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與成長,電影《我們天上見》在生離死別中見證平淡人性的回歸

2021-01-07 騰訊網

導語:人生在世,誰也逃不過生老病死,既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冥冥之中命中注定。在國人的眼裡,傳統意義上的生死觀,包含了很多溫暖的親情在裡面。新生命的到來,預示著親情關懷的開始;當你年老時,親情是則步入人生終點前的精神安慰,照亮下一代前行的道路。親情伴隨著人一生的成長過程,從出生到死亡,是最珍貴的情感交流。2010年4月2日在內地上映的溫情電影《我們天上見》,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南方小鎮上發生的一段樸素自然的祖孫故事。此片為著名導演蔣雯麗自編自導的作品,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用真摯感人的鏡頭記錄下平凡而深刻的親情。祖輩與晚輩間跨越生死的淡然陪伴,讓很多人的內心為之觸動。

這部電影足夠真實,片中的大部分情節是導演蔣雯麗通過自己親身經歷來設置的,她與外公十幾年的共同生活點滴,融入到劇本創作中,最終拍攝成這部從頭到尾透露著細膩感親情關懷的人物自傳電影。相依為命的兩個人,溫馨感人的場景,一切都顯得平淡質樸。

沒有過分煽情,樸素的故事卻讓人熱淚盈眶,在親切自然的敘事中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相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直接化的親情,祖孫之間的隔代親情顯得尤為珍貴,因為時空上的距離讓這種親戚關係變得很遙遠。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日子,讓孩子們增進感情的同時,也能明白很多人生哲理。

作為蔣雯麗的導演處女作,雖然在執導能力和場面調度方面略顯生澀,但是攝影角度、場景布局以及後期剪輯方面做得非常好,特別注重細節的過渡處理。總體來說,這是一部給人意外驚喜的電影作品,它的好評度也國產同類電影中排名前列。不僅如此,除了在2009年釜山電影節拿下最受觀眾喜愛電影這個獎項之外,在當年國內舉辦的多個電影盛會上也是獲得不少獎。

一位女演員出身的導演,在她的首部電影裡融入了真心和誠意,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情感人的故事。

女演員的導演處女作,講述灰色年代裡的溫馨親情和孤獨女孩的成長經歷,感情真摯

提到這部電影,我們不得不提到它的導演蔣雯麗。在影視娛樂圈,有一種很特殊的轉型之路,那就是演而優則導。尤其是在電影題材選取上,融入自己親身經歷到故事情節中的人物自傳電影,在體現親情關懷的同時,很容易得到觀眾的理解和共鳴。即便在導演手法上略顯生澀,但她的確是在用真情拍電影,親情流露其中。

特殊年代下的特殊社會背景,一個小女孩和外公相依為命的感人故事,被刻意渲染為憂傷溫情的氛圍。細膩真實的鏡頭下注入了女性獨特的視角,近似流水帳日記的敘事手法一點也不顯得枯燥,更多的是命運安排下無法被掩蓋的真誠和溫暖。

在演員選擇上,老戲骨和小演員的組合,更能夠帶來不一樣的情感碰撞和溫馨場面,讓善良和童趣得以自然流露。在色彩表現上,唯美的畫面加入動情暖心的色調,細節之處展現細膩動人的感情。在故事節奏的控制上顯得舒緩,如同大部分場景裡淅淅瀝瀝的小雨,真實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

沒有過於煽情的場面,就連電影對白都帶有地方口音,時代印記和地域特色都非常明顯。沒有矯揉造作的浮誇表演,觀眾看到的是質樸的情感。步履蹣跚的慈祥老人,慢慢地陪伴著小女孩的每一天成長,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整部電影的情感主調如詩如散文般清新自然,每個情節都會被那種溫情感動,平淡之中展現真情。

