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塘鄉緊密結合農村實際,整合各類資源,創新服務群眾方式方法,堅持...

2020-12-23 中安在線網站

  羅塘鄉緊密結合農村實際,整合各類資源,創新服務群眾方式方法,堅持需求導向,主動問需於民,開展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大大提升。

  送戲下鄉受熱捧。為引導廣大群眾建立文明、節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近日,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主題的「文明新風傳萬家」文藝進鄉村活動走進羅塘鄉張崗、梅元、上拐等村,為當地老百姓送上了一場「文藝盛宴」。本次文藝演出以民風民俗、勤儉節約、和諧家風、環境保護等為創作素材,精心創排了廬劇現代小戲《偷梁換柱》《拆灶臺》《相親》和非遺大鼓書《移風易俗告萬家》、小品《和諧人家》等作品。2020年以來,羅塘鄉共開展「送戲進萬村」、「文明新風傳萬家」文藝進鄉村等活動共30餘場,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愛心幫扶暖民心。12月13日,走近羅塘鄉聯和村村民任夢蓮的草莓大棚裡,志願者們正在幫忙修理草莓多餘枝葉。任夢蓮是聯合村的一名低保戶,丈夫竇大順患有重病,不能過度勞累,家中全靠任夢蓮一個人支撐,今年第一次種草莓,面積達7畝,眼下又趕上草莓上市,大棚裡的草莓又需要剔除多餘枝葉,這樣才有利於草莓結果。於是聯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立即行動,組織開展愛心幫扶志願服務活動。任夢蓮激動地說道:「我丈夫身體不好,兩個小孩還在讀書,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花錢僱人的話,又是一筆開銷。這次真是多虧你們這些志願者的幫忙,十分感謝。」

  據悉,這只是羅塘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的一個縮影,目前,羅塘鄉各村(居)均組建了愛心幫扶志願服務小分隊,根據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不定期組織開展群眾真正需要的文明實踐活動,為群眾送去實實在在的溫暖。2020年以來,羅塘鄉已開展愛心幫扶貧困群眾、關愛老人兒童等各類暖心服務活動200餘次,真正將文明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宋瓊)

