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飛船帶著203處故障發射,出發前太空人痛哭,返航後只剩腿骨

2020-12-23 文墨逐筆

前蘇聯著名太空人加加林說過:「宇宙航行不是一個人或某群人的事,這是人類在其發展中合乎規律的歷史進程」。多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太空,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前蘇聯,為了航天事業世界各國都付出了許多心血。

自古以來飛向宇宙一直是人類的夢想,每到夜晚許多人都會仰望蒼穹,渴望能夠與群星共舞。中國古代便有人許多人做出過航天的嘗試,可由於時代科技限制,他們的嘗試都失敗了。

如今,已經有數個國家發射了載人航天飛船,人們也真正實現了航天夢想,不過輝煌成果的背後是無數前人們的努力,許多人都為航天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甚至有些人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前蘇聯就有一艘飛船帶著203處故障發射升空,出發之前太空人痛哭流涕,返航之後全身僅剩腿骨,其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時間撥回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的世界有兩個超級大國美國與蘇聯。兩個國家針鋒相對,在各個領域都展開了激烈競爭,航空事業也是其中之一。在雙方眼裡誰能先佔領太空就能更加保障國家的安全。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進入太空,飛行一小時四十八分鐘後順利返回地球,這也讓他成為首個登入太空的人類。

加加林的成功無疑宣告了蘇聯的領先地位,這也讓這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一九六一到一九六七年的六年時間裡,美蘇兩國航空局進行了大量嘗試,其中包含了十五次航天大型活動。

完成了軌道太陽觀測,多成員升空,艙外活動等多項高難度試驗,為人類的航空事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不過多年的競爭並未讓兩國分出勝負,蘇聯為了徹底贏得這場無聲的戰爭,在1967年啟動了聯盟一號和聯盟二號升空的計劃,他們打算將這個計劃作為登月的準備項目。

聯盟號的航行經過了蘇聯科學家的精密籌劃,他們本來決定先讓一名太空人乘坐聯盟一號飛上太空,然後再發射聯盟二號讓兩者在太空中對接,隨後聯盟二號的太空人登入聯盟一號共同返回。

可是由於國際氛圍十分緊張,整個計劃進行得非常急促,這也導致試驗階段便發生了許多意外。在無人駕駛測試中聯盟號就出現了三次意外,第一次升空之後整個飛船都失去控制,第二次飛船還在地上便直接爆炸,第三次飛船甚至無法啟動。根據事前的測試來看這次航空行動條件尚不成熟,沒有升空的條件應該取消。

可是計劃的負責人卻沒有聽從專家的建議,他依然決定按照計劃進行。原因就在於聯盟一號肩負著沉重的使命,一是恰逢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紀念日,整個蘇聯都為這個節日準備,航天局自然也要準備賀禮。

並且當時美國航天局雖然有些落後,但一直緊跟著蘇聯,如果推遲發射計劃,很可能被美國超越,這是蘇聯無論如何不願看到的。基於這些原因,負責人明知飛船存在隱患,依然選擇放手一搏。

最後聯盟一號的太空人確定為拉基米爾·科馬洛夫,他是一名航天工程師,同時還是蘇聯最出色的太空人之一,他的備選則是加加林。發射之前技術人員便對整艘飛船進行了排查,結果竟然發現了203處故障,這也意味著這艘飛船一旦發射,幾乎必定出現問題,坐在上面的太空人也會面臨生命危險。

他們趕忙將這個問題上報給了聯盟一號的負責人,可是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負責人也不敢把真實情況上報,只得硬著頭皮強行發射飛船。科馬洛夫作為一名工程師很清楚飛船的問題,他本可以拒絕,可是他選擇了勇敢接受。

出發之前科馬洛夫失聲痛哭,對周圍的同事們說:我根本不想死,可是我不死就得加加林死。這位太空人為了保護朝夕相處的同伴,選擇了犧牲自己。就這樣1967年4月23日凌晨,科馬洛夫駕駛著聯盟一號飛上了太空。

升空不久,飛船的故障便一一顯現,首先出問題的是整個飛船的供電系統,隨後導航也失去了控制,指揮部甚至一度聯繫不上飛船。到了第十七圈時,指揮中心終於明白了這次行動已經失敗,他們放棄了聯盟二號的發射,決定全力挽救科馬洛夫的性命,可惜為時已晚。

