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這部教育紀錄片不止是大開眼界

2020-11-18 騰訊網

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嗎?要分享還是要拒絕?永遠不參加考試可能嗎?在課堂上可以挑戰老師嗎?

說真的,這些問題咱們家長可能都想到過,卻很少有深度也有廣度地思考進去。最近,小編看了一部非典型性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給了我契機去認真考慮孩子教育上的各種問題。

說它『非典型』,是因為它並不是由專業的紀錄片導演拍攝的,導演周軼君是一位資深戰地記者、一位跨國婚姻的妻子、一位正越來越關注兒童相關問題的母親。她有自己的視角代入,有些觀眾認為這樣不夠『專業』『客觀』,但小編也感受到了另一種有溫度的關懷。

『他鄉的童年』共播出5集,分別展示對5個不同國家的青少年教育的觀察、採訪,包括日本、芬蘭、印度、英國、以色列,差異極大、各有特色。我們雖然無法去到這些國家、在這樣的國情下培養教育孩子,卻也能從中收穫很多可用的教育理念和技巧。

1、集體、分享和拒絕

第一集是我們的近鄰——日本,日本的教育,向來以集體意識、注重細節、規範化聞名。

『他鄉的童年』裡展現的日本青少年教育,一如既往地有著從細節處入手、教育孩子的特點。比如這所幼兒園的推拉門,特地設計成不能輕鬆關上的,讓孩子注意到,如果不認認真真做好一件事,就會影響到其他人:

在集體意識、遵從規矩之外,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更現代、更積極的特徵。同樣是這所學校,大家一起吃中午飯,校長會『搶』學生的食物,來讓孩子們學會正面拒絕、保護自己擁有的東西:

關於如何教育孩子『分享和拒絕』的關係,這位校長也給出了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回答:大家把食物放在一起,挑自己喜歡的,是分享;各自選了之後,那份食物就屬於他自己了,他就要保護好、學會拒絕別人的要求。

2、比競爭更好的動力——內在驅動

第二部分芬蘭,是小編最喜歡、也是很多網友最有感觸的一集。這個國家的從對媽媽、嬰兒開始,致力於對所有孩子平等、良好的教育,號稱『最好的學校就是離家最近的那一所』。

芬蘭一集所展示出的理念,或許可以給我們『孩子沒有學習動力』的問題,一個啟示。

例如片中有一個興趣班,通過動手完成一個模型來學習:

這是一種綜合知識的學習方法,和片中另一位老師在學校教的課程異曲同工:由老師自行設計規劃一節課,不限科目、主題、形式,這位老師設計了『時間、年齡、自己』這個主題,課程中結合了數學、人文、歷史、物理等等知識,設計了面具、測量等有趣的課程形式來了解主題。

再比如,這位老師本人對待學習的態度:因為不需要升級、考職稱,她會覺得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提升、為了更好地教給自己的學生,而不是和別人比較。

雖然我們目前無法生活在沒有競爭、不用考試的教育體制內,但這種內在驅動、獲取動力的方法,也是可以延伸過來的:重視努力、認可進步,把學習當成是自我提升,而不是為了『比較』。

還有一個非常令我感動的片段:導演問師範學院的老師,如果真的有孩子不擅長、不喜歡數學,你們會怎麼對待?他們是這樣回答的:

這也讓我想起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時我們會把它理解為,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天分來確定培養方向;其實換個角度,像芬蘭這些老師一樣,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設計他能順利學會的課程形式,『定製』課程,無論什麼內容,都是學的會的。

3、挑戰、創造和包容度

印度人口眾多,經濟條件也不如日本、芬蘭發達,社會階層複雜、貧富差距大,但印度近些年在許多方面都惹人注目,尤其許多跨國公司CEO都是印度裔這個現象,讓很多人把注意力轉到印度的教育上。

『在混亂中創造秩序』,他們是這樣總結的。紀錄片探訪了一所著名大學,一位老師用大家熟悉的《哈利波特》系列,來講授法律課程,在課堂上,學生發言活躍、頻發發出質疑的聲音,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時不時進行激烈的辯論——在辯論中,他們經常能獲得更多的角度和思考。

印度這集,也有一個非常動人的片段,一位華裔小男孩,在印度的學校生活學習,非常樂觀、活潑、受人歡迎,而在這之前,他在中國臺灣老家讀幼兒園,因為有一點多動症,不被老師喜歡,難過、自卑、甚至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而來到印度後,周圍的人覺得孩子就是要活潑、要玩,這很正常,小男孩在學校也『如獲新生』。

前陣子很熱門的『我們是否需要挫折教育』的話題,之所以感動,就是因為這些事情,我們或深或淺,都經歷過。每個人都有不被人認可的時候,讓我們懷疑自己『不值得』,讓我們失去積極和赤誠。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愛,不因為他們優秀;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不是優點缺點,是他的特點;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更好,不是像別人一樣好,而是更好的他自己。

