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性戀,請別沉迷於耽美腐文化

2022-01-01 在夜裡說

我是gay,但我從不看腐片,也不喜歡看。

誠然腐文化的流行把同性戀的話題從黑暗的地下帶到茶餘飯後,打破了禁忌,它的積極意義不可否認,但是對於同性戀來講,我之所以不喜歡,是因為,腐文化把同性戀當做一種腐女的消費品,把同性戀過於耽美化,缺乏了真實感,除了能博得腐女的臉紅心跳外。更有甚者借同性愛為話題元素來拍劇賺錢。

我問過一些腐女,她們並不是很清楚gay圈,對於gay的認識還是基於攻受角色,其實腐女的心態也是可以了解的。從心理學上講:男女有別文化下,男女生互相抱有幻想和猜測,而當兩個帥哥搞曖昧時,可以降低女生看待男生的那種距離感。

雖然我不看耽美,但我看同志片的,《天佑鮑比》《斷背山》《藍宇》《暹羅之戀》《平常心》《平常心》《東宮西宮》.這些同志片在我心裡根本區別於耽美腐文化,因為他生產的並非腐點,而是社會人文。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真愛無差別,可是他們依舊用"耽美"把真愛劃分開來了,真正的歧視不就是你把相同的東西劃分開,並採取兩種態度去對待?

耽美漫畫可以把同性戀主角設置成兩個極度美型的人,可以把整個朋友圈都安排滿同性戀,只要怎麼能讓腐女花痴,就怎麼寫,看似美化,其實幫了倒忙。

如果你身邊有基友,你就會知道生活中的同性戀美醜各異,各有優劣,他們散布在各階層各行業,這才是現實。如果你就是gay,而你身邊卻全都是直男癌,你就會明白腐文化虛構了一個美麗而不實的烏託邦。

可是近來微博流行著這樣一種奇怪現象,只要是很帥的博主,總會有大量評論在調侃"你有男朋友了吧"之類的,這樣無形間使同性戀的門檻被抬高了,人們忘了注意那些沒有顏值的一樣承擔著壓力卻又優秀著努力著的同志,而這些平凡的同志群體正佔據了圈子的大部分比例。

同志片比起耽美片,它往往不會忽略同志世界裡無法缺少的一個問題點,那就是社會。只要是一個同志,都免不了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即使我們說著同性愛與異性愛無異,但這裡的無異是指都沒有錯,都是愛的存在方式,並不代表任何方面都無異,因為同性愛是無法不去考慮社會因素的,所有的同性愛的發展都是無法拋棄社會矛盾這一因素的,這有別於婚戀文化裡門當戶對,經濟壓力等困難。

