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酒贈我,我以何物謝人?文人雅士自然和凡夫俗子不同

2021-01-18 茅酒手藝人

古人時常以美酒贈予遠方的朋友,這在物流運送極其落後的古代是一件最能夠體現彼此深切情意的事情。所謂「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便是如此。所贈之物不一定要十分珍貴,但一定要是能夠寄託情思的事物。如晉代詩人陸凱在《贈範譁》中寫道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詩人將江南的一枝梅花送給遠在西北邊塞的友人,可謂是別出心裁。而經過千裡路途贈給友人美酒,顯然要比那一支來自江南的梅花更加令人心思顫動。

遠在遠方的好友從遙遠的地方給自己送來好酒,這是莫大的情分。如宋代詩人鍾孝國在《千裡丈蓄酒尊形狀孛窣某酒後以短項翁目之不謂誤中遂成佳號彥平功成二兄皆有褒詠可使韓子蒼縮肩短項之句北面矣某不揆鄙拙勉強續貂幸諸丈斤斧之》中寫道的:「少陵先生時不偶,老瓦盆中醉林莽。……凌煙功名舉世事,不直兩公一杯酒。會稽夫子有古心,嗜好眇追千載友。……送餘醉鄉謝膠擾,回頭轉覺人間小。」友人不辭千裡送來了好酒,這讓詩人覺得自己比無酒可飲的杜甫還要更幸運一些,好友送來的美酒讓人很快就進入了醉鄉。人世間的功名利祿都遠遠比不上這滿載著有人深切情意的一杯酒啊。

友人送給自己好酒,自己只能以寫下誠摯的詩句來回應這份沉甸甸的情意,這也是古人常規的回謝行為。如宋代詩人王洋在《陳長卿凌季文自弋陽寄酒麴以詩謝之》中寫道的:「六十行年兩鬢蒼,興來猶愛引杯長。黃翁壚下山河遠,酒母車來驛傳香。……三斟卯飲心無事,一枕亡何是故鄉。」這位行年六十的老翁在收到好友從弋陽寄來的好酒之後,忍不住內心的欣喜而大醉了一場,在醉後所寫的詩句中滿是對好友、對故鄉的懷念。

當然,要說哪位古人最熱衷於給朋友送酒,當屬北宋詩人黃庭堅。黃庭堅作為蘇軾的門徒兼好友,也是一位「貨真價實」的酒鬼。他說自己「食貧好酒嘗自嘲,日給上尊無骨相。」(《便糶王丞送碧香酒用子瞻韻戲贈鄭彥能》)這位愛酒之人一旦品嘗到好酒就會寄給遠方的朋友,每次送酒還都會附贈一首「贈酒詩」,諸如《送酒與畢大夫》、《送酒與周法曹用前韻》、《汴岸置酒贈黃十七》……都是「贈酒」的副產品。

