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真正的四行倉庫之戰,可能一點都不激烈?

2020-10-03 OP故事


最近電影《八佰》被炒得很火:點映票房破1.8億,

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被稱為「華語戰爭片的新高度」,

具有「頂級的製作,瘋狂的構思,極限的創作力」。

所以我今天抽空看了一下電影,也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關於電影

1.整體場面和特效還可以,值得去影院一看,當然,真實性的細節就不要太在意了

2.國產電影的通病就是BUG很多,大量細節經不起推敲。比如最後的衝橋一段,日軍的狙擊打在士兵的背後和側面是比較正常,但電影中很多鏡頭都顯示打在正前胸,你以為是在拍《刺客聯盟》嗎,拐個彎打回來?

四行倉庫


八佰劇照

3.最讓我感動的一段還是陳樹生身捆手榴彈,從四行倉庫一躍與日軍同歸於盡,之後其他士兵排成隊列,身綁手榴彈,高聲喊出姓名便一躍而下的部分。

八佰劇照

4.關於四行倉庫的日軍戰報:日軍戰死1人,重傷2人,輕傷24人,輕微傷14人。中方戰報:守衛四行倉庫的88師524團1營,總共423人,在四天四夜的戰鬥著,陣亡14人,傷23人;撤退時陣亡5人,傷24人(其中包括1營營長楊瑞符少校),合計總共陣亡19人,傷47人。

5.從戰報上的數據看,真正的四行倉庫之戰,應該一點都不激烈。


二、講講當時日軍的實力

在電影《八佰》中,很多士兵都是直接被爆頭的,雖然我們都知道這裡面有誇張的成份,但日軍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一句話: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裝備、訓練、後勤等各個方面全面碾壓中國軍隊。

1、單兵裝備

日軍單兵裝具涵蓋了一名士兵在戰場上方方面面的需求,非常全面。

日軍裝備

作戰保障方面如彈藥盒、地圖包;生活保障方面如水壺、飯盒;被服方面如綁腿、護腿、雨披、軍毯、帳篷布;實用工具方面如步兵鍬、鐮刀、手斧、軍鎬;防護保障方面如防毒面具、護目鏡、防蚊頭罩、蚊帳以及攜行具的腰帶、背包、挎包等等,洋洋灑灑,蔚為壯觀。

這樣的配備,簡直甩國民黨4、5條街,更不用說單兵裝具基本為0的八路軍了。


2、武器

日軍方面請看上圖,我就不多說了,而且每名日本士兵攜帶120發彈藥,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八路軍情況。

1940年2月,中央軍委發布指示,明確要求八路軍必須要保證人槍比至少5:1;6月,中央軍委再次明確要求華北地區的部隊至少保證人槍比例4:1。

而當時35萬人的八路軍只有200萬發子彈,人均擁有彈藥才6發!

4個人才有一條槍,人均彈藥6發,這就是八路軍當時的情況。

因為有充足的彈藥供應,所以日軍能進行大量的實彈訓練,士兵射擊準確率非常高,所以《八佰》中展示出來的日軍實力只是稍為誇張一些而已;而八路軍因為彈藥奇缺導致大部分士兵都沒有經過實彈訓練就拉上戰場,射擊準確率與日軍相比差了一大截。

這些訓練水平的差距到戰場上就只能用幾倍的人命來填。不信,我們就往下看。


三、講講一場著名的但又不為人知的戰鬥——關家戰鬥

關家堖戰鬥,是1940年10月30日到31日進行的抗日戰爭中百團大戰的第三階段進行的一次最大的進攻戰役。

百團大戰很出名吧。

但知道關家堖戰鬥的卻不多。

1940年10月25日,日寇岡崎大隊長率500多人衝入山西省黎城縣東南的黃崖洞外,嚴重威脅八路軍在黃崖洞的兵工廠的安全。

對於這隻孤軍深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的日軍,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決定調集優勢兵力將之殲滅。

八路軍調集了8個主力團總兵力超過2萬人,將岡崎大隊團團圍困於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為了拿下關家堖,彭德懷甚至把八路軍總部直轄的特務團都拉出來參加戰鬥,

20000人:500人啊!

從紙面上來看,那絕對是壓倒性的優勢。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NO!!!

