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B面 早餐:天津人的一日始

2020-12-23 經濟觀察報

天津一天的起點,不在飛馳而過的地鐵,也不在麥當勞 KFC 裡,對於一些天津人來說, 一天的起點藏在西北角。

縱然他們是城市裡隨處可見的早起的人,但在西北角,早餐的獨特,飽餐的卻是每個人 的心。

對於他們而言,這裡是一天的起點,更是快節奏城市生活裡的烏託邦。

1

將時針往回撥,撥到凌晨三點,天空還是魚肚白,晨曦還未劃破蒼穹的時候。

「哐當哐當」,世界上的所有聲響仿佛都被收納進了西北角的轉角,那家懸掛著恩成記李記鍋巴菜的屋子裡。李霞是這家店的主人,也是第四代傳人。她也不知道這家店具體在這長了幾年,只是感覺好久好久了,自打她出生便每天聞著鍋巴菜的香氣醒來,「九十多年吧,從我太爺爺那輩傳下來的」。她在切姜,為明天的鍋巴菜準備原料。

李霞總記得自己小時候在廚房裡看爸爸媽媽切菜剁姜,流利的刀工,一溜煙的時間,一個巨大的姜便成了像鹽粒那麼小的存在。她總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做一手好鍋巴菜。

「天津人喜歡叫嘎巴菜,其實這兩個是一樣東西。」她笑著解釋道。

公私合營時期,李記鍋巴菜被迫倒閉。後來李家又乘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重新舀起 了鍋巴菜的勺子,這一拿,直至今日便從未放下。而現在這勺子傳到了李霞手中,一晃就待 在西北角過去了三十年。

而對於林大生來說,這卻是他長大以後第一次來天津的西北角。

他記得上次來還是六歲的時候。而如今的他早已邁入六十耳順的大關。過去他遊歷過許 多地方,北京、新疆、杭州、廣州 但唯獨對天津念念不忘。

說是天津,倒不如說這麼多年橫亙在他心尖尖上的是那份天津早餐。熱騰騰的,每每回憶起,總會在腦海裡氤氳出一股熱氣。

林大生說,想來這裡轉轉的念頭始於半個月前。彼時,他來天津治病。躺在醫院的病床 上,扒著手裡的麵包,這是他在醫院的早餐日常。身在天津,但胃卻充斥著醫院遍地開著的 711 的麵包與關東煮。林大生困惑了。

這不是他眼中的天津,更不是他記憶裡的天津早餐味道。

他吃著手裡的麵包,心裡很不是滋味。林大生總覺得自己每吃一口都仿佛是對心中那口 天津早餐的褻瀆。

想吃上一份熱騰騰的天津早餐,這個願望在他心中愈來愈烈。

此刻九點,他靜立在西北角的門欄處。後頭是車水馬龍,此起彼伏的喇叭聲攪合著嗆人 的尾氣,一同奔赴著既定的遠方。遠處 KFC 的大招牌有點晃眼,招徠四面八方的行人。與面前西北角的質樸格格不入。這道門仿佛隔開了兩個世界。恍惚間,他總覺得這兩個世界的時 間計算方式是不同的。好似天上一天,地上十年。在城市裡生活久了,林大生感覺自己的靈 魂仿佛飄到了天上。他心想,天津人總喜歡叫人姐姐,普通話聽起來好像是結界,這裡又何嘗不是城市的結界呢。

他看著欄杆那頭人頭攢動,時不時飄來的麻醬香氣在他鼻腔裡舞蹈。他有些緊張,手心 竟微微冒汗。耳膜上突然蹦進一個個詞——嘎(鍋)巴菜、卷圈、麵茶 仿佛無師自通,又仿佛從未離開過他的血液,那些詞所對應的影像一個個冒出頭來,挑逗著他的味蕾。

