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年度大數據曝光,拆穿一億90後的秘密

2021-02-22 槽值

每到歲末,積攢了一年的喜怒哀樂,往往會在不經意間被觸發。

這兩天,很多人就被《2018微信數據報告》戳了心。

看著朋友圈裡曬出的截圖,微信使用時間清一色都在兩千天左右。

 

突然回過神來:一晃眼,五六年過去了?

 

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90後有1.74億人,很快,第一批90後就要步入而立之年了。

自稱「寶寶」的90後,已從00後口中的「姐姐哥哥」,變成了10後眼裡的「叔叔阿姨」。

被暴露的不僅是年齡,還有90後的微信表情使用偏好。

「笑哭」成為90後最愛的表情。

而這大概也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20多歲的人生,總是邊哭邊笑。

 

1

 

90後老了

熬的夜都要補回來

在睡眠這件事上,90後自我矛盾的屬性展露無遺。

《2018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在各年齡段的用戶中,90後起床最晚。

起得晚,大多是因為睡得晚。

之前刷屏的《2018年中國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已證明,90後普遍晚睡成習慣:

接近一半的90後,在晚上11點到12點之間睡覺;

還有22.4%的90後,直到凌晨一點後,才把自己調成睡眠模式。

 

就像網絡段子說的:

 

「熬最深的夜,敷最貴的面膜,泡最正宗的枸杞,然後,賴最晚的床。孜孜不倦地作死,勤勤懇懇地養生。」

熬夜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選擇。

 

有些人,是因為學業、工作的需要,不得不熬夜。

覺得二十幾歲是最好的增值期,想要實現目標,唯有拼命努力。

 

即便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還是捨不得把時間浪費在睡覺上。

大多數90後,都到了為生活打拼的年紀。

 

白天被工作學習佔得滿滿當當,只有晚上擁有和自己獨處的空間。

 

都樂於在夜色的溫柔包裹裡,暫時忘掉焦慮和疲憊。

網友說熬夜是因為享受孤獨 / 微博截圖

即使面臨禿頂、增肥、猝死的重重風險,也依舊對這片刻的寧靜,甘之如飴。

 

90後總是大膽「洗腦」:

 

還年輕嘛,熬個夜,通個宵,都不算事兒,明天多睡一會兒又是一條好漢。

 

可過了25歲,熬夜的功力就明顯追不上蹦躂的靈魂了。

從夜晚偷來的時間,騙得了自己,騙不了身體。

熬一次夜,第二天似乎睡再多的覺,也於事無補。

 

當發現自己黑眼圈消不下去,痘痘突然長個不停,腸胃也開始搗亂時,慌了。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因為工作需要上夜班。

長期熬夜的後果,在身體上表現得很明顯。

腸胃變得脆弱,還胖了十幾斤,臉色也變差了……

網友說熬夜後身體狀態不如從前 / 微博截圖

原來,此刻距離在大學裡可以任性熬夜的日子,已過去好幾年。

 

總算在心驚膽戰中,深刻明白了那句:

「不要和別人拼命,要比賽的話就比誰睡得更舒服。」

2

好友越來越多

孤獨依舊是主旋律

大數據顯示,通訊錄朋友數人均比三年前多出110%。

同時,微信官方透露:有超過一億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微信好友越加越多,真正的朋友卻還是那幾個。


看似交友四方,孤獨卻依舊是90後生活的主旋律。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Sherry·Turkle做過一個TED演講,《群體性孤獨》。

說的是,技術催生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分享故我在」。

孤獨是大多數人的狀態 /《群體性孤獨》


只要和朋友斷了聯繫,我們就感覺自己不是自己了。

所以我們加的聯繫人越來越多。

但與此同時,這種聯繫,卻把人變得越來越封閉。


「技術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正是我們最脆弱的一方面。我們都很脆弱。我們很孤獨,卻又害怕親密的關係。」


