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碗八寶飯!老上海寧都吃過...

2021-02-27 上海吃貨團

北方人不管過什麼節都愛吃餃子

但阿拉上海人過年餐桌上少不了的

當然就是香糯的八寶飯啦!

八寶飯裡到底應該是哪八寶?說法不一!八寶飯裡最關鍵的是哪一寶?團長也不在乎!只想偷懶地跑去各種老字號店裡買上一隻,看看誰最好吃。

今天,團長去了九家店,走了近兩萬步,背著炸藥包那麼沉的十隻八寶飯,進門就累癱。

本評測全部自費,言論自由的同時

僅代表個人觀點,排名不分先後

以王家沙為首的改良派老字號,一直走在時髦美食的前沿,在去年大出風頭的蛋黃、肉鬆八寶飯,團長都沒有買到,只怪排隊的爺叔太熱情,只給團長留下了奶油八寶飯。

外表時髦的王家沙,內心還是傳統的,他家豆沙堅持使用鐵鍋炒,喜歡的人贊有鑊氣,不愛的人挑剔會有微微糊味。

挖一勺,掛上些瓜子仁、核桃、枸杞、紅棗…糯米韌性好,調味略甜~~上海八寶飯大王真奸詐,這一口既罪惡又美味。

用黃油代替了豬油的代表就是滬上蟹大王王寶和啦,他家用的是圓糯米,拌上黃油和菠蘿粒,熱好那一刻,奶香撲鼻。

挖一勺的確沒有豬油那種潤滑感,好在米夠軟而且不黏,不會糊成一團,由於拌入的新鮮菠蘿粒,入口又帶了一股水果清香。

豆沙很細,顏色淺,略甜,用量少。推薦給喜歡瓜子仁的朋友,瓜子真的很多。豬油相對較少,屬於較健康的版本。

這隻八寶飯還未拆包,標籤紙就已經被油沁溼,每逢過節漲三斤,你至少要負一斤的責!

外型有點散,不如白糯米軟,但硬度能接受,而且在一眾八寶飯中獨樹一幟地有著玫瑰的香氣。


從口味上說,杏花樓基本符合八寶飯的要求。從配料上來說,但只有血糯米、糖、豆沙三種!

沒想去虹口糕團店的,結果接連路過三家,緣分這麼深不買都不好意思。

虹口糕團迎面一股懷舊風,大紅大綠的金童玉女映得人喜洋洋,年味很濃哈!

虹口糕團的配料也很豐富,雖然沒有八寶,五六寶也足夠了。

五芳齋是從外表看上去用料最足的,老字號的確老練,如此平價所用果料一點不含糊,蜜棗、紅棗、核桃仁,成本不低哦。

也許因為客群年齡,米稍軟,軟軟糯糯的很喜歡。

豆沙很細,顏色淺,略甜,用量少,棗卻真的很多,喜歡吃棗的,這家用料最足。

國際飯店的八寶飯是我唯一整隻吃完的,也許是因為很小吧,280g的TA是這次測評中最輕的選手。

盤底無滲油,糯米透明油潤疏鬆有嚼勁,米香豬油肥。豆沙烏黑亮,甜度低,談不上細膩,但風味獨特。

牆裂推薦給喜歡松子仁的人,松子仁真的超級多!

老半齋這家淮揚菜館,他家八寶飯配料簡單,主要以懷舊氣息滿滿的青紅絲為主。

滿眼眼的紅綠絲,還有它的好基友——糖冬瓜,讓團長想起了被五仁月餅支配的恐懼。

喜歡紅綠絲的盆友,你們才是真正的吃貨,你們具備一雙穿越歷史的火眼金睛和一隻寬容的胃。

老字號就是大氣又實誠,分!量!足!團長懷疑絕對不止500g,託在手上沉甸甸的呀,都能當啞鈴健身了!

