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這部關於教育的紀錄片值得家長認真觀看

2020-10-20 影視攻略君

前段時間,熱播的國產劇《小歡喜》引發了一場關於家庭教育的熱議。

兒童教育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話題。

在中國,不計其數的家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遺餘力地把孩子送到名校,參加各種補習班,甚至出國留學。

但什麼樣的教育模式才是真正有利於孩子的呢?

這個話題的答案可能隱藏在這部新發行的紀錄片中——

《他鄉的童年》

目前豆瓣的評分已經達到9.2分。

這部紀錄片因為導演周軼君而備受關注。

像許多人一樣,我認識她,也是因為她上的節目《鏘鏘三人行》《圓桌派》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之前還是一名戰地記者。

2002年至2004年,他前往巴以地區做新聞報導。她是當時唯一居住在加沙的國際記者。

現在的周軼君,除了做媒體人,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因為身份的改變,她對孩子的教育很好奇,所以她有了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想法。

影片中,周軼君作為主持人,訪問了五個教育理念和社會背景不同的國家。

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國。

她帶領攝製組分赴不同的學校、幼兒園和家庭,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教師和家長進行了交談和參觀,體驗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並從中對外國教育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最後回到中國,探索和反思中國人對成長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紀錄片的第一站來到了東亞的日本。

眾所周知,日本人提倡集體主義教育,從小就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意志。

在這種教育的影響下,日本人做事習慣於整潔、嚴謹甚至反常。他們被世界上其他國家認為是一個追求極端完美主義的國家。

在日本大阪,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個4歲的小女孩花果即將迎來她的第一個上學日。

早晨,被母親輕輕叫醒,依然揉著眼睛的花果爬起來。

她得自己穿衣服,洗臉,自己在一張小長凳上刷牙,然後坐在桌子旁乖乖吃早飯。

即使沒有媽媽的建議,像小大人一樣成熟的花果也可以換校服,收拾行囊。

孩子們是如此的聽話和懂事,但在日本的家庭中卻並非個例。

在日本,許多家庭從兒童時期起就特別重視兒童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花果媽媽分享了她的家庭教育經歷:

孩子們小的時候,如果他們感覺不到一件事的樂趣,他們就可能不服從,不去做。

那麼,大人再這個時候不應該去強迫,要用其他方式交流。

例如:與孩子們競爭,事實上,誰更快,用遊戲般的語言與孩子們交流。

通過這種輕鬆活潑的引導方式,在一個沒有壓力的遊戲中,幫助孩子們學會做。

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度過。

花果所在的大阪蓮花幼兒園是當地最著名的幼兒園之一。

它過去因特殊的教育要求而聞名。

60年來,這所幼兒園常年以赤身裸體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意志和身體。

當然,這種教育方式也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因此,從2019年4月開始,學校結束了這一傳統。

但是,透過鏡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裡的教育模式與中國的幼兒園有很大的不同。

幼兒園的一天從孩子們的早操開始。

每天早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可以赤腳在院子裡的沙灘上快樂地奔跑和玩耍。

園長對此有著特殊的教育理論。

早晨的時間對孩子們的生活特別重要,應該充分利用。

調整身體的節奏,消散和燃燒你的能量,感受你身體中生命的覺醒,都是教育的一部分,這樣他們才能度過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

老師也會身體力行鼓勵孩子們大聲使用丹田發音。

園長表示,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更自信地表達情感。

用他的話說:它在把響亮的聲音傳遞到前方的同時,也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識。

通過練習日本傳統劍道,孩子們學會遵守嚴格的紀律。

可以說,與大多數時候學生安靜地坐在課堂上的中國學校相比,日本的教育往往更具活力。

孩子們整天都在這樣的精神亢奮、奔跑和跳躍中。這種體力消耗對成年人來說似乎是「疲勞」,但園長提出了一個叫做「完全燃燒」的概念:

