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與癌症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說會促進其生長?

2020-12-18 每日生物評論

在前面的《五味雜談之-辣!》一文中,我們給大家剖析了辣這種容易讓人上癮的味道,今天我們再來說說甜這種更被普遍愛好的味道-甜。畢竟,對辣味的喜愛是有地域限制的,主要集中在亞洲國家,歐美等西方國家很少有好這口的,但愛吃甜食,是絕大多數人類的共同嗜好,眾所周知,糖是最廉價的「安慰劑」,對吧?不過,和辣不同,關於甜食,我們要說的都不是啥好消息,不管我們吃的什麼糖,然後又做了什麼運動,糖都會擾亂激素,威脅我們的健康。以後儘量少吃甜食吧,肥宅快樂水也少喝哦,為了身體健康控制口腹之慾。

糖會促進腫瘤的生長

糖是否會直接餵飽癌症,並促進其生長?根據2019年3月22日發表在《Science》的一項研究顯示,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至少在小鼠身上是這樣的:每天攝入適量高果糖玉米糖漿(相當於人每天喝355ml的含糖飲料)會加速小鼠腸道腫瘤的生長,而這與其肥胖與否無關。研究還表明了飲用含糖飲料會直接促進腫瘤生長機制,該研究由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威爾康奈爾醫學院領導。

研究團隊創建了APC基因被刪除的早期結腸癌小鼠模型,利用結腸癌小鼠模型測試了攝入含糖飲料對腫瘤生長的影響。飲料含有25%的高果糖玉米糖漿,這是人飲用含糖飲料的主要甜味劑。高果糖玉米糖漿中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為45:55。為防止小鼠肥胖並模擬人類每天飲用一瓶碳酸飲料的習慣,研究人員每天用一種特殊的注射器給小鼠口服適量的含糖水。兩個月後,接受含糖水的APC模型小鼠並沒有變胖,但是出現了比常規治療的小鼠更大更高等級的腫瘤。

圖片來源:《Science》

這些結果表明,當小鼠腸道處於腫瘤早期階段時,即使攝入少量的液態高果糖玉米糖漿,也能促進腫瘤生長和進展,而不受肥胖的影響。許多年輕人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發生腸道腫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驗證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人體,然而,基於動物模型的研究表明,長期飲用含糖飲料會縮短癌症生長的時間。對於人類來說,結直腸癌通常需要20到30年才能從早期良性腫瘤發展為侵襲性腫瘤。動物模型中的這些觀察結果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過去30年中含糖量高的飲料和食物的消費增加與美國25至50歲的結直腸癌增加有關。

該團隊又研究了果糖促進腫瘤生長的機制。他們發現,攝入少量高果糖玉米糖漿的APC模型小鼠的結腸中存在大量果糖,並觀察到含糖飲料分別增加了結腸和血液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水平,腫瘤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有效地吸收果糖和葡萄糖。通過前沿技術追蹤腫瘤組織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去處,研究團隊發現果糖首先發生了化學變化,而這一過程使其能有效地促進脂肪酸的產生,並最終促進腫瘤生長。該發現表明,果糖在腫瘤中的作用是增強葡萄糖引導脂肪酸合成的作用。由此產生的大量脂肪酸可能被癌細胞用來形成細胞膜和信號分子,從而使癌症生長或影響炎症。

這項研究揭示出驚人的結果,結直腸癌利用高果糖玉米糖漿作為能量來源促進腫瘤生長,而高果糖玉米糖漿是大部分含糖飲料和很多其他加工食物的主要成分。雖然很多研究發現結直腸癌發病率的增加與飲食存在關聯,但是該研究表明了攝入含糖飲料與結直腸癌之間的直接分子機制。

高糖飲食會損害腸道,加劇結腸炎風險!