八路軍從10月29日對岡崎大隊發起總攻,血戰2天2夜,最終只重創了岡崎大隊,消滅日軍400人未能完成全殲岡崎大隊的目標,但八路軍為此付出了傷亡幾千人的代價,幾個主攻主力團基本都被打殘。

關家堖戰鬥遺址

關家堖戰鬥對後來的敵後抗戰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彭德懷甚至將關家堖戰鬥視為自己戎馬一生的四大敗仗之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百度。

另外囉嗦一句:抗日神劇少看,影響腦子。


四、最後講幾句

神劇只是神劇,但真實的抗日戰爭其實是非常殘酷的。

根據歷史數據,八年抗戰,中國軍隊與日軍的作戰長期保持著10:1以上的交換比:日軍陣亡大致是44萬人,而中國軍隊則是300萬以上,另外還有3500萬平民死傷。

由於落後,中華民族面對日軍的入侵,只能用屍山血海的人命去填!

所以義勇軍進行曲中的那句歌詞「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不是煽情,而是血淋淋的事實。

過去,無數的英雄先烈以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撐住了這個國家集體意志沒有崩潰,而這種萬眾一心的凝聚力,也終將伴隨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這,也許才是《八佰》應該要真正表達的內涵!

八佰宣傳海報

相關焦點

  • 大神用樂高還原電影《八佰》 追憶四行倉庫之戰
    大神用樂高還原電影《八佰》 追憶四行倉庫之戰 近日,一名網友大神用樂高動畫還原了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
  • 管虎的《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戰
    《八佰》籌劃了10年,拍攝230天,影片處處寄託著導演管虎的匠心。《八佰》劇照為了更真實地呈現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爭場面,管虎在蘇州找到一塊地,歷時18個月,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而南岸的民眾,躲在一把脆弱的保護傘下,從事不關已到吶喊助威,只是這眼前的真實戰爭,激發了內心的良知,這種戰爭的壓迫感將民眾短暫的凝聚到一起。真實的四行倉庫戰:淞滬戰役期間,中日雙精銳部隊在上海爆發大戰,國軍在局部戰場取得勝利,由於缺少海空優勢,國軍激戰兩月,損失慘重。
  • 看過了《八佰》,還是沒明白四行倉庫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周摘要:《八佰》的熱映,也使很多人知道了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但影片裡語焉不詳,對這段歷史不熟悉的人,還是沒明白四行倉庫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但影片裡語焉不詳,對這段歷史不熟悉的人,還是沒明白四行倉庫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八佰》的劇情設計是很大的短板,細節就不多說了,最大的疏漏就是居然沒有把為什麼要堅守四行倉庫這麼重要的事情講清楚。
  • 四行倉庫之戰,只打死了一個日軍?這是真的嗎?
    隨著影片《八佰》的火爆熱映,四行倉庫之戰也成為眾多軍迷和戰史愛好者的熱議話題,討論的焦點直譯就是在這場戰鬥中,到底打死了幾個日軍?    如果告訴你,這場戰鬥中,只打死了一個日本兵,恐怕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相信。    這個說法來自日軍的戰報,這場戰鬥日軍戰報的傷亡數字是:重傷3人,輕傷24人,輕微傷14人。
  • 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電影《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阻擊日軍,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看過了《八佰》,還是沒明白四行倉庫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
    摘要:《八佰》的熱映,也使很多人知道了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但影片裡語焉不詳,對這段歷史不熟悉的人,還是沒明白四行倉庫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
  • 《八佰》觀影指北:四行倉庫的前世今生
    電影《八佰》在跌宕了一年之後終於可以上映了,做為疫情後首部上映的有份量的國產大片格外引人注目。該片在2020年的八月十五日進行了第一次點映,好評如潮。總體觀影感受不錯。在豆瓣的評分8.1,這個評分在國產電影中是比較高的了。
  • 電影《八佰》反響熱烈 走進四行倉庫探尋歷史真相
    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電影《八佰》掀起一陣熱潮。要了解四行倉庫與「八百壯士」的歷史全貌,就不得不提蘇州河畔的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正值暑假,記者看到不少親子家庭頂著烈日,自發來到紀念館參觀,不忘卻那段悲壯的歷史。
  • 《八佰》的爭議和真相,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在保衛著什麼?
    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上映,這部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戰爭時期,講了在四行倉庫400名戰士拼死抵抗三十萬日軍堅持了四天四夜的故事,那麼這個四行倉庫到底有什麼樣的用處需要這樣以命作為代價來保護呢?