以上問題是任何一種性取向情侶之間都可能擁有的,而同性戀具有的困難是這一群體特有的。因此我不認為同性戀和異性戀是完全一樣的。

總之,腐文化所描述的世界只是整個中國同性戀群體共同遙望的一個空中樓閣,它給我們描繪了未來的美好景象,但卻沒有告訴我們該怎麼到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同性戀被稱為「基」和「腐」?
    可是作為腐女,還是想讓這樣的基情蔓延到天荒地老。哈?你想問「賣腐」「基情」這些詞都是怎麼來的?科普總是來得這麼猝不及防。「搞基」是介於同性戀與朋友之間的一種特殊的情感,不是同性戀。這朦朦朧朧的曖昧氣息讓人想想就覺得好激動呢!
  • 「深度科普腐文化」「耽美世界」你不懂,但有人很上癮
    這部主要講少年情愫的耽美劇迅速讓「耽美」這個詞又火了一把。 儘管胡歌霍建華的每次合體都會引來眾「腐女」的狂歡,「全民皆腐」的呼聲也甚囂塵上,但是你真的了解「腐文化」嗎?從亞洲的美少男到歐洲超級英雄,世界各地共通的耽美文化終極奧義到底是什麼? 今天,騰訊娛樂給大家帶來關於「腐文化」的全面科普,或許和你想像中的有很大的不一樣。
  • 「深度科普腐文化」"耽美世界"你不懂,但有人很上癮
    這部主要講少年情愫的耽美劇迅速讓「耽美」這個詞又火了一把。儘管胡歌霍建華的每次合體都會引來眾「腐女」的狂歡,「全民皆腐」的呼聲也甚囂塵上,但是你真的了解「腐文化」嗎?從亞洲的美少男到歐洲超級英雄,世界各地共通的耽美文化終極奧義到底是什麼?今天,騰訊娛樂給大家帶來關於「腐文化」的全面科普,或許和你想像中的有很大的不一樣。 耽美到底是什麼?
  • 許佳敏 | 大學校園腐文化流行的社會學研究
    腐文化作為在各個領域都極具熱點性和話題性的亞文化,因此在年輕人集中聚集、充斥各種文化思想的大學校園中的流行也不足為奇。在「大學生在什麼年齡接觸到了腐文化」一題的有效填寫中,選擇「18歲以後接觸到這一文化」的人數佔比為50.24%,說明大部分的大學生是在大學校園中接觸到了腐文化,也可以說腐文化的發展和傳播越來越趨於年輕化,而大學校園又是一個年輕人相對集中的區域,有助於腐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 腐女文化:耽美、女權和厭女
    事實上,耽美文化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便經由日本動漫文化進入中國大陸地區,腐女族群也在那時產生了,但直到2010年之後,腐女和耽美才廣泛進入公眾視野,並日益向現實生活滲透。那麼,以女性為主體的腐女族群和耽美文化的崛起,是否也意味著女性某種意識的崛起呢?  評論界有觀點以為,腐女的崛起,首先意味著女性意識的自覺。
  • 耽美劇《上癮》被下架,攪基、賣腐也能觸動總菊的小心臟?
    《上癮》是根據耽美小說《你丫上癮了》改編的耽美小說,小說作者柴雞蛋是該劇的製片人,不同於以往大部分影視劇中若有若無的「攪基」、「賣腐」,該劇直接了當的對準了同性戀話題,在基腐風化流行的網絡上大受歡迎。
  • 微博全面封殺耽美,戰慄的亞文化失掉了從未有過的未來
    清查對象主要包括涉黃、宣揚血腥暴力、同性戀題材的漫畫及圖文短視頻內容,如包含「腐、基、耽美、本子」的內容。歡迎用戶積極舉報。該消息一出,迅速激起了微博網友的強烈反響。2個小時內轉發達到5萬多,評論超過1萬。可惜,沒有一條微博管理員能看得上眼的精選評論。因此我們無法在此處得知,群眾是否拍手稱快。
  • 耽美網劇走紅,胡霍封面雜誌脫銷,腐女文化正在從小眾走向主流?
    腐女們狂歡的時刻似乎從未如此接近。男男CP走紅、腐劇點擊破億。作為一個頗具象徵意味的情感紐帶,腐文化正向人們張開它寬大的懷抱。時間倒回到2015年9月。那組轟動全網的「冬季戀哥」大片,本質上不過是兩個男人在冰天雪地裡展示華服——但這也根本無法妨礙與其相關的微博轉發量一口氣破了10萬,並且讓粉絲們在擁有網絡版的大片後,仍執意購入紙質版作為收藏。這位腐女朋友還用一句歌詞總結她在耽美的河流裡徜徉的感受:"旋轉跳躍我不停歇。"CP雙方只要能夠在同一場合裡相遇,就是她最為幸福的時刻。而這一切似乎都在證明腐文化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 《陳情令》熱播的背後,耽美怎樣影響性別文化?
    「耽美」並不是新生事物,一直是小圈子裡的自娛自樂,尤其是嚴格的政策限定下(去年微博一度曾公告要封殺涉及腐、耽美等內容),它更是以秘而不宣的方式隱晦地藏在地下。但在剛剛結束不久的暑期,一部叫《陳情令》的耽美劇卻火出圈了。該劇在騰訊視頻的網絡點擊量突破55億次,刷新了豆瓣評分人數的紀錄——60萬人打分。
  • 【網劇網大】耽美網絡劇勢盛原因及製作旨趣的演進
    而這種以男同性戀情作為表現主題與審美對象的耽美影視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革新性、突破性已然形成一種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也給新時期中國影視文化的生長注入了新的營養液。一、耽美網絡劇勢力漸盛的原因首先,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是網絡劇種萌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和技術保障。
