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戒刀原來不是用來打殺的?

2021-02-19 愛刀者

  在《水滸傳》等古典文學作品中,戒刀為一種出家人所使用的兵器,根據書中的描寫,戒刀可為單刀,也可為雙刀,為短柄刀,可隨身攜帶,比如武松使用的就是雪花鑌鐵打造而成的雙戒刀,魯智深也隨身跨一口戒刀。

  戒刀,比丘所持的十八物之一,用於裁衣、剃髮、剪爪等的刀子。《僧史略》中說:「及持澡罐、漉囊、錫杖、戒刀、斧子、針筒,此皆為道具也。」 由於系戒律所聽許,故稱戒刀。 

  僧人的佩刀,出行所攜用具之一。按戒律只供割切三衣(袈裟)之用,不得用以殺生,故稱。宋 贊寧 《僧史略》卷上:「禪師持澡罐、漉囊、錫杖、戒刀、斧子、針筒,此皆為道具。」《水滸傳》第三回:「直教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所載,佛在室羅伐城時,有比丘欲裁三衣,便以手撕裂,損壞衣財。佛乃聽許用刀子。但因六眾以雜寶裝飾,佛陀便規定用鈍鐵作刀,且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大的長六指,小的長四指,中的介於二者之間。形狀則有彎曲如鳥羽、及似雞翎而不尖直二種。 

  戒刀是日常生活用品,絕不是如《水滸傳》中所說拿來打殺用的。禪門公案中,關於戒刀的故事,最著名的應該是二祖慧可禪師受到達摩初祖的教誨激勵,而潛取利刃自斷手臂,受法悟道的故事。