腸道健康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除了結腸癌,結腸炎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複雜且容易反覆發作,其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和直腸出血。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患有炎症性腸病(IBD)的美國成年人數量已經從1999年的200萬上升到2015年的300萬。更重要的是,結腸炎開始在兒童中出現,而這些兒童歷來沒有患過這種疾病。

由於該疾病在西方國家的患病率較高,因此研究人員已將富含脂肪、糖和動物蛋白的西式飲食作為可能的危險因素。雖然已經發現高脂飲食會引發IBD,但糖的作用更具爭議性。

10月28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糖是主要「嫌疑人」,飲食中的單糖會改變腸道的微生物生態,並引起小鼠結腸炎。相關成果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

DOI:10.1126/scitranslmed.aay6218

研究人員給小鼠餵食了一種濃度為10%的含有多種飲食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水溶液。結果發現,對於遺傳上易患結腸炎的小鼠或接受化學物質誘導的結腸炎模型小鼠來說,如果先餵食糖溶液,就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基因測序技術分析了接受糖溶液前後小鼠大腸中發現的細菌類型和患病率。結果表明,在給予糖溶液七天後,那些攝入蔗糖、果糖、尤其是葡萄糖的小鼠腸道內微生物數量發生了顯著變化。會產生粘液降解酶的細菌(如阿克曼氏菌)數量變多了,而被認為是「好細菌」且是腸道中「常住民」的其他類型細菌(如乳酸桿菌)卻變得更少了。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保護大腸內壁的粘液層變薄的證據,以及其他細菌感染的跡象。研究人員解釋說:「粘液層可以保護腸黏膜組織免受腸道菌群的浸潤,而用葡萄糖處理過的小鼠中降解黏液的細菌含量較高,表明腸道黏液屏障可能存在潛在的危險。」由於粘液層的腐蝕,在用葡萄糖處理的小鼠中,腸道細菌與大腸的上皮層非常接近,而突破上皮屏障是腸道炎症的主要起因。

隨後,研究人員又將飼餵糖的小鼠糞便餵給了其他無菌小鼠,發現這些小鼠發展為更嚴重的結腸炎。這表明,葡萄糖誘發的對結腸炎的易感性可以與患病動物的破壞性腸道菌群一起傳播。此外,研究還發現,儘管葡萄糖的作用最大,但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這三種簡單的糖都深刻改變了腸道菌群的組成。先前已經有研究表明,人類和小鼠的腸道菌群都可以隨著飲食的變化而變化,這也清楚地提醒我們,必須注意自己的飲食。

參考資料:

[1].Dietary simple sugars alter microbialecology in the gut and promote colitis in mice