相關焦點

  • 安徽長豐縣羅塘鄉:推進產業扶貧 助力鄉村振興
    羅塘鄉把繼續推進產業扶貧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重要舉措,依託本鄉的地理位置優勢,抓住產業發展、農業產業化開發等機遇,重點加快發展草莓、甜瓜、稻蝦共養、生態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
  • 廣西隆安:推行「一村一站一助理」 打造服務群眾閃亮名片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整合資源,把「一村一站一助理」打造成服務基層群眾的堅強陣地 隆安縣注重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切實抓好服務站點建設、工作人員選派、服務網絡構建等基礎性工作,著力將村級便民工作站打造成服務群眾、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的堅強陣地。 一是建立核心站點,強化基礎保障。
  • 長豐羅塘鄉:紮實推進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八不準」宣傳工作|中安...
    宣傳欄張貼「八不準」宣傳畫  為切實做好農村亂佔耕地違法建房清理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近日,羅塘鄉紮實推進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八不準」宣傳工作,使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八不準」深入人心、人人皆知,為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 農業農村部:創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鄉村治理模式
    在11月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負責人毛德智表示,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認真履行統籌推進鄉村治理職能,積極指導各地做好安置區的鄉村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毛德智提到,下一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鄉村治理工作,重點是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注意創新方式方法,要更多地關心關愛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農民群眾,大力加強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始終堅持加強黨對鄉村治理工作的領導。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2019年,大武口區投入資金建成「網際網路+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平臺依託318名網格員,全面、準確採集和更新各社區人口、房屋、地理等信息;打破「數據壁壘」,全面整合民政、人社、住房、城管、衛健等基礎信息,通過數據整合交換,確保全區各類應用系統、數據的互聯互通,為群眾在辦理社保、養老、低保、計生、社區服務等方面提供便利。
  • 渭城融合資源優服務打造離退休幹部家門口的「溫馨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全面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的要求,便於老幹部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關心照顧、就近發揮作用,渭城區自2019年提出社區老幹部文化娛樂服務驛家三年建設計劃以來,不斷促進資源整合,探索項目融合,在建好、實用上下功夫,確保老幹部及轄區居民活動有場所、服務有陣地。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於推介第二批全國...
    這些案例涵蓋農村醫療、養老、教育、飲水安全、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政務服務、留守兒童關愛、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等多個領域,有的突出體制機制創新,有的強調資源要素整合,有的注重數據信息共享,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推進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下沉、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建設實踐的新探索。
  • 陳慧: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過程中的隱性知識分類
    其概念的提出源於檔案資源觀,馮惠玲[2]認為檔案是承載集體記憶的具有獨特價值的信息資源,並提出數字檔案資源為檔案資源觀提供了新元素和新視角,主張將數字檔案資源納入檔案資源範疇;安小米等[3]曾對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進行深度研究,並基於廣義的國家檔案資源觀提出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優化與創新資源整合服務方式,實現資源服務能力的提升。
  • 長豐羅塘鄉:公平公正 透明便捷 努力打造陽關醫療救助
    醫療救助是關乎人民群眾的民生項目,是縮短貧富差異進而消除絕對貧困的重要法寶,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彰顯為民服務初心的必由之路。為進一步保障民生,羅塘鄉既注重做好吃透政策路上政府的發言人,又聚力當好政策解讀路上群眾的引路人,承上啟下,凝聚合力,勢必做好群眾醫療救助工作。
  • 廈門市總工會緊密結合工會實際 科學謀劃發展藍圖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許毅青表示,根據市委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緊密結合廈門工會實際,科學謀劃廈門市工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藍圖。全會明確了廈門市「十四五」時期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
  • 江西靖安縣中源鄉三坪村紮實推進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試點工作
    室內是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室外是煥然一新的文化廣場。一切的變化源于靖安縣中源鄉三坪村持續推進的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試點工作。今年以來,三坪村堅持以「黨建+」和「文化+」為引領,強化陣地整合、資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打造了「黨群服務+文明實踐」綜合體,打通了服務凝聚、宣傳教育、組織動員的「最後一公裡」。
  • 安徽:「兩包三單六貫通」 打造緊密型縣域醫共體3.0
    醫改良方縣級綜合醫院專家下沉鄉鎮衛生院開展手術良方一:「兩包三單六貫通」 創新改革路徑在2014年首創縣域醫共體制度設計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完善、創新發展,2019年提出「兩包三單六貫通」建設路徑,持續推動縣域綜合醫改向縱深邁進,著力構建縣域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如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釐米」?這裡探索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
    全要素整合一中心全鏈條化解矛盾糾紛12月9日,筆者走進南樂縣綜治中心,導引服務臺前,縣信訪局的工作人員正為來訪群眾做登記,大廳內,住建、人社、公安、法院等部門的服務窗口一字排開,秩序井然。行政調解實現有機結合、良性互動,確保各類矛盾糾紛有人跟、有人管、有人調。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暫行規定
    注重依託「青年之家」整合團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方面的資源,服務農村青少年發展,培育、聯繫、引導青年社會組織積極發揮作用。  具備條件的,可以通過社會組織註冊登記等方式明確「青年之家」的法人地位,可以對「青年之家」工作骨幹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合理激勵。  符合建團條件的農村「青年之家」應當成立團組織,以有效覆蓋、聯繫服務團員青年為重點開展工作。
  • 山東安丘刑警堅持創新發展 錘鍊刑偵尖兵
    中國警察網訊 山東省安丘市公安局刑偵大隊以打造民心警務、創建學習型警隊、夯實基層基礎為切入點,堅持民意指導警務,注重學用結合,推動創新發展,著力提升服務群眾、履職盡責、主業攻堅能力,打擊違法犯罪工作取得新成績。轄區刑事案件發案率連續兩年下降。
  • 【新時代文明實踐】整合盤活資源 搭建陣地平臺——孤店子鎮紮實做...
    孤店子鎮紮實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工作  整合盤活資源 搭建陣地平臺  孤店子鎮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雙城同創」緊密結合,以傳播思想、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為出發點,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
  • 長豐羅塘鄉:冬日送溫暖,關愛老人暖人心
    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1月8日,安徽社家老年服務中心來到花塘村開展「冬日送溫暖、關愛睏難群眾」愛心活動。  上午十點左右,安徽社家老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羅塘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冒著臘月凜冽的寒風來到羅塘鄉花塘村,挨家挨戶為空巢老人、五保戶等特殊困難群眾送上了棉被、食用油、大米等愛心物資,助力老人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寒冬。
  • 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全市推廣
    據介紹,光明區堅持黨建引領,突出法律、心理和智慧服務,把基層社會治理和系統、源頭、就地、多元、依法化解群眾矛盾結合起來,形成群眾訴求服務「一三五」工作法,營造了訴求疏導更加順暢、便民服務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顯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形成了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
  • 莊河市局線上線下緊密結合 服務轄區群眾
    幫助1000餘名老人註冊「健康碼」,為200餘名殘障人士登門辦理戶政業務,為外來務工人員辦理居住證4000餘張……2020年以來,遼寧省莊河市公安局治安大隊在大力推進網絡化便民服務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不忘以傳統方式服務群眾,多舉措服務幫助特殊群體跨越「數字鴻溝」。
  • 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美麗「三寶」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通過梳理資源、理清架構、完善機制,形成了具有三寶特色的站點建設成果,有效激發了網格化黨建內生動能,形成「一方動員、多方聯動」的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張網格化黨建架構圖三寶居民區黨總支緊密結合轄區黨組織架構、區域面積、地理位置、人口規模、黨員分配等情況,因地制宜、科學劃分,形成了5個黨建微網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