完全燃燒式的精神愉悅感。

在日本東京的藤田幼兒園,品格教育的重要性被融入學校的方方面面。

鞋樣設計在學校地板上,提醒孩子們脫鞋後自動調整。

操場旁邊的洗手池沒有水槽。

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水濺出來的時候提醒孩子們關掉水龍頭。

甚至教室的門都是特製的,不能自動關閉。

這就讓負責關門的孩子們,當他們意識到不關門會讓其他學生感到冷的時候,他們會主動重新關門。

教室是相通的,只用板子和書架隔開。

這迫使教師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以防止學生被隔壁的聲音所吸引。

園長為了教育孩子們保護自己的食物,甚至故意在吃飯時給孩子們拿食物。

這種行為與我們提倡的禮讓式教育大不相同。

紀錄片的第二集是芬蘭,芬蘭多次被聯合國列為最幸福的國家。

這個人口只有500萬的國家被公認為世界上教育強國。它的孩子受過良好教育,富有創造力,快樂,沒有壓力。

當然芬蘭的免費教育制度佔了一大部分功勞。

而芬蘭教育的基本原則是讓每個兒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幾乎所有的學校都由國家資助,首都或北極圈偏遠地區的學校都可以得到政府資源,以儘量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

這使得無論是教育資源還是午餐食品,各地的孩子都有可能擁有「同樣」的權利。

所以芬蘭很少有名校,很多人說:對芬蘭人來說,芬蘭最好的學校是最近的。

還有一部分功勞則是歸功於芬蘭提倡的現象性學習教育。

所謂現象教學,就是讓學習回歸生活,以生活的真實實現或學生關注的主題為學習內容,給予學生最大程度的自由。

他們的開學聲不是刺耳的鈴聲,而是各種風格的音樂。

在小學課堂上,學生沒有固定的課本,他們是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

課堂上不一定要上課。有時老師帶學生去森林或博物館。

讓藝術、文化、美學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給孩子們更多接觸不同美學的機會。

自由讓人羨慕,那麼最讓攻略君的妒忌的是:在芬蘭學校,學生不必參加考試!你不必擔心考試不及格而修改分數。

這是為了表明知識不是用來競爭的,而取消考試,沒有排名比較,讓孩子們可以更自由地學習。

這就是為什麼芬蘭有這麼多世界知名的創意設計。

這裡的學生不用考試。

但他們的每一項學習都是為了讓他們每個人都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開發大腦版圖,讓孩子們掌握不同的技能、技能、觀察能力。

紀錄片中有一個情節,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有一位老人沒有系統地學習繪畫。幾十年來,他一直把繪畫作為自己的愛好,只是為了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旁邊的拉尼老師說:繪畫的本質不是競爭,而是自由地表達自己。