相關焦點

  • 豆瓣9.2!這部關於教育的紀錄片值得家長認真觀看
    這個話題的答案可能隱藏在這部新發行的紀錄片中——《他鄉的童年》目前豆瓣的評分已經達到9.2分。這部紀錄片因為導演周軼君而備受關注。像許多人一樣,我認識她,也是因為她上的節目《鏘鏘三人行》、《圓桌派》。因為身份的改變,她對孩子的教育很好奇,所以她有了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想法。影片中,周軼君作為主持人,訪問了五個教育理念和社會背景不同的國家。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國。
  • 豆瓣9.2高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好的教育 從來不止一種樣子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教育紀錄片,豆瓣評分就飆升到9.2分。講述的是一名二胎媽媽、戰地記者周軼君,走訪芬蘭、日本、印度、英國及以色列,最後回到中國時的關於教育的見聞和思考。優秀的,溫暖的童年應該是什麼樣?
  • 豆瓣評分9.2,這部叫《人生第一次》的國產紀錄片究竟有何魅力?
    近幾年,國產紀錄片持續發力,每年都有一些口碑熱度雙豐收的作品出現,而今年年初火起來的一部紀錄片,沒有大場面、沒有壯麗的景色、也沒有盪氣迴腸的故事,卻引起了很多觀眾的討論和共鳴。它就是馬上迎來完結的《人生第一次》,目前豆瓣評分9.2。
  • 【屏息】這部紀錄片每一幀都美出天際 豆瓣打出史上最高9.9分!
    這部紀錄片,場景壯闊,奪人眼球!極有質感的4K畫面,鮮豔通透、唯美,震撼場景如同身臨其境,觀感炸裂!每一幀畫面都可以拿來做屏保!一共有7集,目前剛播出第一集,豆瓣評分就高達9.9分!在紀錄片中,許多海洋生物的真實生活行為,令人大開眼界!
  •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020-02-09 02:46:08 《中國醫生》開播  此前網絡播出四集 豆瓣評分9.2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
  • 豆瓣9.5!這部BBC巨製史詩級科幻紀錄片,帶孩子了解八大行星的故事
    最近播出的BBC紀錄片《行星》,就為我們上演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歷史大劇。BBC《行星》 總共有5集,在豆瓣上有9.5的高分。這部紀錄片和以往的宇宙知識類的紀錄片不同,《行星》不是在跟你講複雜的天文知識,而是把八大行星當成了人物角色,講述行星自己的生命故事。
  • 最美紀錄片《藍色星球2》,豆瓣評分9.9!
    這部紀錄片,被譽為全世界最高水準的自然地理紀錄片,也被網友稱為迄今最美的紀錄片。甚至有人說,才看15秒,就給100分!這部紀錄片,場景壯闊,奪人眼球。極有質感的4K畫面,鮮豔通透、唯美,震撼場景如同身臨其境,觀感炸裂!每一幀畫面都可以拿來做屏保!一共有7集,目前剛播出第一集,豆瓣評分就高達9.9分!
  • 這部英文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 9.8
    不過,抗不過身邊有位自然+歷史愛好者,時不時向我發出邀請:慄之,這部紀錄片口碑非常好,我們吃飯的時候看看吧。NO!不看。前幾次我的拒絕非常乾脆,可是,咱們也不能老是拒絕別人,尤其是看到秦驛渴望的小眼神,再乾脆也乾脆不起來了。沒曾想,這麼多年沒有被紀錄片俘虜的我,從心底裡愛上了紀錄片。
  • 豆瓣9.3分,這部國產良心紀錄片,比肩BBC水平
    這部紀錄片播出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宣傳,但是小美看到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9.3分了。說起世界一流的紀錄片頻道,大家一定會推薦BBC,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BBC的全稱,但是經常看紀錄片的小美,就對《地球脈動》,《野性非洲》,《藍色星球》等等這些名字非常熟悉了,都是製作精良,角度深入的紀錄片。
  • 「不避煙火,不調虛情」,專家學者復盤這部豆瓣9.2國產紀錄片的成功...
    :豆瓣評分高達9.2分,全系列海內外播放量超5億,不僅CCTV4和東方衛視的實時收視率穩居前列,同時《新聞聯播》和《朝聞天下》也對《人生第一次》的播出進行了報導。研討會上,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中廣協紀錄片委員會副會長陳宏,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中央新影集團副總裁趙捷,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藝術總監應啟明,文匯報《文藝百家》主編邵嶺,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嗶哩嗶哩紀錄片出品部高級顧問朱賢亮、紀錄片導演趙青等業界專家學者與主創團隊進行了深度交流,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李逸主持了會議。