關於刀,關於劍,關於兵器收藏鑄造工藝的那些事兒,歡迎刀劍、武俠愛好者關注本公眾號。

交友、購劍,購刀加微信哦~:langtou522

相關焦點

  • 武松的戒刀|陳學文
    古代僧人云遊時一般攜帶「十八物」,其中就有戒刀。 戒刀既出佛門,所以它的大小與形狀都是有規定的。形狀一說是半月形,一說是如鳥羽形。長刀不得超過六指,中刀不得超過五指,短刀不得超過四指,且刀頭都不準太尖,為的就是要防止殺生。 可是人算、佛算都不如天算,不知從何時起,戒刀最後竟然演變成一種超級大殺器。這樣的大殺器武松就有兩把。 武松的戒刀全稱為雪花鑌鐵戒刀。
  • 魯智深的戒刀,林衝的葫蘆,武松的哨棒
    以及武松——賦予道具涵義。天人級。先說魯智深,他有什麼?就是禪杖與戒刀,禪杖不用說,主戰武器,但是戒刀整部書他都沒有用過,可在書裡,作者為何一次次提及?無他,讓人物活絡起來的輔助道具——只要該動身時,比如鐵匠打好了禪杖、戒刀後,魯智深要邁向相國寺的路上,書中寫說:做了刀鞘,把戒刀插放鞘內,禪杖卻把漆來裹了。
  • 宋朝人知道:武松的戒刀和度牒來自兩個人,度牒上的法號不叫武松
    度牒上寫的應該是某個法號而不是武松,他行走江湖應該如何報號?這些問題宋朝人知道答案:武松的戒刀和度牒來自兩個人,度牒上的法號不叫武松。武松就是靠著這兩把戒刀和一本度牒,行走江湖暢通無阻,宋江帶著大家到汴梁觀燈,也是讓魯智深跟武松結伴而行:這兩個人都有護身符。
  • 張青贈給武松的兩把戒刀和人骨頂數珠到底來自哪裡?
    說起來,這兩把鑌鐵戒刀和108顆人骨頂數珠與武松是有緣分的。這兩件寶貝,書中交代了兩次。之後,武松便跟著公人走了,戒刀和數珠還在張青手裡。第二次,是在血濺鴛鴦樓之後,武松殺了人,連夜潛逃,後又偶遇了孫二娘夫婦,這真是冥冥之中的緣分。武松留了幾日,風聲越來越緊,到處都在追捕武松,武松擔心連累了孫二娘夫婦,便執意要去二龍山落草。
  • 武松的戒刀、呂布的方天畫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都是用它打造的!
    但其實,這東西咱們還真的不是一點沒聽過。「張青取出兩把戒刀與武松看了,果是鑌鐵打造,非一日之功。」「別的都不打緊,有兩件物最難的: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沒錯,《水滸傳》中其實就有關於鑌鐵的描寫。這把雪花鑌鐵戒刀在《水滸傳》中被多次提到,堪稱兵器中的精品,武松也憑藉著這把刀立下赫赫戰功。
  • 如果石秀大戰斷臂的武松,多少回合能斬殺武松?
    石秀大戰斷臂武松多少回合能斬了武松說這話為時尚早,應該先問問石秀能不能有把握贏得了武松這才是關鍵。很多人認為武松被妖道包道乙飛劍斬去一臂已經成廢人了。這裡首先要糾正一下武松成為廢人的意思,這只是說他已經成為殘疾人了但不代表他就成廢物了,廢人和廢物是兩碼事,不可同日而語。
  • 飛天蜈蚣王道人和武松無冤無仇,武松為何要殺他?
    金聖歎先生瞧不起水滸中很多人,但惟獨對武松的評價十分高,他說武松是天人。什麼是天人,也就是說武松零缺陷,做人做事周全完美。
  • 武松分明是打虎英雄,為什麼叫個「行者武松」的平庸綽號?
    柴進連忙進來分辨,拉開了武松,對宋江介紹道:這人是清河縣人時,姓武名松,排行老二,人稱武二郎。這「武二郎」算得上什麼名號?宋江假意道:江湖上常聞說武二郎名聲。這不是說謊麼?武松在清河縣打傷了人,逃到柴進那裡,這柴進是個喜歡窩藏朝廷欽犯的人,仗著宋太祖一塊丹書鐵券的免死金牌,處處招納些不要命的好漢,其實這丹書鐵券未必管用。
  • 武松為啥不敢對陣高手?
    武松曾多次說過自己平生專打硬漢,在孟州牢營武松親口對施恩說:武松道:「我卻不是說嘴,憑著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所謂的硬漢事實上可以理解為高手,武松並不是只是嘴上隨便說說而是付諸於行動,蔣忠號稱蔣門神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曾誇大言道:三年上太嶽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得了。
  • 武松不是英雄漢,誰贊成?誰反對!
    是喝醉了酒的武松,不懼大蟲的淫威,毅然上了景陽岡,三拳兩腳就打死了大蟲,為民除害,武松可謂英雄!有人說,快活林裡,外來戶蔣門神借著張團練的勢力,把坐地戶施恩打敗,強行佔據了快活林裡的酒店,藉此機會大肆斂財,被打的施恩只能忍氣吞聲。還是武松,在施恩答應他無三不過望的要求後,帶著他"專打天下不明道德的硬漢"的信條,打敗了蔣門神,替施恩奪回了快活林,武松可謂英雄!
