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時常以美酒贈予遠方的朋友,這在物流運送極其落後的古代是一件最能夠體現彼此深切情意的事情。所謂「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便是如此。所贈之物不一定要十分珍貴,但一定要是能夠寄託情思的事物。如晉代詩人陸凱在《贈範譁》中寫道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詩人將江南的一枝梅花送給遠在西北邊塞的友人,可謂是別出心裁。而經過千裡路途贈給友人美酒,顯然要比那一支來自江南的梅花更加令人心思顫動。
遠在遠方的好友從遙遠的地方給自己送來好酒,這是莫大的情分。如宋代詩人鍾孝國在《千裡丈蓄酒尊形狀孛窣某酒後以短項翁目之不謂誤中遂成佳號彥平功成二兄皆有褒詠可使韓子蒼縮肩短項之句北面矣某不揆鄙拙勉強續貂幸諸丈斤斧之》中寫道的:「少陵先生時不偶,老瓦盆中醉林莽。……凌煙功名舉世事,不直兩公一杯酒。會稽夫子有古心,嗜好眇追千載友。……送餘醉鄉謝膠擾,回頭轉覺人間小。」友人不辭千裡送來了好酒,這讓詩人覺得自己比無酒可飲的杜甫還要更幸運一些,好友送來的美酒讓人很快就進入了醉鄉。人世間的功名利祿都遠遠比不上這滿載著有人深切情意的一杯酒啊。
友人送給自己好酒,自己只能以寫下誠摯的詩句來回應這份沉甸甸的情意,這也是古人常規的回謝行為。如宋代詩人王洋在《陳長卿凌季文自弋陽寄酒麴以詩謝之》中寫道的:「六十行年兩鬢蒼,興來猶愛引杯長。黃翁壚下山河遠,酒母車來驛傳香。……三斟卯飲心無事,一枕亡何是故鄉。」這位行年六十的老翁在收到好友從弋陽寄來的好酒之後,忍不住內心的欣喜而大醉了一場,在醉後所寫的詩句中滿是對好友、對故鄉的懷念。
當然,要說哪位古人最熱衷於給朋友送酒,當屬北宋詩人黃庭堅。黃庭堅作為蘇軾的門徒兼好友,也是一位「貨真價實」的酒鬼。他說自己「食貧好酒嘗自嘲,日給上尊無骨相。」(《便糶王丞送碧香酒用子瞻韻戲贈鄭彥能》)這位愛酒之人一旦品嘗到好酒就會寄給遠方的朋友,每次送酒還都會附贈一首「贈酒詩」,諸如《送酒與畢大夫》、《送酒與周法曹用前韻》、《汴岸置酒贈黃十七》……都是「贈酒」的副產品。
以好酒贈與自己同樣愛酒的好友,這是屬於酒徒之間的心有靈犀,也是人世間最不摻雜利害的純粹情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