2

十點了,李霞還在忙活著,準備一碗又一碗鍋巴菜。累嗎?李梅想了一會,點了點頭而 後又搖了搖頭。

「累,但是值得。」

對於她來說,李記鍋巴菜不僅僅是一家為了討生活的店,每當看到早上店前排起的長隊, 每個過來吃早餐的人臉上洋溢起的渴望,她覺得自己身上多了份責任。她欣喜於自己做的食物被人們所喜愛,也驕傲於西北角的人們的一天是由她的鍋巴菜開啟的。

放上麵皮,澆上熬了一整晚的湯汁,撒上香菜和薑絲,一碗熱騰騰香氣四溢的鍋巴菜做好了。

「來嘞,您的嘎巴菜,端好嘞!」

另一頭,西北角的銀杏樹下,關大爺早早吃完早餐坐那沐浴太陽了。他今年 81 歲,在這生活了一輩子,也吃了這兒的早餐一輩子。

「你今天早餐吃嘛呀?」他耳背,聽見吃早餐,脫口而出就是嘎巴菜。在他眼裡,鍋巴 菜就是在眾多天津早餐裡最好的那一口。

小時候爸媽總會帶他一起出來吃早餐。今天吃恩成記的鍋巴菜,明天就吃晨美齋的粉湯, 好不快活。「我們都習慣了,自己的小孩也習慣了,到點就往外買早餐」。不管多忙,他都會雷打不動地到西北角吃上一頓熱乎乎的早餐。「不吃早餐臉撐不開啊」對於他這個老天津衛來說,吃早餐是件攸關天津人尊嚴的大事,可比賺錢還重要哩。

林大生則覺得很奇妙。

帶著半世浮塵重新踏進這片地方,感覺熟悉又陌生。「一進到這裡,聞到空氣裡熟悉的 味道,我好像從外地人重新變成了天津人。」他好欣喜,神情就像是海上漂泊的水手,重新 找到舵向。

他想起蔣勳的一句話,氣味是最難忘卻的記憶。空氣裡氤氳著的麻醬味兒是麵茶的香氣, 右邊滿溢著糕乾王新出爐的紅果味兒。那一刻,林大生覺得天津的早餐給予了他一個溫暖的擁抱,連通了塵封的記憶隧道。煙火氣填滿了每個毛孔,靈魂也跟著著陸了。

舒服!

他踱到李記鍋巴菜門前,開始排隊。隊伍長到從巷子的開端直直地排到巷尾。「我在其 他城市從來沒見過這麼長的買早餐的隊伍,只有天津有。」人們約定俗成,沒有人插隊,沒 有人等得不耐煩,有的只是眼睛裡流轉著的對早餐的渴望。

「真好,」林大生感嘆道。

3

早餐的味道可以是一些人畢生尋找的記憶,又或許承載著其他的一些東西。 如今許多店,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擅自修改著味道。但李梅就不。

「不能變,菜的配料絕對不能變,變了味兒就變了」,說著李霞用手比了個大大的四, 「我們家四代都是一個味呢。」說著提高了音調,臉上滿溢驕傲。對於李梅而言,早餐的味道屬於顧客,是與顧客的約定,而她要做的只是堅守。

