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不妥協!日韓局長級磋商未就「慰安婦」判決達成一致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原慰安婦訴訟,做出了勒令日本政府賠償的判決,但日本方面表示不接受。當地時間15日,日本、韓國兩國政府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
-
日韓慰安婦訴訟再次升級,韓國法院做出賠償判決,日政府強烈反對
1月8日據韓國媒體報導,首爾地方法院依法做出重要判決,宣布日本政府必須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的經濟補償。日本政府對於這一判決明確表示日本政府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日本政府已經召見韓國大使,並且向韓國政府表示了抗議。
-
慰安婦問題,日本人誠意令人懷疑,韓國政府為何要對日「妥協」? 今日話題
在中國人印象中,日韓兩國在歷史問題上應該是相當不睦才對,因此懷疑此次日本道歉的誠意。事實上這次協議的前景也確實令人疑慮。但為什麼一向以「剛烈」著稱的韓國人輕易就妥協了呢?背後原因值得探索。韓國外長尹炳世(左)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右)在12月28日的聯合記者會上握手,宣布達成協議本次日韓慰安婦問題協議是有歷史分量的,不過前景確實存在疑問至少在部分韓國人看來,這次日本道歉是有分量的道歉這次日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日本承認了在慰安婦問題上的責任,進行了歷史性的道歉
-
日本要求韓國根據日韓請求權協定展開磋商,韓方回應尚不明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圍繞韓國最高法院勒令新日鐵住金支付賠償的勞工案訴訟判決,日本政府1月9日向韓國政府要求根據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展開政府間磋商。日本共同社1月9日報導稱,這是鑑於韓方向該公司發出扣押資產的通知並確認生效而採取的措施。
-
英文短語學習——日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歷史性協議
英文短語學習——日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歷史性協議Japan and
-
使館前被放置慰安婦少女像,日本召回駐韓大使和總領事,並中斷……
釜山市民團體為反對「慰安婦」協議,在日本駐釜山總領事館前設立了慰安婦少女像,為此,日本召回駐韓大使和總領事,以示抗議。6日,日本政府對韓國民眾在日本駐韓國釜山總領事館前放置「慰安婦」少女銅像的行為表示強烈抗議,決定暫時召回日本駐韓國大使長嶺安政和釜山總領事森本康敬,並中斷日韓政府之間正在進行的經濟合作磋商。
-
日本政府因韓慰安婦判決探討對抗措施,考慮推遲駐韓大使赴任
共同社1月14日消息,鑑於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原慰安婦訴訟做出了要求日本政府賠償的判決,日本政府14日全面開始探討對抗措施。據多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推遲預計下月底前的新駐韓大使相星孝一赴任時間的方案比較熱門,對於向國際法院(ICJ)起訴則較為慎重。
-
日韓「慰安婦」訴訟矛盾再起:韓方宣判要求賠償,日方拒不道歉強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對此,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並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韓慰安婦受害者索賠案宣判,日方「絕不接受」背後的兩國恩怨
70多年餘恨難平的韓國慰安婦,一直以來都未放棄對日聲討,索賠之路異常艱難。日本政府堅持認為「慰安婦問題已得到解決」,無法接受韓國方面近年來持續不斷的追究。這一歷史問題成為日韓上空難以消散的陰霾,1月8日韓國法院的一紙判決給兩國關係再添波瀾。
-
菅義偉拒絕訪韓,對韓國執政黨施壓 日媒:日韓關係可能將繼續惡化
【南方+10月15日訊】據日本媒體報導,因二戰勞工問題,日本就在韓國舉行的韓中日首腦會議此前曾消極表態,可能會缺席。繼日本表明立場後,韓國沒有任何回應。日本對韓國執政黨繼續施加壓力,強硬表態如果韓國政府不採取日方能接受的措施解決二戰勞工問題,日本拒絕訪問韓國。據日本媒體稱,今年由韓國擔任主席國的韓中日首腦會議將很難舉行。
-
「慰安婦」問題再次衝擊日韓關係,不正視歷史,想解決,有點難
這兩年,日本和韓國關係不算友好,近幾年來因慰安婦問題、勞工問題、島嶼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最嚴重的就是2019年,兩國因這些問題而引發經濟對抗,不理智的行為嚴重阻礙了兩國的經濟發展。但這歸根結底是歷史問題,歷史問題得不到解決,就始終是放在兩國間的一顆炸彈。這不,日韓兩國近日又因慰安婦問題鬧起來了。
