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小學生打鬧,竟引發爸爸約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要牢記這5條

2020-11-28 騰訊網

「狠三狠四儂不買帳,那明天校門口見!」

「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

近日,上海市楊浦區

兩名小學生的爸爸

因為兩個孩子在學校發生矛盾

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

為了替娃出頭

「熊家長」在群裡約架

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據了解,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二人的家長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

「陳爸,你是不是沒吃過苦頭!」聊天記錄截圖顯示,其中一名小學生的父親張某因為兒子疑似在校被打,在家長群內率先發難。

被點名的「陳爸」反駁稱,自己兒子確實打了對方三下,但起因是對方做操踢了自己兒子屁股。「陳爸」還不甘示弱地表示:「口氣這麼大,你說,我隨你。」

隨後兩人爭吵升級,火藥味漸濃,並約定第二天早上在校門口見。

家長約架微信群截屏 圖片來自網絡

家長約架微信群截屏 圖片來自網絡

家長約架微信群截屏 圖片來自網絡

爭吵中,兩名孩子的媽媽也加入「戰局」。

張媽對陳爸稱:「前幾天我兒子去倒個水,你兒子就絆他一跤,回來說膝蓋疼。我們想孩子頑皮也算了,今天又主動挑事,不能光聽自己孩子的,要去調查調查的。」

陳媽則對張媽說:「麻煩加下你微信,確認下情況!」

形勢愈演愈烈,其他學生家長紛紛在微信群內勸架,希望平息糾紛。

「熊家長」打得頭破血流

誰料劇情在娃這裡反轉了

記者從楊浦區相關教育部門了解到,由於家長「約架」的微信群裡只有家長沒有老師,老師從其他家長處得知後,已通知了雙方孩子的媽媽到校處理此事。

然而,9月30日早上8點多,陳某就帶著U型鎖直接敲了張某的頭,致後者頭破血流。事發後,學校老師馬上撥打了120和110,張某被送往醫院治療。

記者還從楊浦相關部門獲悉,衝突當天,張某被送往醫院,在醫院對傷口進行處理後,無大礙,當天已離開醫院。目前警方已經介入,雙方家長正在進行調查處置,傷情鑑定也在進行中。

涉事小學也立即將此事上報給了楊浦區教育局。據介紹,學校心理老師將分別和兩位小男孩談心,安撫他們的情緒,並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據介紹,兩名孩子都是男生,這個年齡段孩子活潑好動,互相之間打鬧一下,引發了一點小摩擦。

為了預防此後再發生同類衝突,學校還將對全校的學生進行行為規範教育,並計劃召開相關家長會。教育局和學校還將邀請楊浦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到校給學生們做講座,並配合公安機關進行後續調查。

據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消息,兩個孩子的班主任介紹,在家長發生衝突之前,兩個孩子的小矛盾已經化解且和好。兩個家長在打架時,他們的孩子正在一起手拉手玩耍!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

家長該如何處理

有句話叫「小孩打架不記仇」,也許恰恰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那樣較真。對孩子們來說,沒有「吃虧與不吃虧」的概念,所謂「吃虧與不吃虧」都是家長的想法。

所以孩子剛剛打過鬧過,眼淚一幹,又在一起親密無間地玩耍。只要能保證孩子的安全,沒有必要把孩子之間的問題看得過於嚴重。如果一點磕碰都不容許發生,那就只能犧牲孩子的活動空間和探索機會,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的。

孩子發生爭執是避免不了的,家長該怎麼處理呢?各位家長一定要牢記以下5條:

(1)判斷這是孩子間的「正常衝突」還是受欺負

孩子的打鬧很多是遊戲的成分,他們會偶爾拉拉同伴的小辮子、拍拍他們的肩膀,但由於他們還不會控制這些動作的度,有時會造成一些傷害事件。平常家長可以提醒孩子,玩鬧的時候不要動作過度,不要打到對方身體比較脆弱的部位,如眼睛等。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鬧沒有造成安全事故,家長沒有必要把孩子之間的打鬥看得過於嚴重。

(2)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對方或實施懲罰

孩子之間發生爭執,他們自己處理問題的過程,也是鍛鍊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過程。家長聽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是太了解,如果直接插手,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麻煩、更複雜。

(3)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小夥伴之間的矛盾,向家長尋求幫助時,家長應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確定最終的解決方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如果事情較嚴重,應與老師和對方家長共同商量解決之策。

如果責任在自己,應主動向對方道歉。

如果責任在對方,應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行為,以防止孩子模仿,並鼓勵孩子心胸要開闊一些,不要斤斤計較。

如果是原則性問題,要教育孩子學會用適當的方法爭取自己的權益。

(4)巧與對方父母溝通,鼓勵孩子正常交往

雙方父母最好能誠懇地交談,彼此諒解,友好地解決問題。孩子是最敏銳的觀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並且在他們幼小的心裡留下父母深刻的印象。友好地解決問題能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幹戈為玉帛,在成長過程中,不做「小霸王」。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間常發生爭吵和糾紛,就限制孩子與同伴交往,要創造條件,鼓勵孩子與人交往,讓孩子在衝突和糾紛中獲得體驗,增長與人交往的經驗。