「像你們這一輩,都怕累怕髒,那肯定是幹不了的」。

說實話,李霞有點擔心西北角早晨的未來。她可以幹到入土,但是這門早餐手藝卻不能。 李霞希望它一直存留在天津人的味蕾上,哪怕多一天也好。

而關大爺呢,也有煩心事。

就算是身處市中心,但他也能清楚地感覺到,現在門欄外面跟這兒不一樣了。他不願意往外走,覺著在這吃完早餐曬曬太陽挺好,但慢慢他發現人越來越少了。

「孩子結婚都搬走了,哪兒合適就去哪買房,我們在這住下了,都是死腦筋,不願意離 開這個胡同」。說著若有所思地看向漫天飛落的銀杏葉。

他在想什麼,旁人尚不可知。或許是有關他自己、他的家庭,亦或許是這塊西北角以及 在其上每天出爐的早餐罷。

林大生則說,比起廣式早茶,他更偏愛天津早餐的實惠。

「天津早點在全國來說卻確實很好。我走過全國各地,廣東好,但是早茶太貴,一餐就 要上百,而這的一味也就五六塊,吃的蠻好,貼近老百姓真的口味。」他看歷史上對清朝滿 漢全席的描述,被深深震撼,他覺得中國的餐飲文化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尤其是天津。當 年清朝沒落以後,很多貴族、廚師都到了天津,也把餐飲文化帶過來了。「現在的天津又有 點保守,恰恰是這點,反倒保留了老的東西,比如建築,比如早餐。」

林大生小時候在五大道住過,他還記得以前海河邊上小別墅非常多,每到晚上,家家戶 戶燈火通明,漂亮極了。但是這次重回天津,發現為了修交通,當年海河邊上的小別墅已經 所剩寥寥了。

林大生也不知道下一次來,是否還能吃到正宗的天津早餐,是否還會有那麼多的人早起 排隊只為那一口熱騰騰的鍋巴菜。他不知道,只好把頭埋進鍋巴菜的香氣裡,想貪婪地多吸幾口。

4

12 點了,買早餐的人群散去,西北角又重新歸於平靜。清真寺的琉瓦紅牆依舊在陽光下閃爍舊時光芒,金黃的銀杏葉伴著鍋巴菜的香氣漫天飛舞——他們是時代的文物,一同守 護著這片方土上每日清晨飄起的香氣。而它們也與這裡的人們一同等待著每個明天清晨升起 的煙火氣。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生不息。

中午清真寺的大鐘敲了十二遍,一天過半,西北角的人們又開始美滋滋地等待第二天的早餐了。

作品說明: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被逼迫著向前衝,卻時常遺忘早餐。而對於天津人來說,早餐不僅僅是一頓飽腹的食物,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慢生活的象徵,是當今城市遺忘的B面。因而本文聚焦於天津早餐勝地西北角為舞臺,選取外地人、賣早餐的店主以及吃早餐的老人三個維度切入,通過人物特寫的形式,描摹天津早餐的文化蘊涵以及其與當今社會碰撞的擔憂,發人深省。#城市B面#

作者姓名:楊迪

作者學校:南開大學

活動名稱:經觀大學生訓練營融媒體公益大賽

主辦單位:經濟觀察報社

協辦單位:北京經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誠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現代廣告》雜誌社

