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為何蘇聯航天員科馬洛夫,還選擇犧牲?

2021-02-08 網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何為英雄?英雄,就是那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集體利益衝鋒在前,勇於獻身的人們。英雄是最勇敢的人,他深知前方充滿了危險,卻臨危不懼地往前衝,只為保家衛國。

  對於英雄我們應該銘記於人,但是有很多在背後默默獻身的人卻不為人所知。在航天事業中,我們深知加加林是英雄,他是進入太空的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是英雄,他是登上月球的第一人。

  但是你了解為太空事業牲犧的第一人嗎?我想有很多人並不知道,此人便是為航空事業所獻身的蘇聯英雄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

  

  在當時的航天事業中,科馬洛夫和加加林是航天領域的佼佼者,同時他們也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和好朋友。他們兩個家庭時常相聚,他們兩人也經常相約打獵,關係相當的友好。

  探索宇宙,勇往直前

  古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今有探索宇宙的航空事業沒。我們對宇宙世界充滿了興趣,天空上的那一輪明月也深深地吸引著我們,讓我們為之瘋狂探索。

  在上個世紀60年代,來自經濟大國蘇聯的加加林登上了太空,成為了全球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從而掀起了全球探索宇宙的風潮,同時也讓蘇聯成為了首個登上太空的國家。但是對了蘇聯如此大的成就,同為經濟大國的美國也不甘落後,並且通過努力,美國終在航天事業方面追趕上了蘇聯。

  

  為了在世界航天領域擁有話語權,蘇聯想在1967年把「聯盟1號」和「聯盟2號」兩艘宇宙飛船送上太空,實現人類的第一次飛船對接,從而為登上月球奠定基礎。

  科馬洛夫作為蘇聯的試飛員、航空航天工程師、太空人,並且曾在1964年便完成了太空飛行。他有著相當豐富的工作經驗,所以他成為了此次「聯盟1號」飛行的不二人選,擔任「聯盟1號」的指揮員。而同樣優秀的加加林則成為了此次飛行的替補。

  由於發射飛船的時間極其緊迫,並且對登月的航空領域毫無經驗,一清二白的「聯盟1號」在預飛行時,技術人員在「聯盟1號」的身上發現了203個結構故障。

  

  這些故障對於太空人來說,絕對是致命的硬傷。但是,此次的飛行不僅是保持蘇聯航空事業的地位,還肩負著「給十月革命勝利50周年獻禮」的政治使命。

  所以即使知道這個漏洞百出的宇宙飛船存在很大的風險,但是在這個重要的時刻,沒有人有勇氣提出推遲飛行的進行,更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漏洞百出的宇宙飛船上擔任一名太空人。

  而科馬洛夫深知「聯盟1名」的危險,深知升空後自己可能將永遠離開人世,再也回不來地球,但是,為了祖國的榮譽,為了國家的政治使命,他依舊選擇了這個艱巨的任務,繼續升空。

  在發射「聯盟1號」之前,科馬洛夫的另一位好友知道「聯盟1號」存在的眾多危險,他多次勸科馬洛夫找理由退出此次的登空飛行,但是最講義氣,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科馬洛夫深知,一旦自己退出飛行,那自己最好的兄弟加加林則要成為他的替代者,為他登空飛行。科馬洛天不願自己的好朋友陷身於這水深火熱之中,更不願意親眼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牲犧於自己已經有所感知的危險之中,他毅然決定親自駕駛「聯盟1號」登上太空。

  

  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為了國家,即使知道前方兇多吉少,科馬洛夫卻依舊願意用自己的生命為捍衛國家的地位而努力,絕不言棄。為了朋友,他願意用自己的生死護他周全。他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人。

  獻身於航空事業

  1967年4月,科馬洛夫坐進了「聯盟1號」的賀駛艙,隨著一陣巨大的響聲,「聯盟1號」向天空快速離去。

  在升空的過程中,一切都還順便,但是後面卻出現了眾多嚴峻的問題,「聯盟1號」多次偏離軌道,並且科馬洛夫也和地位失去了聯繫。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蘇聯決定不再發射「聯盟2號」,科馬洛夫也只能在茫茫的宇宙中獨自拼搏。

  在面對眾多困難時,他不但不驚慌失措,還一如既往的沉著冷靜。出乎意料的是,科馬洛夫憑著多年的航空工作經驗,通過手動操作,竟然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重新進入到了大氣層。

  但是,雖然已經重回到大氣層,但是「聯盟1號」再次出現了致命的故障。用於減速的降落傘和備用降落傘纏繞在一起,使得降落傘無法打開,最終「聯盟1號」以最快的速度降落下來。「聯盟1號」如同一個大火球般燒出一團熊熊大火,而這位為了國家事業而牲犧的英雄,最後卻被燒得屍骨無存,只剩下一根足骨可以辯別。