(5)不提倡家長插手,但不等於家長就應該坐視不管

有些情況下,如孩子面臨危險,或是和同學之間的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時,是需要家長了解、參與,並幫助孩子協調解決的。如果需要介入,也要記住放寬心態,抱著協助的態度,而不是主動地替代幫辦。在孩子向你求助時,要問孩子:「你希望我為你做什麼?」聽取孩子的請求後,家長應該提供機會,讓孩子體驗一些積極的解決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握手言和」等。

雖然小編不提倡家長插手,但不等於家長就應該坐視不管。家長要對孩子表達信任和提供支持,可以對孩子說「我相信你能想辦法處理好這件事」,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和小夥伴產生矛盾並不是壞事

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處理矛盾的方法

讓化解矛盾的過程變為促進孩子成長的過程!

版權聲明: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家長群兩個爸爸約架,兩個媽媽也加入,後果太慘痛
    兩名小學生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家長約架微信群截屏 圖片來自網絡家長約架微信群截屏 圖片來自網絡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
  • 上海兩小學生打鬧 家長約架鬥毆……最新後續來了
    前不久,有大量網友反映:上海楊浦一小學三年級兩名家長約架打傷人,導致一人頭皮出血、鮮血直流。而起因是因為孩子之間發生了肢體衝突,其中一方的孩子父親在班級家長群裡「約架」!並與對方孩子父親發生衝突打架,導致一人受傷。事發後,學校和警方已經介入處理。
  • 家長該怎樣處理小朋友之間發生的矛盾?這樣處理值得推薦
    學校可以說是孩子們的一個小社會,在校園中孩子們發生衝突和矛盾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當孩子們發生爭吵甚至攻擊時,作為家長應該要如何處理呢?「狠三狠四儂不買帳,那明天校門口見!」「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
  • 替娃出頭,家長群兩個爸爸鬥狠約架,頭破血流!劇情在娃這裡反轉了…
    兩名小學生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視頻製作:021視頻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發生摩擦,兩名爸爸竟在微信群內「約架」。
  • 替娃出頭,兩名爸爸鬥狠約架,頭破血流!誰料劇情反轉
    喜事直接變成了喪事,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遠遠還沒有結束。狠三狠四儂不買帳,那明天校門口見!」「不是看不起你,你不來的話考慮後果。」兩名上海小學生的爸爸,疑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小打小鬧,竟在家長微信群中「放狠話約架」。近日,一則「小學家長約架,頭破血流進醫院」的微信對話截圖和視頻在網上熱傳。
  • 替娃出頭,滬一小學兩名家長鬥狠約架,頭破血流!誰料劇情在娃這裡...
    這樣幼稚的對話居然來自上海兩名小學生的家長估計有些坊友前兩天已經在網傳圖裡看到了而起因疑是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小打小鬧……▽▽▽網傳截圖顯示,兩名三年級男生因在學校做操時「踢屁股」,倒水時「絆摔跤」產生摩擦,兩名學生家長遂在微信群內發生口角並「約架」。
  • 小學班級群2個爸爸鬥狠約架,頭破血流,媽媽也加入「戰局」!2個小...
    最近,上海有兩位爸爸,在孩子的班級群裡這樣「放狠話」約架,最後還打得頭破血流。最近,在上海發生了一起小學生打鬧,家長約架最後打進了醫院,其中一位家長頭被打破。事件發生在9月30日上午8點多,陳某就帶著U型鎖直接敲了張某的頭,致後者頭破血流。
  • 家有這三種爸爸,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別不信!
    足見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如果說母親給予孩子更多的是溫情,父親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盞燈,指引著孩子前行的方向。但是孩子攤上這三種爸爸,可不是什麼好事。1/壞榜樣爸爸晨媽前天就看到一則#兩名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的新聞,也算是開了眼界了。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後,老師和家長「四步曲」
    幼兒園是孩子的小社會,在這裡發生矛盾與衝突在所難免。當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甚至攻擊時,很多時候大人難以及時趕到制止,可是面對孩子之間已經產生的矛盾,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如何處理好孩子之間的「相處問題」,是每個老師和父母都需要真實面對的問題。
  • 小學生作文《爸爸的腳臭》火了!嫌棄又無奈,網友:看給孩子燻得
    文|娟娟lu教育小學生如何能寫好「作文」?這可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現如今很多小學生的作文寫得都一言難盡,不但前言不搭後語,而且腦洞大開,讓一眾家長摸不著頭腦,又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嫌棄又無奈,網友:看給孩子燻得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作為」如果能將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就足夠值得家長和老師欣慰,但是這個小學生,不僅把「爸爸的腳臭」形容的非常到位,還把「臭」體現了出來。