[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0/201029142042.htm

扎心了,老鐵,還是管好自己的嘴吧。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少吃這5種含糖食物,正常人吃過量的糖會促發癌症
    引發癌症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飲食不當、酗酒、抽菸、生活習慣不佳、環境因素(如空汙)、壓力等多重複雜因素。而高糖飲食很可能會造成營養失衡或是代謝變差的問題。位在美佛羅裡達州坦帕市的莫菲特癌症中心助理研究員艾瑞克(Eric Lau)曾指出:糖本身雖然不會致癌,但卻會促癌,甚至可以說與癌症有間接關係,吃了太多的糖會造成肥胖問題,就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 為什麼癌症病人越來越多,癌症的真相是什麼?
    癌症為什麼這麼厲害啊?首先說一下什麼是癌症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身體由細胞組成細胞生長是受基因控制的比如我們為什麼會長五個手指頭為什麼我們的手指頭長到一定長度就不長了對人體沒有任何作用的搗亂分子而且,它們之間也沒有協作沒有首領來管理都各自為政,甚至自相殘殺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不管是正常細胞,還是癌症細胞,概不放過
  • 冬天脂肪囤積速度加快,過多脂肪促進癌症及轉移
    三、脂肪細胞這樣促進癌症轉移過多的脂肪不僅使患癌風險增加,也加快了癌症的轉移。不久前,一發表於《科學》子刊的研究揭示了肥胖與癌症轉移之間的密切關聯,以及肥胖為何會促進癌症發生轉移。然後,研究人員分別向苗條小鼠和肥胖小鼠的ECM裡,放入三陰乳腺癌的癌細胞,發現肥胖小鼠和三陰乳腺癌小鼠的ECM具有同樣的功能,均可加快腫瘤細胞的增殖與侵襲,促進其轉移。而苗條小鼠的ECM則不能促進癌細胞轉移。
  • 食物和癌症的關係,預防癌症的營養素有哪些?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人類很早就開始尋找癌症和食物之間的關係,大約公元前400年,「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記載過,用飲食來治療癌症。 因為食物除了可以用來填飽肚子以外,還有一些營養和化學作用,有些食物可以導致癌症,而有些食物也可以用來預防癌症。
  • 牛津大學40萬人研究數據:雖然促生長,但也與多種癌症發病風險升高...
    而在人體中,也有多種物質可以促進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 IGF-1是一種類似於胰島素的激素,具有廣泛的作用,在細胞增殖、分化、代謝和凋亡以及血管生成中發揮著作用,可促進生長發育,尤其是在青春期期間。
  • 我們為什麼會得癌症?3個影響因素,要注意!
    為何會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觀點呢?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癌症之間究竟有何關係?想要解開這些疑惑,就得從癌症是如何發生說起。 癌症的發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癌細胞想要形成惡性腫瘤,3個關鍵的因素缺一不可的。
  • 染髮和癌症之間,有關係嗎?若如果不是此3類人,或許會更安全些
    有的人說是快樂,有的人說是金錢,有的人說是家庭,但方醫師認為,這一切的基礎都來源於就健康的體魄,身體健康才應該是生命中最該看重的事情。正是所謂的愛美之心,人人都有,尤其是對女人來說,她們希望能在新年結束時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從早上開門到晚上十一、十二點,這裡是城裡最熱鬧的地方。小編說,這個地方是個理髮店,店裡的女人大多不是染髮就是燙髮。
  • 減肥「少糖」是什麼意思?99%的博主都弄錯了糖和醣的關係
    減肥過程中,總能被說「少糖飲食」。但99%的可能都不知道,用「糖」來描述並不準確。減肥過程中所說的「少糖」,這個概念很廣,包括一切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甜味劑統稱為醣,而糖包含其中。一張圖可以表明糖和醣的關係:醣類,也稱為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和氧組成的有機化合物,以葡萄糖的形式持續為身體細胞供應能量。
  • 為什麼身體強壯的人會突然確診癌症?體弱的反而不會?
    為什麼強壯的人會突然查出癌症?癌症的發生是多因素、多環節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可概括為致癌因素和抑癌因素兩方面。人們的4大行為,會助力癌細胞生長其實,癌症患者會確診癌症,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給予癌症機會靠近自己。世衛組織就明確指出,某些食物和行為會助力癌症生長。
  • 惡性腫瘤跟淋巴癌之間有什麼關係?如何區分?別搞錯了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腫瘤,腫瘤有良性與惡性之分,良性的腫瘤生長比較緩慢,不容易轉移,與惡性腫瘤是相反的。不過,良性腫瘤在某些條件下也可能會轉化為惡性腫瘤。而癌症的範圍是比較局限的,可以說癌症就是惡性腫瘤,但腫瘤不完全等於癌症。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比較快,而且還可能會侵犯到周圍的組織或器官,會進場轉移和擴散。
