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2020-12-27 法妙明心

佛教中有很多的經典,其中《金剛經》是人們常度的一部經文之一,更是作為幾大經典之首,金剛比喻般若智慧如同金剛利劍,能夠破除塵世間的一切迷幻,解除所有的煩惱和偏見。

《金剛經》裡面講的是般若智慧,什麼是般若智慧呢?就是出世間法的智慧,是佛陀一生講法之中,花費了22年的時間去詮釋什麼是般若智慧。為什麼佛陀如此看重般若智慧呢?

這個是因為佛陀在開悟之後看到世間上面一切惡,都是因為眾生的愚昧無明,唯有智慧明利,才能破除愚昧無明,智慧就好像是暗室中的一盞明燈,能讓人講室內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佛陀說過「誤讀為盲,般若主導」,可見智慧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作為般若核心的《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第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什麼是相?就是娑婆世界中固定的物質的外表形態,並非是物質的本質,所以在這個世界中看到的東西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這個是因為人身體結構的緣故,就只能看到這樣的表面形態,也就是說娑婆世界裡面的眼睛,你就只能看到娑婆世界的東西,要想看到其他世界的東西,那麼你就必須要相應的具備那樣的眼睛。

那麼這個眼睛究竟是怎麼來?就是通過你進入空相之後,脫離娑婆世界的物質限制,那個時候你就可以看透事物的本質。比如人看到水的表現是柔軟不可捉摸,甚至可以在獲得加熱之下沸騰,人的觀念一下子就給定入了這樣的認知中。

一旦水發生了變化的時候,比如被植物吸收到體內之後,就不會再認為形態就是水了,但是佛陀看水卻是能夠透過水看到本質,無論是這個水的外表如何的變化,他都能看看到這個水的真實形態,因此他不會為世間的一切所迷。而那些容易變化的外表,就是「相」。它本身就是虛妄,不過是因緣促就它的外表罷了。

第二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指的是清淨心,佛陀是在告訴人們不要將自己的心在任何的事物上面停留,因為這句話和「相」是息息相關的,要知道有相就是一種虛妄,那麼你的心在這樣虛妄中停留的時候,就容易被帶動。雖然能夠獲得,但卻是非常的短暫的,就讓產生一種求不得的疲憊感。

佛教中講究是空,一切都是空的。所以寺院中也叫做空門。既然講究空那麼如何降伏其心就和關鍵了,有人想強制的讓自己不要去動妄念,實際上這個在修行前期可以這樣去做,但是到了一定的修為之後,如果還帶著這樣的觀念,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壓下一個妄念又生出另外一個妄念,你也是壓制,它越要去攀援。既然如此,何不「一念不生」?到這時候你方能體驗到什麼是清淨心。

第三句:」應作如是觀「

這個話詮釋的是人的有為之法,怎麼樣才能做到無為?那就是應作如是觀。這個世界的眾生都是在有為的境界中,而人的一切苦都是這個因為人做什麼事都是不斷的產生念頭。

當我們念頭中想著如何的時候,自己的行為非得要去那樣做的時候,就是佛陀常說到的欲望,它來源於人的內心,如果不按照內心想法去實行的時候,欲望就無法得到滿足,這些恰恰就會人的妄念,都是有為之法。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這些想法都是虛妄、都是泡影,只有將這個妄念放下,或者是不去想它,人的內心才能清淨下來,這個時候才能五蘊都空下來,這就是「應作如是觀」的根本。

