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裔記者染新冠,昏厥滾樓梯,肺部血塊如定時炸彈!最新研究,新冠或能誘發抑鬱症!!

2021-03-04 加國創業生活

近日,加拿大一名著名的華裔記者,在推特上分享了他感染新冠肺炎後的恐怖經歷,警告所有加拿大人:「我希望你嚴肅對待這件事。得上新冠,後果真的很嚴重。」

這位華人記者姓盧(John Lu 音譯),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是溫尼伯紅河學院新聞專業的榮譽畢業生,並在曼尼託巴大學獲得了經濟學與心理學學位,曾就職於CTV。目前,他在蒙特婁電視臺TSN擔任體育記者,曾報導過NBA、NHL、MLB、NFL等體育賽事,擁有不少粉絲

感染新冠後,這名華裔記者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險些性命不保——他在自己家裡下樓時,毫無預兆地暈厥,從樓梯上滾了下去,剛醒來幾個小時,又再次昏厥倒地;去醫院掃描,發現肺部已經有很大的血塊;這如同定時炸彈的栓塞血塊,若未及時發現,很有可能繼續長大,攻擊大腦和心臟,導致致命的中風和阻塞。

盧記者稱,他是在兩周前,9月6日,開始感覺到身體不舒服的。在出現了眩暈、頭疼等症狀後,他要求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兩天後,他成功做上了檢測,回到家裡等結果。第二天,他拿到了自己的陽性通知

「當時我想,我可以就待在家裡,等這病慢慢好,自己恢復就可以了。然而我大錯特錯了。」

 

又在家裡挺了兩天,盧記者開始出現頭暈症狀,在一次下樓時,他突然兩眼一抹黑,整個人失去意識,昏死過去,直接從樓梯上滾落了下去。「醒來後,又過了幾個小時,我再次昏迷摔倒。」

昏倒兩次後,盧記者終於意識到這種惡疾的可怕,立刻撥打了911,稱自己可能有生命危險。很快,救護車趕到,盧記者被送往醫院。

抵達醫院後,盧記者被診斷出肺栓塞。隨後,醫生又給做了X光和CT掃描,以及多項血液檢查,以確認滾下樓梯沒有對他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永久性損害。

由於肺部已有血塊,盧記者必須服用血液稀釋劑3個月來使血塊縮小,而這一過程本身也是有風險的。

 

儘管如此,盧記者仍激動稱,他欠所有醫生和護士一條命,「如果他們沒有檢測出我的栓塞情況,栓塞可能已經長大,損壞我的大腦和心臟,甚至導致致命的中風和阻塞。」

新冠不僅會損壞大腦、心臟,近日又一新冠後遺症曝光!或能誘發抑鬱症!

根據CTV News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從COVID-19病毒感染者康復後的數月內可能會持續感到疲勞。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接受調查的新冠康復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患有病毒後疲勞綜合症,儘管他們在感染時並沒有出現嚴重症狀或住院。

首席研究員湯森德(Townsend)在新聞稿中說:「儘管SARS-CoV-2感染的表現已被我們研究出並了解,但感染後的中長期後遺症仍然處於探究階段。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感染COVID-19病毒後,大部分有SARS-CoV-2感染經歷的人都會產生病毒後疲倦。

這項研究結果將在本周由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學會主辦的在線冠狀病毒會議上發表,該研究將「持續疲勞」加入到新冠病毒後遺症清單中。病毒感染後的持續疲勞,或稱為病毒後疲勞綜合症並不是一種新的疾病,它在流感感染或普通感冒後也會發生。

這項新研究檢查了128名平均年齡為50歲的患者,這些患者在康復10周後接受調查。54%的參與者是女性,約56%的參與者曾因COVD-19症狀而住院。該研究使用疲勞評分(Chalder Fatigue Score)來衡量患者的疲勞程度,調查中包括11個問題,涉及患者是否感到精力不足,他們是否難以集中注意力,是否很難找到正確的單詞等。結果發現,不論感染時的嚴重與否,超過一半的參與者都感到疲勞。