  • 耽美與「淫穢色情」:十年圍剿,出路何在
    按時間攤開一切,你就會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溫水煮青蛙,真實看到這十年間耽美文化和同性戀題材作品是如何被層層圍剿、出路愈發狹窄渺茫的。時間進入2013年後,貼吧逐漸式微,腐女群體很多轉戰微博,微博上的宅腐營銷號逐漸進入開荒後的高度活躍階段,在這時期,很多宅腐營銷號開始風生水起,逐漸有耽美掃文推文博主開始活動。13年後的兩三年,微博上的腐女根據地相對來說風平浪靜,雖然時常被一些反對同性戀反對耽美的消息激起群憤,但說實話,此時鍘刀還沒有落到微博的脖子上。
  • 腐女為何而腐?
    導語:近年來,影視作品中描寫男性之間曖昧情感的橋段越來越多,並且在社交網絡上備受追捧,從15年下半年播出的《琅琊榜》中梅長蘇與靖王的cp在網絡爆紅,到接二連三推出的直接描寫男男感情的網劇《逆襲》《上癮》等,現在的影視作品似乎不賣點「腐」都不夠話題性,跟不上時代。那麼腐由何而來?女性追捧腐文化背後究竟在表達什麼?作為一種亞文化,腐文化是否可以最終佔領主流市場?
  • 為什麼腐女愛看耽美小說?丨壹讀精選
    這群女生甚至會說出:「現在看到男生就會不自覺地將他們配對,甚至希望自己變成男生,來和男生談戀愛。」在這群人心中,正中紅心的著名CP有:卷福和華生、悶油瓶和吳邪、白玉堂和展昭、葉開和傅紅雪。這群人自稱腐女,她們沉溺的作品叫做耽美小說。
  • 從胡霍到《上癮》:耽美「有毒」,讓人顫抖
    不過,耽美作品的同性情感和現實中的同性戀文學有著顯著的差別,耽美作品的人物統統都是美少年,不然哪能叫耽美。隨著耽美作品的火爆,另一種群體——腐女,也隨之出現。「腐女」一詞源自於日語的「腐女子」,指那些沉迷於講述男男純愛的耽美作品的女生。2009年,百度腐女吧成立,使得在中國獲得較高的知名度。腐女群體的龐大單從一些很腐的微博大號就可以看出來。
  • 出圈的耽美文化究竟對圈層內部人來說,是利是弊?
    然而,沒過多久書荒的我選擇嘗試閱讀耽美小說,並因為眾多文筆老練的耽美小說大觸帶入了腐圈。之後,我開始接觸耽美的動畫、漫畫、廣播劇、同人文,甚至了解到現實生活中的同性戀夫夫。那些或是悲傷或是喜悅的故事,讓我心有不忿,覺得在如此開放自由的時代,他們即使不能開誠布公地宣告他們的戀情,也不至於躲躲藏藏度過一生。
  • 《天官賜福》動畫改編上熱搜:耽美文化火爆的背後,真的是亞文化的興起嗎?
    作為內容的輸出和提供方,對於資本而言,耽美最大的作用並非是其文化本身,而是其強大的市場價值。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增加,而相關的內容作品卻少之又少,面對這一篇幾乎空白的市場,資本自然不會放過。不管耽美題材內容的改編,還是對原有作品的內容增加,其實都只是為了迎合市場用戶的口味和需求。
  • 「腐女」會引發潛力無限的耽美IP市場嗎?
    看來腐文化確實是遍地開花、中外共賞了。不過大多數作品中賣腐都是點到為止。但是最近像《太子妃升職記》、《愛上哥們》這樣把BL/GL作為故事主線的劇也越來越多,而且部部都是「爆款」。看這架勢,視頻業進軍耽美IP的日子似乎已經到來。那麼,耽美是否真的有潛力?耽美IP是個大富礦?耽美IP的火爆要歸功於當下盛行的腐文化。腐文化就是女性對男男愛情的崇尚。喜歡看腐、賣腐的女性被稱為腐女,她們是這類耽美片的絕對主力軍。
  • 「你為什麼喜歡看耽美?」
    現在「基腐文化」等字眼早已頻繁出現在大眾文化視野中,男性間各種曖昧情節也被不斷以擦邊球的方式打入影視劇、網絡劇,「基情」甚至一度成為「神劇」炒作的必備要素。 「我是腐女,原來你也是啊。」「我看耽美,原來你也愛看。」耽美、BL(BOYS』LOVE縮寫)、腐,這三個詞似乎已經成了女性間一種奇妙的接頭暗號。
  • 女兒沉迷耽美家長必看|半夜不睡偷拿手機看耽美,父母一說耽美不好她大發雷霆怎麼辦?
    1 從去年開始,我陸陸續續接到家長諮詢青春期女兒愛看耽美小說的問題,家長對耽美「腐蝕」了女兒感到憂心忡忡。比如有女兒在看完耽美後說以後不要結婚,有女兒對同性戀表現出支持甚至神往的態度,老母親的心都抓緊了,女兒要是被掰彎成同性戀,耽美就是那罪大惡極窮兇極惡的禍害。
  • 耽美圖鑑丨我喜歡漂亮男孩,喜歡到想看兩個漂亮男孩談戀愛
    ……動畫《宅男腐女戀愛真難》截圖  沉溺於美色,就是喜歡同性戀? 我曾看到有網友發問,耽美到底是什麼,有回答說,就是喜歡同性戀。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曾經有人拿異性戀規範和同性戀結構來diss這個現象,但在我看來,這種diss是毫無意義的。耽美本身描述的就不是一個異性戀世界觀,而作為幻想且愉悅自我的場域,耽美和現實的同性戀還是應該完全區分開的。至少,就現實世界中統統都是美男子這一點,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