當主持人周軼君聽到這句話時,他大哭失聲。

她記起了小時候,她總是被否定,總是說你這個做得不好,那個做得也不好,二在芬蘭,每個人都會鼓勵你去表達。

她和很多中國孩子一樣,從童年到成年,她一次又一次地經歷了一件事:被否定。

看到這一點,你會發現,通過介紹這些不同的國家教育體系,觀眾會反思和審視國內教育體系。

那麼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這個問題可能沒有具體的答案。

但在我們在紀錄片中看到的不同教育方式背後,他們都指向同一種教育哲學。

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競爭,而應該是為了突破界限,表達自己和價值思維。

當我們在學校學到的一切都被遺忘時,還剩下來的才是教育

本文首發自原創微信公眾號:影視攻略君

相關焦點

  • 豆瓣9.2,這部教育紀錄片不止是大開眼界
    說真的,這些問題咱們家長可能都想到過,卻很少有深度也有廣度地思考進去。最近,小編看了一部非典型性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給了我契機去認真考慮孩子教育上的各種問題。說它『非典型』,是因為它並不是由專業的紀錄片導演拍攝的,導演周軼君是一位資深戰地記者、一位跨國婚姻的妻子、一位正越來越關注兒童相關問題的母親。
  • 當真值得孩子看的片為數不多,這部播出一集就豆瓣評分9.9的紀錄片,玩媽力薦
    這兩天,群裡有一位寶媽向我們推薦了一部紀錄片--《藍色星球2》,她說這部影片很適合家長帶著孩子在家中一起觀看。
  • 豆瓣9.2高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好的教育 從來不止一種樣子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教育紀錄片,豆瓣評分就飆升到9.2分。講述的是一名二胎媽媽、戰地記者周軼君,走訪芬蘭、日本、印度、英國及以色列,最後回到中國時的關於教育的見聞和思考。優秀的,溫暖的童年應該是什麼樣?
  • 這部豆瓣9.5高分紀錄片,值得陪孩子一看,正確認識人與自然
    已經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家長們本來應該帶著孩子們一起出遊踏青,然而疫情防控卻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放鬆。那家長應該如何安撫寶寶們想出去玩的心呢?今天小編就為您準備了一部適合與孩子一起觀看的自然紀錄片,足不出戶卻能雲遊四海,一起領略自然的美好。大衛·愛登堡爵士——他是數十部神級紀錄片的靈魂人物,被世人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
  • 12 年跟拍 2 個孩子的不同人生,這部紀錄片值得每一個家長深思
    2017 年,記錄這些孩子成長的 5 集紀錄片《零零後》在央視播出,引起了廣泛討論,豆瓣評分 8.2 分。有人稱它為:每位中國家長都應該觀看的紀錄片。因為總是惹是生非,家長們集體向老師告狀:希望這個孩子退學.2010 年, 9 歲的池亦洋,讀小學 4 年級。
  • 11部頂尖不同類型紀錄片,讓孩子暑假在家也能「觀看」世界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一部好的紀錄片,能為孩子打開一扇門,走進更廣闊的人生風景。假期紀錄片推薦來啦!今天給家長和孩子們帶來的是一些關於人文、自然、宇宙、藝術等不同領域的頂尖高分紀錄片,絕對可以承包孩子的整個暑假。
  • 「家長群」變成「壓力群」,焦慮之下,這部9分紀錄片值得深思
    點擊播放 GIF 0.9M一位家長因為沒有看到群裡的通知,沒有去參加掃除,被老師要求說明情況,並被指責不尊重集體和老師。教育問題歷來是熱點話題,這次「家長群」更是引發了近乎全民式的討論。老師、家長之間到底應該是怎樣一種關係,值得我們好好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9年有部紀錄片叫做《他鄉的童年》或許可以值得借鑑。
  • 教育資源|30部教育者和父母必看的教育類紀錄片!(附觀看連結)
    《千禧嬰孩檔案》這部紀錄片非常值得觀看,片中對2000年出生,具有不同基因、社會、地域和種族背景的25個嬰兒的成長進行了記錄 觀看地址 《學習的人》這部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世界上不同國家的教育背後的文化差異,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國學生的學習秘籍,讓我們思考什麼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 最美紀錄片《藍色星球2》(可在線觀看),豆瓣評分9.9!
