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胖子健身,一個斷斷續續鍛鍊了十年的健身教練!
今天我們要談的內容是:
健身是先增肌好還是先減脂好呢?
我的觀點是先增肌,原因如下:
首先,當我們在訓練當中,以增肌為目的的時候,不光能夠增加我們的肌肉量,而且還能提高我們的基礎代謝,其中關鍵點就是基礎代謝。
當你基礎代謝好的時候,你減重也好,減脂也好,都會有一個最基本的效率。
另一種說法就是:練出來的肌肉可以「吃掉」我們的脂肪。原因是這樣的,當你的肌肉形成時,需要一定的營養物質去提供能量。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我們調動的是碳水,當然這個不是說立即轉換,是在我們鍛鍊完睡覺、休息的時候,通過人體的一些激素、血液,產生一些化學反應,把我們的脂肪才能轉換成這個碳水(糖類),然後再供給我們的肌肉合成,正是因為存在這樣一個減脂的過程,所以我建議大家先去增肌。
對於減脂,很多人會從網上去學HIIT這種運動,那麼HIIT是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呢?
HIIT的訓練要因人而異
我個人是不反對HIT這種運動的,但是要因人而異,對於很多胖體型的人來說,體重比較大的話,做HIIT中的一些動作,可能對我們的關節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說對於體重大的人或者說肌肉量小的人,我是不建議去做HIT的,因為其中很多動作都是多關節運動,都會影響到我們的關節。HIIT的好處在於,不但能夠練力量,而且還可以鍛鍊你的心肺。
力量訓練也可以鍛鍊心肺
其實我們在正常訓練力量的時候,和HIIT一樣,不光是鍛鍊肌肉,也鍛鍊我們的心肺功能。好好去鍛鍊肌肉,利用無氧器械練好我們的力量,已經算是鍛鍊的比較好、比較全面了。
對於胖體型的人,一開始不要刻意去追求其他一些東西;當你體型變化到一定程度,為了讓自己的肌肉線條更明顯,體脂再降一點的時候,此時可以做HIIT或者網上推薦的其他減體脂方式方法。
題外話
健身是一種堅持的東西,並不是說我練了幾個月或幾年就可以停了。
前幾年我看過一個視頻,主人公是國外的一個健身大神,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在網上發布他的訓練視頻,有人評論說:我訓練兩年了,但是遇到瓶頸期了,應該怎麼辦?
大神就回懟說:我健身33年了,才練成現在這樣,你只練了兩年就遇到所謂的瓶頸期了,現在你「滾」回去再練五年再說。
當然這是開玩笑的,應該不可能說「滾回去」練五年,但他確實說,讓網友回去最少再練5年,所以說不要小看這些東西,可能有極少數人練兩三年就很好了,但是大部分人是不會那麼快的。
健身要有訓練夥伴健身裡面所謂的天賦就是這樣,你在訓練中若有好的教練或者訓練夥伴,那能大大提升你的訓練質量,記住是訓練質量,讓你事半功倍。
如果你一個人練,可能這個動作稍有偏差,你發現不了,等你發現的時候,可能你已經訓練了一年或一年半了。此時糾正,並不是說這段時間就白練了,但是最起碼效率是大打折扣的,因此對於新手,訓練時儘量找簡單又不容易出現失誤的動作!
對於傳統三大項傳統三大項包括臥推、硬拉和深蹲,其中臥推是大家經常會做的。主要說另外兩個。
如果你想做深蹲的話,儘量選史密斯架之類的有保護性的一些器械,不要選用自由器械。
硬拉,不建議大家去嘗試。因為練背的好多動作都可以練倒閉,硬拉是一個綜合體,它既要我們控制腿部的力量,又能練到我們的背。
很多人在盲目追求大重量的時候,會拉傷肌腱、肌肉,拉傷腰部,所以說這種硬拉儘量不要練,深蹲儘量用安全係數高一點的史密斯架,臥推也不要用大重量去刺激肌肉。
我以前跟別人打賭或者跟別人比試,比如他練40kg,我就用40kg,他用100kg,我就用100kg;這種情況下沒出事還好,出了事你會出現胸肌撕裂,進而是肩部受損,快則三個月,慢則好幾年,胸部都沒法再練了,所以大家要記住不要追求大重量!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重量不是很合適,練得太輕,那你可以多做次數多做組數,一樣可以塑形,這應該也是大部分人健身的目的,健美就是為了身材好看。
以上就是我們這期的內容,下期我們再討論其他的問題,謝謝大家!
如果有其他想了解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我是胖子健身,一個斷斷續續鍛鍊了十年的健身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