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都有人在翻譯佛經。在歷史的長河中,以鳩摩羅什的翻譯佛經時代,是一個頂峰。而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則是其中經典的經典。其中的許多句子,都深為廣大佛學愛好者喜愛。
《金剛經》中有許多經典名句,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四大經典名句。這四個經典名句,只要能真正弄懂其中一句,也可開悟!
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我們在紅塵中掙扎,每走一步,都感覺人生的路,艱難萬分。其原因就是,我們將世事看得太重,將自己也看得太重。這些,都是我們人生路上的沉重包袱。而這些包袱,都是由我們的自心所引起。
其實,要拋開這些沉重的包袱很簡單,只要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你會發現,世事始終在流轉,自己其實也一直在存在。真正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心。因為周圍所有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用來迷惑我們的眼,迷惑我們的心。真正看透這些相,你也就會明白人生的意義,同時也會明白生命的意義。
二、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為了在這個世上生存,我們總是不斷地去學習,以適應不同時期不同的社會發展。於是,在我們的靈魂深處,不斷地烙下了各種真理、非真理的印記。總覺得人生,應該這樣活,也覺得事情,應該這樣做。只有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人生才會沒有遺憾。
真正大智大覺的佛陀,告訴我們真相併非如此。一個人所學到的東西,在不同的時候,確實能讓自己應付當時,但是,它並非至理,不能讓我們度過生命中的每一次磨難。所以,我們的人生,沒有真正的榜樣,我們的修行,也同樣沒有真正的榜樣。只能在生命的長河中,讓自己活得善良一點、更善良一點。因此,佛說出了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不論你的心態如何,不論你的能力如何,不論你的想法如何,當時間的巨輪沉沉碾過,隨之而去的,是這所有的一切。「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真正留下的,卻是你的善業,你的惡業。這些善惡之報,如果不還掉,即使經歷千百劫,它也會如影隨形。
佛陀教人修行,並非是教人避世,而是在世間,用自己最善良的、最純正的方式,去面對一切。無論你遇見什麼人,都是你生命中的必然。無論你遇到什麼事,都是你應該經歷的。所以,不必為自己的過去煩惱,亦不必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只要善良,你未來的遇見,也必定善良。
四、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法並沒有隨著佛陀的涅槃而消逝,反而在世間,流傳得更為廣大。究其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永不磨滅的信念,都想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作為生命永久地依託。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於它能超越時空,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所以,當須菩提問詢佛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陀回答他:「莫作是說。」並告訴須菩提:「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為什麼「能生信心,以此為實」呢?其原因就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人生的路,說短暫也短暫,一年一年的過,也就幾十百來年。說漫長也漫長,一天一天的過,數著分秒,數著步履。那些古佛青燈的日子,也許與我們大多數人無關,但是真相是,日月的輪換,又何嘗不是我們的青燈?父母的高堂,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古佛?只是人在其中,分別心太重,無法一通百通而已。
《金剛經》內涵深奧無比,每個人所專注的角度不同,對它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這是因為遇見《金剛經》,就等同於遇見佛。所以,只要你不斷地去讀《金剛經》,開悟只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