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米其林餐廳完整攻略下篇!

2021-02-28 如音聊歷史

米其林二星餐廳(11家)

1、Amber

置地文華酒店的AMBER在香港美食界一直是非常火的一家餐廳,不僅多年摘得米其林二星,從S.Pellegrino亞洲 50 家餐廳的評選來看,AMBER自從評選設立以來,更是年年進入亞洲50佳餐廳,2015年更是打敗上海聲名遠揚的Ultraviolet,成為中國最好吃的餐廳。

入座後侍應生隨即會送來精緻的餐前小菜,用木樁和石頭盛裝,一股田園風情撲面而來。主打菜之一是北海道海膽配龍蝦果凍、花椰菜泥魚子醬及海藻薄脆,裝在海膽形狀的白色瓷碗裡,配上一把貝殼製作的小勺,海洋味十足。一入口,龍蝦味立刻霸佔了整個鼻腔,接下去海膽開始發力了,軟綿的口感在龍蝦味走後佔據了整個大腦,太贊了。因為口感太強,整個菜在吃到一半的時候會很疲勞,很膩(其實一半就是兩勺子的事情),這時候搭配的海藻薄脆就發揮作用了,鹹脆的口感趕走整個疲勞感,也會讓你忘記海膽軟綿的記憶。

和牛也是AMBER 的主推菜,一口就能讓你尖叫。牛肉兩邊是紅海藻皮,烤得非常脆,而且,非常鹹!!!所以入口的剎那會有疑惑,主廚是否弄砸了,但隨著肉汁的出現,中和了整個鹹味後,整個菜的味道完整出現了。肉柔軟的口感,肉汁的鮮美,紅海藻的焦脆還有微鹹,味道搭配衝擊力太強了,豐富的口感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2、Caprice

Caprice法國餐廳是香港四季酒店為客人打造法國大餐而設,食客可以一邊在開放式廚房欣賞廚師們的嫻熟技藝,一邊品味精選現代法式菜餚。精緻美味的上等佳餚採用每天從法國空運而來的新鮮食材烹製。Caprice 提供上佳法國美酒,以及來自歐洲和其它新興產區知名酒莊的佳釀,並擁有香港第一家奶酪珍藏窖,儲藏著一系列法國手工奶酪,均由熱情十足的美食師親自製作而成。

3、柏屋

柏屋在日本大阪已經開了將近40年,如今在香港也用獨特的懷石理念站穩了腳跟。它店面不大,每次大約只能接待四、五桌客人,環境安靜,燈光橘黃,讓人有種靜謐溫暖的感覺。食材均是當天從日本空運到香港,包括用於製作煮物、飯和上湯的軟水,保證其新鮮,給客人提供最美味的季節性料理。甚至連楓葉、銀杏葉等花草裝飾也要從日本空運過來。來這裡就餐,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一餐,也是一次體會日本文化精髓的美食饗宴。

4、富臨飯店

1977年開業的富臨飯店,是城中最為著名,同時也可能是最昂貴的餐廳。富臨飯店由冠稱世界御廚的楊貫一先生創辦,以 阿一鮑魚馳名中外,是香港著名富豪級食府。

一哥精心研製的鮑參翅肚等高級菜餚為他打響知名度,而且經過多年的鑽研,「阿一鮑魚」已成為富臨飯店的鎮店名菜。中國人優秀的烹飪傳統,譬如瓦煲、風爐、木炭,以及用排骨、老雞湯等,在這裡都得到了沿用:炊具必用瓦煲,火必用炭火,除以排骨、老雞熬成上湯來調味外,不加其它調味品,至於火候則憑經驗來掌握,煲鮑魚的時間一般都長達十幾個小時以上。富臨酒家製作的鮑魚,個個完好無損,猶如油煎的雞蛋,中間裸露著一個金色的肉丸,真是原味原色、味美色鮮,讓人品後回味無窮。廚房中端出的其它菜餚也同樣烹飪精美,風味醇厚,有幾道菜餚就是用鮑魚汁燒成的。

