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剛跟了劇組14天,既演過老百姓,也演過紅軍戰士,親手摸到了劇組的「寶貝」道具機關槍,還和導演孟奇混了個臉熟。「演了十幾天,導演已經能認出我了,劇組原本還安排我演一個小角色的,但導演一看到我就說:怎麼又是他?不行了,得換人!」也許為彌補朱勇剛的心頭遺憾,孟奇特地招呼他合影一張留念,可把朱勇剛高興壞了,他驕傲地向村民們四處炫耀,成為群眾演員裡的明星人物。
拍攝期間正值酷暑,為確保電影按時完成,劇組成員們頂著40多度的高溫天氣連續奮戰。朱勇剛既當群演,又當義工,幫忙搬道具,搬服裝,與所有群眾演員一樣,不計任何報酬。「當演員很苦的,很髒很累。基本都是雨戲,現場工人造雨,我們群眾演員穿著厚厚的軍裝,地上都是泥水,在那麼熱的天,趴在戰壕裡,一趴就是幾個小時。」
「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很容易中暑感冒,幸好有劇組準備的姜水和降暑藥品也能夠堅持一整天。」
「演員們也同樣辛苦,甚至比我們還辛苦了,為什麼呢?主演們都是漂漂亮亮的,像飾演董秀雲的陶慧那麼漂亮,但是在這個電影裡,化妝師還得把她化黑一點,在拍戲的時候,炸彈一爆,糞土滿天飛,主演的身上都濺滿泥巴。」
拍攝戰鬥場面時,炸彈是從附近農戶家裡收集來的牛糞做成的。使用牛糞做炸彈,是因為拍攝鏡頭視覺效果好,炸到身上又能保證演員們的安全。
羅滿才已經63歲了,是《半條棉被》中年紀最大的群演。因為自己長相有「菱角」,比較符合當時人物特徵,所以被導演組看中,從開機到殺青,他都跟在劇組身邊。
回憶起拍攝電影的情形,羅滿才稱自己與劇組就像在一個單位共事一樣,不分彼此,他把劇組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每天幫忙搬道具,協助清洗衣服,凡是力所能及的工作都盡力而為,一堅持就是一天。而像他這樣的群眾演員還數以千計。「有時一次拍攝就有上千人參加演出,在戰爭場面中當國軍,都是義工出演。」
說到「牛糞炸彈」,羅滿才打趣道:「因為牛糞還是剛拉出來的,沒有很大臭味,爆炸之後,濺到演員身上是常見的事,演員們都很吃苦耐勞,我們群眾演員也就向她們學習。」
關於「牛糞炸彈」,筆者走訪了電影《半條棉被》的製片人鄺志偉,得知使用「牛糞炸彈」是許多戰爭題材電影較多使用的手法。鄺志偉的辦法是:用篩子細細篩出黃土粉,再加上半乾的牛糞代替花土做成「炸彈」。後來,場務組的小夥子們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成了卯足了勁地去篩黃土,找牛糞。在《半條棉被》電影中,劇組一共向農戶收集了140車牛糞,劇組全體成員也習慣了伴隨著隆隆轟炸聲時,還要忙不迭地躲避牛糞的襲擊。
談及到印象最深刻的拍攝場景時,朱勇剛介紹:『拍攝過程中才知道拍攝逼真電影鏡頭真不容易,一場在雨天點燃火柴的鏡頭,來來回回在雨中拍攝了三十多次 。」
「拍攝當天是個雨天,風很大。大戰一觸即發。大家都趴在戰壕裡,要拍一個點菸的鏡頭,火柴放在身上口袋裡都會被打溼,拿出來劃不燃。我們都趴在雨裡一動不動,聽著導演一遍一遍地喊重來,打溼的火柴被拿去烤乾,一共拍了三十多次才點燃煙。我看到電影裡就是一個鏡頭,只有幾秒鐘,但我們拍了幾個小時。雖然最後只是用了幾秒鐘的鏡頭,但能體會到導演組的用心程度。」
三 拍攝送別紅軍鏡頭時,現場四十多個群演都哭了「在片場拍攝老百姓送別紅軍的鏡頭時,原本是有臺詞的,導演說,拍這個鏡頭,演員都不需要說話。現場有四十多個群眾演員,有的送紅軍餈粑,有的送紅軍雞蛋,此時無聲勝有聲,就像當年送別紅軍一樣依依不捨。我們身臨其境,現場有四十多人全都掉眼淚了,四十多個群眾演員都淚流滿面,我一個大男人在那種場景下,也不由自主感動得流眼淚。」朱勇剛說,「憶苦思甜,從兵荒馬亂到現在的國泰民安,拍攝完電影更能感受到戰爭時期的苦難,更期待電影早點上映,可以讓全國了解到這裡的故事,謹記歷史。」
拍完電影後,羅滿才非常著急,迫切期待電影早日上映。這是他平生60年來第一次參演電影,還是在家鄉拍的電影,這讓他感到一種無上的榮光。9月4日,好消息傳來:《半條棉被》在湖南地區上映。此後,劇組送戲下鄉,在沙洲村進行了多次免費公映,回報沙洲村。
羅滿才在沙洲村的廣場上第一次看了電影《半條棉被》,激動得無以復加。在觀影的時候就掉了幾次眼淚,看完深受感動,他評價這部電影的「教育意義非常大」。他稱自己能有幸參演電影,哪怕只是當了個群眾演員,只有幾個鏡頭,有的還是背影,也值了!因為拍了這部電影,這一生中不會後悔!
朱勇剛看了兩次電影,每看一次都十分激動。「雖然拍電影時很辛苦,但是看到電影很逼真的效果,覺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看完電影,我認為共產黨人要帶頭,要繼續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群眾心連心,繼續傳承這份紅色精神文化,傳承軍民魚水情深。」 他們的手機裡都存放著自己拍攝電影時的片斷或照片,成為這一生都值得珍藏的回憶。
半條棉被,溫暖中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電影《半條棉被》出品人、瀟影集團總經理谷良表示:「總書記講的故事,就是瀟影要拍的電影!」 如今,《半條棉被》已火遍湖南,即將全國熱映。《半條棉被》得到專家學者、影評人、媒體人士和觀眾的一致讚譽,稱讚《半條棉被》是「主旋律電影的新收穫」、「傳承紅色基因的優秀範本」、「一次完美的精神洗禮」。
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張宏森對電影《半條棉被》作出重要批示:電影《半條棉被》的上映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做好紅色教育的重要舉措,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敬業精神,認真組織影片的發行放映,取得了良好效果。瀟湘電影集團一定要牢記總書記囑託,堅守電影的創作方向,呵護瀟影的歷史品牌,有信心、有決心、有辦法在偉大時代奉獻精品力作。
9月30日,電影《半條棉被》湖南地區票房已突破520萬。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是瀟影發展史上的大事與高峰,是全體瀟影人的驕傲。瀟影人將守正創新,繼續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