儘管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不能決定疲勞程度,但研究人員指出,患有抑鬱症的女性更容易患上病毒後疲勞綜合症。婦女僅佔研究參與者的一半,但佔疲倦者的三分之二。在對參與者身體狀況進行分析後發現,有疲勞感的參與者中有超過13%的人患有抑鬱症,而沒有疲勞感的參與者中只有不到2%的人患有抑鬱症。

研究作者建議,從COVID-19病毒感染恢復後經歷持續疲勞的患者應採取「非藥物幹預措施」,包括改變生活方式,認知行為和鍛鍊方式。

相關焦點

  • 黑幕:研究新冠病毒的美華裔科學家被殺疑雲密布,真相或涉美軍!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37歲學者劉彬,一位正在研究新冠病毒並且接近「非常重大發現」的美國華裔科學家,突然被爆在家中遇害身亡!頭部、頸部和身體都有致命槍傷!劉彬任職的部門發表悼念文稱,劉彬生前致力於新冠病毒研究,且即將有重大突破,未料卻突然遇害喪命。
  • 最新發現: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最新發現: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記者1月1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
    目前,人們尚不清楚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相關的呼吸道免疫特徵。當地時間5月12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便聚焦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統免疫反應的異常情況。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的肺部存在高度促炎的巨噬細胞微環境,研究者表示,這或許有助於理解新冠病毒所觸發的免疫反應背後的潛在機制。以上研究來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復旦大學公附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免疫學系,通訊作者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研究所所長張政教授等。
  • 美研究稱孕婦感染新冠病毒將影響胎兒 胎盤或受攻擊
    一項最新發表在《美國臨床病理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在檢查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婦時發現,她們的胎盤都有受到攻擊的現象,這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女性,特別是孕婦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監測。孕婦資料圖(Getty)據美國《紐約郵報》報導,最新的研究表明,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影響胎兒,病毒可能會攻擊胎盤,進而影響向胎兒輸送氧氣和營養的過程。目前這項研究已經被發表在了《美國臨床病理學期刊》上。從3月18日至5月5日,研究人員在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普倫蒂斯婦女醫院觀察了16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孕婦。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最新研究發現:血型影響不大
    據《紐約時報》7月16日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早期,研究人員初步發現的證據表明,血型是人感染新冠病毒和導致病情惡化的重要風險因素。但隨著疫情的發展,科學家在過去幾個月中,對大量新冠肺炎患者做了進一步研究,發現血型帶來的風險比較微弱。
  • 【加拿大疫情最新消息!加拿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65萬例 未來兩個...
    文 / 夏洛特2021-01-10 08:29:29來源:FX168 【加拿大疫情最新消息!加拿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65萬例 未來兩個月是加拿大遏制疫情惡化的關鍵期】據加拿大電視臺9日報導,截至當地時間9日中午,加拿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65萬例,達650922例,累計死亡病例16788例。近期加拿大新冠疫情持續惡化,聖誕節和新年假期後新增確診病例、死亡病例和住院病例均激增。加拿大公共衛生署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1日至7日平均日增確診病例7672例。
  • 加拿大研究再次證明:氣溫和緯度或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
    加拿大研究再次證明:氣溫和緯度或與新冠病毒的傳播無關  Emma Chou • 2020-05-09 09:29:07
  • 【加拿大疫情最新消息】由於新冠病例激增,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禁止...
    2020-12-09 07:43:49來源:FX168 【加拿大疫情最新消息】由於新冠病例激增,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禁止戶外社交聚會,並將關閉娛樂設施、健身房、俱樂部和沙龍,新的限制將於12月13日開始實施,為期4周。
  • 【加拿大最新疫情播報:加拿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66萬例、死亡人數...
    文 / 夏洛特2021-01-12 03:00:19來源:FX168 【加拿大最新疫情播報:加拿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66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7萬人】據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西時間
  • 路透社刊文介紹關於新冠肺炎的最新科學研究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 路透社6月1日刊文介紹了關於一些新冠病毒最新科學研究以及新冠肺炎治療和疫苗工作的摘要。現將文章內容摘編如下:新冠肺炎抗體居家檢測準確率高研究人員報告,對新冠肺炎抗體居家檢測的小規模研究顯示出高度的準確率。現有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方式要求檢測者前往醫療機構。