  • 她和武松到底什麼關係?為何她對武松那麼好?
    看過《水滸傳》,很多人會對孫二娘非常好奇,她和武松僅有一面之緣,為何她對武松那麼好,難不成她喜歡上了武松,她和武松到底是什麼關係?事實上,劇情並沒有那麼狗血,孫二娘是有夫之婦,說她喜歡武松,那可就是冤枉了,她之所以對武松那麼好,其實源於三個原因:欣賞、感激、愧疚!
  • 蜈蚣嶺上,武松殺的那個孩子,是無辜的嗎?
    作為水滸裡的頭號打虎英雄,武松的名氣實在太大。不過,武松命運不太好,哥哥被嫂子害死,他不得不暴力報仇,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再以後,他又被張都監陷害,大鬧飛雲浦後,武松殺了張都監家。後來,武松聽從孫二娘的建議,削了頭髮,戴了戒箍,成了頭陀,兵器則是兩把戒刀。武松用戒刀時,最先殺的人,是蜈蚣嶺的道童和飛天蜈蚣王道人。根據後面張太公女兒所說,她和道童,都是被王道人掠來的。張小姐父母、哥哥和嫂子等人都被王道人害死了。
  • 要說《水滸傳》裡武松在108將中的武力值能排第幾位
    ;在對戰中能夠保持頭腦冷靜的狀態;在生死對戰中能夠有強大的意志力等等這些綜合因素都是評定一個合格戰士的標準,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武松:武松,天生神力,別稱:行者,上應天傷星,職位:步軍頭領之一,武器:雪花鑌鐵戒刀,梁山大排名:14,性格:急俠好義、剛猛不屈、敢作敢當、嫉惡如仇、正義、勇敢,恩怨分明,知恩圖報,不向惡勢力低頭。
  • 武松悍勇無敵為何捉不住一條狗,還被區區孔明暴打?
    那時節,武松被一條黃狗狂吠,他揮舞戒刀奮力劈砍,始終砍不到它;後來,他更被武功不入流的孔明孔亮兄弟捉住,吊了起來打得半死。  事情還要從武松二度離開十字坡說起。  因血濺鴛鴦樓,武松被朝廷通緝,孫二娘張青提供了一副行者服飾。從此後武松就頭戴戒箍,身穿僧衣,腰佩戒刀,披散了頭髮,遮住額頭上金印,人前一副頭陀模樣。
  • 水滸中武松並不是一個和尚,為什麼要說他是一個苦行僧?
    對大家而言一個敢去打老虎而且還打死,一個敢於亮劍雖然武松的武器並不是一把劍而是拳頭,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硬漢也有人說他愛喝酒,動不動就要殺人,而是還是個優婆塞。在這裡就有人要問了,優婆塞是啥意思?優婆塞其實就是在家修煉的居士,也就是一位君子。一位君子所具備的優雅氣質武松他完全所不具備,而作為一個居士就是要做一個守戒的人,守什麼戒呢?
  • 和尚的戒刀
    點擊上面藍字 見山博物 加關注戒刀,比丘所持的十八物之一,用於裁衣、剃髮、剪爪等的刀子。
  • 施耐庵起了幾百個綽號,為何武松綽號只是「行者」?
    也正是因為武松一輩子很苦,仿佛頭陀修行,所以作者特意安排一個頭陀,他的戒箍、戒刀、度牒等等都給了武松,而且相貌、年齡等都跟武松完全符合。連孫二娘都說,這是前世有緣。
  • 武松假扮頭陀僧是為了躲避官府追捕,夜走蜈蚣嶺那又是為了什麼?
    三天之後,武松在這個十字坡孫二娘這裡就有點呆不住了,因為地方上的地堡,來敲門進進出出要捉拿武松。武松跟張青商量說,不行我在這呆不住了,再呆下去要連累你,我得趕緊走。張青是個精明的人,張青和武松就商量說,我已經給你想好這個去處。
  • 梁山大將李逵、魯智深、武松三人算得上真正的俠士嗎?
    李逵,魯智深,武松三人都是水滸傳中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們能被稱為大俠嗎,具體做了哪些是呢? 1、黑旋風李逵 李逵沒有任何俠義之舉,開始時戴宗手下的獄卒,就是一混人,遇見了宋江之後,就鞍前馬後的效命與宋江,無論好壞,只要宋江高興他就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沒少做。
  • 魯智深武松沒有動手除掉梁山七個惡人,是打不過,還是打不得?
    張青孫二娘曾經對魯智深武松都下過手:算計武松失敗,算計魯智深卻成功了,如果不是菜園子張青及時趕回來,孫二娘已經下手開剝了。孫二娘跟武松打架,那場景簡直難以描述。張青孫二娘雖然有「三不殺」的規矩,但卻並沒有完全遵守:不殺雲遊僧道,但卻差點吃掉魯智深,武松戒刀發箍的前任主人,更是被「卸下四足,只留得一個箍頭的鐵戒尺,一領皂直裰,一張度牒在此。」魯智深武松沒有對張青孫二娘斬盡殺絕,可能也有他們的道理,但那道理是什麼,一時半會說不清,咱們還是接著說說另外五個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