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於話題 #邵氏系列 8個內容
上期為大家介紹了邵氏公司的上海天一、南下星洲、天一港廠三個階段,今天介紹邵氏父子公司以及鼎鼎大名的邵氏兄弟公司,同時繼續為大家奉上10部邵氏影片。
電影王國的發展
邵氏父子公司
在1946年,邵村人回港接收「南洋片廠」之初,曾把片廠租予「大中華影片公司」,合作拍片,其後他又把片場收回,於1952年創辦「邵氏父子公司」 ,以拍攝國語電影為主業,供應香港市場及邵仁枚、邵逸夫在星馬地區旗下的戲院,1954年及55年拍攝的《人鬼戀》、《梅姑》更分別獲得東南亞影展的最佳美術及童星獎。與此同時,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以及爪哇等地已建立起龐大的院線網,旗下控制了逾百家電影院。
· 九龍北帝街的大中華電影製片廠 (1946-1949)
在戰後香江,除了「邵氏父子公司」活躍一時外,「長城」、「鳳凰」等新興勢力,加上由星馬資金支持的「電懋」亦插足影業,大量製作國語影片,令邵氏影業面臨不少挑戰,為了穩著片源和影片素質,支撐起邵氏在星馬龐大的院線業務,邵逸夫在1957年從星加坡遷到香港,翌年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開展製片業務,在九龍清水灣購地,邀來從上海南下的建築師甘洺協助規劃,參考好萊塢的例子,籌建片廠;這個邵氏影城投資千萬,佔地約六十五萬平方尺,內有攝影棚,配音、放映、錄音、洗印設備及員工宿舍,可供流水作業,單是編劇和技術人員(包括木工、電工、美術人員、錄音師及攝影師等)便有數百人,在高峰期,邵氏片場的影片年產量便高達四十部。
隨著清水灣片廠落成,邵逸夫亦引入多項仿美式片廠制度,令電影製作變得更標準化,利便流水作業,例如:1)放棄昔日在現場收音的習慣,引入配音組,讓南北演員不受方言阻隔,可同場演出,這既可增加演員來源,也可以加速拍攝效率,減低製作成本;2)把工序集中在白天進行,透過把生產「轉晝為夜」,加強對前線製作工作的控制;3) 創立劇本組、策劃組、開設演員訓練班等,每周舉行製片會和劇本會,加強片廠制度,加快製作流程。
邵逸夫遷港後數年間,即大刀闊斧地開展電影製片業務,並與同様來自星加坡的國泰機構首腦陸運濤,開展激烈的影國爭遂。而「邵氏」與「電懋」的競爭亦把香江影史的大片廠時代推上高峰,兩公司都同時仿效好萊塢片廠流水作業式的生產,一手包辦製作、發行、上映三大環節,製造出影視史上典型的「垂直整合」工業模式,如引入全年製作計劃,讓片廠內同時拍攝多組不同電影,提供大量質素穩定的影片,供應旗下院線,除掀起多次挖角風潮外,雙方亦推出多部題材相似的影片,令兩方競爭顯得更白熱化,要到1964年,經過多年爭遂後,「邵氏」與「電懋」才籤署一項君子協定,承諾消餌雙方之間的惡性競爭,可惜在達成和解短短三個月後,陸運濤夫婦卻在臺灣遇上空難身亡,「電懋」電影的光芒從此失色,相反「邵氏」在邵逸夫主持下,一度在香江影壇光芒畢露。
在邵氏影城投產之初,邵逸夫已起用了一群從北方南下的導演,如邀來李翰祥拍攝一系列的黃梅調電影,另又覓來胡金銓拍攝《大醉俠》(1966),試探武俠電影市場;接下來,張徹又以《獨臂刀》(1967) 為「邵氏」開創出「武俠新世紀」,先後起用王羽、羅烈、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等新人,推出一系列陽剛味道濃鬱的武俠動作影片。這些南下導演的作品,從主題意念,到美學、配樂皆有濃鬱的北方味道,而各大導演亦各憑眼光,挑選演員與工作人員,度身訂造劇本,帶紅自己挑選的新人演員,重複影片類型,密集生產。在1960年代,「邵氏」更開辦多屆南國電影訓練班,以長期合約維繫演員,組成多個較穩定的幕前幕後班底。