  • 孩子間發生衝突36.8%受訪家長支持打回去,30.8%受訪家長反對
    孩子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會與同齡人發生衝突。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們會怎麼做?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3名未成年人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孩子之間發生衝突,49.5%的受訪家長表示會幹預,8.0%的受訪家長不會,42.5%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北京家長馮蕭(化名)的兒子在讀幼兒園。馮蕭認為,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在所難免,這是他們社交能力的鍛鍊,至於家長是否幹預要看情況。
  • 江蘇宿州發生一起事件,孩子打鬧時哭泣,家長將對方孩子扇倒在地
    1月13日,江蘇省蘇州市一家幼兒園內發生一起讓人氣憤的事件,一名孩子家長因為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打鬧時哭泣,家長不由分說,直接上去一巴掌將小朋友扇倒在地,並且還不罷休,嘴裡一直說著狠話。據了解,當時兩個小朋友就是很正常的在打鬧,過程中還有說有笑的,可能是在打鬧期間孩子被弄疼了,就哭了起來。
  • 平安過寒假,這四點要牢記
    然而,意外往往就在一瞬間發生,這不,剛放假,一位十歲的小男孩就在放鞭炮時被炸身亡。據報導,1月10日下午5點左右,寧夏銀川市永寧縣的一名十歲的小男孩在小區裡玩耍時,將一個點燃的鞭炮從身旁的窨井蓋的孔隙裡投了進去,瞬間就發生了爆炸,男孩和水泥井蓋當時都被炸飛,孩子被炸到5米之外,在空中飛出兩米多高,落地時已經嚴重受傷。
  • 網紅小學生模仿家長語氣吐槽爸爸:孩子壓力大怎麼辦?
    幾個月前,福州網紅天天模仿家長語氣吐槽並「教育」爸爸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天天瘋狂的吐槽爸爸:「這次你年假,你也想想你學什麼?」「我想給你報個樂器班,不說話是什麼意思?」「一叫你,你就屎尿屁,大便拉不出來嗎,你這個臉?」這話看著有問題沒?是不是似曾相識?
  • 避免孩子發生意外事故,怎麼辦?
    >分析活潑、好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小學生意外傷害是在玩耍中發生的。>防止孩子意外受傷,家長可以這樣做:1、幫助孩子樹立安全意識父母要鼓勵孩子參加健康的課外活動,並給孩子說明哪些活動是不安全的>2、教育孩子學會觀察活動環境小學生注意範圍較小,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差,往往是由情緒支配行動,因此父母應該要求孩子在活動時注意觀察周圍的環境,這是培養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 倆孩子從商場四樓墜亡,只因家長做了這件事...內附最全兒童安全隱患家長鬚知!
    - 視頻時長:00:30 -慎點▽據從天津大悅城方面了解,今晚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事發時父親抱著兩個孩子從4樓往下看,倆個孩子都要家長抱抱,不幸的是,老大先掉下去了,家長要夠老大,老二也下去了... ,竟發現——筷子居然插進了孩子眼眶,鮮血正從孩子的嘴角滲出!
  • 擔心孩子走丟怎麼辦?平時做到2點,外出孩子再也不離開家長!
    小女孩在和父母走丟後,就引起了商場保安人員的注意,商場的保安人員為了小女孩的安全,就找來了兩名警察讓他們幫忙找小女孩的父母。小女孩在警察的詢問之下,說出了父母的名字,但是她一時答不上來,小女孩只能對警察說,「我的爸爸叫作死胖子,因為我的媽媽都是在家裡這麼稱呼爸爸的。」警察和保安們聽到以後紛紛笑了。
  • 山西兩名家長毆打小學生,猛扇巴掌,學校表示家長是偷偷混進學校
    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導讀:要想解決校園霸凌問題,其實需要多個方面的努力。學校、家長、社會三個方面都應該好好地保護孩子不被校園霸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校園霸凌的事件引發人們關注。作為家長,很多人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在校園內遭受不公正的對待。由於校園較為特殊,通常這類案件學校總是願意息事寧人了事。但是,近日在山西嵐縣,就有家長忍無可忍後衝入校園。
  • 飯後摔一跤,孩子就沒了!孩子吃飯時,家長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皓皓是因為剛吃完飯不久,摔倒後一哭導致食物反嗆,迅速堵住了氣管引發窒息。 孩子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追逐打鬧,很容易造成食物殘渣被誤吸入氣管,導致呼吸系統感染,甚至窒息。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不要讓孩子養成吃飯時追逐打鬧的壞習慣,更不能追著孩子餵飯。 吃飯時劇烈運動,不僅對孩子的腸胃不好,還有可能引起食物反嗆、發生窒息的危險。
  • 「子不教,父之過」,這5件事爸爸責無旁貸,媽媽代替不了
    不難看出,古代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是給孩子陪伴比較多,孩子成才成器很關鍵的一個角色。現代教育父親忙於工作奔波,陪伴男孩子最多的是奶奶或者媽媽。所以說,大多數情況下父愛是缺失的。這樣父親陪伴孩子的越來越少。那麼集中體現這5個方面:如果你是爸爸請仔細看,牢記這五點,多多的去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如果你是寶媽,一定要牢記。這五件事多讓爸爸去做,你儘量不要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