5、香宮

香宮位於九龍香格裡拉酒店的B1樓,提供粵菜、海鮮、點心等。餐廳裝修高挑豪華,整一個中式古色古香的風格,處處透著喜慶典雅的氣息。菜品絕對對得起米其林二星的稱號,從海鮮到炒菜到點心到甜品都做得非常好,連小小的一份皮蛋瘦肉粥都是用雞湯熬煮而成的,可見用心程度,絕對值得來品嘗一番。

「松茸海底椰螺頭燉雞」這道菜簡直讓人愛到不行,足料的燉湯熱度十足,沒有多餘的調味,儘是松茸的芳香、海底椰的清甜,還有螺頭燉雞的鮮美,柔柔的滋潤並安撫肚腹及饞嘴~

「脆帕爾馬火腿錦繡星斑件」也很棒,醬汁及調味又是很淡,吃的是星斑的原始鮮味,偶爾撞上脆帕爾馬火腿時,卻突然一陣鹹鮮撞擊,效果有趣!

「甜梅菜焗雞」充滿新意,梅菜扣肉有多誘人,這味用上新鮮元朗雞的甜梅菜焗雞也一樣;不同的是扣肉的肥膏挑去也不可惜,但這雞必須品嚐雞皮,因為實在是超彈滑又入味,好吃極了!同時吸收雞油的梅菜也絕不能吃剩,否則天打雷劈!

在香宮,再飽也一定要留肚給最後的甜品銀樹;除了賣相精緻漂亮,上面的點心上臺時還是熱烘烘的,其中香甜的蓮蓉酥,以及極其清脆的合桃酥都是高度推介!

6、Pierre

如果你對現代法餐有些了解,那Pierre Gagnaire應該不會陌生。作為一個「瘋狂的主廚」,他遊歷於四季、多國的食材之間,創造出「現代法國」的美食風潮。Pierre Gagnaire在不同的城市吸引著美食追隨者,然而在目前,不用去巴黎,不用去杜拜,只要飛一趟香港,就能品嘗到這位國際餐飲界先鋒大師的創作。它就位於文華東方酒店裡,無需懷疑,它自然出現在香港米其林指南、以及各大餐廳評選推薦中。

Pierre 餐廳的菜式被形容為:「充滿詩意,且具田園風味…美得像中國水墨畫、秋意正濃的浪漫景致,或京都古樸的山水庭園。」餐廳所用的食材,80%來源於法國,因為香港亞洲人在口味上偏清淡,大廚在製作菜品時,會少用芝士、黃油、奶油,或是用其他更清爽淡雅的調汁來代替,比如清雞湯就是不錯的代替品。

生蠔是傳統的法國食材,但Pierre卻別出心裁,將它與冰淇淋搭配在一起:吉拉多生蠔置於綠色歐芹冷湯中,被燻沙丁魚冰淇淋覆蓋,配以醃小紅蘿蔔片,上桌後撒上新磨山葵粉。鹹甜口味的冰淇淋,微酸的小紅蘿蔔,歐芹湯的清香,複雜微妙,足以拓展你對生蠔的認識。

這裡的甜點也是別具一格,如Pierre Gagnaire's Grand Desert,六個小蝶一起上來,跟一般法餐甜點不同,很有東南亞特色,也適合香港的氣候。

7、天空龍吟 Ryu Gin

這是大名鼎鼎的日本龍吟在海外的首家分店。而且與六本木本店地鋪相比,香港的天空龍吟所處的位置霸氣十足——環球貿易廣場(ICC)101樓,確實稱得上「天空」二字。每當晴天,傍晚的餘暉照射著大海,透過巨大的玻璃窗,九龍的海濱夜景盡收眼底。

餐廳不能點菜,只有套餐定食,每人一套,餐廳會根據四季的變換菜單及選用當季適合的食材 (十道菜) ,以來強調料理的季節性和新鮮程度。與同系米芝蓮三星東京六本木總店比較,天空龍吟水準相若出品堪比藝術品之外,還更多地把日本直送、本地食材和烹飪特色融合共冶一爐,絕對是有素質的星級餐廳。

龍吟的料理水準一向很高,在此不必贅述。最為有趣的倒是那收尾的甜品,秋天的時候是-196℃的桃子糖果配+99℃的桃子果醬,而春天配的則是-196℃的蜜柑糖果配+99℃的蜜柑果醬。桃子做得惟妙惟肖,表面由於低溫而形成的微微的白霜酷肖正常桃子上的毛,這一點巧思讓人驚喜。可惜這絕妙的藝術品,在食用時卻需得「辣手摧花」,用勺子擊破桃子冰霜,然後倒上+99度的果醬,真可謂是冰火兩重天。而這有趣的甜品將整個晚餐推上高潮後,也意味著一次美食之旅的完結。

