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一位秀才,多次參加科考也不中,只能在在村裡當了私塾教師。但他天性剛直,對一些歪風邪氣總是看不順眼,手裡雖沒權沒錢,但他會寫對聯,常常用對聯當武器,諷刺那些貪官汙吏、土豪劣紳。
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有喜事,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是由於新人雙方的特殊性,讓這件事就變得有意思了。
新娘家裡姓呂,靠坑蒙拐騙起家的,平時欺壓鄉裡,無惡不作。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呂家老爺作風不正,呂家小姐也好不到哪裡去,從小蠻橫自私、無法無天,一點規矩都沒有,甚至和多名男子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
名聲一壞,自然無沒上門提親,呂家老爺為此著急上火,許下萬兩白銀當嫁妝,就為給女兒找個姑爺。
而這新郎姓徐,也是個大戶人家出身,也是當地的「風雲人物」,橫行鄉裡、欺男霸女,同樣沒有人願意把女兒嫁給他。
這次看中了呂家的萬兩白銀,便上門提親了,哎,兩下一拍即合,當下就定了婚約,如此兩家結親,也算是「門當戶對」。
這件事轟動鄉裡,秀才自然也知道,他痛恨兩家的為人,就想用對聯羞辱他們一番。於是在婚禮當天,秀才主動送上一幅婚慶對聯。上聯是「呂府姑娘,下口大過上口」,而下聯是「徐家公子,邪人多過正人。」
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這副對聯是一副拆字聯,呂字可不就是下面的口大上面的口下嗎。徐字左邊是雙立人,右邊上半部分是一個人,這樣不就是邪人多過正人嗎?秀才點破了這對男女的人品,同時還沒用一個髒字,真是構思巧妙啊,眾人也紛紛為他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