以好酒贈與自己同樣愛酒的好友,這是屬於酒徒之間的心有靈犀,也是人世間最不摻雜利害的純粹情意之一。

相關焦點

  • 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弦歌
    文人雅士的風雅情愫與虛世沉浮裡,我們感悟了其精神寄託的全部。遙望歷史的長河,30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東周初期的歲月裡,古琴,是文人手中個體化「弦歌」的工具,是文人士大夫的時尚。即使封建社會中的古琴一直沒有擺脫朝廷廟堂,但古琴的氣質卻與文人雅士的精神取向息息相通。古琴與文人雅士的不解之緣,幾乎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
  • 東坡生日是今朝,文人雅士壽蘇會
    由此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十九日,文人雅士,蘇粉們都會聚在一起來做一場雅集名為「壽蘇會」。「壽蘇會」的由來,據說蘇東貶謫在黃州之時,45歲生日這天,擺酒赤壁磯下。酒過三巡時,忽然聽到江面上傳來曼妙笛聲。東坡當然是知音人,馬上派人去問吹笛何人。原來是進士李委,他聽說今天是蘇東坡的生日,特意譜奏一曲《鶴南飛》以示慶賀。
  • 春茶時間請勿辜負|文人雅士|綠茶_網易新聞
    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從來不曾缺少愛茶之人,在愛茶品茶之餘,這些文人雅士們也留下了不少有關於品茶的妙語雅句。周作人稱「喝茶以綠茶為正宗」,梁實秋則說「清茶最為風雅」。汪曾祺說「喝茶當於瓦屋之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
  • 喝墨水小酒館:三餐四季,適時而飲,原來白居易才是最懂酒的文人
    ·醉吟先生其人 ·  自古文人多愛酒。文人的酒,與其風格息息相關,蘊含了他們的寄託和情懷。  陶淵明歸隱不忘雅致,常愛小酌;李太白懷才不遇借酒抒情,偏愛豪飲;杜子美心懷人間疾苦,多愛愁飲......
  • 文人雅士,品茶論道,茶室案頭置物小茶櫃
    茶櫃是以盛放茶具之用,多小巧精緻,注重材料的運用和色彩的搭配,亦是賞心悅目之事。此櫃為茶具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器具,材料選用上等的寮國大紅酸枝製作,料質色澤沉穆,品相優良,櫃線條簡潔挺拔,茶櫃飾有一屜雙門,分隔簡潔明了,依形而定,參差錯落,追求率性、隨意之美,端莊典雅大氣。
  • 李白大醉後寫下首肉麻情詩,很有水平,為何後世文人都不提起它?
    但這只是一時的,因為要經歷歲月的洗禮,千年來一直被人誇也不太可能。這一點,從大家對李白詩的態度就看得出來。以李白的名氣,他的水平自然沒得說,但對於其存世的千首詩作,也並不是每一首大家都叫好,甚至有不少被質疑的詩作。比如《贈汪倫》,雖入選小學課本多年,但一直有人不喜,甚至認為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就是一個不算高明的比喻嗎?有什麼意境可言?
  • 在沒有娛樂活動的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們都是怎麼「玩兒」的?
    我追求的精神世界和我的娛樂生活可不能間斷,於是這群愛「折騰」的古代文人們就開始了自己的創造娛樂的歷史。在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們放蕩不羈的性格,時不時就三五成群的到竹林山間對酒當歌、吟詩作對,語言和筆鋒在這群擁有有趣的靈魂中的誕生,在這群作詩作曲的文人之間,為了互損損友和休閒娛樂,盡顯風流的「字謎」就在這群文人間萌發了。
  • 參觀趙文瑄現實中的家,在樓頂砌池子養荷花,生活像是文人雅士
    參觀趙文瑄現實中的家,在樓頂砌池子養荷花,生活像是文人雅士趙文瑄這個人,相信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的,經常會在電視上看到他,參演的電視劇,他有著溫文爾雅,以及風流倜儻的形象,他是因為參演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喜宴》,而從此踏入演藝圈,之後他的演藝事業也是非常順利的,後面還獲得了多次影帝的稱號
  • 風馬驢絕句之詩友酬贈篇/我有相思如滿月,憶他波下照驚鴻
    當時鬢髮能衝冠,乃我心頭氣未平。註:此詩冠字以意應為平聲,然不得改,且當借聲用吧。抒己懷並贈諸兄海有襟懷納百川,川從山罅匯清泉。年年不腐非高潔,為有鋒芒破石堅。肆贈廖公國華酒共西風落一襟,山河滿目笑中吟。東籬瓜歇菊初放,猶是當年濟海心。題毓公子照相思如柳復春生,風片雨絲眉上盈。
  • 秀秀書院2021年2月3日文人雅士生活班網絡開課通知
    長安雅士生活:雅女含含:焚香靜氣,活火烹茶茶道屬於東方文化。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藉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許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樸而典雅,表現力富有內涵,異常豐富,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近年來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作為主要獨奏樂器參與演出。