-
慰安婦、強徵勞工、島嶼爭端,日韓舊案新「仇」不斷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7月20日,因日韓貿易摩擦,韓國民眾在日本大使館前抗議。韓方則把這定義為日本方面的「經濟報復」——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兩度判決日本企業賠償殖民朝鮮半島期間強徵的韓國勞工,並扣押日本相關企業在韓資產。隨後,韓方也將日方「拉黑」,同年8月拒絕續籤《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以下稱《軍情協定》),兩國關係迅速惡化。
-
時事觀察:日韓關係再遇坎兒
在分析人士看來,儘管韓國政府近期表現出希望改善日韓關係的跡象,但韓日矛盾錯綜複雜,兩國政府又都為未來選舉考慮,想要重歸於好恐怕並不容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12名「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索賠一案進行判決,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支付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的賠償。
-
日韓半年「貿易戰」
作為反制措施,韓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也把日本排除出貿易「白色名單」,並於8月22日宣布不再續籤將於11月22日到期的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日本宣布出口管制後一直拒絕與韓國進行外交對話,對韓國派特使磋商的提議不予理睬,對文在寅光復節講話中的倡議保持沉默,日韓外長磋商無果而終。 面對日本突然實施的經濟打擊,韓國選擇加強自我能力建設和反制並舉。
-
韓國法院判決日本應向韓「慰安婦」賠償 日方:強烈抗議
新京報訊(記者 謝蓮 實習生 李卓爾)據NHK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判決
-
這下,日韓關係徹底「透心涼」了……
日方提議重啟磋商當地時間5月20日,日本政府向韓方發出外交公函,稱將根據《日韓請求權協定》,設立「仲裁委員會」解決勞工索賠案問題,並敦促韓方接受這一提議。韓聯社稱韓方將綜合考量慎重研議此事。日韓關係自去年開始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
美日韓軍事結盟是危害東北亞安全的「毒劑」
但近年來,三國防務官員頻繁接觸,商討完善和發展 「美日韓高級政策協調會」機制。2010年,美國參聯會主席馬倫呼籲日韓「跨越過去」,努力實現美日韓三國聯合演習,將三國安全合作提升至戰略級別。2014年7月,美國參聯會主席、日本統合幕僚長和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議長在夏威夷舉行了首屆美日韓參謀總長級會談,就強化美日韓三國安保合作達成一致。三國的最高軍職官員直接與會,彰顯了美日韓軍事合作的深度與力度。
-
【日韓關係】劉榮榮 王珊:沉痾與新患:日韓關係惡化探析
本文擬概述日韓摩擦的緣起和特徵,分析日韓摩擦的深層動因,並研判其前景和影響。自2017年韓國總統文在寅上臺以來,日韓緊張關係持續升級。文在寅政府先是推翻了前任樸槿惠政府與安倍政府艱難達成的「慰安婦協議」,抹消了安倍的一大「外交政績」。2015年,原本對日強硬的樸槿惠政府在美國施壓以及中韓「薩德」糾紛、朝核問題陷入被動的國際環境下與日本倉促達成慰安婦協議。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日韓「相看兩厭」的不止上述事件。1月8日,韓國法院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一審宣決判處日本政府向12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這一裁決是繼去年底日本企業被判賠償戰時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作出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決定。
-
薩德危機後,日韓接近能「一笑泯恩仇」麼?
當中韓兩國因薩德問題陷入僵局之際,日韓關係卻有加快接近的趨勢。28日,韓國外長尹炳世在參加韓國KBS電視臺的節目時稱,通過去年年底達成的韓日「慰安婦」協議,日韓「信賴基礎已鑄就」。在美國老大的示意下,日本一直積極示好韓國,包括在靖國神社、「慰安婦」等問題上「照顧」韓國的感受。去年底,日韓兩國籤訂的關於「慰安婦」的協議,規定日本對韓國做出補償,被韓國政府認為解決了兩國關係的一大障礙。不過,說一紙「慰安婦」協議就鑄就了韓日信賴的基礎,未免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