米粒有韌勁,豆沙比較厚重,總體感覺很紮實。

What?顏值?白白胖胖很好看,同時也用口味徵服了團長的,說的就是沈大成啦。

團長給青浦喬家柵的八寶飯四星半,不給五星是怕他驕傲。

他家的八寶飯有豬油的香氣,豆沙也是均勻包裹在糯米中,每挖一勺都是綿軟細膩的豆沙血糯米,口感極好。

核桃的澀、豆沙蜜棗的甜、松子仁的香,帶著各自的屬性,經油的調和,入口還是很和諧。

那麼多老字號的八寶飯

測評小分隊的小夥伴都吃的好認真

作為年夜飯的壓軸大戲——八寶飯

老上海寧一定都吃過

把一年的吉利都放進這碗飯裡

吃一口,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老靈光,老靈光的!

年關將近,找一家喜歡的老字號

和排隊的爺叔嘎嘎三胡,感受久違的年味吧

最後別忘了為你喜愛的八寶飯投上一票哦!

內容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內容系上海吃貨團原創,轉載請聯繫

文中圖文版權均系上海吃貨團所有,轉載請聯繫

▼點擊查看「坐了一趟地鐵2號線,我居然胖了10斤!

相關焦點

  • 上海風情錄|香塵: 八寶飯
    阿爸便開始張羅起一些吃食,而做八寶飯是必不可少的。八寶飯需要用糯米做,以前住在蔣巷時,家裡每年除了種稻米外,總還會種點糯米。這糯米便是特特地地用來做那些應時應節的家常吃食,比如粽子、塌餅、樁糕、湯糰、酒釀、以及八寶飯等。不過,糯米的吃食容易不消化,這點我深有體會。有次太饞,姆媽盛給我三隻湯糰,我吃完後飽是飽了,卻意猶未盡,便偷偷多吃了一隻。
  • 傳統的八寶飯,上海人最濃鬱的年味
    八寶飯是上海人酷愛的傳統美食 圖片來源:東方IC「師傅,幫我拿兩個糯米的八寶飯」,「我要五隻,兩隻血糯米,兩隻烏米的,還要一隻奶油的」,……這兩天南京西路的王家沙門店,買八寶飯的顧客把銷售窗口擠得嚴嚴實實。
  • 年味 | 吃八寶飯,留在無錫過甜蜜幸福年
    也總會記得捎帶上一隻八寶飯這種熱騰騰甜蜜蜜藏著驚喜的飯食從孩提時起就刻在無錫人的記憶裡一勺下去,這才是終極年味啊~老字號老味道,在穆桂英總能買到傳統無錫味,年年熱銷的八寶飯,可是要靠手速搶的呢~穆桂英的傳統豆沙八寶飯,推薦按老無錫做法享用,蒸軟後用乾淨無油的小鍋把糯米、豆沙、豬油與各種配料炒均勻,糯米軟糯、沁香、緊湊,豆沙細膩柔滑,果仁香甜,用香醇的豬油增加層次,噴香柔和,無愧招牌。油潤潤的,香極了, 美極了~
  • 八寶飯、年糕、湯圓,上海人過年必備的年貨攻略來了!
    雖然比不上其他一些老字號那麼火爆,但老大昌有自己穩定的顧客群~老大昌也是應景地推出了上海人年夜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八寶飯,一家人圍著飯桌熱氣騰騰地分享吃才有年味嘛!不過貼心的老大昌還推出了超迷你的小身材八寶飯,適合嘴饞又吃不下一大個的小囡,一個人吃正好!中國人過年講究一個口彩,同樣是過年必吃的年糕做成魚的形狀,取名「年年有魚」之意。
  • 最有年味的一碗飯:團圓八寶飯
    「八寶飯」是我國部分地區過年時必吃的一道傳統美食,相傳至今,歷史悠久。