沉重的時代下純真而樸實的祖孫倆,親情成為溫暖人心的強大力量,逐漸老去的同時也伴隨著成長

三歲的小蘭,對父母的印象很模糊,因為他們響應國家號召作為知識青年被派往遙遠的新疆,一去就是十年。類似孤兒的命運遭遇成為她童年的陰影,她不得不與年長八十歲的外公相依為命。身體硬朗的外公在生活上對小蘭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她成長。

因為姓氏的原因,小蘭在學校裡被同學捉弄和嘲笑,讓她不願意去上學。偶然的一次機會讓她接觸到了體操,外公也鼓勵她上體校練體操。由於身體條件的關係,體校老師只能讓她當業餘隊員,儘管如此,小蘭卻可以有一技之長避免與父母同樣的命運,這也是外公的私心。

練習體操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是不被體操教練重視,不僅不給發體操服,還故意把她晾在一邊不教她。其實小蘭也有自己的夢想,如果能夠拿到冠軍就不會被同學們取笑了,還可以為家族爭光,這樣父母就可以早點回來陪伴她。

但現實有點殘酷,她一點一點地艱難向自己的夢想靠攏,在艱苦的訓練中慢慢成長為大姑娘。沒有體操服,外公用買來的泳衣改成體操服;沒有訓練單槓,外公請鄰居幫忙抬著竹竿製作簡易的單槓。無論條件多麼的簡陋,外公始終在小蘭身邊當陪練。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苦惱,無論是外公還是體育教練,都會幫她排憂解難,讓小蘭不再孤單。

老戲骨朱旭在本片中的精彩演繹可謂動情感人,為他的大銀幕謝幕演出劃上圓滿的句號。他飾演的外公唐大爺一生命運多舛,在動蕩和饑荒的年代,身邊的親人相繼離他而去,讓他感受到了親情的誠可貴。於是,步入晚年生活的他把自己的愛全部傾注在外孫女身上。

他把最好的青春獻給了鐵路事業,在司機這個崗位上幹了很多年。他為人正直善良,喜歡在院子裡種蘭花,非常寵愛外孫女小蘭,教會她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日子雖過得簡單清苦,但是親情的力量支撐在祖孫倆生活下去的信心。是他的最大願望是小蘭的父母早日回歸家庭,畢竟他正在老去,心裡總會留下一些缺憾。

疼愛呵護下的烏鴉反哺,親情陪伴具有相互性,陪伴孩子長大和陪伴老人衰老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心境

為了讓外孫女小蘭有一技之長,同時也能讓自己身邊有一個人陪伴,唐大爺努力創造各種條件讓小蘭練好體操。為孩子的前途著想,也讓這個家庭保留希望。在那個年代,親情分別是常有的事,年輕人為了遠大的人生理想上山下鄉,留下的是老少的相依為命。

為了回到朝思暮想的父母身邊,小蘭幹了一些傻事,扒煤車、用麥乳精給蘭花施肥,夢境裡也是撐著油紙傘跟火車一起飛的場景。戒尺並沒有成為懲罰的工具,而是成為親情溝通的橋梁,拉近了祖孫倆心靈的距離。

小蘭慢慢地成長的同時,隨著歲月的流逝外公也逐漸老去。從小就沉浸在外公精心呵護下的幸福生活中的小蘭,並不了解衰老的真正含義。她只是隱約感覺到外公腳步更加沉重,胃口和精神也越來越不好。

親情的實質是學會感恩,就如同烏鴉知道反哺,疼愛呵護變成了照顧有加,感動是一樣的。儘管外公對小蘭始終放心不下,無奈衰弱的身體終於病倒了。在獨立生活中學會堅強,小蘭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照顧外公的責任,用略顯笨拙的雙手照顧外公的飲食起居。

外公去世的那一年,小蘭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變得成熟和懂事起來。鄰居小姐姐的意外離世讓小蘭感受到生死的距離,也明白死亡的真正含義,生死無常,誰也避免不了死亡離開的宿命。面對愈發蒼老的外公,小蘭很怕他哪一天會突然離開。