早自1950年代中,為了提升彩色攝製等製作技術,邵氏公司已從日本邀來不少電影人才來港製作影片(當中較著名的便有井上梅次,作品有《香江花月夜》(1967 )、《花月良宵》(1968) 等歌舞片)。據當時邵氏駐日的代表蔡瀾稱,邵氏要求的是高效率的工匠技藝,如井上梅次、村山三男等導演皆是快手,聘請日本導演來港可說一舉兩得,除了增加影片產量外,還可以讓旗下華人導演和技術人員覓得現成的榜樣,藉機向日本影人取經,迅速引進日本技術。
溯自六十年代中,邵逸夫已邀來粵語片導演秦劍加盟旗下,後來更把秦劍的門生楚原邀入影城內,他在邵氏陣營內除開拍文藝電影外,也改編了古龍的多部武俠小說,推出《流星.蝴蝶.劍》(1976)、《楚留香》(1977)等影片,帶起一陣古龍電影潮流;此外,為了支撐起動作電影市場,邵氏又提拔武師出身的劉家良作導演,除了為影片注入「南拳」的實戰感外,更把大量南方意念注入電影之中,由此之故,方世玉、洪熙官等廣東民間英雄的傳說,便得以偱環再造,延續邵氏陣營內,幾輩南北影人的傳奇。
由「天一港廠」到「邵氏兄弟」,「邵氏」在香港開拓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影視帝國,自1964年陸運濤身故,「電懋」不戰而潰後,邵氏雄霸香港影壇達十數年。步入七十年代,電視廣播業又成了娛樂業新潮流。早自1967年,邵逸夫已入股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在1980年,他更擔起「無線」董事局主席一職,並逐步把邵氏影城的攝影棚租予「無線」電視,流水式製作和廣播電視節目,文藝劇集、武俠劇集,訓練班與造星制度仍是源源出現,一度仿如邵氏片廠的再版。
至此邵氏公司的經歷就講完了,下期向大家介紹邵氏片種之文藝片、恐怖片、功夫片、歌舞片。接下來請看本次為大家奉上的10部影片。
邵氏電影年表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39857863/No.011 1962 白蛇傳 tt0193745 嶽楓
版本說明:天映修復 WEB 4K 國語內嵌中字
只因那幾世前的救命因緣,便上演了這感天動地的白蛇傳。家住江南的平凡書生許仙(趙雷 飾)偶遇美若天仙的白娘子白素貞(林黛 飾)和丫鬟青青(杜娟 飾)。那娘子顧盼生輝,眉目傳情,縱使木訥如許仙者也怎能不心有所動?豈料白素貞是修煉千年的白蛇所變,當年因被許仙前世救下,故而今天化作人形前來報恩。幾經周折,許仙與白娘子配為夫婦。婦唱夫隨,自由快活。卻不知人間自有人間的規矩,亂他不得。更何況人鬼殊途,妖怪精靈何能在人類市井安享太平?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必將遭受最無情的摧殘與打擊……
No.012 1962 紅樓夢 tt0452024 袁秋楓版本說明:天映修復 WEB 4K 國語內嵌中字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歷來不少電影人搬上銀幕,以嘗心頭之好。導演袁秋楓這一部黃梅調的《紅樓夢》被譽為電影經典之作。音樂大師王福齡的音樂,把寶黛之戀的悲情帶上高峰,居功至偉。值得一讚是編劇易帆和導演袁秋楓高度概括了大觀園眾生相又突顯了寶玉、黛玉和寶釵的三角戀,悲劇製造者王熙鳳以掉包拆散了金玉良緣,寶玉成婚夜,打開迎婚花轎,發現黛玉芳蹤已渺一幕,當年女性觀眾抵受不住悲痛也當場暈倒。黛玉葬花,晴雯之死等場面,拍出人世悲涼,歌影動人。花旦陣容,一時無兩,有樂蒂的黛玉,莫愁的晴雯,高寶樹的王熙鳳,丁紅的薛寶釵……
