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慮遠,見微知著!3月7日,繼福特在華大一統戰略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攜手長期合作夥伴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和奧迪股份公司,在日內瓦籤署兩份未來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再次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與激烈反響。在經過深入研究後阿貴看車認為,此次中德雙方的再度攜手,並不僅僅只是汽車行業合資合作模式的一種變革,其或將是一次引領未來汽車行業發展新格局的偉大變革?!
新合作,引領行業合資模式變革?
作為中國製造業對外開放的先鋒,一汽與奧迪的合作可謂是由來已久。此前,一汽與奧迪的合資合作是由四方投資組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眾),其中奧迪在華絕大部分業務都是由一汽-大眾旗下奧迪銷售事業部來完成,但奧迪事業部在人事、財務、採購等方面的決定權則是由一汽-大眾掌控。
而此次根據《成立一汽-奧迪銷售公司的諒解備忘錄》,即將組建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則是由一汽-大眾出資成立,新銷售公司將在奧迪銷售事業部現有的業務職能和組織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和拓展業務格局,並將擁有人事、財務、採購等職能,市場反應和決策流程得以更加簡潔高效。此外,新銷售公司還將持續促進經銷商網絡發展,提升現有業務和盈利能力,加強用戶服務。
其實,以合資模式成立新的銷售公司統一管轄旗下產品在華銷售的案例並不算少見。早在2005年3月,一汽集團、一汽轎車便與馬自達便成立了一汽馬自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統管馬自達產品(含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及進口馬自達)銷售(後因各種原因宣告失敗)。前不久,福特汽車也提出實施福特中國、長安福特以及江鈴福特三方併網銷售,並計劃由長安福特渠道統一銷售福特品牌乘用車型,包括福特進口車(不含林肯)和江鈴福特撼路者、途睿歐。再來看BBA三大霸主之一的奔馳,其早前也通過合資雙方重組在華業務成立了北京奔馳銷售服務公司,以推動北京奔馳做出更精準市場反應的關鍵。
由此可見,一汽與奧迪將以全面升級的互利友好合作關係,更高效、更直接的合資模式促進雙方的緊密合作,這無疑將極大地促進奧迪在華銷量的快速增長。同時,此次落地的合資銷售公司,也在無形中為奧迪在中國下一步的調整準備好了最重要的平臺。其不僅使得奧迪在接下來的大型產品計劃中得以憑藉更快速的決策保持優勢地位,更為其未來在整個中國的重新布局按下關鍵的啟動鍵。
深布局,推動汽車行業戰略升級?
與此同時,根據第二份備忘錄(《建立移動出行和更多的數位化業務相關服務新合資公司的諒解備忘錄》),即將成立的一汽奧迪移動出行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迪移動」)由一汽、奧迪、一汽-大眾和大眾中國四方共同出資,專注於新興的數位化共享和移動出行領域,為中國用戶提供全面個性化的高端出行體驗。
面對汽車行業增速放緩以及汽車行業智能化、共享化、互聯化和電氣化的變革,加上新興科技公司的的步步緊逼,作為全球老牌車企代表的奧迪也緊緊抓住了以科技、共享為主的,突破傳統的移動出行的汽車行業的全新風向標。這次奧迪移動的成立,不僅是《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的重要步驟,更意味著奧迪在深化移動出行體系布局方面再次走在時代的前列,並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而此舉也恰好應證了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所說過的:「奧迪正在經歷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轉型,將從高檔汽車製造商向成為高檔數位化汽車公司的目標邁進。當然,未來我們還會銷售設計精美的汽車,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將提供超出汽車本身範疇的服務和解決方案。」
當然,如奧迪這般在進行戰略升級和轉型的汽車巨頭並不止一家,大眾、豐田、奔馳等早已赫然在列。早前,大眾便毫不掩飾其暴露出的野心——要做「未來移動出行」領跑者,並試圖從單純的汽車廠商轉型為智能移動出行服務的提供者!同時,大眾還在日內瓦車展期間提出要將「未來移動出行」項目的成果納入到未來產品和服務的規劃與研發中,並計劃投入超過340億歐元用於打造未來科技。而豐田,也早在2018年初便宣布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為一家出行公司,未來與像Google、蘋果和Facebook一樣的科技公司進行競爭。此外,豐田還發布了全新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e-Palette出行平臺,用於共享乘車、商品零售、貨物運送等等。
不得不承認,2018年豪華車戰役將更加多元化,不管是寶馬已聯合長城在華國產MINI車型,還是奔馳將推出全新走量車型,抑或是一汽與奧迪成立全新銷售公司……林林總總都將使得2018年新一輪豪華車品牌大戰再掀新高潮。而奧迪在華的這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尤其是在智能出行領域的深耕,無疑使得其從眾多車企中率先突圍,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引領中國汽車行業乃至豪華車市場的偉大變革。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看到,現在的汽車行業不再僅僅是關注造車,其更關注智能、出行等更多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