8、新同樂魚翅酒家

「新同樂魚翅酒家」於1969年由袁氏家族創辦,以提供頂級燕鮑翅菜式及高端粵菜而聞名於世,更有「魚翅大王」之稱。最初店鋪設於銅鑼灣邊寧頓道。1981年,新同樂於尖沙咀海港城開設旗艦店,於1990年代中期之前為全盛時期。2001年,新同樂不敵亞洲金融風暴而結業。然而,新同樂於2007年於跑馬地獲袁氏後人重新開業,並於2009年遷往尖沙咀美麗華商場。值得一提的是,「象拔蚌」就是由「新同樂」太子爺袁兆英先生於七十年代中由美國阿拉斯加引進入香港,中文名稱也是由「新同樂」改的。

百花脆皮乳豬件是每桌必點的頭號招牌菜。乳豬皮先颳走皮下脂肪,再釀入新鮮蝦膠,然後回鍋再炸至金黃香脆。看似容易,卻是新同樂獨門菜式。看外觀會以為只是一道普通的燒乳豬,咬下一口才知道。。。。口感清爽彈牙,嚼到第二口以後蝦的鮮味釋出,和豬皮肥厚的油香味道融合,此時原本期待吃到豬肉的食客會被口中完全沒有預料的味道徹底擊倒,陶醉在這種峰迴路轉的快感之中。

燒汁幹煏牛肋骨,亦是一道招牌名菜。「煏」即烘乾,亦即是以慢火小煮,直至醬汁收幹為止。牛肉被燉的軟爛入味,一刀下去,骨肉分離,入口只覺細膩腴滑,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可謂是上上之選。

既是「魚翅大王」,這裡的紅燒大鮑翅也是鼎鼎有名。據介紹,每份紅燒大鮑翅含魚翅淨重二兩六,以老雞、瘦肉及精選金華火腿煨六小時煮成高湯,使魚翅吸收所有鮮味,不添加任何調味料,翅湯香濃鮮味,是「新同樂」長盛不衰的招牌名菜。製作時,服務生會先展示排翅給你看,發了兩天的魚翅呈梳狀,晶瑩整氣,翅針粗壯肥厚。接著展開全套桌邊服務:高湯,先燒到溫熱,舀一小碗給客人試試味道,這就好比點葡萄酒要先試酒。待客人點頭之後,瓦斯爐加大火力,把魚翅同高湯一起燒到滾熱。濃湯冒出大泡,即關火上桌。服務生還會特地關照:高湯天然有甘甜,不建議放紅醋,若是嫌淡,可以加一勺金華火腿汁。其實高湯熬足六個小時,入口濃稠醇正,魚翅入口爽滑入味。

9、天龍軒

天龍軒被譽為「全世界最高的粵菜餐廳」,為什麼呢?因為他坐落於香港尖沙咀利茲卡爾頓酒店的102層,光是高度上就壓倒云云眾生,碩大的落地玻璃窗將海港美景一覽無餘。天龍軒出品的菜式,全部秉承一個原則,就是選用世界各地最好的食材,通過傳統粵菜的烹飪手法,呈現精益求精的出品。

推薦菜式是皇牌黑豚肉叉燒,號稱全港最貴叉燒,選用昂貴的西班牙黑豚肉,一如和牛早年打入香港粵菜,絕不是Fashion而只是不計代價引用最佳的作料。肥瘦均勻,以最質樸的燒烤方式讓其脂肪肌在爐火中融化,上好的肉質入口即化,極其富有彈性,裡裡外外充分吸收了醬汁,甜度拿捏到位,肉香和醬汁結合,絲毫不覺得膩,又是一個讓人上癮的味道!

