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興興 來源丨流量公園
(llpark001)
首圖為河圖創意官網
今天,微博暱稱@馬宏傑 發文,提醒攝影師朋友警惕北京河圖創意圖片有限公司替攝影師維權的內幕屬於詐騙行為。
在這篇微博長文中,@馬宏傑指出以河圖創意為代表的公司,打著替攝影師維權的旗號,向圖片使用者進行索賠,甚至在還未取得圖片版權的前提下先行索賠,圖片作者或不知道侵權行為已經發生,或被騙籤了霸王條款,或者勝訴後拿不到賠償。
流量公園編輯隨後聯繫到了馬宏傑,他表示自己身邊的兩個朋友都被坑過,「一個是攝影師,一個是公司,都被騙了」,「這個公司就是兩頭吃,既吃創作者,又吃侵權方」。
截圖由@馬宏傑 提供
馬宏傑微博認證信息為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圖片編輯,是一個資深的攝影從業人員。
對於河圖創意的「玩法」,馬宏傑的文章說的比較詳細:「先在網上搜到一張圖,看看哪些地方在使用,然後就給使用者打電話,告知侵權河圖的圖,其實這張圖片並不是他們的圖片,他們只是嚇唬用戶,如果用戶上當,會支付一筆和解費。」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南昌等多地圖片詐騙公司已經紛紛效仿河圖公司的方式,開始渾水摸魚,引發受害企業紛紛投訴。河圖網前員工表示,如果企業被河圖的人唬住了,沒有進訴訟程序就給錢了,那可能拿到的錢就多些。因為北京河圖給侵權人打電話的時候都會說『我們要求賠償款1萬!』,侵權人如果不懂行講價講到5000元可能還覺得自己賺了,其實血虧........」
來自企鵝號文章《我們被比「視覺中國」
還噁心的公司訛上了,叫河圖創意》
流量公園檢索河圖創意的相關信息,發現關於「訛詐」「騙子」「惡意」的網友評論非常多。
一位知乎網友求助:「我是一名網絡維護人員,不小心用了北京河圖創意圖片有限公司一張圖片,他們法務部人員打電話說我們侵權他們的圖片了,各種費用加起來要5000元。」
在評論中也有網友反映,自己遇見過圖片不論是否商用,無論閱讀量和粉絲量,都被漫天要價的情況。
不少「被告侵權者」提出,需要看河圖創意公司持有版權的證據,需要知道原作者的信息等要求,河圖創意公司不是回復開庭見,就是回復加密信息不能示人,也有「被告侵權者」發現,河圖創意公司傳來的證據和訴求圖片並不能一一對應。
流量公園還注意到,自2018年起,針對河圖的「被維權」社群,包括微信群和QQ群也非常活躍,人數很多。
查詢公司的工商信息,僅剛剛過去的7月一個月之內,河圖創意作為原告涉及的侵權案件多達30條以上,平均一天見好幾面。
馬宏傑告訴流量公園公號,河圖方所謂的維權,並不能維護原作者的權益。如果用戶不認可,他們會搜到並找尋作者,以幫助攝影師維權為由騙得作者的授權書,成為版權擁有者。這時作者被騙去了版權,自身權益已經受到侵害卻不自知。作者會接到自稱河圖創意公司律師的聯繫,告知有侵權發生,可以幫助作者維權。公司會要求作者籤「授權書」「合同」等類似的文件。
馬宏傑也提到,自己也收到過很多次類似的公司或者「律師」的名義幫助自己維權,這種事在攝影圈非常常見。
有些情況下,公司還會向作者收取維權費用,但是無論是和解還是開庭,作者收不到一分錢賠償,所有的賠償都進了河圖創意公司的腰包。博主的攝影師朋友,就被河圖創意騙走了1萬元後,聯繫他的律師就將他拉黑了。
截圖由@馬宏傑 提供
按照馬宏傑這個說法,河圖的維權路徑就是:自己並沒有完備的圖片庫,而是先搜索圖片,發現漏洞了再去聯繫用圖方,之後再找到原作者弄到授權,兩邊佔便宜。
針對以上問題,流量公園通過河圖創意官網公布的電話和郵件進行聯繫,接電話的一位女士表示自己只是公司前臺,「我不知道該給你轉接誰,我什麼都不知道。」由於其官網沒有任何圖片購買信息,流量公園在電話中表示希望對方發來一個用圖價目表,這位女士繼續表示:「我什麼都不知道,再聯繫。」
而郵件也並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檢索河圖創意的「維權」案例,他們也並不是百發百中。根據(2019)京0491民初5328號的《民事判決書》顯示:「原告提交的作品原圖截圖顯示照片拍攝日期為2010年3月25日,但《作品登記證書》載明的創作完成日期和首次發表日期均為2010年4月2日,兩個時間相互矛盾」,所以對河圖創意的維權要求不予支持。
今年6月,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啟動「劍網2020」專項行動。重點之一是「著力整治圖片機構、版權代理公司存在的假冒授權、虛假授權、惡意索賠等行為,進一步規範圖片市場版權傳播秩序。」
7月7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發布的關於涉網圖片類著作權案件的調研報告,為被侵權者提供了有力參考。報告中顯示,絕大部分案件中,原被告均未針對如何確定損害賠償進行舉證,法院判決多使用法定賠償的方式確定損害賠償數額。實踐中,單幅攝影作品的最低損害賠償額為300元,最高為4000元,中位數為800元,平均值為867元;單幅美術作品的最低損害賠償額為440元,最高為25000元,中位數為800元,平均值為5670元。
很多遭遇河圖的網友表示,他們索賠的起價往往就達到了單張5000元起。
流量公園了解到,雖然圖片平臺維權的手法多種多樣,但是像舉報文章中描述的這種空手套白狼,兩邊通吃的玩法,還真是不多見。
另外作為一個職業攝影師千萬不要和這樣的公司籤約,他們的合同處處是陷阱,作者把自己所有圖片的權利都轉出去了還是獨佔許可,作者自己都不能用。一旦媒體發現這個攝影師的這種維權方式,就不會再和其合作,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一家媒體願意再用這個攝影師的圖片,和這樣的超級訟棍公司為伍,最後大家都會被噁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