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的大師——黃俊雄

2021-02-08 大霹靂

黃俊雄 民國四十年黃俊雄十九歲出師,自組「五洲團三團」 ,而此後十年也正是臺灣布袋戲界的黃金歲月,百家爭鳴各展長才,民間娛樂皆以民俗曲藝為左,各劇種皆有發揮,參與人口眾多,看布袋戲演出更是主流娛樂之一。

創造「金光布袋戲」 在競演較技的群雄逐鹿中,各家祭出奇人怪俠的故事、唱白聲情誇張的本領,大多數演師都在自己身上加藝加技,黃俊雄則注意到承載所有演技、觀眾視覺的主體-偶,偶的造型及偶的尺寸。他開始為他的表演「前身」添妝增色,為偶加大尺寸,布袋戲的新面貌正露出了曙光。

民國四十二年黃海岱「五洲園本團」演出的《清宮三百年秘史》已經加入各式布景,武術劍招更是奇幻,「金光布袋戲」型態已略具雛形。

同樣一齣戲黃俊雄演來視覺效果更加驚人,嬴得觀眾的讚賞。從此他開始研發聲光變化,不斷嘗試。此時,黃俊雄已然噪響出名。 民國四十年代,民俗曲藝的黃金年代,此時布袋戲界名家輩出,年輕的黃俊雄在表演藝術上與其他後起之秀互有影響、相互較勁,在爭奇鬥豔的奇幻劇情中各自「研發」出金光閃閃的絕招秘技,為「金光布袋戲」注入更豐富的創意與扣人心弦的「連續劇式」發展情節。

布袋戲由電影到電視 民國五十年黃俊雄卻新組「世界大木偶歌舞特藝團」以雙眼可開合、手掌能動的新奇三尺大木偶配上電動布景,演出不以劇情起伏取勝而以歌舞擬真、動作細膩的表演風格巡迴全省,觀眾反應熱烈,卻因開銷龐大盈收不多。

此後又以大木偶來籌拍布袋戲電影《大飛龍》、《大相殺》,賣座情形並不理想。

布袋戲成為電視寵兒,開始於民國五十九年。黃俊雄以其招牌名戲「史豔文」在臺灣電視公司編演「雲州大儒俠」,連演五百三十八集,轟動一時,戲中主角史豔文、怪老子、二齒成為全臺婦孺皆知的人物。

「啊!史豔文今天怎麼會瘦得這麼多,太可憐了!」而觀眾竟能體察入微,且關懷起木偶人的健衰否泰,木偶人史豔文一時竟取代楊麗花在閩南語觀眾心目中的地位,傳出「史豔文打倒楊麗花」的笑談,而史豔文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布袋戲的興盛可見一斑。

在此後三年之間,黃俊雄續演「六合三俠傳」、「雲州四傑傳」、「西遊記」、「三國志」、「大唐五虎傳」諸篇,使黃俊雄成為電視布袋戲的霸主。

黃俊雄發展出來的電視布袋戲持續在中午時段上演四年,報章輿論給予極大壓力,認為劇情荒誕影響青少年行為,甚至影響午休時間導致「妨害農工正常作息」,而在六十三年六月全面禁演。但是史豔文的印象已深植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

退出螢光幕的黃俊雄仍巡迴全省歌廳、劇院演出。民國六十九年更在家鄉虎尾開起飯店並設置專為布袋戲錄影的攝影棚。黃俊雄幾個兒子也都在麾下工作,長子黃強華更轉入幕後專研導播、劇本創作的工作,黃文耀、黃文擇則在表演上各練專精。

民國七十一年電視布袋戲準予復播,黃俊雄五十歲時再度推出電視布袋戲節目,此時更是大量運用剪輯及科技視覺效果,自資籌設攝影棚讓布袋戲錄影更能發揮電視媒體的長處,而黃家第三代亦全力投入這波電視布袋戲熱潮中。

因為黃氏家族的投入,累積了許多電視布袋戲的「臺灣經驗」,因此不僅在當時三家電視臺輪播外,在錄影帶市場亦佔有一席之地。民國七十八年電視布袋戲因廣告業務等種種原因退出三臺螢光幕,黃強華與黃文擇繼續在錄影帶市場發展(,尋求另一個表演舞臺。