Sherry·Turkle發出一張女兒和朋友在一起的照片,這種狀態是很多人共有的 /《群體性孤獨》


朋友圈不斷有人更新,點開後怕評論唐突只能默默點讚。

受委屈了、想發牢騷了,把列表從A翻到Z,最後卻一句話也沒發出去。只因害怕沒人傾聽或被說矯情。

「好友列表」不再純粹,長久以往,大多數的朋友成為點讚之交。

主持人解釋「點讚之交」 /《非正式會談》

有網友坦言,因為工作關係加了許多人,好友列表真正的朋友比例變得很低。

而添加的朋友,除了見面寒暄幾句之外,平時甚少聊天。

到後來,連朋友圈都不喜歡發了。

網友吐槽不愛發朋友圈了 / 微博截圖

90後能分清哪些是真正的朋友,哪些只是列表可以存在的朋友。

抱著寧可多不願少的心態,他們對於添加好友有著各種考慮。

添加的人越多,意味著自己能接觸到更多的信息。

實在覺得和自己觀念不合,還可以通過微信分組或屏蔽設置來減少幹擾。

因為孤獨彼此靠近,一旦發現「志不同」,又能果斷選擇疏遠。

90後把握著社交的界限感,重視並維護自己的獨立空間。

他們不拒絕認識新朋友,也能坦然面對孤獨。

3


曾經最看不起雞湯

現在用它換安慰


變老是個緩慢的過程,但發現自己沒那麼年輕了,卻是一瞬間的事。

比起孤獨,更讓人心酸的,是當初的那股衝勁好像很難回來了。

以前什麼都不信,什麼都要自己研究明白;

如今,只想尋求更多的情感共鳴。

大數據把人徹底揭穿——90後的閱讀內容從三年前的娛樂八卦,轉向生活情感。

他們面無表情地穿梭在鋼筋水泥森林間,在地鐵塞上耳機仿佛就擁有了全世界。

可回到出租屋的那一刻,孤獨還是會襲來。

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空巢青年」,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獨自租房。

「空巢青年」這個詞最早來源於中國青年報的一項網絡調查:

64.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託(57.9%),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困境。

55.1%的受訪者認為「空巢青年」既是一種居住狀態,也是一種心態。

一個人生活久了,早就忘記照顧另一個人的心態是什麼樣的了。

更何況,連自己都折騰不明白。

也許對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來說,能有這樣的一個飄窗,都是「夢想」 / 視覺中國

他們對「毒雞湯」,從懷疑到依賴,也就用了幾年時間。

 

 一邊清醒知道枸杞、紅糖、保健品都沒什麼用,但還是喜歡時不時抱起保溫杯,感謝惜命的自己;

被一篇篇文章觸發心中的焦慮,又為自己沒有「樂天知命」的平常心而羞愧……

從「吃瓜」到「養生」,90後們早已經長大了。

 

第一批1990年出生的人即將邁入而立之年,工作、結婚、生子、升學……每次選擇都是一座大山。

擔心應對不來,但事實就是,人永遠都不會「準備好」。

就如那些成功學書籍,名人事跡讓人熱血澎湃,讓人理所當然相信,如果模仿,怎麼也會學來一二。

有一本賣出了300萬冊的暢銷書——《追求卓越》。作者從50家知名企業中總結了8條成功準則。

但到現在,書中70%的公司處境艱難,其中20家達不到行業標準,甚至有5家已經破產。

所以「準則」真的有用嗎?

年輕人相信的「毒雞湯」,真的會讓生活變更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人們只是得到了心理上的慰藉,但現實會如何發展,全看一個人做出的選擇和行動。

胡適說,人生不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人生是一場「嚴重的事實」。

90後們正在學著接受它。

笑著哭、熬夜、看雞湯的90後們,正享受著最好的時光。


別再說自己已經老了,振作點。

你看,那群消失在朋友圈的80後,說什麼了麼。

給文章點個「好看」吧,如果你願意,好好把握當下的時光。

《槽值》招聘新媒體坐班實習生工作地點北京,三餐免費、提供班車、下午茶。長期招聘線上作者,單篇稿費300-1500元。點擊☞招聘☜即可查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特惠精品課程

