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16種面部表情出現在相似背景中

2020-12-23 科學網

全世界有16種面部表情出現在相似背景中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25:24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lan S. Cowen研究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的論文發現了全世界有16種面部表情出現在相似的背景中。相關論文發表在2020年12月16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通過將機器學習方法應用於現實世界中的動態行為,他們可以確定自然主義的社交環境(例如婚禮或體育比賽)是否與跨不同文化的特定面部表情相關聯。在兩個使用深度神經網絡的實驗中,他們檢查了來自144個國家/地區的600萬個視頻中數千種情況下16種類型的面部表情系統發生的程度。

他們發現,每種面部表情都與一組背景有獨特的關聯,這些背景在12個世界區域中保留了70%。與這些關聯相一致,不同背景下面部表情最顯著的結果是產生不同面部表情的頻率各不相同。他們的結果揭示了在整個現代世界中保留下來的人類面部表情的細粒度模式。

據了解,了解人的面部表情與各種文化中特定社會背景的變化程度,對於情感能夠對重要的挑戰和機遇做出適應性反應至關重要。將社會背景與特定面部表情相關聯的具體證據很少,並且很大程度上基於基於調查的方法,這些方法通常受到語言和小樣本量的限制。

附:英文原文

Title: Sixteen facial expressions occur in similar contexts worldwide

Author: Alan S. Cowen, Dacher Keltner, Florian Schroff, Brendan Jou, Hartwig Adam, Gautam Prasad

Issue&Volume: 2020-12-16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degree to which human facial expressions co-vary with specific social contexts across cultures is central to the theory that emotions enable adaptive responses to importa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1,2,3,4,5,6. Concrete evidence linking social context to specific facial expressions is sparse and is largely based on survey-based approaches, which are often constrained by language and small sample sizes7,8,9,10,11,12,13. Here, by applying machine-learning methods to real-world, dynamic behaviour, we ascertain whether naturalistic social contexts (for example, weddings or sporting competi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facial expressions14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In two experiments using deep neural networks, we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16 types of facial expression occurred systematically in thousands of contexts in 6 million videos from 144 countries. We found that each kind of facial expression had distinct associations with a set of contexts that were 70% preserved across 12 world regions. Consistent with these associations, regions varied in how frequently different facial expressions were produced as a function of which contexts were most salient. Our results reveal fine-grained patterns in human facial expressions that are preserved across the modern world.

DOI: 10.1038/s41586-020-3037-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3037-7