No.013 1962 花團錦簇 tt0194953 陶秦
版本說明:天映修復 WEB 4K 國語內嵌中字
史馬哥(胡金銓 飾)是一名服裝設計師,一天,他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作品,向婦科醫生葉德梅(林黛 飾)徵求意見,葉德梅並沒有仔細的看過史馬哥的作品,而是心不在焉的隨口提出了批評的意見,這讓史馬哥感到非常的不滿,在心中的小本本上記下了仇。一天,葉德梅準備出席一場盛大的宴會,於是找到了史馬哥,請他幫自己設計禮服,這可讓史馬哥找到了報仇雪恨的機會,他故意設計了一件奇醜無比的小丑裝,讓葉德梅在宴會上顏面失盡。最終,史馬哥意識到了自己這一行為的荒唐,選擇向葉德梅道歉,兩人也因此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漸漸越走越近墜入了愛河。
No.014 1963 鳳還巢 tt0057452 高立&李翰祥
版本說明:DVD 內封中字由李翰祥、高立聯合導演的經典黃梅調喜劇。兵部侍郎程浦(井淼 飾)將次女雪娥(李香君 飾)許配予好友之子穆居易(金峰 飾),庶室程夫人(高寶樹 飾)既憤且惱,對居易訛稱長女雪雁(莊元庸 飾)乃雪娥,催促二人早日成親。居易見雪雁貌醜而痴,嚇得留書出走。富豪朱煥然(蔣光超 飾)對雪娥心儀已久,趁此良機冒充居易,依期迎親……本片由李香君、金峰分飾男、女主角,配搭新鮮;而蔣光超與莊元庸一胖一瘦的諧趣演出,更令人笑破肚皮。
No.015 1963 七仙女 tt0058505 何夢華&嚴俊&陳又新
版本說明:WEB 720p 國語內封中字這部邵氏版《七仙女》原本由李翰祥執導,拍攝中途李翰祥突然脫離邵氏,到臺灣另組國聯影片公司,李翰祥動用大堆頭明星拍《七仙女》,邵氏不甘示弱,也沿用李翰祥留下的劇本拍同名同戲,在向法庭申請禁製令的同時,將十個攝影棚都搭了同一部戲的佈景,由陳一新和何夢華聯合導演,亞洲影后凌波反串男角與方盈合演情侶。1963年12月,兩部《七仙女》在臺灣同時上映,但李版因只有江青、鈕芳雨擔綱,氣勢較邵氏版為弱而票房落敗。而李版《七仙女》要等官非和解才在香港上映。
玉帝之小女兒七仙女(方盈),厭倦天庭刻板生活,不惜冒犯天規,降臨人間;少年董永(凌波)賣身傳員外家,為奴三載,以埋父骨;董永之孝心,感動了七仙女,便幻成村姑,藉土地神之助,說服董永與其結成夫婦,並相偕到傳家上工,七仙女在六位仙姐下凡暗助下,為董永縮減償還工作日,眾仙女幫助紡織錦布,發揮仙術,百日完工;回復自由後,二人回董永故家,但愉快的凡間生活能持續多久呢?玉帝得知小女兒私自下凡的消息後,天庭盛怒,命雷神逼其返回天宮,七仙女與董永二人在槐樹下無奈分離,情節悲痛,頗為感人。
No.016 1963 梁山伯與祝英臺 tt0057248 李翰祥
版本說明:BD 1080p 內封中字 & 天映修復 WEB 4K 內嵌中字 本片根據中國經典民間故事改編,並榮獲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樂蒂)、最佳演技特別獎(凌波)等六項大獎。東晉末年,某大戶人家小姐祝英臺(樂蒂 飾)渴望前往杭城求學,無奈父親不允,以致英臺茶不思飯不想,憂鬱成疾。未久,英臺想出妙計,假扮郎中闡明小姐病因,終於令父親點頭同意。在求學途中,假扮男裝的英臺巧遇風流倜儻的梁山伯(凌波 飾)。二人相談投機,結伴通行。三年同窗,英臺和山伯結為好友,情深意篤,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英臺心中漸漸萌生對山伯的愛意。無奈礙於身份,不忍道破實情。某日,英臺為父親苦苦催還,只得告假還家,由此演出十八相送的經典戲碼。雖是這般試探與暗示,那愚訥的心上兒卻沒能了知心意,一別成了永遠……