終於,小蘭接到了遠方父母將要歸來的信件,也忽然間明白了多年來外公仿寫父母信件的良苦用心,溫暖而感動。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外公在小蘭的陪伴下安享地走完了人生,留給小蘭無盡的傷痛。外公下葬那天的細雨,訴說著憂鬱和哀傷,小蘭在外公的墓前暗自哭泣,記住了外公的諄諄教誨,明白了人生的意義。

親情關懷伴隨著成長的腳步,在生離死別中看透平淡如水的人性,理解人生的意義

當今這個社會,父母為生計而奔波,留下老人和孩子,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真實情況。為了養活一個家庭,父母的角色在家庭教育和親情陪伴中式缺位的,而老人們卻要擔負起這樣的責任。

人們在質疑隔代教育和過於溺愛的弊端的同時,也要看到親情溫暖的一面。因為,不知不覺中,本來疏遠的親情關係卻在朝夕相處中得到升溫。艱苦的生活條件能夠讓孩子形成獨立的性格,勇於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同時,也會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

在看待生死問題上,經歷過親人間的生離死別,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無價。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改變。無論是迎接新生命的興奮和喜悅,還是親歷生命逝去的悲痛和傷感,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生活的點滴之中也融入了平淡的人性在裡面,長輩對晚輩的疼愛和教育,晚輩對長輩的照顧和感恩,升華成一種勝似親情的情感。陪伴孩子成長成為一件具有成就感的事情,而親歷老人的衰老則顯得悲傷,這是自然真情的流露,也是平淡人性的體現。