相關焦點

  • 布袋戲400年,一統江湖的霹靂布袋戲
    伴隨著清朝中葉的移民潮,布袋戲從福建傳至臺灣,有兩位值得一提的操偶大師,就是臺北的李天祿與雲林的黃海岱。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掌中劇團,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布袋戲逐漸沒落後,開始走傳統與精緻相結合的路線,將這原本只是在民間酬神廟會野臺演出的曲藝推向更高層次的藝術境界,近20年經常赴世界各國公演,屢獲大獎。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1951年,黃氏布袋戲的第二代傳人黃俊雄先生組建真五洲掌中劇團,在長期的布袋錶演過程中,黃俊雄先生敏銳的發現掌中木偶無法讓遠處的觀眾清楚欣賞到木偶身段,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黃俊雄先生將木偶尺寸改革加大,這是布袋戲的第一次變革。不曾想,19年後,黃氏布袋戲迎來了更大的變革。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落地生根到枝繁葉茂,看霹靂布袋戲的前世今生
    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起源300年,霹靂布袋戲如何紅遍江湖三十餘載
    溯本求源,霹靂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泉州漳州等地流行的掌上戲。布袋戲在時代的變遷中發展變化,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流行的元素。這便是風靡三十多年的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這一新派別的誕生霹靂布袋戲由黃氏家族於1984年創立,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兩將《霹靂城》被搬上螢屏,不久後的1988年《霹靂金光》上映,因出品的所有劇名都帶有霹靂二字,這種表演形式的劇作被冠名為「霹靂布袋戲」。
  • 霹靂有罪,布袋戲無罪,細數霹靂幾宗罪!
    霹靂官方錯誤的立場和諸多錯誤的言論,一直是戲迷和道友不願面對的,他們在布袋戲上付出的努力以及對布袋戲的發展不可抹滅,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我們是一個國度的人,我們是一家人。妄圖通過某些成就而否認這一點是不可原諒的。如今大陸與霹靂官方的種種合作也紛紛取消。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  雲林黃家的創業史始自祖父黃海岱,他執掌當時臺灣最大的劇團五洲園,創立劍俠布袋戲風格,被譽為「布袋戲界通天教主」。其子黃俊雄不僅開創金光布袋戲的流派,更將布袋戲搬上了電視。  1970年,由黃俊雄製作的《雲州大俠史豔文》系列布袋戲在電視上亮相,一經播出全臺轟動,一口氣連演583集,創下當年臺灣電視節目最高收視率97%。
  • 雲林布袋戲日 掌藝薪傳活動傳承布袋戲文化
    華夏經緯網1月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雲林縣為表彰已故布袋戲大師黃海岱在傳統文化傳承的貢獻,2日在虎尾鎮布袋戲館舉辦「2021雲林布袋戲日,掌藝薪傳」系列活動,除邀黃海岱家人與徒弟與會,布袋戲植根學校虎尾中學也在現場演出,象徵新舊傳承、生生不息。
  • 傳統文化特輯|霹靂布袋戲詩號
    —風之痕霹靂布袋戲人物風之痕詩號,氣勢非凡,字裡行間,展示了劍道宗師睥睨紅塵的絕代風範。我本人對古詩詞很有興趣,也是為此,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布袋戲這種傳承民間傳統文化的劇目。王嘉關於指掌中技藝的記述和唐壁畫所描繪的情境與今之布袋戲有相似之處,若為同一形態,那麼布袋戲的出現應在唐或晉之前。布袋戲一脈發源自中國福建,在中國臺灣被布袋戲世家黃家發揚光大,尤以通天教主黃海岱(2007年去世,享年107歲)為祖師。後由黃海岱兒子黃俊雄繼承,並改編其父的《忠孝節義傳》,以《野叟曝言》為藍本,製成轟動臺灣的作品《雲州大儒俠》,並創造了一代經典人物—史豔文。
  • 印象 ● 布袋戲 普及篇
    一脈的布袋戲,又分出了霹靂布袋戲、天宇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加上黃俊雄徒弟蕭建平所創之神魔布袋戲,四家布袋戲各有千秋。但除卻霹靂與金光有能力循環運作以外,另外兩家因各種問題間斷性停拍。▽霹靂布袋戲(以下圖片均來自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讓傳統文化創造無限可能
    他來自於霹靂布袋戲的系列故事,是一位「謀為天下謀、利為天下利」的聖者。而同樣傳承自傳統戲劇藝術,臺灣霹靂布袋戲的發展卻足以給所有對傳統文化發展的懷疑者補上生動的一課。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屬於中國傳統偶戲中傀儡戲的一種。