  

  據資料顯示,科馬洛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沒有一絲絲的驚恐,反而什麼的冷靜,在他離開人世之前,他與蘇聯監控部門取得了聯繫,沒有一絲絲的抱怨,也沒有一絲絲的後悔,他沉著冷靜地告訴他們,他知道他就要離開人世了。

  他和他妻子在生死離別之前作了告別,最後在一聲吼叫聲中,永遠地離開了他最愛的航空事業,離開了他最摯愛的妻子,離開了他最好的朋友,最後把所有的回憶留給了人們,他永遠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科馬洛夫,你是最偉大的人,你如四月的煙火,輕輕地走上無知的道路,只為為國家的航天事業鋪好道路。

  科馬洛夫,你是航天事業的勇敢者和擔當者,你勇於走在航天事業的前端,明知前方有危險,卻依舊能夠為國家航天事業勇往直前。你是我們最美的天使,你是我們最勇敢的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升空前就知道回不來,最後只留下了一塊焦炭
    但區別在於NASA的「雙子星座」計劃所使用的載人艙雖然只能搭載兩人,但載人艙是經過全新設計的,而蘇聯這時已經顯示出了力不從心。他們為了實現搭載三人的目的,僅僅對「東方號」載人艙進行了一些調整,甚至為了給航天員騰出空間,還冒險縮減了艙內航天員的生命支撐系統,然後把它改名為「上升號」。
  • 蘇聯飛船帶著203處故障發射,出發前太空人痛哭,返航後只剩腿骨
    前蘇聯著名太空人加加林說過:「宇宙航行不是一個人或某群人的事,這是人類在其發展中合乎規律的歷史進程」。多年來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太空,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前蘇聯,為了航天事業世界各國都付出了許多心血。並且當時美國航天局雖然有些落後,但一直緊跟著蘇聯,如果推遲發射計劃,很可能被美國超越,這是蘇聯無論如何不願看到的。基於這些原因,負責人明知飛船存在隱患,依然選擇放手一搏。最後聯盟一號的太空人確定為拉基米爾·科馬洛夫,他是一名航天工程師,同時還是蘇聯最出色的太空人之一,他的備選則是加加林。
  • 航天史無言的悲壯:飛船升空前,他直言自己會死,但仍義無反顧
    卻沒人知道答案。曾有一太空人,用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了全世界:死亡,就是成功之父。其實早在飛船升空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下場,但他仍義無反顧地去了,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偉大的航天事業,也獻給了一個對他極其重要的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生於1927年,是前蘇聯太空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飛行中犧牲的太空人。眾所周知,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他不僅是蘇聯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
  •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回地面後銷聲匿跡了?現狀你可能不信
    而一個太空人的背後,是整個國家的付出,是幾個家庭的犧牲。在我國14億人口裡面,能夠從事太空人這份工作的沒有幾個,而其中的女太空人就更少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回地面後銷聲匿跡了?現狀你可能不信。
  • 太空競賽蘇聯佔儘先機,為什麼突然不行了?因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蘇聯得知美國要研究新的太空飛行器搭載兩人進入太空,1963年就急急忙忙地開始了上升號計劃,為了實現再次超越,上升號當時被要求搭載3人進入太空。 重新設計太空飛行器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科羅廖夫無奈之下就只能對東方號進行調整,甚至是縮減了太空人的生命支持系統,3名太空人在倉內還不能船太空衣,因為倉內實在是太擁擠了。 很明顯這是一次大冒險,可幸運女神依然眷顧了蘇聯,1964年三名太空人在一個擁擠到無法轉身的航天倉裡被發射升空,有一次超越了美國,實現了領先。
  • 蘇聯早期選擇犧牲農業,著重發展重工業,真的是正確的選擇嗎?
    我認為蘇聯早期犧牲農業發展重工業,其實並不是正確的選擇,因為蘇聯模式下的重工業發展,實際上是一種高度中央集權的重工業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沒有可持續性。蘇聯在建立了以後,確實通過發展重工業,成為了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但是我們要知道,首先蘇聯的底子非常好,蘇聯所繼承的俄羅斯帝國是世界上的列強國家之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 航天員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槍?是防禦外星人嗎?這招關鍵時刻能保命