電影《我們在天上》用女性的獨特視角通過柔美暖心的筆調講述了一段樸素的祖孫情,把觀眾的思緒帶到每一個人的祖父輩身上,在得與失中感受親情的力量。特殊的年代展示不一樣的成長經歷,淡然的陪伴下,生命的離去只為他日的重逢,這就是現實而深刻的人生輪迴。儘管有美中不足之處,影片卻拿出了足夠的誠意,給我們反思人生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電影《我們天上見》:生離死別中感受親情的溫暖
    直到有一天,你離我遠去了,但我沒有哭,因為,說好的,我們天上見。」 ——《我們天上見》「姥爺,你怕死嗎?」「不怕。去了天上有你舅舅,活著有你。」「人死了都到哪去了?」「好人在天上,壞人在地下。」以上對話出自蔣雯麗導演的處女作電影《我們天上見》,全篇沒有任何煽情,只是平淡的溫馨中帶些許憂傷,卻看得人淚流滿面。
  • 《姥爺,我們天上見》蔣雯麗書寫中國式親情
    日前,全新修訂版《姥爺,我們天上見》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問世,這本由著名表演藝術家蔣雯麗寫作的溫情之書,在寒冬給讀者帶來暖意。記者採訪出版社了解到,書中,蔣雯麗回憶童年與姥爺相伴生活的點滴記憶,更書寫著「潤物細無聲」的中國式親情。
  • 電影《我們天上見》:人是會在天上相見的
    但是你跟著電影的鏡頭,一幕幕看下來,你會覺得你就像那個小主人公一樣,過去了一個童年。電影的主調子是灰調子,沒有大紅大綠的配色,但看起來很有美感,蕭是蕭條了些。但從中可一窺當年的時代風情。大街上翻滾著石青色和景泰藍的衣領,旁邊駐立著灰白與土黃組合的房屋。小院裡面的人挨得特別近,關係也很親近。小蘭是一個眼神倔強的女孩子。因為姓蔣,就被同學稱為「反動派」,被孤立。
  • 電影《我們天上見》:人是會在天上相見的
    文|李疏聲這部電影時長並不長,只有90分鐘左右。但是你跟著電影的鏡頭,一幕幕看下來,你會覺得你就像那個小主人公一樣,過去了一個童年。電影的主調子是灰調子,沒有大紅大綠的配色,但看起來很有美感,蕭是蕭條了些。但從中可一窺當年的時代風情。大街上翻滾著石青色和景泰藍的衣領,旁邊駐立著灰白與土黃組合的房屋。小院裡面的人挨得特別近,關係也很親近。小蘭是一個眼神倔強的女孩子。因為姓蔣,就被同學稱為「反動派」,被孤立。感覺沒什麼朋友。
  • 蔣雯麗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豆瓣8.7分,看哭數萬人......
    文|桃小亦·  正  ·  文  ·  來  ·  啦  ·於2010年在國內上映的電影《我們天上見》獲獎無數,豆瓣評分高達8.7分,是一部高口碑、低票房的冷門電影。《我們天上見》是蔣雯麗根據自己童年的成長經歷,拍攝的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之所以能讓數萬觀眾淚目,是因為最質樸、最原始的情感,最能讓人感同身受。當電影照進現實,才是藝術表現生活最真摯之處。
  • 蔣雯麗新書《姥爺,我們天上見》|書寫「潤物細無聲」中國式親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日前,蔣雯麗全新修訂版《姥爺,我們天上見》問世:她回憶童年與姥爺相伴生活的點滴記憶,書寫「潤物細無聲」的中國式親情。她把與姥爺朝夕相處13年的點滴記憶,拍攝成文藝電影《我們天上見》,獲2009年釜山電影節「最受觀眾喜愛電影」獎、200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獎」、2010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影片獎」等知名獎項。
  • 《我們天上見》:蔣雯麗致逝去的姥爺最洶湧的思念
    《我們天上見》是一部自傳式電影,電影由著名女演員蔣雯麗導演,是她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電影中從頭到尾都有顧長衛的風格,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拒絕署名的寵妻狂魔……電影的主演陣容有朱旭、姚君、朱一諾、劉燁、馬思純等人。
  • 《我們天上見》:蔣雯麗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究竟有何魅力?
    演員蔣雯麗以導演身份,創作過一部電影:《我們天上見》。這部走小眾文藝片路線的電影,是蔣雯麗的半自傳故事,講述了她童年與姥爺的故事。該片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獲得了豆瓣8.7的高分,也獲得了釜山電影節最受觀眾喜愛電影。
  • 從鏡頭語言、表現手法、象徵意義解讀電影《我們天上見》的魅力
    最終的結局如片名一樣,姥爺去了天上,小蘭也一下子長大了。這是一部關於親情、關於成長的電影。沒有大起大幅的劇情,但每一幀都能展現出其導演的細膩和祖孫的真情,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攝影、美術都非常具有美感。今天我就以鏡頭語言、表現手法、象徵意義和主題呈現,來為你解讀蔣雯麗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的魅力。