相關焦點

  • 《2019虎牙年度大數據報告》發布
    1月17日,虎牙直播發布《2019虎牙年度大數據報告》,報告詳細展示了平臺用戶和主播的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數據,其中虎牙月活在2019年第三季度已達到1.46億,移動端日均觀看時長達到100分鐘,超八成主播、用戶是90後,日均觀看4小時以上用戶超250萬,王者榮耀成為年度遊戲吸金王等系列數據,吸引了大批網友關注。
  • 事關8億中國人!年度重磅大數據透露:90後,00後們正在悄悄創造出...
    事關8億人!6大生活新趨勢來了   被稱為中國青年創造力的「奧斯卡」的淘寶造物節,現在即將迎來它的第五個年頭。今年的淘寶造物節圍繞「NEW BLOOD造喚新生」主題從上億件商品中,選出150+極具創造力的商品進行巡展。
  • 2018微信年度數據報告彩蛋集合!微信為什麼不出個人年度報告?
    微信,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過,微信裡到底暴露了你的哪些「真相」,你肯定不知道。1月9日,《2018微信年度數據報告》公布,每一個數字都超扎心的……「90後」最愛如果說女人是水做的,那「00後」大概就是冷飲和甜品做的了……經歷人生轉變的「90後」從2015年到2018年,「90後」或許是生活變遷最為巨大的一批人。
  • 「私域流量」賺錢公式:90後微信年賺8000萬的秘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趙朋來」(ID:penglaishow),作者:趙朋來,36氪經授權發布。原題目《深度揭秘「私域流量」賺錢公式!90後微信年賺8000萬的秘密!》 一個90後率領20人團隊,利用100個微信個人號給用戶提供預訂酒店的服務,實現一年流水8000萬元,復購約80%左右。
  • 一項統計數據曝光,川普謊言徹底被拆穿
    在美國政府的強烈鼓動下,美國各大地區內的學校已經陸續推動複課計劃,重新啟動學校,讓學生進入學校,並開始實行線下教學,在重啟學校的同時,學生和教職工的健康問題成為外界最擔憂的事情,而同時如何做好校園防疫也成為學校師生和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
  • 沒有秘密的大數據時代
    沒有秘密的大數據時代《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閆晗明星經常會陷入各種糾紛中,所以明星身旁的人都要會技術、懂傳播,才能在講數據和流量的時代站穩腳跟。大數據時代,所有人都仿佛福爾摩斯,會考察一切數據和細節,想在公眾面前編故事一定得三思。前一陣某知名公號「胡編」高考故事被網友發現,裡面提到的網劇《靈魂擺渡》是2014年上映的,2013年高考的作者不可能在上高中時討論,幾乎是立刻穿幫。熱播劇《都挺好》裡也有很多破綻被人發現。
  • 2019微信年度報告,揭開了上億成年人的偽裝
    在2019年末,各種平臺出具了各種年度報告。我們了解了自己聽音樂的習慣和偏好,也明白了自己一年的花銷都在哪裡。微信在前兩天也發布了年度報告:2019年微信月活躍帳戶數超過11億,而你我都是其中之一。在微信公開的年度報告中,大部分男性會更願意在朋友圈分享工作和遊戲,而女性則更關注美食和感情。
  • 便利店消費大數據顯示:95後男生愛「化妝」 90後女生愛「買醉」
    ▌趨勢1:「男顏經濟」崛起,華東型男最愛「面子」根據相關統計,中國Z世代(95後及00後群體)總人數約為2.6億,亦是便利店增長最快的用戶群體。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隨著這一群體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將不斷引領新的消費趨勢。
  • 《扶搖》百億流量收官,大數據詳解爆款之路
    年度古裝大劇《扶搖》近日迎來收官,截止8月8日累計產生130億播放量,成為目前暑期檔最熱的冠軍劇集。
  • 「宮頸糜爛發病率90%」、「陽痿患者1.4億」,這些健康偽數據究竟從...
    近日,常山藥業發布的一份公告稱,中國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約1.4億人,該數據引發熱議,並引來了證監會的調查。「ED患者約1.4億人」「約70%老年人都存在腎虛狀況」「年輕女性宮頸糜爛的發病率高達90%」……這些在A股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證券公司發布的研報、民營醫療機構廣告、保健品廣告中的數據到底靠不靠譜?
  • 數據|90後是怎樣的一群人?
