汽車,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將提供超出汽車本身範疇的服務和解決方案。」

當然,如奧迪這般在進行戰略升級和轉型的汽車巨頭並不止一家,大眾、豐田、奔馳等早已赫然在列。早前,大眾便毫不掩飾其暴露出的野心——要做「未來移動出行」領跑者,並試圖從單純的汽車廠商轉型為智能移動出行服務的提供者!同時,大眾還在日內瓦車展期間提出要將「未來移動出行」項目的成果納入到未來產品和服務的規劃與研發中,並計劃投入超過340億歐元用於打造未來科技。而豐田,也早在2018年初便宣布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為一家出行公司,未來與像Google、蘋果和Facebook一樣的科技公司進行競爭。此外,豐田還發布了全新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e-Palette出行平臺,用於共享乘車、商品零售、貨物運送等等。

不得不承認,2018年豪華車戰役將更加多元化,不管是寶馬已聯合長城在華國產MINI車型,還是奔馳將推出全新走量車型,抑或是一汽與奧迪成立全新銷售公司……林林總總都將使得2018年新一輪豪華車品牌大戰再掀新高潮。而奧迪在華的這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尤其是在智能出行領域的深耕,無疑使得其從眾多車企中率先突圍,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引領中國汽車行業乃至豪華車市場的偉大變革。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看到,現在的汽車行業不再僅僅是關注造車,其更關注智能、出行等更多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年終銷量前瞻合資篇:本田滿分,日產危險,南北大眾不同命
    再有十餘天,2020年的時間進度條就將走完,迎來嶄新的2021年,車企們也即將迎來交年度銷量作業的時候,面對年初時立下的銷量目標,在這個特殊的2020年中,有多少車企能最終完成任務呢?今天,車市速遞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德系、日韓系、美系中的代表車企,看看他們今年的日子過的怎麼樣。
  • 安信證券:汽車換購有望開啟新一輪黃金成長周期,龍頭將迎來量價齊升
    要聞 安信證券:汽車換購有望開啟新一輪黃金成長周期,龍頭將迎來量價齊升 2020年2月17日 16:13:51 安信證券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 AX汽車研究」。投資要點中國車市遭遇階段性瓶頸,換購進入加速通道。
  • 產能超速擴張:中國車市豈是容量無限
    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為6億元。這也拉開了自主品牌與跨國車企合資的序幕。7月9日,長安汽車集團與PSA在巴黎籤署合資合同及相關協議,將在深圳建立50:50合資企業,初期投資額84億元。8月2日,吉利併購沃爾沃交割儀式在倫敦進行,吉利完成對福特汽車公司沃爾沃業務單元的收購,總收購金額為18億美元。
  • 從疫情「風暴眼」到經濟「風向標」2020年中國車市經歷最強壓力...
    同樣是在2020年,美國新興電動車公司特斯拉點燃了新能源汽車的一把大火。進入2020年之後,其市值累計增加超過5000億美元,以一己之力抗衡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福特、本田、FCA和標緻9大傳統車企的市值總和。
  • 專家:放寬外資股比限制 中國車市競爭將全球最激烈
    稍早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合資企業在本土化及面向「一帶一路」新市場時,外方早已發覺了中方的管理實力,在本土化成為重心的當下,中方的重要性早已越發顯著。  財通證券在研報中稱,合資企業內中外雙方的強互惠關係:外方提供產品、技術標準,中方支持生產資質、營銷、政府關係提供支持,長久以來雙方合作穩固。
  • 為福特汽車供應電池,比亞迪「車電分離」再下一城
    (觀察者網 文/楊帆 編輯/徐喆)繼去年與全球第二大汽車巨頭豐田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後,比亞迪在電池業務拓展領域再下一城。這一回,達成合作的是福特汽車。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第333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顯示,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福特牌CAF6461A62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多用途乘用車,即福特銳際PHEV插電混動車型。
  • 2020年汽車產銷下滑2%,新能源車扶搖直上,一文看懂車市怎麼走?
    (原標題:2020年汽車產銷下滑2%,新能源車扶搖直上,一文看懂車市怎麼走?)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從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伴隨國民經濟穩定回升,消費需求還將加快恢復,加之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來看潛力依然巨大,因此判斷2020年或將是中國汽車市場的谷底年份,2021年將實現恢復性正增長,汽車銷量有望超過2600萬輛,同比增長4%。
  • 長安福特:翻篇,這才剛開始
    歷史上的中途島戰役,美軍用三天的時間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戰局,而長安福特的「中途島」之戰終於在一年多後的今天出現了轉折。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長安福特全年虧損額超10億元,2020年在對渠道商進行大力扶持和補貼之下,居然還能由負轉正,這對於長安福特的復甦有著戰略級影響。 一方面有助於恢復經銷商信心,吸引更多高水平、高質量渠道商的加盟,全面助力長安福特終端銷量的進一步提升;一方面有了盈利,主機廠才能資本投入到新技術研發之中。
  • 江淮大眾首款車下線/夏利停產/東本召回 5月車市的歡呼與唏噓
    據悉,即將成立的合資公司將落戶於十堰工業新區,新合資公司將利用雙方技術、市場、管理等資源優勢,深化與東風主要客戶的合作關係,為商用車、乘用車及新能源汽車提供優質產品,並致力於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一流的油水泵供應商。
  • 改款福特領界S上市,還能再當黑馬嗎?現實其實很殘酷
    不過,領界的「運氣」似乎不太好,就在大家以為其將在2020年繼續爆發,一舉將江鈴福特帶入10萬+銷量俱樂部時,「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突然來襲,給汽車業迎頭一擊,領界自然無法遺世獨立,銷量也出現了斷崖式下滑
  • 2020中國車市年鑑暨「金馳獎」評選結果公布
    此外,長安福特還保持著出色的產品口碑,在J.D.Power新車質量研究排名中,長安福特在2017-2020連續四年在主流車細分市場中排名前三。因此被眾多網友關注,而且還被很多網友看好。2020年度最具活力車型獎歐拉好貓的「復古未來主義」將經典文化和元素的潮流化完美融合,8種精心調製的顏色也為歐拉好貓注入了新時代的美學理念。
  • 2020下半年 福建車市關鍵詞「大牌|熱血|潮流」
    2020已經過去一半,前面再平淡枯燥也無所謂,好戲總是在後頭,歷經了前半年的冰霜,走過這個6月, 餘下半年,必定更加輝煌。我們如約而至,我們絕不缺席——2020第36屆中國(福州)國際汽車博覽會,10月1-4日,看車·買車·換車就來海峽會展中心!