最後時刻科馬洛夫返航時,飛船未能成功減速直接撞向了地面,人們趕到時只發現了科馬洛夫一根燒焦的腿骨,從起飛到墜落全程僅用十分鐘。一位優秀的太空人就這樣犧牲了自己,他本有機會拒絕,可是為了保護同伴他選擇了犧牲,這樣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欽佩。如同其他為人類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前輩們一樣,世人應該永遠記住英雄科馬洛夫。

相關焦點

  • 蘇聯太空人的教訓不能忘
    而真正帶手槍的原因,是因為蘇聯太空人的教訓,人們不能忘。1965年3月18日,蘇聯宇宙飛船上升2號搭載兩名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和帕維爾進入太空,並且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太空行走。這個舉動是十分讓人驚喜的,然而他們的背後,卻是危險重重,20世紀60年代,蘇聯和美國展開太空競賽,為了能夠爭奪一系列太空成就,蘇聯在加快研發速度的同時,難免在技術上造成了疏忽。
  • 見證歷史:SpaceX發射太空人,航天局總長參與
    從1981年到2011年,太空梭計劃總共完成了135次任務,其中有2次任務以悲劇收場:1986年1月,挑戰者號在發射升空後不久爆炸,以及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在重返大氣層時解體。這兩次失敗分別導致了7名太空人死亡。聯盟號任務中,蘇聯(俄羅斯的前身)分別在1967年和1971年損失了4名太空人。自那之後,俄羅斯再也沒有過航天飛行器失事,但仍有故障發生。
  • 航天史無言的悲壯:飛船升空前,他直言自己會死,但仍義無反顧
    曾有一太空人,用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了全世界:死亡,就是成功之父。其實早在飛船升空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下場,但他仍義無反顧地去了,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偉大的航天事業,也獻給了一個對他極其重要的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生於1927年,是前蘇聯太空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飛行中犧牲的太空人。眾所周知,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他不僅是蘇聯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
  • 倒下的太空人,那些能讓人類站在星星上的先驅者們
    ——格裡森 隔絕氣壓艙失火 1961年3月23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的好友邦達連科在結束了一次訓練後,休息時用酒精棉球擦拭完身體後隨意扔在了小電爐上,在百分百氧氣的隔絕氣壓倉裡,小火苗立刻燃燒起來,將邦達連科立刻變成了火人
  • 人類歷史上,六大太空人犧牲的航天事故
    邦達連科 而邦達連科原本是蘇聯乃至人類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太空人,不過因大火喪命後,只能由加加林擔任了這一角色。 ,愛德華·懷特正在「土星IB號」運載火箭頂部的「阿波羅1號」進行模擬發射任務,結果飛船內的電線短路導致火花,在高氧環境中繼而引起了大火,使三名太空人窒息而亡。
  • 「太空返程票」並不容易獲得,楊利偉返航途中,窗戶曾出現裂紋
    1967年1月27日,在「土星IB號」運載火箭頂部的「阿波羅1號」進行模擬發射任務的三名太空人,因飛船裡的高氧環境引起電路問題,產生的火花使駕駛艙起火,三名太空人窒息而亡,被留在了太空當中。「聯盟1號」飛船以極快的速度撞向了地面,就像一顆炸彈在一處平原上炸開,科馬洛夫屍骨無存。
  • 太空人返回地球未穿太空衣,全身大量氣泡,死前腫成300斤大胖子
    我國就是因為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才讓之後的太空探索變得更加順利,而且相關的太空研究也在不斷得到提升。這對於每一個國人來說,都是好消息。也正因如此,才讓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上升。這足以證明,國家實力強盛與太空發展的聯繫很緊密。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像我國那樣能夠順利將太空人送入太空,也將太空人成功接回地球。
  • 中國曾用13年的時間,發射6艘神州載人飛船,至今為何沒有下文?
    說到載人飛船,全球範圍內應該屬前蘇聯最早,該國是全球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後便是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可以說在載人航天領域,美蘇兩國可謂是開啟人類新的探索方向。隨後中國在1992年正式提出載人航天工程,也就是所謂的「921工程」。
  • 太空人返回地球竟不穿防護服,3人爆體而亡,死前腫成300斤胖子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太空人都那麼幸運,進入過太空的500多位太空人中,已經有22人不幸喪命。太空人是一種高危職業,太空和地球表面的差異極大,每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都需要經歷非常嚴格的選拔和考驗,符合標準以後才有機會前往太空。