  • 外媒:新冠病毒可引發炎症及凝血功能異常,損害人體多個器官
    隨著新冠肺炎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加,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人體的損害不僅局限於肺部,還會影響心血管、神經、消化系統等,而炎症和異常的凝血情況可能是「罪魁禍首」。此外,新冠病毒還會影響神經系統,可能引起癲癇、幻覺,有患者會喪失嗅覺和味覺。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還可能會影響妊娠。4月30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篇論文表明,一名妊娠中期流產的孕婦胎盤病毒檢測呈陽性,胎盤還顯示出炎症跡象。肺部新冠病毒在肺部迅速複製,破壞肺泡。免疫細胞會對感染產生炎症反應,但過多的炎症會損害肺部細胞和血管。
  • 加拿大新冠疫情加速惡化
    新華社渥太華1月7日電(記者李保東)加拿大公共衛生局7日表示,該國新冠疫情在正在惡化,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數持續上升,而人口大省安大略和魁北克的疫情尤為嚴重。  據加拿大電視臺報導,截至7日下午,加累計新冠確診病例6330672例,累計死亡病例16544例。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記者1月1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郭天南帶領的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告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此項研究相當於他們將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細胞組織的變化放大了數萬倍,達到蛋白質分子層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人體器官的病變和衰竭。新冠逝者體內有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大量臨床診療和研究顯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產生了損傷。這些損傷背後的分子機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 從「肺炎」到「臟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兒?
    (抗擊新冠肺炎)從「肺炎」到「臟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兒?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從「肺炎」到「臟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兒?  作者 張素 李京澤  白肺——這個經常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詞語,是指在X光檢查下肺部顯影呈大片白色狀。出現白肺,一般意味著肺部有炎症。
  • 加拿大華裔店員不會英語,竟遭白人辱罵「滾回中國」,歧視何時休?
    視頻中一名白人女子在加拿大多倫多華人超市中對華人服務員叫喊:「滾回中國去!」視頻開始,一位華人大叔向這位女子解釋服務員不會說英語,這名女子則說,那他們應該滾回中國去,這裡是英語國家。他說:「種族歧視就在我們身邊,我想要告訴全世界的人,加拿大仍然存在種族主義,作為加拿大人,我們要站出來抵制這種種族歧視和仇外心理。作為一名多倫多學生領袖,我將盡我所能揭示種族歧視現象,阻止各種形式的種族歧視。」許多網友對此表達了憤怒,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華裔新冠患者絕望求救:我快不行了 肺正在衰竭 這病比你們想像得嚴重
    新冠病毒以瘋狂之勢在全球肆虐,然而,看到大街上不戴口罩、照常看球聚會出遊的老外們,總會產生一種錯覺——這種病毒沒那麼恐怖吧……然而,8日晚到9日,紐約地區首位華裔患者蔡敏在病榻上連續發出求救之聲:「這一切來得太快了,我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差。
  • 加拿大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65萬例 專家預測變異病毒將加速傳播
    截至加拿大東部時間9日20時,加拿大全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127例,累計確診超過65萬例,達到652473例;新增死亡病例126例,累計死亡16833例。由於是周末,卑詩省並未更新疫情統計數字,上述病例統計不包含該省的最新數據。
  • 最新研究出爐:新冠肺炎誘發病毒被激活!
    我們在前一段時間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新冠病毒對於身體健康影響的文章。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例就診於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HBV攜帶者,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誘發B肝進展的病例。
  • 北美觀察丨11月 加拿大新冠疫情告急
    剛剛過去的11月,見證了新冠疫情在加拿大暴發以來,一項又一項令人瞠目的新記錄。 11月,感染新冠病毒的累計確診病例接連突破25萬、30萬、35萬的整數關口。 11月,加拿大感染新冠病毒的活躍病例(active cases)也出現4萬、5萬、6萬整數關口的「三連跳」。
  • 癌症患者感染新冠4個月後,腫瘤竟神奇消失,新冠或能打敗腫瘤?
    新冠病毒入侵這位患者的身體時,刺激了他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隨即釋放了大量促炎性細胞因子,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在無形之中激活了這位患者體內兩種重要的免疫細胞:1、自然殺傷細胞,這是一種能同時抗腫瘤,抗病毒的重要細胞。2、抗原特異性 T 細胞,即免疫系統生成的專門對抗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