  • 【讀城】酒傳奇:酒是才子們的秘藥
    由此可見,酒是酒坊老闆和酒坊的勞動者創造的,而不含任何技術性的酒文化卻是歷代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創造的。借用一位80後的男孩在博客中的宣言:「我一出場就使群星黯淡……」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聖賢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李白在《月下獨酌》中這樣寫道。好個李白,為自己嗜酒、縱酒找到了天大的理由:天地都愛酒啊,何況我這樣一位視「天人合一」為最高藝術境界的道教徒詩人。
  • 魏晉文人為何嗜酒如命?來談談魏晉酒文化的文化內核
    酒既是一種糧食釀造的物質存在,又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象徵。  飲酒的文化習慣,歷經上千年而持久不衰。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宴會、鬥酒、對飲等與酒相關的詩詞佳篇。而其中將酒的魅力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的就是魏晉時期。魏晉文人可以說是嗜酒如命,有著獨特的酒文化。
  • 宋朝雅士的「冬趣」圖鑑:出遊、雅集、宋宴、茶事
    然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人對於隱居在山中的隱士都非常崇敬和嚮往,於是冬季踏雪、尋梅,訪山中的隱士、高人就成為了很多文人雅士爭相去做的事情。「打架」不咋的的宋朝盛產名流、文人,而南宋的林洪就是此中佼佼者。據他自己說,他是北宋著名隱士林逋的第七世孫。
  • 新竹清華校園裡的風採,有濃鬱的文化氣息,是文人雅士最愛的地方
    有名的清華大學位於首都北京,是中國最好的研究型大學, 其實,臺灣也有清華大學,兩所學校是乳同胞, 這個學府在臺灣的新竹市, 據說新竹清華將訪問臺灣最美的校園、文人雅士、臺灣,請在這裡感受一下濃鬱的文化氣息。
  • 名琴,文人雅士們所鍾愛的文房珍藏
    因此古琴之趣,不僅在於案前鳴奏的泠泠弦音,也在於遞藏傳承中,諸位琴主的品格性情,一床傳承有序的名琴,尤是文人雅士們所鍾愛的文房珍藏。本次中貿聖佳25周年春拍中,即在方物專場中呈現一批名琴佳斫,不僅有明代成化帝斫制的御製「洛象」琴,亦有王世襄、袁筌猷伉儷舊藏的鳳嗉式元琴。佳琴相會,可謂雅集,靜候諸位藏有親臨賞鑑。
  • 酒是水質的詩;詩是心釀的酒
    而酒,作為一種物質產物,同樣給人帶來嗅覺和味覺上的享受,帶來身心的愉悅和豐富的聯想甚至幻想。  酒至酣時似夢似醒,能使人如行走詩中,如仙如幻,其味無窮。    中華民族是一個詩酒民族,古時雅士們「流觴曲水」的故事家喻戶曉。
  • 文人與酒:惟有飲者留其名
    如此看來,魏晉時期的政治風氣不太好,文人賣醉裝瘋多是為避禍,並非真正好酒。真正喜歡喝酒的文人,還是唐代詩人。打開唐詩,酒香撲面而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問劉十九》)白哥,我也想跟您喝幾盅!宋代文人,個個能填詞,不是豪放,就是婉約。北宋大文豪蘇軾是個美食家,尤其擅長烹飪豬肉,而且喜歡釀酒。貶黃州時,他用蜂蜜釀蜜酒;貶嶺南時,用米和麥釀酒,並命名「真一酒」。大約就是一種米甜酒。
  • 蘇東坡與酒,豁達有趣的靈魂
    鬥酒出詩篇,能名傳千古的人也很多,著名的有曹操、李白、李清照、辛棄疾、唐伯虎……而說到愛酒且懂酒,有一個人是繞不過的:蘇東坡。蘇東坡非常喜歡飲酒,更喜歡和朋友一起飲酒。他在晚年所寫的《書東臬子傳後》中有一段自敘:「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餘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於客,閒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則未嘗不置酒,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相比於豪飲,他更善於玩味酒的意趣。古人喜歡「雅集」,集會必有酒。
  • 古代四大美人,為什麼唯獨王昭君,能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士的筆下?
    有相關數據統計,寫過其事跡的著名文人有500多人,關於王昭君的詩歌高達700首。不但古人愛寫,現代的網絡文學中,仍然有人在寫王昭君,她作為中國傑出女性的代表,同時也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真是應驗了千古流傳這個詞語。
  • 古代文人讀書之餘的清玩生活:輔助讀書,以自然幽志怡情
    只不過後來便被一些人走偏了這個方向,變成奢侈競富,這並不是真正的文人雅士清玩,所以魯迅對這種「所謂士大夫的』清玩』」大加諷刺。中國歷史漫長,文人高士,所在多有,清玩逸事,多不勝數,遂分上下篇來談。本篇為上篇,主要談古代文人清玩生活中重自然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