  • 電影《八佰》與四行倉庫保衛戰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電影《八佰》的基本尊重歷史事實,製作精良大氣,場面恢弘寬大,戰鬥激烈殘酷,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正在強大起來的中國,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時代。>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
  • 四行倉庫之戰完全是中國人的恥辱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一場孤軍無援的「必敗」之戰,八百壯士的誓死堅守,不僅向國際展示了國人的勇氣和尊嚴,更凝聚了當時潰散的民心。總之,加上這次管虎的電影《八佰》,這已經是四行倉庫之戰第3次被搬上大銀幕了。只不過前2次都是由國民黨政府主持拍攝,這次是華誼公司投資拍攝。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一直被宣傳成中國軍隊英勇抗敵的一面旗幟。尤其是謝晉元部在4天的戰鬥中,以僅僅傷亡30多人的代價,就斃傷日軍一百多人,是淞滬抗戰以來中國軍隊表現最好的一次戰鬥。
  • 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年前很多影片迫於疫情的關係,不得不被撤檔。歇業半年多的影院現已重新開業,各種大片陸續排期,每天都有新驚喜:管虎《八佰》定檔8月21日,成了整個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
  • 因《八佰》爆火的四行倉庫,如今是何景象?
    《八佰》的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也隨著電影熱播火爆起來,很長一段時間其歷史價值沒有被重視,而經過改造設計的四行倉庫,如今是何景象?8月21日,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取材自淞滬會戰的電影《八佰》上映,孤軍奮戰四晝夜的八佰戰士們讓很多人看完都一陣鼻酸。
  • 請允許我吹一吹《八佰》背後的四行倉庫
    不過如果你抱著家國大義的心態去看《八佰》,那它值得一看。影片中這場戰役能取得成功,除了歸因於戴安全頭盔壯士的頑強抵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被用來當作最後一道防線的「四行倉庫」。四行倉庫被做成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用花崗巖條石砌牆,雙層牆壁居然厚達1米,普通炮火在它面前都只能是小弟弟,連當時日本的坦克炮都無法一炮打穿這種牆壁。
  • 《八佰》公映之後,市民紛紛自發來四行倉庫對憑弔烈士,讓人淚目
    其實,自從傳出《八佰》要拍攝的消息之後,戰臺烽也曾經兩次,到《八佰》的事件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舊址參觀憑弔四行倉庫保衛戰相關的各種歷史文物和資料文獻,其中有一張便籤讓人印象深刻,這是時年95歲的上海作家沈寂先生的一段回憶,當年的他只有十五歲,他看到&34;,他看到&34;這些畫面感極強的記敘,都被《八佰》用影像再現,感受史實,觀看電影,會讓我們對於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保家衛國,更加肅然起敬。
  • 《八佰》熱映,被「八佰」堅守的四行倉庫有何特殊意義?
    隨著影片《八佰》的熱映,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舊址成為了最熱網友打卡地。很多網友真摯地表示:「看完《八佰》,只想去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獻花,深深鞠上一躬。」也有網友表示「有機會去上海,一定去看看四行倉庫遺址!」參觀四行倉庫已是不少《八佰》影迷們的共同心願。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的倉庫,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地處於華界、租界的交界處。
  •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電影八佰主要講什麼電影《八佰》是由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電影主要講述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 「惠州文脈·西湖」《八佰》與四行倉庫
    為向國內外宣示抗戰到底的信心和決心,爭取國際社會支援,10月26日深夜,中國軍隊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四百餘名官兵(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謊說有八百人,外稱「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電影《八佰》便取材於這樁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
  •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在保衛什麼?是演戲還是博弈?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800國軍壯士,但實際上,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的只有400多人,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剛招募幾個月尚未完成訓練的新兵,當時為了壯大聲勢,對外謊稱800人,所以才有了電影《八佰》的名字。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電影《八佰》的基本尊重歷史事實,製作精良大氣,場面恢弘寬大,戰鬥激烈殘酷,看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正在強大起來的中國,幸運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時代。及《八佰》的因由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