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興趣班鄙視鏈,學鋼琴最沒面子,排第一的你肯定想不到!

2020-12-24 哈學幫

最近一則熱搜吸引到了很多人的關注,熱搜中闡述了中產階級的家庭給孩子上興趣班竟然有一條家長們都「心知肚明」的鄙視鏈,這條鄙視鏈將孩子學習什麼樣的樂器直接和家庭情況對等起來。最讓人看不起的就是學鋼琴的家庭,最能體現家庭經濟實力的竟然是學管風琴的家庭。而中間分別是: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的排列狀況。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誰能學習畫畫、口風琴就已經是非常讓人羨慕的了,而如今這樣的興趣班,到底是為了孩子自己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是滿足家長自己的虛榮心呢?記得之前有一次街頭採訪,當記者採訪起路邊帶孩子上興趣班的家長為什麼要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原因時,更多的家長回答是別人孩子學,那我家孩子也要學。

這句話無不透露著家長對於孩子上興趣班這件事情帶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更有家長可能會讓孩子學習了什麼樣的興趣班成為自己日常的談資。這件事情真是讓人感到可憐和心疼。

可憐家長們為了讓孩子不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竭盡全力的給孩子花費高昂的費用去學習興趣班,但是否搞清楚了方向,是否了解了孩子真正的意願呢?心疼的是孩子的童年也許就活在了家長的設定之下,也許所謂的讓孩子增長興趣的興趣班,卻成為孩子的煩惱和負擔。

我認為興趣班的存在不應該是攀比的,哪怕孩子就喜歡捏泥人,作為家長都不應該自以為是,認為這不是高雅藝術,從而抹殺了一個可能成為雕塑大師的成長之路。家長更不應該拿興趣班作為自己家庭情況攀比的外在條件,這樣很容易給孩子做了一個壞榜樣,潛移默化下孩子很可能也會如此勢利和狹隘。

興趣班不應該和利益掛鈎,也不應該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只有真正喜愛、熱愛、願意全力以赴去做的事情,才有可能讓孩子終身受益。所以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不要讓自己的控制欲迷惑了心智!