  • 霹靂布袋戲魅力升級,開始全球鍊金
    黃家四代對布袋戲傳統藝術的承繼及創新,彷彿是臺灣布袋戲的發展史。從第一代黃馬的「錦春園」、第二代黃海岱創立「五洲園」、第三代黃俊雄是電視布袋戲創始人,到第四代黃強華、黃文擇兄弟承接父親衣缽,成立霹靂國際多媒體,攜手將傳統布袋戲藝術提升至多角化、企業化經營,甚至連連推出創舉,走在消費者前面,讓霹靂成為經典不敗的布袋戲品牌。
  • 同宗同源,為什麼內地布袋戲落後臺灣霹靂這麼多?
    只因為他們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被當成珍惜動物保護起來,說一句不好聽的,如果任由市場來決定,皮影和布袋戲恐怕早就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就在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十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老黃家父子兄弟開創的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數千個角色、上萬小時的影像,不但風靡東南沿海,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同樣是一個師傅傳下來的手藝,同樣是一種表達形式,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
  • 同根同源——臺灣布袋戲
    △史豔文臺灣布袋戲塑造得最成功的戲劇人物金光的一炮走紅得益於「史豔文」。史豔文是金光布袋戲「招牌劇」《雲州大儒俠》裡的主角。史豔文這一傳奇英雄人物的塑造者正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早在野臺戲(臨時搭建的舞臺上表演布袋戲)時代,黃俊雄就很紅。其父是有「通天教主」之稱的一代宗師黃海岱,他創立的「五洲派」是全臺布袋戲分支最廣影響最大的流派。得父親的真傳,黃俊雄早年表演的布袋戲,場場都是人氣爆棚,火爆程度毫不亞於今天當紅歌星的個唱,還有人在場外賣黃牛票。
  • 科普百科:風靡臺灣—霹靂布袋戲
    像布袋戲這樣的區域性戲曲在那個年代遍地都是,至今流傳下的仍有「崑曲」、「黃梅戲」等等。而相較這些已經成為高雅藝術的代名詞的戲曲,布袋戲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它在臺灣毅然與商業傳播結合,運用新的演繹手法,使得布袋戲更生在電視連續劇的世界裡,並由此發展出包括霹靂布袋戲在內的一系列精彩作品。
  • 布袋戲不止霹靂和金光,還有其他兩家,喜歡布袋戲的你知道嗎?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布袋戲。說起布袋戲,我想大家第一個想起的一定是布袋戲一哥霹靂布袋戲,其次是金光布袋戲。因為這兩家布袋戲是現存的經營狀況良好的布袋戲。許多看布袋戲的影迷,都是從這兩部入的坑。但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兩家布袋戲登上過熒幕。
  • 「霹靂」來襲 臺灣布袋戲落戶閔行
    布袋戲在臺灣已有百餘年歷史,霹靂集團突破以往的表演方式和格局,創造出革命性的電影派布袋戲,霹靂系列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跌宕起伏的武俠世界,似真似幻的夢幻時空,2015年上映的3D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吸引了新一代年輕觀眾。
  • 《閃耀暖暖》與《霹靂布袋戲》終止聯動,只因操偶師說了一句話
    近日,國內人氣裝扮類遊戲《閃耀暖暖》宣布終止與《霹靂布袋戲》合作。相信不少還在期待《閃耀暖暖》出新活動的玩家都非常失望,畢竟這個聯動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才公開聯動,這才過去不夠半年時間,突然又說要終止了,這就讓「磨刀霍霍」準備大氪粉鑽的粉絲們非常難受,畢竟《霹靂布袋戲》跟《閃耀暖暖》還是非常搭配的,而如今說沒就沒了。
  • 這部超燃的布袋戲,突破了次元壁
    之前看過「霹靂」系列布袋戲的網友應該都知道,這種布袋戲的表現形式原為臺灣獨有,而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早已名聲在外,而這次的《東離劍遊紀》就是它跟日本的首次合作,也是布袋戲進軍日本的第一次合力嘗試。
  •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要說霹靂布袋戲30年來的發展歷程的功臣,絕對離不開這兩位「靈魂人物」——黃強華與黃文擇。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不管是性格和專長都十分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