香酥無比的炸軟殼蟹,外面還裹著香濃的醬汁,包裹在薄薄的面衣裡面的軟殼蟹汁水非常足,炸的東西原來還可以做的這麼細緻,口感這麼溫柔,吃下去胃裡一點不會覺得有任何負擔。

10、Ta Vie旅

在龍吟工作數年後,日籍大廚佐藤秀明在中環石板街酒店開店再度獻藝,以其純熟的法日混合烹調技術,將從日本及其他亞洲地區精心搜購的食材炮製成佳餚,設計出「用一冷一熱,一酸一甜間的味道讓料理充滿層次」的菜式。餐廳由佐藤命名為Ta Vie ,這個名字其實是雙關語,在法語裡「ta vie」意為「你的人生」,而在日語中為「旅」之意,兩種語言意譯巧妙結合,更充分傳達佐藤的精神:人生便是一場旅行,而在此處用餐也是旅程一頁,人生一刻。

餐廳採用高檔日料很常見的omakase形式——廚師發辦,每日有八道廚師設計菜式,一至兩月會更換新的菜單。菜單以漂流瓶形式呈現,象徵著人生偶遇與信息傳遞。Ta Vie旅的本質是「法國風情濃鬱的日式料理」,在醬汁的運用上、食材的搭配上、調味的邏輯上都是符合亞洲人審美的。

譬如Ta Vie旅的餐前麵包,用的是米糠漬菜(糠漬け)中的酵母,米糠中的天然酵母將日本傳統漬物與法式麵包這兩種似乎毫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了一起。除了酵母來源特別之外,小麥粉用的是北海道產的Kitanokaori(キタノカオリ)品種。麵包外皮酥脆,內部蓬鬆,搭配自家製作的手工黃油,散發出淡淡的麵粉發酵香氣,給人的印象極佳。

北海道海膽配手作意面,搭配海草醬汁,這是店裡受到眾多好評的一道菜。海膽鮮甜無比,先單獨吃一兩片,再和意面攪拌著吃,更有一番滋味。

「陶罐燉煮」鮑魚配鮑魚殼,亦是經典菜之一,看起來像是把整個「帶殼」鮑魚端了上來。實際上外層的「鮑魚殼」只是一層酥皮,裡面搭配的是韓國濟州島的新鮮大黑鮑和花菇。做法是法式的燉煮,調味上以白葡萄酒與洋蔥為基礎,加入日本人普遍食用的鮑魚肝,這是很日式的做法,可以讓鮑魚和花菇都吸取鮑魚肝醬汁的味道。食用時先敲碎酥皮鮑魚殼,然後與鮑魚及醬汁一起食用,鮑魚的糯軟、鮑魚殼的酥脆,以及醬汁的濃稠感組合在口中,是一種風味濃鬱的法式風情,而絕非簡單的亞洲食材展示。

11、欣圖軒

欣圖軒餐廳是香港洲際大酒店的中餐廳,因其出色粵菜和精緻點心,在香港擁有「城市最創新粵菜」的好評。欣圖軒的佳餚全選用傳統粵菜的烹調方法、時令上乘的新鮮食材,同時配合入時的擺盤,務求達至色、香、味俱全。

欣圖軒的餃子套餐頗受歡迎——包括一份搭配蒸乾貝、黑松露和蔬菜的餃子,一份搭配蒸龍蝦和燕窩的餃子,以及一份與帝王蟹腿和蔬菜同煮的蒸餃。

花膠燉響螺,3天12小時燉煮水發南非大黃花魚膠Q彈不粘牙,在火腿和土雞高湯浸潤中與南海大響螺琴瑟和鳴,鮮美絕倫,脂膏濃烈,醇厚氣息層層推進,漫溢口腔,花膠既粘又清爽;海螺片Q彈滑順,入口滑入喉嚨時你會感受到海螺的生命力煥發。

蒜片青尖椒爆和牛,這菜曾經榮獲香港旅遊發展局頒發「美食之最大賞」「牛肉組別」金獎。 使用的是澳洲M8和牛肉,肉質極為鮮嫩多汁,切粒後加入日本出產的小青椒尖在鐵板上慢煮,令菜式特別惹味但不會過辣,並以原汁原味保持牛肉熱騰騰的上碟。

米其林一星餐廳(45家,*為新增)

阿一海景飯店

Akrame、Arcane*

Beefbar

名人坊高級粵菜

都爹利會館

épure富豪(尖沙咀)