  • 醫生不願意說的癌症真相: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毒死的
    安德列·莫瑞茲在《癌症不是病》一書中說:殺死癌症患者的不是腫瘤,而是其背後導致細胞突變和腫瘤生長等的其他原因。癌症發生的真相是:當機體處於酸毒(來自於食物、心靈等)的情況下,身體的免疫防線就會低弱,這時若遇到外界的致癌物(如二惡英、黃麴黴素等),癌症的種子就在你身體裡種下了。
  • 為什麼癌症的英文叫cancer?答案在天上
    不知各位小夥伴注意過沒有,醫學的標誌是一根蛇杖,醫院或醫學院也常常把它作為院標。聽小V說: 在星空條件非常好的時候,天空中可以看到一片星雲,因為其形狀詭異,常讓人感到恐懼和驚悚,故被稱為「鬼星團」(第一張圖),古埃及人認為那是人死後靈魂聚集之處,也是冥界的入口,稱之為「積屍氣」。這個星團就位於巨蟹座,而巨蟹座的英文就是Cancer。 你是否記得《聖鬥士星矢》?裡面的巨蟹座黃金聖鬥士---迪斯馬斯克的絕招叫什麼?
  • 為什麼我們要減肥?科學家證實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當前,肥胖已被證實與數十種癌症(肺癌、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患病風險增加,以及更差的預後和生存率有關。多年來,科學家也已經發現了與肥胖有關的、可以導致腫瘤生長的危險因素,比如代謝變化和慢性炎症。但是,對於肥胖和癌症之間相互作用的詳細過程,依然還不清楚。
  • 運動會促進癌細胞轉移嗎?癌細胞轉移時,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比如運動,運動能增強抵抗力,但臨床上有不少癌症患者術後每天都堅持鍛鍊,複查的時候,卻發現癌細胞轉移了,這讓他們感嘆,得了癌症還是不要折騰了,養著吧,運動反而促進了癌細胞的轉移,這不是好心辦壞事嗎?但運動真的能促進癌細胞轉移嗎?轉移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下面告訴大家真相,很多人都走入了誤區。
  • 大薏米和小薏米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薏米分大薏米和小薏米,那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促進新陳代謝】: 薏仁可以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等作用,並可幫助排便,所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 食用方法:錢草苡米粥,將金錢草30克,放人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濾渣留汁,放入意米100克煮成粥,加適量糖即成。 功效:利尿,排石,通淋。 作用:主治腎結石,尿路結石。3.【防止脫髮】: 具有營養頭髮,防止脫髮,並使頭髮光滑柔軟。
  • 美國科學家找到治療脫髮方法,補鐵和補鋅可以促進頭發生長|血紅...
    【英國《Daily Express》12月16日報導】題:脫髮治療:補充鐵和鋅可以幫助促進頭發生長。脫髮已是一個普遍性難題,但某些維生素可能有助於改善脫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正常的細胞生長和機體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當它們缺乏時可能導致脫髮。
  • 為什麼易被癌症和慢性病盯上?是因為「月半」!
    超重或肥胖不僅導致癌症風險的增加,也會導致癌症死亡率的增加。 脂肪通過影響細胞生長,細胞內的化學反應以及身體的生殖周期,從而導致癌症的發生及發展。 一些情況下,生酮飲食也能夠助腫瘤治療「一臂之力」。
  • 癌症手術切除後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常見癌症轉移部位特徵
    癌症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呢?這問題也是在我公眾號裡邊最多患者問到的問題。 第一點:腫瘤細胞的無限制生長能力促使腫瘤不斷地侵襲周圍組織。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腫瘤浸潤和侵襲。 一般原位腫瘤以消化道腫瘤為例,發生在黏膜上皮的腫瘤會逐步向外浸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臨床以黏膜下層作為分界,沒有穿透黏膜下層的腫瘤發生遠處轉移的較少。而侵犯到肌層和漿膜層的腫瘤預後就要差些。
  • 1號促進生長?2號促進開花,偶爾用沒事
    最近春天看到有人在賣多肉也賣肥料的時候說,多肉需要上肥料,多肉不長個,就用花多多一號,不上顏色就用花多多二號,可以噴葉面,也可以灌根,當時春天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首先,我們看一下花多多一號和二號分別是做什麼用的?
  • 染色體碎裂促進癌症中基因擴增的進化
    染色體碎裂促進癌症中基因擴增的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2:53:46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Don W. Cleveland、Peter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