  • 吉食 | 金玉滿堂八寶飯,開啟最初的年味
    有童謠云:「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確,過了這一天,春節的腳步便愈發近了。儘管正值數九嚴寒,仍阻擋不了大家喜迎新年的熱情。「臘八節」一過,家家戶戶灑掃庭院、置辦年貨、殺豬宰羊、烹製佳餚.在外漂泊的遊子也盼望著歸鄉,與倚閭而望的親人團聚。這是一個安詳的季節,也是一段團聚的時光。其實,臘八節除了臘八粥,有些地方還會吃「八寶飯」。但更多時候,「八寶飯」則出現在家家戶戶的年夜飯桌上。
  • 溫州純手工麻心八寶飯!趕緊搶!
    它便是百年傳承,古法製作,用料講究的甌味謠老溫州經典麻心八寶飯!  PART這個溫州特有的麻心八寶飯來自於甌雅味美食坊,曾被CCTV和溫州商報報導推薦過。早年曾在上海經商的他,退休後回到溫州帶著幾個徒弟復原了溫州傳統美食——老溫州麻心八寶飯。並嚴格遵循古法工藝溶加入部分現代配方。選用八寶飯的備料講究,製作工藝繁瑣。
  • 一家糯糯的上海小店,裡面全是糯糯的年糕湯糰八寶飯
    上海人家也喜歡在水果羹裡放年糕,或做成赤豆年糕,甜甜糯糯過新年。黑洋酥湯糰,羊脂般的糯米皮底下透出青黑色芝麻餡兒,即使吃大餐撐到嗓子眼兒,也忍不住再舀一碗過來。相比之下,鹹湯團為了迎合上海本地口味,用鮮醬油調了肉餡,略甜,在鵝心中倒是比不上在七寶老鎮吃到的那一口。
  • 把老字號八寶飯蒸過一輪,你們的年夜飯甜品有著落了!
    綜合了八寶飯重度愛好者一片吃心和企鵝同事的意見,點擊看大圖本次測評由企鵝吃喝指南與天貓聯合推出,其中不少上海本地老字號,看這濟濟一碗的紅棗、蜜棗、果脯、大核桃仁和瓜子仁,多喜慶啊~敢在八寶飯裡放堅果的都是勇士。比如核桃,若新鮮飽滿,能為整碗飯增添一絲甘苦的平衡感,但若稍帶油薅氣,就壞了味道。王家沙的核桃仁新鮮又大顆無疑。
  • 上海人過年必吃的30道菜,全部吃過才圓滿!
    說到上海寧的年夜飯那真的是相當講究非但要米道好,還要討口彩、圖吉利最好是省了鈔票、還能扎臺型很多人說現在年味不如以前濃了那是因為,你「吃」的不對哇~老上海人的年夜飯一定要這樣吃才嗲花頭精老透額~蹄髈要熱油炸完過一遍冷水,再燉出一隻冰糖元蹄,上桌還要燙一盆菜心鋪底。上海的走油蹄髈入口肥而不膩,味鮮香酥軟。滿滿的膠原蛋白,小仙女的最愛。
  • 榮譽頭銜最多的國營老字號湯糰,上海三代人都在吃!
    論吃湯糰,我們上海人可是超愛的!創始於1925年的美新點心店,魔菌數了數手指頭(手加上腳都不夠用),整整營業了93年!它憑藉著一隻「豬油湯糰」,殺出競爭強烈的上海點心界重圍!這一碗滿足了魔菌一次能吃到兩種口味的小私心,一甜一鹹的搭配,各有千秋,各有滋味,老少皆宜。
  • 《上海地道小吃打卡攻略》已整理,快拿去吃!
    大壺春說到生煎包,不得不提上海人熟知的——大壺春。據說很多上海寧都是吃著「大壺春」生煎長大、變老的,老上海人都執著的味道,一定差不了!鬆軟麵皮帶著發麵特有的麥香,底部酥脆,肉餡緊實還能浸出少許湯汁。不過他一直堅持兩種經典口味——鮮肉和蝦仁,所以配上一碗蔥油拌麵,也是不錯的選擇哦~鍋貼篇和生煎的圓滾不一樣,上海的鍋貼「有腰有臀」。臀部焦脆,腰部軟綿,一口咬下去,上海寧都不禁感嘆:「嗲!」