國福樓

何洪記

IM Teppanyaki & Wine

御寶軒*

蘇浙匯

Kaiseki Den by Santome*

甘牌燒鵝

利苑酒家(觀塘)

利苑酒家(旺角)

利苑酒家(北角)

六福菜館

文華廳

文華扒房+酒吧

MIC Kitchen

明閣

ON

彭慶記

北京樓 (中環)

呇(灣仔)

Rech*

勝記

Serge et le Phoque

嘉麟樓

夏宮

Sushi Tokami

Sushi Wadatsumi

Tate*

Takumi by Daisuke Mori

The Ocean*

添好運點心專門店(深水埗)

Tosca

VEA

一樂燒鵝

逸東軒

夜上海(尖沙咀)

怡東軒*

營致會館*

浙江軒

相關焦點

  • 香港米其林餐廳完整攻略
    今天的香港已經成為亞洲的飲食熱點、世界最蓬勃的餐飲集中地之一。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先生表示:「米其林指南進入香港澳門已有十個年頭,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本地美食環境越來越有活力,星級餐廳的數量更增加至當初的三倍!」
  • 【米其林盤點】2014香港最新米其林三星餐廳.全程深探訪(下篇)
    —玫瑰柔膚保溼噴霧 上周的推送中,Kiki帶你們對2014年香港5家米其林三星餐廳中的3家,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訪和了解,沒看到的有損失啊,可以查閱歷史消息去!今天給大家送【2014香港最新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全盤點】下篇,這兩家非常特別,無論環境、用餐形式都會讓你大開眼界,同時也是今年全新晉級的2家餐廳!我是Kiki,這麼晚了,再一次祝吃貨們欣賞得開心又糾結!晚…不安~圖:2014HK米其林三星 Robuchon在開篇我們還是不厭其煩的簡單科普下。
  • 香港米其林餐廳攻略
    今天的香港已經成為亞洲的飲食熱點、世界最蓬勃的餐飲集中地之一。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先生表示:「米其林指南進入香港澳門已有十個年頭,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本地美食環境越來越有活力,星級餐廳的數量更增加至當初的三倍!」
  • 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廳初體驗
    【總結】總的來說,在我看來,這家米其林三星的價格和菜品感覺不太成正比。而在2016年,雖然它還維持了米其林三星的評級,但是它在2016年亞洲50最佳餐廳名單中跌了23名,目前排名40位。當初選擇這家店作為米其林三星首嘗試只是因為它周六日全開,且提前一天就可以訂到位置…所以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只是想嘗鮮,或者可以選擇午餐,貌似價格只有晚餐的一半。這次就寫到這裡吧。
  • 上海香港澳門的米其林餐廳完整名單在這裡,請收好!
    【圖文丨沈一點 編輯丨粥粥】上海香港米其林餐廳完整名單
  • 攻略 | 2021香港米其林餐廳最全名單出爐!
    -第129期-今天的攻略主題:米其林餐廳還有1天就是除夕了,大家想好大年夜晚上吃什麼了嗎?前段時間,米其林公布了最新的香港米其林名單,一共有9家餐廳是新上榜的,2家是米其林2星,7家是1星。不知道過年如何慶祝的朋友,不如去米其林餐廳打個卡吧!這是今年第一次上榜米其林2星的餐廳,老闆是一位女廚師,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緻。餐廳是以灰褐、淡粉紅、磨砂金三種色調拼湊出來的,令人感到優雅。而這家餐廳雖然做的是法國料理,但按照中國人的口味進行了改良,而且看上去十分的精緻。
  • 【香港美食推介】2015港澳米其林餐廳指南 香港新上榜餐廳一覽
  • 香港的米其林餐廳之旅,2015年最新香港米其林餐廳!
    2015香港米其林餐廳全名單昨天新鮮出爐,其中一星餐廳有45間,二星餐廳有14間,三星餐廳有5間。
  • 2015米其林餐廳全攻略之香港篇(一)
  • 在香港,尋味米其林餐廳!【香港美食】
    在香港米其林指南2018裡,你會看到各種風味菜式的集結,以及各種價位餐廳的集結。
  • 【吃啥好】2015香港新上榜米其林餐廳攻略
    上個月底,米其林官網正式發布了《米其林指南 香港 澳門 2015》新版指南,揭開了新上榜餐廳的神秘面紗。
  • 2017年香港米其林餐廳