相關焦點

  • 對不起,天熱我也要吃麵!這就是天津人
    「初一餃子初二面」「頭伏餃子二伏面」「送行餃子接風面」您看看,天津人總得找點理由兒吃這兩樣,絕對是真愛!如果說一頓撈麵能成席的城市,除了天津,可能就找不出第二個了。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半碗面,半碗菜碼,這也就是咱天津的四碟撈麵那麼「甩派」!除了四碟撈麵,炸醬麵也是天津人喜歡的面,而且每家的媽媽們肯定都做過。圖片來源:豆果美食
  • 千萬別跟天津人吃飯
    煙火天津,眾多特色美食養成了天津人挑剔的味蕾,更蘊含了天津人的獨特性格。來到了天津衛,把美食嘗一嘗,煎餅果子好滋味,名氣響噹噹,豆麵攤成煎餅,雞蛋色金黃,抹上面醬紅辣醬,灑上蔥花撲鼻香,什麼牛排漢堡,什麼熱狗香腸,跟咱煎餅果子一比,差著實惠營養.
  • 這就是中國早餐的牌面,每天早上是什麼叫醒你的胃?
    說到早餐,中國的早餐種類真的是數不勝數。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酸甜苦辣樣樣都有,隨便去一個地方,都可以享用一頓可口的早餐。本期和我一起來看看全國各地的早餐,一起吃吃吃吃起來吧!廣州-早茶廣州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和精緻,從早點就可以看出來。清晨,街邊的早點鋪和茶餐廳早早的就開門了。
  • 湖南衛視濃情打造紀錄片精品 《日出之食》關注地域早餐文化
    ;中國人常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從一頓美好的早餐開始!該系列紀錄片首次聚焦中國人的早餐文化,以走訪國內各大城市,探尋當地日出美食為主線,從每天最初的期待中,折射出一座城市、一個時代的生活變遷,以及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簡單向往。
  • 100張照片,告訴你天津人是怎麼吃早點的!
    (圖片來源於@順其自然SUN)小編想說的是,在天津有多少早點鋪已經開了好幾年,大部分顧客已經和師傅們變成了老朋友,可能光看到他從遠處走來,他今天早上會吃什麼,什麼口味,什麼價格,早已經瞭然於心,所以,與其說是腦子好,不如說,從早餐都能看出來
  • 中國早餐PK,天津未必輸給廣州!
    中國早餐哪裡強?廣州此刻必須擁有姓名。不說別的,單憑「早茶」二字,就足以碾壓我國大部分城市了!廢話不多說,先介紹一下廣東的早茶文化有多優秀! 雲吞麵,是廣州人從小吃到大的一碗麵。
  • 天津人的撈麵情結
    天津人和面的緣分就十分深厚。常有老人戲言:「天津人未出娘胎就吃了幾頓撈麵了。」天津人逢喜事,娶媳婦、出門子、過生日、聘閨女、喬遷新居都會吃撈麵。在機器壓制麵條出現以前,天津的主婦還是自己擀麵條。天津人每逢喜壽大事就愛吃撈麵,特別是大年初二迎接姑爺款待女婿時,一定要擺上一桌配四碟菜的打滷面。「四碟」指的是一碟海鮮菜、一碟酸甜口的菜、一碟炒雞蛋和一碟菜碼。
  • 天津人的命,全是撈麵給的!
    但這個事情在天津人身上,從來沒有發生過。一碗麵條下肚,天津人哪裡還知道「苦」是什麼滋味。無論天兒多熱,當那碗滿是滷子與菜碼的麵條,穿舌過喉在身體內長驅直入時,整個夏天就變得無比熨貼。畢竟,這一碗,別處難尋。也沒有什麼能比一碗麵條更讓人心情舒暢了。
  • 揭秘丨天津人到底為嘛下午結婚?
    天津人微微一笑:「在我們這中午才是二婚呢。」▼畢竟親戚朋友來幫忙,不能讓人家餓肚子而撈麵既喜慶又簡單省事兒以前都是在家自己做現在更多的是在家門口飯館吃無論在家還是在飯館,喜面絕不能湊活這是天津人與煎餅果子決不能加雞柳和番茄醬一樣的執念這頓喜面有多好吃呢?
  • 99%天津人都耐吃的20碗面,每一碗都是天津的面子!
    簡單的一碗麵就能夠實實在在溫暖天津人的胃對於愛吃麵的天津人來說,世界上最優美的姿勢,可能就在於挑起面的那瞬間!冬天到了,準備吃麵咯!原老天津衛炸醬麵,很多天津人很小的時候常去吃,正經的天津味道。這家的麵條是自己抻的,透明玻璃窗可以看到師傅擀麵的過程。獨麵筋、炸醬麵、打滷面、醋滷麵…個個都是人氣菜品。比面更贊的是特色燉豬蹄兒,肉質軟爛,幾乎每桌必點。
  • 吃撈麵,天津人真的很嚴格