  • 八寶飯 | 年味的浪漫儀式感(附傳統製作步驟)
    言歸正傳,說起我家過年的味道,是從奶奶做八寶飯的香甜裡輕輕漾開的,隨著熱騰騰,濃稠稠,香噴噴,甜滋滋的八寶飯,年,便緊鑼密鼓地忙碌起來。八寶飯很甜,是上海人年夜飯必不可少的一道點心,或可稱作壓軸大戲,入口甜糯厚重,又撐得起場面,團圓和美的寓意深得長輩們的歡心,常言道:「不吃八寶飯,一年都不甜。」時代變了,現在線上線下即可買到各種速凍八寶飯,對很多人來說唾手可得,而我奶奶卻不肯,堅持手作。
  • 想吃八寶飯不用買,教你八寶飯的家常做法,香糯可口,比外邊買的八寶飯還好吃
    八寶飯做法,教你八寶飯的家常做法,香糯可口,比外邊買的八寶飯還好吃!中國有很多著名的美食和小吃,對於這些美食和小吃你了解多少呢?
  • 上海人心心念念的春節吃食,你最愛吃哪個?
    春卷 上海的春卷,與「年」有關,所有關於春卷的味道,是一種飄散不去的年味。 蛋餃 上海人吃蛋餃的風俗,在張愛玲的《半生緣》就提到過,「餃子蛋餃都是元寶」。
  • 【贛州70年·解放的故事】寧都:英勇奪天險 紅旗漫翠崗
    【凝望歷史】  1949年8月29日,寧都縣城解放。  寧都縣城的和平解放,並不意味著百姓就可過上安穩日子,因為在解放軍進城之前,國民黨守城部隊棄城而逃,龜縮到翠微峰上的據點,妄想藉助翠微天險做殊死一搏。然而,在英勇的解放軍合圍下,國民黨匪首黃鎮中最終成了甕中之鱉。
  • 【寧都習俗】非常有趣的寧都話,你能看懂多少?
    2.寧都話常見生活用語  一起來聊天:一哈累吵天洗澡:些湯麻煩你了:男魅捏謝謝你:男魅捏(突然想到一句:男魅捏,德魅捏,馱把尿勺磕黑捏)幹什麼:做斜看戲:款半班(因為寧都的戲大多是半班戲)看電視連續劇:夢(mong)長篇接吻:杯拽
  • 人均20+的老上海咪道,這30家天天都在排隊!
    老食客在這裡一吃就是幾十年,這家店見證他們一生的跌宕起伏。 32年來,阿大做過的蔥油餅連在一起相當於從上海到臺北的距離。如今,正宗的老上海蔥油餅可謂絕跡,其中阿大稱得上「活化石」。 1937年在上海誕生的老大昌,是很多老上海人熟悉的西餅屋。據說,老大昌的冰糕還是張愛玲的心頭好。此前有飯店開設「張愛玲筵」時,一道改良過的「老大昌冰糕」便是食單上的一例甜點。
  • 寧都話方言!
    ,「」裡面的就是寧都話)  女士從小大到的稱呼  1-15歲:「捏子」  16-25歲:「捏子」或「黃髮鬼捏」(結婚前,處女)  26-40歲:「布釀」或「婆太嫩」  40-55:老布釀歲:「老太公」或「老是切」  寧都話對物品及動物的稱餵  筷子:開子(「開」讀第三聲)  銀行:嫩行  錢:票則  四腳蛇:狗婆啥責  蟑螂 :王塞,灶災
  • 50個最上海的食物,身在魔都的你都吃過了嗎?
    所以糰子這次問了很多上海本地人,整理出這期最上海的上海美食攻略送給泥萌!!!請先收下我的目錄(○』ω』○) - Top50清單 -- 沒吃過這些點心就等於沒來過上海 - 1-12-  甜糯一生推,萬年不分家 - 13-24- 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