  • 豆瓣高達9.9分的紀錄片!帶孩子去看最美的世界
    :9.9 2016年 | 英國 | 50min*6集 類型:紀錄片 ☆ 豆瓣評語:續寫第一季的經典,進入動植物的生活中,感受地球的魅力!藍色星球2☆ 豆瓣評分:9.8 2017年 | 英國 | 60min*7集 類型:紀錄片☆ 豆瓣評語:無盡蔚藍,海洋禮讚,評分高達9.8分。
  • 地球最美的藍色,都在這部豆瓣9.8分的紀錄片裡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BBC紀錄片是《藍色星球2》關於地球的第一印象你想到了什麼?小葉子毫不猶豫地想到了藍色藍色,是高貴的顏色藍色,是純淨的顏色藍色,是帶有生命力的顏色地球上三分之二,是藍色但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還不到2%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紀錄片就是《藍色星球2》《藍色星球1》拍攝於2001年在豆瓣的評分是9.6在紀錄片領域可謂是非常高了
  • 最美紀錄片《藍色星球2》(可在線觀看),豆瓣評分9.9!
    這部紀錄片,被譽為全世界最高水準的自然地理紀錄片,也被網友稱為迄今最美的紀錄片。甚至有人說,才看15秒,就給100分!這部紀錄片,場景壯闊,奪人眼球。極有質感的4K畫面,鮮豔通透、唯美,震撼場景如同身臨其境,觀感炸裂!每一幀畫面都可以拿來做屏保!一共有7集,目前剛播出第一集,豆瓣評分就高達9.9分!
  • 豆瓣9.2,這部不加濾鏡、沒有特效的中國美食紀錄片,記錄了最具煙火氣的生活
    而讓人難忘的不止那一道道傳奇佳餚、把烹飪當成藝術的廚子、追求人間美味的食客……還有與我們漸遠的煙火氣。在中國菜市場裡還沒有隨處可見的塑膠袋,也不流行點外賣的年代,雖然人們的生活談不上多富裕,甚至有點窮,卻是中國菜最好的時代。
  • 豆瓣9.2分,一部拿命換來的紀錄片,看完腿腳發軟
    紀錄片《攀登梅魯峰》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名叫金國威(Jimmy Chin),是一位美籍華人工作日常《攀登梅魯峰》一片是金國威叩開紀錄片大門的敲門磚,豆瓣9.2分的絕佳成績據悉,金國威在拍完這部紀錄片後,曾花了大半年時間用來康復療傷,簡直是拿命在博。
  • 豆瓣9分的這部紀錄片,是對國內「高考」最全面的展示
    2015年8月份,講述國內高考「面面觀」的6集紀錄片《高考》在央視首播。這部紀錄片,在豆瓣高達9分,92.5%的觀眾看過之後,給出了四星、五星的好評。《高考》分為《毛坦廠的日與夜》(上下)、《久牽的孩子》、《走出大山》、《留學大潮下》、《校長的選擇》等5個不同主題,從不同的教育方式、應試群體,來解構展現國內高考的現狀。
  • 豆瓣9.0,奧斯卡最佳,要看就看這些一流紀錄片
    9.0劇情:無數家庭窮盡所有把孩子送到國外,都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她走訪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國等五個國家,最後回到中國,開始了一趟關於教育哲學的思考之旅。鑫影視說:這幾年因為有了小侄子,所以開始關注起兒童教育,而這部6集的紀錄片給了我不少啟發。10歲以下的兒童尚未啟蒙,所以身邊的一切都是學習的對象,其中主要有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
  • 18部自然科學紀錄片(附連結),豆瓣最高9.9分,收藏帶孩子一起看
    BBC、美國國家地理等出品了很多自然和科學主題的紀錄片,從大腦運作到深海探秘,乃至宇宙冒險,大多也在豆瓣上獲得9分以上好評,最高已達9.9(2萬
  • 豆瓣9.4,這部來自臺灣的紀錄片騙光了我的眼淚
    就像今天小志給大家安利這部——《被遺忘的時光》豆瓣9.4,好於97%的紀錄片。導演楊力州,曾經執導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奇蹟的夏天》。這是他繼《奇蹟的夏天》、《徵服北極》自後,推出的又一部作品,本片還曾於2011年,入圍臺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 豆瓣9.1分紀錄片《高考》: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 | 啾啾媽;文丨三個媽媽六個娃這個周末,趁著難得的空閒,我看了一部種草了好久的紀錄片——《高考》,看完以後感觸特別深。這部紀錄片出品自CCTV,在豆瓣上的得分高達9.1。這是一部只有陳述沒有評論的影片,很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