    我們都知道,載人航天飛行是一項很危險的事情,稍有不慎出現意外,那麼死亡就會接踵而至,航天員必須要做好思想準備,而且整個過程都充滿著危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
  • 女航天員禁止生育?這些和太空有關的謠言扯到天際
    要知道,人體的DNA即使發生1%的改變,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畢竟,人類和黑猩猩也僅有1.2%的遺傳編碼不同。  謠言二  太空中不穿航天服人體會爆炸  受某些科幻電影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失去航天服的保護,航天員會在太空中爆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女太空人返回地球後,國家為何禁止生育?犧牲不是一般的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些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了,而載人航天也是航彈事業最重要的核心。自從2003年我國楊利偉登上太空後,中國的載人航天夢終於實現,之後也有不少航天員相繼登上太空,而這其中還有女性航天員,為了祖國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中國女航天員劉洋回地面後,為何「銷聲匿跡」了?
    女性太空人為了航天事業除了要克服身體素質外,還要付出更大的犧牲。航天人的默默付出和奉獻當然我們的宇航女英雄劉洋在上外太空之前就已經結婚成家了,在這一問題上各方的考量還是很周全的,個人意願也是國家決定人選的重要衡量。
  • 明知道進攻蘇聯有可能陷入兩線作戰,但希特勒為何還要攻打蘇聯?
    英國雖然擁有一支空前強大的海軍,但是在陸軍方面卻和德軍相差太多,即便英國陸軍能在其海軍的掩護下登陸歐洲,但是根本無法在內陸和德國陸軍抗衡,而且當時英國空軍對比於德國空軍也沒有優勢,還沒有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轟炸機部隊,相反為了抵抗德軍的入侵,正在全力生產戰鬥機以加強本土的防禦。總的來看,英國已經轉入全面的防禦,德國完全取得了西線的主動權,至少在1942年以前西線戰場不可能被開闢。
  •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太空人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老有人認為在太空犧牲的太空人遺體不能回到地球,最近有位網友又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不能被運回地球?真不知道這種無稽之談出自何處,依據何在?而且說這話還說得這麼有底氣,斬丁決鐵,真佩服這種無知的勇氣。
  • 航天知識:中國太空人為什麼叫航天員?
    太空人,或稱航天員,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則沒有完全統一。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裡(50英裡)的人被稱為太空人(astronaut)。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裡。在香港及東南亞,航天員亦稱太空人。
  • 《太空救援》值不值得看?知乎大神們的回答是...
    現在看薩維內赫和賈尼別科夫確實是極為優秀的航天員,當時蘇聯的空間技術水平也是如日中天,所以我們能夠在這裡很平淡的講這些故事。但其實從聯盟號研發到和平號上天,中間過了多少坎兒、摔了多少跤,蘇聯人自己知道。
  • 金和獵槍,蘇聯和俄羅斯都選擇了獵槍,為何境遇會不同?
    蘇聯選擇「獵槍」,結果卻悽慘美蘇兩國這兩極劃分中,很明顯是美國綜合實力強於蘇聯,甚至美國的年收入都是蘇聯的幾倍;所以美國人對國家巨額軍備的開支是付得起,而且還不斷地更新武器。但蘇聯卻面臨了經濟發展和軍事發展的難題,錢就這麼些,要是讓經濟發展,那麼軍事開銷就需要讓步;如果讓軍事發展,那麼經濟支出就要讓路。
  • 太空人第一次進太空,為何預先帶上一把手槍?這是蘇聯得到的教訓
    根據公開的數據,全世界有22位太空人為國捐軀,包括16名美國人,5名俄羅斯人(蘇聯)和1名以色列人,而全世界總共只有430名太空人。因為宇宙的未知性大大增加了太空人的危險程度,英國廣播公司表示,即使人類以光速穿越宇宙,也將花費930億年,但這個時間是在宇宙不擴張的前提下假設的。另外宇宙中還存在各種顯而易見的危險,缺氧,極端冰冷,黑洞,反物質。
  • 最悲催的航天員:在外太空飄了111天,回來時發現國家沒了
    最悲催的航天員:在外太空飄了111天,回來時發現國家沒了 導語:1991年12月12日,蘇聯航天員沃爾科夫乘坐火箭到達了外太空。之後幾天,他將要和夥伴相互搭檔,並完成一次太空育種試驗。誰知三天之後,蘇聯國內政局突然逆轉,戈巴契夫在電視中宣布辭去總統一職,而蘇聯也不復存在。
  • 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返回後為何音訊全無?現狀看了無人不羨慕
    我國航天事業近些年來取得了許多不錯的成就,尤其是在載人事業方面。從早期的飛船到如今正在籌備的空間站,我國正在憑藉著經驗的積累和對科學求知的精神,不斷進行著突破。而在此過程中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人們,大家是絕對不能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