    在天津,夏至吃麵也是一種傳統了。大家都知道天津的煎餅果子、包子有名,但天津的撈麵,也是十分講究的!在很多人的觀念中,麵條屬於一種快餐;但天津人對撈麵,真的很嚴格!在天津,撈麵代表著吉祥喜慶,一般逢喜事,就要吃撈麵。
  • 天津人,我委屈啊!
    城市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產生很多矛盾,最大的矛盾就是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這是必然的,主要是因為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本地人佔了很大的便宜,因此,社會上就會產生一些流言。天津作為一個大城市,工業發達,很多外地人都在天津工作過,當然,天津也逃不過這個流言。
  • 正宗天津人到底都吃嘛!
    天津人,無外乎講究一個「吃」字。
  • 看《沒事偷著樂》,體悟地道的天津人
    這在天津有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這樣的性格廣泛的存在天津這座城市中。我們不好說這是一種優點還是缺點。正面來說,我們可以說這是不食嗟來之食,反面來說,說明天津人不懂變通。記得聽老人說,以前天津人不管過的多苦,只要來了外地的親戚,一定要好酒好菜好招待,不能失了臉面,得讓人回去說一句自己過的好,等客人走了,家裡面再過半個月的苦日子。
  • 到天津吃這7道面才算不虛此行,打滷面、黃湯拉麵各有特色
    雖然天津作為北方城市,麵食的種類很多,但是麵條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主食中不可缺少的。無論是本地特色的炸醬麵、三鮮打滷面、炒麵、掛麵湯,還是外來的黃湯拉麵、板面、牛雜麵。每一種麵條都讓我喜愛,所以我的名字也叫「求面哥」。
  • 用早餐喚醒城市,酒店激活社區新生活,幸福從早餐開始
    疫情縮小了城市的出行半徑,也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隨著周邊遊的逐漸興起,社區商業也被進一步激活,重新發現家門口的休閒好去處成為消費新趨勢。一日三餐在於晨,你多久沒有認真吃早飯了?眾所周知,早餐對身體的健康系統極其重要,也是一天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可早上的時間有限,再加上做飯的繁瑣,很多人放棄了豐盛的早餐,或者乾脆省去了早餐……酒店的新運營模式或許能夠改變這一現狀,讓早餐進入周邊社區也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 天津人的靈魂「大保健」,看完整個人都蕩~漾~了~
    朝陽升起,天津人的一天開始了,忙碌一天,夜幕降臨,我們急需一場「靈魂的大保健」!
  • 城市B面 月光下的異鄉人
    我一直對城市充滿嚮往。我所有關於城市的想像都來源於圖書,電視,父母帶來的新奇玩具和街長裡短的的談論。在我的印象裡,城市是頹靡的,繁華的,燈紅酒綠,衣香鬢影,五光十色的煙雲縈紆在上空,整個城市瀰漫著甜膩而幽隱的香氣。
  • 人生百味,從早餐開始.
    如今北京發展快,早餐選擇也多:包子手抓餅、漢堡三明治、煎餅胡辣湯。全國各地都照顧到,哪的人都不買帳。上海人不滿北京早餐單一,東北人嫌棄北京早餐寡淡,一線城市的早餐一股工業味。天津人說煎餅果子早餐很完美,攤好的面片裹一根油條,蔥花芝麻撒厚點;開封的灌湯包口味鮮香,皮薄嬌嫩,一咬一口汁,必須擁有姓名;上海的粢飯糰,近年來逐漸流行到北方,是新晉網紅食品;內蒙古的焙子有甜有鹹,厚實扛餓,是喚醒待機大腦的不二選擇……
  • 城市早餐地圖 | 上海人的早餐吃什麼?
    一頓滿足的早餐,它的能量絕不僅僅只是飽腹,更是開啟一天好心情的加速器。提到早餐,便不得不說一說對三餐都十分講究的阿拉上海寧。城市早餐地圖今天打卡上海,看一看魔都都有哪些值得一吃的早餐吧!上海餛飩上海餛飩分為「大餛飩」和「小餛飩」。小餛飩皮薄湯鮮,重湯;大餛飩個大餡足,重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