  • 2019車市盤點:「新CP」牽手、國車出海、5G和ETC加速…
    2019年汽車圈官宣在一起的CP各個都引人注目,而且牽手的太多了。 首先是國際巨頭們的聯盟。今年1月,福特與大眾組建戰略聯盟,從最初的只限於商用車和皮卡領域的合作,到7月份,兩者就默契地拓展到自動駕駛和電動車領域了。2月,戴姆勒和寶馬將各自的出行業務整合到一起,隨後宣布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 2019(第三屆)中國車市百花獎揭曉榜單
    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評選,由《孫坤對話汽車人》媒體集群攜手旗下《時代汽車網》網站、《對話中國車企高層》系列叢書編委會聯袂主辦的2019(第三屆)中國車市百花獎評選,今天正式揭曉榜單。「中國車市百花獎」是《孫坤對話汽車人》媒體集群傾力打造的年度評選活動。這一評選既能為中國汽車產業凝聚奮力前行的力量,也能為中國汽車消費打造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年度購車風向標。為保證評選結果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影響力,評委會為中國車市百花獎制定了一套極其嚴格的評選流程。2019中國車市百花獎評選,是這一獎項的第三屆評選活動。
  • 看見2021|馬振山:車市競爭格局將出現哪些新變化?
    疫情疊加行業變革,市場從暫停,到逐步恢復、逆勢爬坡,再到如今連續7個月正增長,非常難得。這一年帶給我們哪些思考?2021,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將會呈現怎樣的走勢,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看見2021》欄目特別採訪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大眾品牌執行總監馬振山。
  • 車市·戰略|南北奧迪強強聯手 開啟四環品牌在華下一個「黃金十年」
    從成為首家本土化生產的豪華品牌到專為中國市場推出長軸距車型,再到率先在中國開啟電汽化戰略,奧迪始終引領中國豪華車市的走向。 如今,這盤棋已行至中盤。奔馳和寶馬不僅帶來了強力挑戰,也促使奧迪再次進行新一輪自我突破。
  • 合資品牌2020銷量 日產中國達145.67萬
    一汽-大眾通過數位化轉型,系統性提高了企業作戰效能,打造了中國汽車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樣板。 長安福特能夠在疫情之年實現銷量上的提升,源於「更福特、更中國」發展理念和「三年加速計劃」的持續推進,也源於眾多新產品的加持。2020年,長安福特推出了近10款新車,包括銳際、第六代探險者、銳界PLUS、蒙迪歐2020款、2021款福克斯(參數|詢價)等,不但進一步完善了長安福特的產品矩陣,也提升了其市場競爭力。
  • 銳界PLUS、奧迪A4旅行車等新車悄悄上市,裡面有好貨嗎?
    冬至的湯圓、餃子吃完之後,我們將很快迎來新年。對於眾多打算春節前購車的消費者來說,此時一定會患上選擇困難症。因為12月新車上市又迎來了「扎堆」的現象,從熱門小精靈東風本田LIFE,到硬派坦克300等新車齊聚上市,今年最後一個月的車市還真的是大有看頭。
  • 從巔峰跌落低谷,長安福特遭遇18年來最大「寒流」
    接下來的兩年,長安福特遭遇「大倒退」。2017年,其年銷量為82.7萬輛,同比下降14%;2018年,年銷量37.8萬輛,同比下降54%。  今年的數據似乎更加拿不出手:1—5月,長安福特累計銷量為5.9萬輛,同比下降70%。  這是長安福特成立18年來遭遇的最大「寒流」,如此「寒流」讓母公司長安汽車損失慘重。
  • 車市五月天 「三增三降」來看你
    在汽勢Auto-First看來,之所以能夠在產銷層面迎來環比增長,一方面是伴隨著車企的逐步復工,產能得到大幅提升;一方面則是疫情催生消費者對汽車的剛需,或此前有購車計劃,但卻因疫情造成計劃推遲。車市整體銷量出現大幅增長,並非體現在單一品類車型,而是商用車、乘用車兩大品類車型均取得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