    儘管標籤內容被限制在20個漢字或字符以內,但這些碎片化的內容被nice認為是最有價值的信息,經過後臺使用種種複雜算法進行數據統計後,一份關於「90後」生活方式的報告出爐了。從其統計過程來看,它尚不算嚴謹的學術研究,甚至創製這份報告的想法,最初也是在媒體或品牌客戶一次次向nice要用戶數據的過程中萌生出來的,但也因為這份報告出自非研究機構,內容顯得十分生動有趣。
  • 《2020微博動漫白皮書》:發布年度作品Top10與年度大V等
    微博動漫年度榜單部分,年度國產形象Top10分別為魏嬰、藍湛、羅小黑、阿狸、葉修、金/King、寧缺、吾皇、洛天依、能天使;年度話題Top10分別為#19天#、#鬼滅之刃#、#我的英雄學院#、#魔道祖師動畫#、#非人哉#、#羅小黑戰記#、#小蘭親了新一#、#哪吒敖丙鎖了#、#水晶鞋漫畫#、#鋼鐵俠#;
  • 《2019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大數據見證樂壇流行
    以多維視角客觀反饋當前華語數位音樂市場趨勢,《報告》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 K 歌四大平臺用戶音樂行為數據為堅硬基石,用八大行業關鍵詞體現了這一年從音樂本身、到用戶習慣、再到市場傾向等不同維度的客觀現象,不僅是各大音樂人的年度成績單,也通過對數位音樂現狀的權威解讀,打開了洞察華語數位音樂產業發展脈絡的新窗口。
  • 抖音發布2018大數據報告《小星星》成年度最受歡迎音樂
    1月29日,抖音發布《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小星星》成年度最受歡迎音樂,最受歡迎的舞蹈是手勢舞。對於小星星的喜愛,有粉絲評論道:「流行的東西總是一時的,但是好聽的經典歌曲,不管多多少年在聽,依然覺得好聽。」
  • 日本公信榜2019年度數據揭曉,島國人民一年都聽了什麼?
    2019年即將結束,近日,日本權威音樂榜Oricon公信榜公布了其2019年藝人、單曲、專輯銷量年終數據報告,從這份報告中,我們也可以一窺日本音樂產業的發展現狀。Oricon公信榜相當於日本的「Billboard(公告牌)」,為Oricon公司所統計並發表的音樂、影視、遊戲銷量排行榜,幾乎匯聚了日本市面上的所有音樂作品,榜單數據在海外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 14日臺灣重要數據公布,蔡英文最不願承認的事被拆穿
    12月14日,臺灣島內一組重要數據公布,臺經濟再遭重擊!多次迴避經濟問題的蔡英文當局最不願承認的事還是被拆穿了,祖國必將統一!據臺海網12月14日報導,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日前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
  • 感悟企業微信2020年度大會:給騰訊半條命
    2020年12月23日,核酸檢測為陰性後,我帶著變紅的行程碼,從北京飛到廣州,參加一年一度的企業微信年度大會。這場活動信息量很大,除了按照慣例宣布企業微信產品重大升級以外(500人客戶群、離職繼承客戶關係等等),微信還宣布了一組組震撼人心的數據:企業微信上的真實企業與組織數超550萬,活躍用戶數超1.3億;今年以來,企業微信開放接口增加到了540個,合作夥伴增加到8萬家,相比去年增長4倍;企業通過企業微信連接及服務的微信用戶數已經達4億;正式啟動企航計劃,提供12億元數位化扶持基金
  • 2019微信年度報告來了!
    1月9日,《2019微信年度數據報告》公布,看了之後發現,是「我本人」沒錯了……  2019年,微信月活躍帳戶數超過11億。    微信用戶活躍高峰,  一般集中在午飯前和下班後。    說到賺錢,  「90後」是主角!  他們不是「精緻窮」,  而是「該省省該花花」。
  • KeepX新華社客戶端發布年度運動報告,讀懂2019中國健身大數據群像
    最近,運動科技平臺Keep聯合新華社客戶端發布了一份「2019年度健身報告」,基於2019年Keep用戶數據,從運動習慣、課程偏好等多方面就運動人群的行為偏好進行分析,並得出一些有趣的結論。Get這份「年度健身帳單」,看看這裡有沒有你的特寫?
  • 由你音樂榜發布2020年度盤點:多維數據解碼華語樂壇流行
    「由你音樂榜」(UNI-CHART)2020年度盤點於1月19日新鮮出爐。作為華語樂壇最具公信力的數據榜單,其背靠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優勢數據資源,基於旗下4大平臺8億月活用戶行為記錄,從歌曲、歌者、用戶、音樂跨界等多個維度,周密梳理並全面展現了這一年華語樂壇流行全貌,在用數字留存音樂乃至時代記憶的同時,也期待給到業界更詳實而豐富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