No.017 1963 武則天 tt0054486 李翰祥
版本說明:天映修復 WEB 4K 國語內嵌中字 參展第二十三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1962)、 第十六屆法國康城電影節(1963) 、第九屆亞洲電影節。
武則天有傾國傾城之貌,絕世才華;年十四,唐太宗召為才人;及太宗崩,武入感業寺為比丘尼;其後,因宮廷鬥爭而成為權傾天下的女皇帝,劇情扣人心弦……
No.018 1963 閻惜嬌 tt0211754 嚴俊
版本說明:WEB 720p 國語外掛中字大導演嚴俊根據施耐庵著名章回小說《水滸傳》第二十回〈宋江怒殺閻婆惜〉改編。宋徽宗宣和年間,朝政腐敗,各地民不聊生,閻惜姣(李麗華)隨父母自魯西逃荒鄆城,閻父經不起長途跋涉,病死客店。父死無以為殮,惜姣逼得賣身葬父;宋江(嚴俊)路過聞得哀音,動了惻隱之心,慨然濟助。惜姣辦畢喪事,親向宋江獻身;宋江遂買下烏龍院,與惜姣母女同住。宋江之徒張文遠(梅硯生)垂涎惜姣美貌,趁宋江公務在外,設計姦汙惜姣。宋江回來誤會惜姣與文遠私通,向惜姣大興問罪之師;惜姣為表心跡,死於宋江利刃之下。惜姣死後化成厲鬼,對文遠窮追不捨……
No.019 1963 楊乃武與小白菜 tt0056813 何夢華&李翰祥
版本說明:DVD 內封中字大導演李翰祥與何夢華攜手通過黃梅調,將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搬上銀幕。劇情講述知縣之子劉子和(楊群 飾),垂涎葛小大(朱牧 飾)之妻小白菜(李麗華 飾),用迷藥將其姦汙。劉子和事後恐東窗事發,用砒霜毒死葛小大。葛死後,鎮內流言四起,知縣為救愛兒,設計嫁禍小白菜婚前戀人楊乃武(關山 飾),加以「謀夫奪婦」之罪。乃武被苦打成招,鎮中群情洶湧,鄉紳聯名入狀浙江杭州知府救乃武。乃武姊楊淑英(歐陽莎菲 飾)不忍見弟含冤而死,到刑部要求翻案……
No.020 1964 新啼笑因緣 AKA 故都春夢 tt0456741 邵氏全體導演
版本說明:DVD 內嵌中字本片共耗資一百二十萬, 動用十二位導演, 千多位演員, 包括客串紅星如陳厚, 丁紅, 胡金銓, 顧媚, 金漢, 方盈, 李菁, 邢慧, 於倩等拍攝製; 獲第三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李麗華) 及最佳男配角 (井淼) 獎。範家樹(關山 飾)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千金少爺,去北京深造期間,他邂逅了名為沈鳳仙(李麗華 飾)的歌女。雖然兩人的門第相去甚遠,但範家樹還是深深的愛上了鳳仙。範家樹的母親重病,範家樹急忙趕回家探望,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鳳仙被叔父嫁給了軍閥張大帥。張大帥貪圖鳳仙的美貌,鳳仙誓死不從,慘遭虐待。關秀珠(凌波 飾)是出身微寒的賣藝女,她深深的愛慕著範家樹。不忍看到範家樹痛苦絕望的樣子,關秀珠偷偷的潛入張大帥府中,幫助範家樹和鳳仙見面。哪知道這一舉動被張大帥給發現了,鳳仙被關進了囚牢之中。為了復仇,關秀珠決定設計取走張大帥的性命。
公眾號後臺發送【邵氏11-20】即可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