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covid- 19種病毒已經升級,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截至2020年3月15日,中國報告了80844例確診的COVID-19和3199例死亡人數。到目前為止,尚無針對冠狀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治療藥物。
近期,Didier Raoulta團隊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在線發表題為「Hydroxychloroquine and azithromycin as a treatment of COVID‐19: results of an open‐label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硫酸羥氯喹對於治療COVID-2019病人有顯著療效。
具體來說,在一項 36 人COVID-2019病人(6例無症狀,2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8例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狀)參與的臨床實驗中,第6天患者鼻咽拭子病毒轉陰率:接受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治療的為100%;而僅接受羥氯喹單藥治療的患者為57.1%;對照組為12.5%(p <0.001),並且與無症狀的的患者相比,具有症狀的患者的藥物療效更顯著。
總而言之,該研究對於治療新型冠狀肺炎患者提供了重要參考作用,但是由於樣本量小,有必要進一步擴大臨床試驗,評估羥氯喹+阿奇黴素治療的臨床功效。
在一項 36 人COVID-2019病人(6例無症狀,2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8例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狀)參與的臨床實驗中,第6天患者鼻咽拭子病毒轉陰率:接受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治療的為100%;而僅接受羥氯喹單藥治療的患者為57.1%;對照組為12.5%(p <0.001),並且與無症狀的的患者相比,具有症狀的患者的藥物療效更顯著。
該試驗入組了20人接受羥氯喹治療,每人每日接受600mg 羥氯喹治療,另外16人為對照來自另一個臨床現場。觀察指標是研究每日採集鼻咽拭子,進行病毒載量檢測。研究終點是接受治療第6天是否依然具有病毒載量。
研究人員還發現,羥氯喹聯合阿奇黴素治療效果最佳,在對比僅用羥氯喹治療、用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治療、以及對照組的PCR核酸陽性率後發現的。
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之前被中國科學家發現擁有體外抑制新冠病毒活性。試驗推斷,羥氯喹的活性應該比瑞德西韋高一些。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一直被中國醫生用來治療COVID-2019患者,並被收納在第7版COVID-2019治療方案中。
這種組合的另一個優點是既可以作為針對SARS-CoV-2的抗病毒療法,又可以防止細菌的交叉感染。考慮到新冠病毒早期主要在鼻腔裡和上呼吸道繁殖,建議在口服的基礎上,硫酸羥基氯喹可以做成口鼻噴霧劑同時使用,除了增加鼻腔和上呼吸道的局部濃度外,這樣還可以防止視網膜藥物濃度過高。
註:部分信息參考自青年學者聯盟YSA公眾號。
參考消息:
https://www.mediterranee-infection.com/wp-content/uploads/2020/03/Hydroxychloroquine_final_DOI_IJAA.pd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