    如果你對海洋望穿秋水,卻狹路相逢這部紀錄片,那一定能體會什麼是三生有幸!這部紀錄片,場景壯闊,奪人眼球。極有質感的4K畫面,鮮豔通透、唯美,震撼場景如同身臨其境,觀感炸裂!每一幀畫面都可以拿來做屏保!一共有7集,目前剛播出第一集,豆瓣評分就高達9.9分!
  • 最值得觀看的十部關於DJ的紀錄片(上部)
    最值得觀看的十部關於DJ的紀錄片(上部) 1.
  • 豆瓣9.2分的爆紅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附書單)
    這次,她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國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踏上了一次關於教育的思考之旅。                                                                                                      《他鄉的童年》這部片子一共六集,已經播了三集。上線不久,豆瓣評分9.2分,口碑炸裂。
  • 豆瓣平均分9.2,10部BBC宇宙紀錄片帶孩子換個角度看世界
    家長不如好好利用孩子們延長的假期,讓他們通過紀錄片,換個角度認識一下世界。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10部壯觀的BBC宇宙紀錄片,快帶孩子看起來吧!Wonder of the Solar System 《太陽系的奇蹟》
  • 18部自然科學紀錄片(附連結),豆瓣最高9.9分,收藏帶孩子一起看
    BBC、美國國家地理等出品了很多自然和科學主題的紀錄片,從大腦運作到深海探秘,乃至宇宙冒險,大多也在豆瓣上獲得9分以上好評,最高已達9.9(2萬
  • 10部豆瓣9.0評分的STEAM紀錄片,收藏帶孩子一起看吧!
    BBC、美國國家地理等出品了很多自然和科學主題的紀錄片,從大腦運作到深海探秘,乃至宇宙冒險,大多也在豆瓣上獲得9分以上好評,最高已達9.9,深受國人喜愛。影片以賣萌的卡通插畫方式講解,深入淺出的趣味科普,寓教於樂,非常適合小朋友觀看。2、旅行到宇宙邊緣豆瓣評分:9.3
  • 豆瓣9分的這部紀錄片,是對國內「高考」最全面的展示
    2015年8月份,講述國內高考「面面觀」的6集紀錄片《高考》在央視首播。這部紀錄片,在豆瓣高達9分,92.5%的觀眾看過之後,給出了四星、五星的好評。《高考》分為《毛坦廠的日與夜》(上下)、《久牽的孩子》、《走出大山》、《留學大潮下》、《校長的選擇》等5個不同主題,從不同的教育方式、應試群體,來解構展現國內高考的現狀。
  • BBC「偷拍」的這部9.3分紀錄片,培養孩子從小到大的好奇心
    在我們看不到的海洋深處,一些海豚正忙著銜來花環送給雌海豚,一些海豚正忙著在波濤間衝浪,還有一些海豚正忙著肆意嬉戲……這是BBC紀錄片《臥底海豚幫》中的場景。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評論:如果沒有BBC,我們恐怕還不知道,地球上有那麼多可愛的生命,正以自己的方式,精彩的活著。
  • 從戰地女記者到豆瓣9分紀錄片導演,周軼君談何為最好的教育
    當你看到世界那麼大,教育方式也很多元時,相對來說就沒那麼焦慮。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希望紀錄片提供一種「看到」的力量「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9月26日消息,什麼話題能讓素不相識的兩個人打開話匣子,迅速找到共同語言?大概就是教育。
  • 最近這部紀錄片爆火!這些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老師家長,有時間的話,不妨帶孩子一起看看這部「不一樣」的紀錄片。
  • 【屏息】這部紀錄片每一幀都美出天際 豆瓣打出史上最高9.9分!
    若沒有關於海洋的紀錄片,我們對海洋的科學認知可能還停留在冰冷數字圖表以及死氣沉沉的插畫中。一共有7集,目前剛播出第一集,豆瓣評分就高達9.9分!>的角度,都值得至少認真去看三遍。在紀錄片的音樂方面,《藍色星球2》邀請漢斯·季默配樂,邀請搖滾樂隊電臺司令(Radiohead)演唱,這也使得這部震撼的紀錄片更加震撼人心!
  • 最適合國慶看的10部神級紀錄片, 帶孩子讀懂真正的中國(附觀看連結)
    觀看地址:https://b23.tv/ep253583  2、《航拍中國》(2017)  豆瓣評分:9.2分  如果從高空俯瞰中國,會有怎樣不同的風光?  雲在水中流過 :  觀看連結:央視官網上可看。  文物相關紀錄片  7、《我在故宮修文物》(2016)  豆瓣評分:9.4分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向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