  • 俄羅斯太空人升空前夜,為什麼都要看名叫《沙漠白日》的電影?
    59年前的今天,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歷經1小時48分鐘的繞地飛行後,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從那時候起,一些充滿「儀式感」的行為就在俄羅斯太空人之間流傳開來,他們會在升空前安排一系列活動,其中不少都讓人摸不著頭腦。
  • 太空梭返航時解體墜毀,千度熱氣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美國作為航天技術發展尤其靠前的國家,同樣也很難保證意外能夠被絕對排除。曾經美國在一次航天任務執行的同時,太空梭便出現了意外。這架太空梭在返航的過程當中直接解體導致墜毀。一時之間上千度的熱氣湧入機艙,其中7名任務執行中的飛行員全部遇難。直到現在,這件事情對於全球各國的震撼性還是很大的。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最後只留下了一塊焦炭
    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以及其他兩位太空人在1964年10月12日乘坐「上升1號」進入太空,他們在載人艙內並沒有穿太空衣,因為穿了太空衣就坐不下三個人了。這次任務是一次極大的冒險,但幸運女神眷顧了三位太空人,他們成功的完成了任務,這次飛行也讓蘇聯再一次領先於NASA。因此時的NASA雙子座只能搭載兩人,搭載三人的阿波羅宇宙飛船還正在研發當中。
  • SpaceX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17日中午抵達空間站
    展望未來,載人龍飛船將來的載人飛行將與今天的發射非常相似。SpaceX每年將向空間站發射幾次這種太空飛行器,搭載NASA和與美國合作其他太空機構的太空人。這種常規發射自2014年以來始終被寄予厚望,當時NASA委託SpaceX製造一種運載火箭,希望每六個月就能運送太空人前往空間站,這就是該機構的「商業太空人計劃」(Commercial Crew Program)。
  • 太空旅行時代到了:馬斯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驚心動魄72小時回顧
    ▲承載NASA太空人的SpaceX載人航天系統發射成功這次載人航天任務,被稱為獵鷹9號火箭龍載人飛船二次測試任務(Falcon 9’s launch of Crew Dragon’s second demonstration ,Demo-2),太空人進入太空後,會搭乘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相關的任務後,兩位太空人則將繼續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
  •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太空人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太空人們發現後用密封膠封住了,然後在地面配合下修復了,有驚無險。自從人類開展航天活動以來,一共有22為太空人為航天事業想出了生命。其中美國人有16名,前蘇聯人有5名,以色列人1名。1967年1月27日,美國阿波羅1號飛船模擬發射時,三位太空人維吉爾·格裡森、愛德華·懷特和羅格·查非因艙內突發大火喪生,死後查出是電路火花導致,而艙內純氧使大火瞬時爆燃。這次事故導致載人登月變得更慎重,延長了實驗時間。登月飛船的實驗一直進行到阿波羅10號,阿波羅11號才實現載人登月。
  • 太空人第一次進太空,為何預先帶上一把手槍?這是蘇聯得到的教訓
    楊利偉是我國受過訓練的第一代太空人,同時也是進入太空的第一個人,他可以被稱為「太空英雄」。進入外太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是知識儲備,操作技能,還是反應能力,體力等,都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成為太空人比上清華北大還要困難,不過當楊利偉第一次進入太空時,為什麼要隨身攜帶手槍?
  • 5大慘烈的太空災難,第1大災難7名太空人遇難,太悲壯
    乘著火箭飛天是一件很危險的任務人類為了探索太空付出了很多努力也遭遇過很多挫折許多傑出的太空人為了人類的太空夢而獻出了生命今天我們要盤點五大太空災難第五大,1971年三名蘇聯太空人在脫離減壓事故中喪生空間站排氣閥意外打開
  • 蘇聯太空競賽的5個裡程碑
    1957年10月4日,當蘇聯人造衛星1號成為第一個成功送入軌道的人造物體時,這一消息令世界大吃一驚,對德懷特·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政府來說,這是一個打擊,尤其是在兩個月前,蘇聯試射了第一枚洲際飛彈。Sputnik 1號的重量為83.5公斤,直徑為58釐米,它的名字只是"衛星",超過了美國在失敗的嘗試中嘗試的一切。
  • 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為何蘇聯航天員科馬洛夫,還選擇犧牲?
    科馬洛夫作為蘇聯的試飛員、航空航天工程師、太空人,並且曾在1964年便完成了太空飛行。他有著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所以他成為了此次「聯盟1號」飛行的不二人選,擔任「聯盟1號」的指揮員。而同樣優秀的加加林則成為了此次飛行的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