相關焦點

  • 鋼琴落入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末端?別讓世俗比較丟了學琴初心
    最近,一篇名為《鋼琴只能排在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引發了熱議。文章列舉了各類課外興趣班中存在的鄙視鏈,其中樂器類為「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鋼琴處於鄙視鏈的末端。
  •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倒數第一?別讓教育「變了味」
    01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悄然興起:鋼琴只能排倒數第一?每年到了暑假,興趣班都是家長們繞不開的話題,這樣的現象在中產階級的家庭中更為常見。今非昔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條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的鄙視鏈,正在悄悄然興起,從前能彈一首鋼琴曲,在我們眼裡都是「小公主」級別的存在了,如今,在這條鄙視鏈上,鋼琴只是排倒數第一,是個墊底的!
  • 學鋼琴被鄙視,中產階級該如何走出興趣班怪圈?
    前些天翻看微博上的新聞,突然發現了這樣的一條熱門話題:中產孩子團體中竟然存在興趣班鄙視鏈,而報名鋼琴興趣班的孩子們,竟然被排在了這條鄙視鏈的最底端。通過近期網上的一些新聞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值得家長們深思的問題。
  • 中產家庭報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已「落伍」,冷門特長才高端
    01中產家庭報名興趣班也有鄙視鏈?一個家庭,不僅要支持全家人的衣食住行,而且還要負擔孩子的教育支出,興趣愛好支出。原以為彈鋼琴、學芭蕾已經很不容易了,在學習過程中花費的金錢也不少,但是可能就是太普遍了,以至於現在有部分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學一些冷門的技能,以便於能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 學鋼琴很俗氣?「興趣班鄙視鏈」正在蔓延,只因家長攀比心理作祟
    金女士本想著給孩子報個鋼琴班,讓孩子陶冶一下情操,可是讓金女士沒想到的是,在她和閨蜜說了此事以後卻被嘲笑了。閨蜜表示說,現在哪裡還有人願意讓孩子學上鋼琴班這樣俗氣的課程的?想要讓孩子將來更優秀,還是應該讓孩子學馬術這樣高檔的課程才行。這讓金女士有些費解,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原本人們都追捧的鋼琴,成了閨蜜口中俗氣的興趣愛好。
  • 興趣班鄙視鏈,凸顯家長的攀比之風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而言,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前途,於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便成了所有父母的教育理念,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興趣班。為了讓孩子更出類拔萃,什麼冷門報什麼,什麼貴報什麼,不管孩子的興趣不說,甚至還存在「興趣班鄙視鏈」,而曾經一度熱門的鋼琴居然成了這條鄙視鏈的最底層。
  • 當代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墊底,榜首全是「冷門」
    久而久之,在教育過程中,原本只是提升孩子素質教育的興趣培養,卻成為家長們的攀比場。你知道嗎?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選擇太「低端」的,甚至會被人看不起。01當代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1.樂器類鄙視鏈: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鋼琴
  • 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
    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比如在「樂器類」的興趣班中,就有一條這樣的鄙視鏈:鋼琴﹤架子鼓﹤薩克斯﹤長笛﹤小提琴﹤大提琴。想當初,首批鋼琴進入到我國的時候,很多家長都開始競爭,想要孩子學習鋼琴,覺得會彈鋼琴的孩子真的很有氣質,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可是,在現在的樂器類的興趣班中,鋼琴處在了最低端,也是入門級,也就是說,當初炙手可熱的樂器,已經變得稀鬆平常。
  • 全國興趣班「鄙視鏈」排行榜:鋼琴因俗氣排倒數,第1名卻很冷門
    一、「你孩子還在學鋼琴?已經過時了」曾經看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的時候,聽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叫作「別和學遊泳彈鋼琴的孩子做朋友」。這是什麼意思?20年前能學鋼琴和遊泳的孩子,那簡直是人中龍鳳,可現在的父母卻儼然把它當作等級最低的「俗物」!
  • 包文婧套路女兒學鋼琴,興趣班開始容易堅持難,家長別犯兩個錯誤
    在《幸福三重奏》中,包文婧跟何猷君奚夢瑤聊天,說起女兒餃子上興趣班的事。餃子自己是想學架子鼓的,但是包文婧想讓她學鋼琴,就開始「忽悠」女兒。包文婧抓住了女孩子愛美的特點,跟餃子說彈鋼琴的時候會穿很漂亮的禮服,像公主一樣,餃子聽了立馬高興地答應學鋼琴。
  • 兒子學了八年的鋼琴成了鄙視鏈最末端?那是你不知道它的美好!
    最近全網都在轉一篇很火的文章《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我讀完跟丁爸說:「我們風雨兼程學鋼琴八年,最終還成了鄙視鏈的最末端」,丁爸說:「你不覺得把這麼多興趣愛好放在一起做比較很荒誕嗎?其實,只要孩子和家長能夠從興趣的培養學習中收穫美好和成長就夠了,哪有鄙視一說。」。
  • 孩子學了5年小提琴,讓我重新改變了對興趣班的看法
    現在很多父母給孩子送興趣班,其實都沒有什麼很清晰的目標規劃,就更不用提堅持下來的方法了,很多家長給孩子投資的錢也都打了水漂,不僅興趣沒養成,還花了高額的學習費,感覺很不值得。這也是很多家長的「心聲」不知從何說起,對於興趣班也是走了很多的彎路,試了很多錯,也跳了很多坑。
  • ...怎麼學,怎樣避坑?(附美術、音樂、舞蹈、體育等興趣班深度分析)
    更別說,這年頭的孩子好多都是自己鬧著要求去上興趣班的啊!潼潼小朋友就是典型,要沒課的日子她還覺得無聊沒意思,天天喊著要給自己加各種興趣班,反而是要做司機的老母親累到一直拼命攔著。不過興趣班這事兒,還真不是都能堅持下來的。過程中要考慮的問題也不少,娃會不會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會不會學得不深等於沒用?
  • 孩子興趣班的「等級制度」,舞蹈因泛濫排倒二,鋼琴因俗氣墊底
    興趣本無三六九等,它本是能夠促使一個人認識周圍的事物,擁有探索未知事物的一項重要動機。但放眼當前,各式各樣興趣班層出不窮,學習、聲樂、器樂、舞蹈……等等班級種類不斷湧現,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不少孩子光是興趣班就報了四五個,就連周末的時間都要被佔據。
  • 外賣員坐商場彈鋼琴,媽媽崩潰大哭:我們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全是冤枉錢
    文|學樂君   原創首發:親子學樂(kidsfund)最近,學樂編輯部的幾位寶爸寶媽討論是不是要給孩子報興趣班、該報什麼樣的興趣班,有人在群裡甩了這樣一條微博:從這個角度來說,興趣班毫無疑問是沒必要的。因為任何興趣愛好,能成為專業表演者的人,都是萬中無一的。中國有3000萬孩子學鋼琴,其中能成為郎朗、李雲迪的屈指可數,能以鋼琴為生的人也少得可憐。站在「有用」的角度來看,這個結果無可辯駁。但是,這個角度最大的問題就是:興趣班本來就不是功利的,功利性的那叫職業技能培訓班。
  • 鋼琴,也許會是我家第一個放棄的興趣班……
    最最最糾結的,是關於這門課到底該不該繼續學,我真的很希望她堅持,體驗一下「我能行」;覺得就這麼放棄特別可惜,更擔心以後遇到同樣的事兒,她也會隨隨便便放棄不懂「堅持」……打住打住!唉,為人父母,就是容易這麼「災難化」所有的「後果」……和老公吐槽,他有句話,在當下特別的火上澆油,但又真的是,靈魂拷問,一下把我給整愣了:「你能接受,孩子不學鋼琴課嗎?」
  • 幼兒園的興趣班,考慮到這三點,參加一下也無妨
    01興趣班來了,忙不過來啊孩子今年4歲了,去年剛上幼兒園,有天家長群裡有家長發出團購興趣班的連結,當時也沒想參加。而且小孩子學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又不是藝術世家,也不想讓孩子走這條路,在幼兒園學點當興趣得了。隔天女兒從幼兒園回來就跟我央求要參加妞妞參加的舞蹈班。我猶豫了半天給妞妞媽媽打了電話問興趣班到底有沒有必要一定參加。
  • 4歲幼童學舞下腰致截癱,這些興趣班,不到年齡千萬別學!
    於是現在的興趣班辦得是如火如荼,以前的寶寶「瘋玩」,現在的寶寶「瘋學」。不過除了給寶寶報興趣班的父母之外,還有一些堅決拒絕給寶寶報興趣班的父母,他們對興趣班的敵意著實不小,因為這部分父母覺得這種行為簡直是在扼殺寶寶的童年。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所以,網友才會覺得易烊千璽在「三小隻」中的舞蹈最棒!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
  • 3年給牛牛報了幾萬元興趣班,我整理了一份0-6歲報班建議~
    現在很多舞蹈班的體驗課都是免費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體驗過再進行篩選。牛牛從8個月開始玩積木,雖然沒上過專門的積木興趣班,但玩了4年積木,小子有一定的基礎,現在跟著說明書,搭建基礎的積木造型沒啥問題。如果你家孩子玩積木也有一定的基礎,可以試著報班,系統開發孩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