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站樓,衛生間是分布最廣、與旅客最為密不可分的基礎性服務項目,小小的空間展示的是現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甚至是一個機場整體服務品質的縮影,映射著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旅客對其空間內設施設備的人性化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將這些毛細血管系統般的服務做精、做細,始終是航站樓管理部思考的課題之一。
目前,長春機場T2航站樓投入運營已近兩年,隨著機場旅客吞吐量的不斷上升,在實際運行中,衛生間內設施設備的適用性出現的「小問題」開始顯現,帶給了旅客服務中的「大思考」。其中,洗手液感應器物理結構設置的取用不適,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難題。為升級衛生間服務標準,為旅客提供愉悅的出行體驗,吉林機場集團航站樓管理部開始在衛生間內設施設備上做「大文章」,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綜合整治。
頭腦風暴 集思廣益解難題
面對棘手的難題,起初「換一個」、「購置新款」的聲音充斥耳畔,顯然這在「過緊日子」的形勢下不是最佳選擇,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對此,航站樓管理部、建設項目管理部等單位的主要領導幹部多次到現場研究、探討改進方案,頭腦風暴,思考解決措施。經過反覆推理、測試,確定了可行性方案。
團隊協作 攻堅克難齊改造
技術問題得到了解決,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工成本的困擾。在得知情況後,某工程承包單位主動提出調派3名施工人員義務協作的意向,與3名物業維修員共同作業,有效提升了改造效率。然而,改造工作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由於啟用前各施工標段採用的固定空間結構不同,木質、方鋼骨架式及固定方位不一,給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團隊協作同心行,辦法總比困難多。改造人員立即根據不同的空間結構調整改造方案,最終攻克難關,圓滿完成了改造工作。
「方便」旅客 真情服務顯擔當
自7月8日起,歷時7日,現已完成了長春機場T2航站樓內23處衛生間、五種不同空間結構、共計200個洗手液設備的改造工作,節約人工成本費6000餘元。改造後的洗手液設備感應器整體前移2釐米,極大滿足了旅客取用便捷的需求。一個個數字彰顯的是工作的精細、是團隊的凝聚力,和對旅客的真情服務,讓「方便」更方便。
根據感應器調整後的位置,航站樓管理部同時重新製作了定位標識,新式標識在內容上也作了更新,圖片表意更為清晰,讓旅客的感受更為直觀。在7月14日全部改造工作結束的當晚,航站樓管理部值班人員又逐一對改造設備進行測試,確保其適用性,並覆核標識粘貼的規範性,只希望清潔的環境、完好的設備,讓旅客趕走旅途的疲憊、放鬆身心平安旅途。
細微之處見真情,2釐米的成果,是踐行「真情服務」底線要求的一份耕耘,是全體參與者團結協作的一次脈動,是讓「小服務」呈現「大精彩」的一種探索,讓旅客能夠切身感觸到機場工作人員「用心服務」的細節。優質服務永無止境,航站樓管理部將持續倡行「人民航空為人民」的行業宗旨,不斷夯實工作作風、完善制度建設、固化經驗成果、提升服務品質。(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郝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