    ,今年名單收錄238間香港餐廳及68間澳門餐廳,有7家餐廳首次獲得米芝蓮一星,4家餐廳首次摘下米芝蓮二星,三星餐廳名單同去年一樣,保持不變。此外,一周前公布的「米芝蓮車胎人美食推介」的餐廳名單當中,有75間餐廳獲得評審員肯定。這些餐廳在港幣300元收費之下,給食客呈上卓越素質的料理,包括63間香港餐廳及12間澳門餐廳。最後,本年度的街頭小吃類別分別於香港及澳門收錄了21間及12間街頭小吃,反映本地美食的風貌及生活風格。
  • 【香港美食】2015香港米其林餐廳全攻略,吃貨們千萬不要錯過!
    《米芝蓮指南 香港 澳門 2015》(Michelin Guide Hong Kong Macau) 共收錄了 242 間來自香港的餐廳和酒店及 56 間來自澳門的餐廳和酒店。其中香港三星餐廳共 5 間,二星餐廳有 14 間,一星餐廳則有 45 間。來香港,記得帶上這份名錄出發哦!
  • 【香港】探訪米其林指南輪胎人推薦餐廳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4年,《米其林指南》便收錄了「美味而物有所值」的餐廳,為了幫助讀者更易辨識這些餐廳,在1970年的指南中引用了一個紅色的「R」符號表示。1997年,設計師重新製作了這個圖標,把它變成了著名且具有標誌性的米其林輪胎先生(BIB必比登),米其林輪胎先生舐著舌頭,好像在回味著滋味,生動、形象、還很可愛。輪胎人推薦代表了美食偵探認為最超值的餐廳。
  • 2018香港米其林指南出爐!17家餐廳首度入選!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8》星級餐廳名單下月底公布,米其林今天率先公布「必比登推介」結果,入選的包括73間香港餐廳及9間澳門餐廳
  • 跟著2017港澳米其林餐廳指南,尋找最頂級的香港美食! 香港美食攻略​
    2017年香港米其林餐廳指南一發布,各地的吃貨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到香港大吃一場了。為此,小編特意整理出了香港米其林餐廳美食攻略,讓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們來香港不僅遊玩購物,更要吃-好-喝-好!《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6》,除了列出港澳地區8家三星餐廳、18家二星級餐廳,以及51家一星級餐廳之外,還新增了港澳街頭小吃推薦(香港23家、澳門12家)。
  • 去香港米其林餐廳轉轉,其實也不是每家都好吃
    吃美食是不少人旅行的意義之一,想吃米其林餐廳,去香港是個不錯的選擇,許多旅行者跟隨攻略去香港朝聖
  • 2017年香港米其林餐廳指南
    2017年香港米其林餐廳指南一發布,各地的吃貨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到香港大吃一場了。為此,大漂特意整理出了香港米其林餐廳美食攻略,讓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們來香港不僅遊玩購物,更要吃-好-喝-好!香港獲獎餐廳中包括三星餐廳 6 家、二星餐廳 14 家、一星餐廳 40 家、必比登餐廳 63 家,街頭美食 21 家;
  • 上海米其林指南122家餐廳完整名單,我們吐血整理出來了!
    - 唯一的三星唐閣儘管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香港米其林摘得三星,但是在上海,唐閣絕非粵菜館中最強的,因此沾香港光的嫌疑很大;- 二星在米其林指南中本來就是一個不尷不尬的評級然而點進去之後C大卻發現,這哪是完整名單,只不過是得到米其林星星的餐廳名單而已。稍微有些良心的公號附上了必比登性價比之選。
  • 香港美食攻略跟著2017港澳米其林餐廳指南,尋找最頂級的香港美食!
    2017年香港米其林餐廳指南一發布,各地的吃貨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到香港大吃一場了。為此,小編特意整理出了香港米其林餐廳美食攻略,讓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們來香港不僅遊玩購物,更要吃-好-喝-好!《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6》,除了列出港澳地區8家三星餐廳、18家二星級餐廳,以及51家一星級餐廳之外,還新增了港澳街頭小吃推薦(香港23家、澳門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