相關焦點

  • 全球表情包出爐!科學家帶來最常見的16種面部表情
    人類表達心情最直接方式就是面部表情,那麼面對全球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面部表情會一樣嗎?答案是肯定的。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即使在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下,人類在相似社會環境下表達情感的面部表情幾乎是相同的。
  • 超越地域和文化,AI識別出全人類共同的16種面部表情
    「這項研究表明,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在面對生活中最有意義的情境時,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麼地相似。」 該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 Dacher Keltner 說。人類情感表達究竟是否普遍?
  • 人工智慧識別人類16種表情,人與人的不同和相通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6日的《自然》雜誌上,證實了人類情感表達跨越地域和文化邊界的普遍性。也就是說,人類豐富的面部表情可以超越地域和文化。 這也是第一次對日常生活中的面部表情運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全球分析。首先,研究人員使用考恩的機器學習算法記錄了全球600萬個事件和互動的視頻片段中顯示的面部表情,例如觀看煙花、歡樂地跳舞或安慰哭泣的孩子。其中,研究人員開發的在線地圖顯示了與16種情緒相關的面部表情變化。
  • 知人知面不知心:為什麼面部表情不能真實反映情緒?
    人類表達情緒的表情似乎雖不完全相同,卻也還算整齊劃一。這不,許多AI也開始學習如何通過面部表情判斷對象的情緒。通過「觀看」一張張面部表情的照片,配上情緒的標籤,AI就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出一張從未出現在訓練數據中的人臉的情緒。然後,再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通過面部表情識別情緒,這件事本身靠不靠譜呢?
  • 面部表情啥含義?不同人眼中也許不一樣 PNAS 論文推薦
    但是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有些面部表情似乎並沒有普適性。事實上,包括恐懼在內的西方世界公認的幾種表情,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一個與世隔絕的土著民族裡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這一發現對已被廣泛接受的情緒普遍性理論提出質疑,也對新興的人工智慧情緒識別技術帶來挑戰。 人類是否體驗同一系列基本情緒?如果是,他們表達這些情緒的方式相同嗎?
  • FACS丨面部表情編碼系統1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FACS面部表情編碼系統介紹我是charming信息整理自網絡,侵刪可能大多數新人朋友聽到這麼個啥FACS面部表情編碼系統都很陌生,其實對於行業內做動畫的朋友應該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了,當然也有通過其他途徑了解到的比如有通過耶魯大學公開課Human Emoitions了解到的FACS,以及學習心理學專業朋友
  • 戴口罩也能識別面部表情?康奈爾研發耳機表情識別系統
    通常,面部識別技術基於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算法,為了提升面部識別準確性,可能還會採用3D攝像頭或是多顆攝像頭陣列。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攝像頭方案需要檢測到完整的面部五官,在公共場合你也不得不摘掉口罩才能人臉識別,尤其是要用面部識別解鎖手機會比較麻煩。而在VR中,實時面部表情追蹤也會需要多顆攝像頭,缺點是硬體成本高、體積大。
  • 面部表情暴露了心靈的形象
    人體中,臉是這個內部統一體的最表面的尺度。其第一印象和證據是:每一種變化,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只要關係到臉部的一個部分,如動一動嘴唇,皺一皺鼻子,變一下眼神,或蹙一蹙眉頭,就立即會改變整個面部特徵或表情。人體中再也沒有一個在美學意義上自成一體的別的部分會因個別地方的變化而這麼容易地引起整體美的改變。
  • 面部表情才是聲樂演唱完美呈現的關鍵
    , 面部表情要表演到位是尤為重要的。那麼,如何訓練面部表情和眼神的掌控才能在聲樂表演中,完美呈現作品呢?小音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基本功訓練方法,建議大家認真閱讀並加以訓練。眼神光的運用「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
  • 使用Fast.ai和OpenCV進行視頻面部表情和意識檢測
    從實時視頻或視頻文件中檢測面部表情和意識。背後的靈感是什麼?通過網絡攝像頭看著我,但被深度學習所取代實時視頻分類器演示介紹本教程的目標?使用fast.ai庫訓練面部表情分類模型,從您的網絡攝像頭或視頻文件中讀取面部表情,最後添加面部標記以跟蹤您的眼睛以確定意識!在進行該項目時,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弄清楚如何使用經過訓練的分類器,使其能夠有效地用於實時視頻和視頻文件。第一步是用卷積神經網絡訓練圖像分類模型。
  • 娛樂圈中,最有「夫妻相」的幾對明星夫妻,相似度甚至高達99.9%
    不僅僅對於普通人來說,就連娛樂圈中,也有幾對「人見人說像」的明星拍檔,相似度高達99.9%。娛樂圈中,最有「夫妻相」的幾對明星夫妻鄧超和孫儷鄧超和孫儷是娛樂圈中的「模範夫妻」,兩個人從結婚到現在,感情一直很好,兩個人也是經常在網絡上發一些搞怪的照片。
  • 面部表情能夠看出一個人在撒謊?
    在接下來的40年裡,艾克曼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精神病學系成功證實了由查爾斯·達爾文提出的主張:人類表達憤怒、厭惡、滿足、恐懼、驚訝、快樂和悲傷的表情是與生俱來的,是跨文化,跨領域,全球皆準的。從美國到日本,從巴西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無論哪種語言與文化,這7種基本情緒引發的面部肌肉變化大致都是一樣的。而且,情緒的表達是下意識的,基本上難以抑制或隱瞞。當然,我們也可以試一試。
  • 【3D技術】Facial Rigging 人物面部表情控制技術
    從最微弱的面部表情中提取的豐富的信息對面部動畫的科學和藝術產生了高度的期望。
  • 面部出現3個表現,有可能是腦供血不足,別忽視,提防腦梗
    說到腦梗,可能不少中老年人會感覺到聞風喪膽,一名腦梗是中老年人群體中比較高發的一種症狀,而且出現腦梗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話,不但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會危及到人的生命。之所以會出現腦梗的情況,其實與血液濃度升高,導致血管發生堵塞,腦供血不足所造成的。
  • 面部若出現3種症狀,可能是肝臟在「求救」
    肝在體內有「啞巴」的稱號,是沒有與痛覺神經相連的臟器,在發生損傷的時候,很難將「求救信號」發出,人們難以察覺肝臟的變化,等到發現的時候,肝病已經進入到中晚期。肝病早期不聲不響?面部若出現3種症狀,可能是肝臟在「求救」症狀1:鞏膜發黃眼睛黑白分明,水靈靈很好看,身體在健康的情況下,鞏膜應該呈現為乳白色。但是在肝臟發生損傷後,鞏膜的顏色會發生變化,由原本的乳白色轉為黃色,看上去非常渾濁。
  • 網絡表情符號為何流行?"假"表情也能傳達真性情
    兔斯基、阿狸、悠嘻猴、炮炮兵等,這些曾經在網絡上掀起過高潮的呆萌表情早已成為過去式,以可妮兔、布朗熊、饅頭人、詹姆斯為代表的新一代原創網絡表情,已經在即時通訊軟體的表情商店中大肆「吸金」。這些「假」表情何以對網民產生這般吸引?有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對表情符號產生的電活動反應模式,與見到真實面部的反應相似。
  • 面部相似度高達90%,看到對方穿著瞬間出戲
    說到港片中的反派演員,張耀揚無疑是深受大家喜歡的一位,要不然短視頻平臺上,也不會有這麼多人模仿他了。這些模仿者,通常都是戴著墨鏡,因為他們要模仿張耀揚在古惑仔電影中塑造的「烏鴉」,其實戴上墨鏡後很像「烏鴉」的模仿者,未必五官像張耀揚,畢竟墨鏡擋住了眼睛部位。
  • 面部表情怎麼畫?教你畫出豐富的人物表情
    面部表情怎麼畫?教你畫出豐富的人物表情!對於漫畫人物來說,表情到位能夠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飽滿。那麼該如何畫出漫畫中人物不同的面部表情呢?下面微課菌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不同的面部表情的畫法教程。「輕微課」的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1、「悲哀」的表情:人物情緒的最明顯特徵是眉毛,眉毛內部的頂端是如何向上彎曲的,同時下眼框略微向上彎曲,而上眼皮呈更明顯的圓形曲線。
  • 「人肉」搜索網站「PimEyes」:一款面部識別搜尋引擎
    圖源:Getty Images你是否曾想過自己會出現在網際網路的哪個角落?此前,一個面部識別網站宣稱其用戶能夠上傳任何人的照片,並能從全網絡查找此人的圖像。PimEyes,一個來自波蘭的面部識別網站,是一款通過用戶上傳的人臉,從可公開訪問的網站(如湯博樂、油管、WordPress博客、和新聞媒體)查找此人更多圖像的免費工具。從本質上講,PimEyes與目前被全世界警方和執法機關使用的Clearview AI區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