  • 《我們天上見》影評: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一段讓人難忘的感情
    這次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叫《我們天上見》,導演是蔣雯麗。大多數人對於蔣雯麗的第一印象是演員,和導演根本不搭邊。可是當你看過這部影片之後,你會發現,其實蔣雯麗的導演才華,才是她的隱藏技能。無論是影片整體的劇情走向,還是導演的選角功力,又或者是各種鏡頭的運動,《我們天上見》都呈現了一種趨近於完美的狀態。
  • 蔣雯麗《姥爺,我們天上見》全新修訂版問世
    回憶童年與姥爺相伴生活的點滴記憶,書寫「潤物細無聲」的中國式親情。日前,蔣雯麗《姥爺,我們天上見》全新修訂版問世。她把與姥爺朝夕相處13年的點滴記憶,拍攝成文藝電影《我們天上見》,獲2009年釜山電影節「最受觀眾喜愛電影」獎、200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獎」、2010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少兒影片獎」等知名獎項。
  • 【花形秀影】終有一日 《我們天上見》
    終有一日我們天上見    《我們天上見》是由蔣雯麗自編自導,朱旭、姚君、朱一諾、劉燁、馬思純等主演的人物自傳電影。影片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雙親不在身邊的女孩小蘭與姥爺之間的深沉情感從頭到尾都透著細膩與感人。該片於2010年4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文藝片屢遭冷遇 《我們天上見》如何見?
    反差明顯——  全國口碑好:親情故事感動影迷  《我們天上見》2日全國上映以來,憑藉感人至深的劇情在影迷間引起轟動,許多影迷都看得感動不已。在百度貼吧和時光網,記者發現了不少稱讚《我們天上見》的帖子。
  • 《我們天上見》:蔣雯麗的故事
    正因為如此,看到流著同樣血的親戚,乃至至親,我不知道怎樣的高端詞彙才可以彰顯這段異乎尋常的緣分,等看到蔣雯麗自傳式的第一部電影《我們天上見》時潸然淚下抽泣不已,才知道一直以為不曾感動的是這份輕視已久的情。蔣雯麗自編自導的電影《我們天上見》講述一個小女孩與她姥爺上世紀七十年代一起生活的故事。影片是喚作蔣曉蘭(小蘭)的她在生命的傳承與代代相傳中逐漸看到了社會的變遷。
  • 我們天上見!
    《我們天上見》,頓時覺得這個名字再適合不過了。該片是蔣雯麗執導的一部懷念她姥爺的電影。而我也正想寫寫我的姥姥姥爺。因為片名的關係,我特意搜出這部電影看了一下。看完我知道了「我們天上見」這句話,對於片中的姥爺和外孫女而言,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對於我和姥爺而言,確是真真切切的盼望!從小在爺爺奶奶家長大又有些慢熱的我,姥姥姥爺對我來說就是過年過節過生日的時候見一面的長輩。
  • 時隔八年逐字打磨 蔣雯麗推出全新修訂版《姥爺,我們天上見》
    12 月,蔣雯麗全新修訂版《姥爺,我們天上見》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她回憶童年與姥爺相伴生活的點滴記憶,書寫 " 潤物細無聲 " 的中國式親情。蔣雯麗演戲有一個特點,就是真切紮實的情感表達。演員在演戲過程中其實是需要調動自己的情感記憶的,而她最大的一塊記憶庫就來自她的姥爺。
  • 《我們天上見》:關於蔣雯麗的少女時代
    今天推薦一部老電影,演員蔣雯麗的導演處女作《我們天上見》 。本片可以說是蔣雯麗的自傳,小女孩和姥爺的故事70%都曾發生在蔣雯麗自己身上,影片全部由回憶構成,以平鋪直續的手法講述,雖說情節並不是那麼完整,卻也勝在樸實自然,感情深沉、細膩和溫情。
  • 我們天上見
    謹以此文獻給我那已在天上的,親愛的爸爸。
  • 楊德昌執導電影《一一》構建的人生模型:家庭親情下探索生命意義
    站在藝術創作者的角度,導演楊德昌通過電影鏡頭記錄下了每個主角的背面,試圖給我們看我們不曾注意到的東西。一部電影,一種人生,跨越生死,它告訴我們很多人並不知道的事情。在這部影片中,選取不同年齡段的人物主角作為獨立的個體,看似命運並無交集但在不經意間形成一個完整的人生鏈條。每個年齡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在電影裡一一展現,緊緊相扣。
  • 系列電影《迷毒》殺青, 見證緝毒警察的成長之路
    該片拍攝素材是由緝毒英模的感人事跡所提煉出的故事藍本,也吸引了一群年輕演員梅洋、黃山、麥文杰、李坤、朱文超的傾情加盟,演繹出了幾個年輕緝毒警察的成長故事。以真實案件為藍本,見證緝毒警察的成長之路與其他緝毒刑偵類影片不同,系列影片《迷毒》從年輕警察的視角出發,講述了年輕警察齊麟在遭受非議、與親人朋友生離死別的痛苦之後,最終破繭成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