這三句經典佛語可以說是金剛經中非常重要的話,可以單獨理解也可以一切理解,但是都脫離不開一個「空」字。願大家六時吉祥,感恩閱讀和分享,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只要一個人,能做到「心無所住」,真正開悟,只是遲早的事。
  • 《金剛經》三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今天分享《金剛經》的三個名句,和大家共同學習。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弘忍和尚給六祖慧能講《金剛經》,講到這句經文的時候,慧能大師就大徹大悟了。我們讀了很多遍,也沒開悟,但雖然沒有大悟,總也會有一點小悟。佛門經常講「清淨心」,為什麼要修清淨心?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關於禪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無外乎「開悟明心」。其實,最初達摩祖師弘傳禪宗,專以《楞伽經》作為參禪印證,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作為驗證參學者所悟真假的憑證。《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金剛」意為金中之精堅者,能斷萬物。佛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由此可見《金剛經》在佛門中的地位。
  • 佛教:誦讀《金剛經》,除了得到無量福報外,還有哪些好處呢?
    01文/法妙明心《金剛經》作為佛門中一部重要的經典,很多人喜歡去研讀它,佛曰:若有信眾,能夠受持一句經文,就能夠得到無量福報,一個人如果正確的誦讀金剛經,就能夠得到無量的福報,那麼誦讀《金剛經》,除了得到無量福報外,還有哪些好處呢?
  • 佛教:《金剛經》中有名的四句話,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亦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釋義為: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是經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社會上流傳比較廣的版本主要是姚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和心經一同被稱為大乘般若智慧的核心。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四個句子,道出了人生的真相!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所奉持的一部佛經。很多人喜歡讀這部佛經,是因為裡面講述了許多的人生哲理。比如「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這句話是告訴人們,事物的真相,並非是我們看到,或者是想到的那樣。《金剛經》中有許多的名句,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頌。無數的人,因為「受持」此經中的句子,有的開悟,有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有的人,因此而得無量福報。
  • 讀金剛經的好處及金剛經的作用
    「七寶布施」是拿金銀珍寶來幫助他人。在金剛經中、佛問須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裝滿叄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這個福德大不大呀?叄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現在的天文學家說的「銀河系裡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裝滿了這許多世界的珍寶來幫助人,這樣的福德大不大呀?須菩提說:「很大,世尊。」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受持演說這四句偈,功德無量
    另外,佛教又認為,父母是天底下最大的福田,世間沒有比孝敬父母更大的福田了,侍奉好高堂兩尊佛也可得無量福報;推而廣之,照顧孩子、關心愛人、維護家庭就是為家人布施;在別人有難處的時候提供幫助就是為大眾布施......佛慈悲愛憐天下眾生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眾多布施方式方法當中,最直接的布施就是以錢財布施,比如捐建希望學校和做慈善等等,這些屬於財布施。
  • 為什麼勸您念《金剛經》?念《金剛經》的福報不可思議
    《金剛經》實在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而我之能每天受持《金剛經》,和如度我之恩,不敢或忘。多年來,我曾幾次看過人們辭世的情形,彌留之際總是痛苦的!尤其是癌症患者,病情越重就越痛苦,必須靠止痛劑來減輕身體的痛苦。但止痛劑用多了,會使神志不清,陷於昏迷狀態。
  • 能忍法師講解《金剛經》(一)
    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讀一讀這部宗門之下做為印證的經。非常重要!  禪宗祖師從達摩祖師開始,一直到五祖弘忍大師都是以《楞伽經》做為印證。到了六祖大師,因他聽了別人念誦《金剛經》當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麼一句話,而開悟了。之後他才決定一定要去參訪黃梅弘忍大師。  從五祖弘忍大師那裡得法以後,從六祖慧能大師開始,是以《金剛經》來進行印心的,這是一個因緣。
  • 《金剛經》的精髓就這4句,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最近一直在研讀《金剛經》,發現它真是人間大智慧。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能窮盡一生也沒有辦法完全領悟,畢竟《金剛經》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合集,是佛教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處傳教,留下的語錄最後由後人整理,編成了《金剛經》,這裡面的智慧無窮無盡。總結起來,《金剛經》的精髓就是四句話,這也是這本經書的精華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 《金剛經》四大經典名句,能懂一句,也可開悟!
    而鳩摩羅什所翻譯的《金剛經》,則是其中經典的經典。其中的許多句子,都深為廣大佛學愛好者喜愛。《金剛經》中有許多經典名句,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四大經典名句。這四個經典名句,只要能真正弄懂其中一句,也可開悟!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
    世尊,我現在有機會聽這部經典的講義,由信仰佛法,到解悟義理,再修行,最後印證得果也就不困難了。如有來世,五百年後,有眾生聽說此經,也會信仰、解悟、修持、得果?  讀金剛經的作用: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佛典,無怪乎佛在經中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 讀《金剛經》|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繼續讀第十二品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前面說到「皆應供養」是各人感應到各人相應的供養,那麼這句「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可不可以理解為受持《金剛經》,不落三惡道呢?因為天、人、阿修羅都是三善道,如果得三善道供養之果報,就意味著不會落三惡道了。
  • 《金剛經》四句偈:凡夫以之斷煩惱,菩薩以之成佛道
    網圖這種以四句偈的形式總結佛法精華的智慧,在各種經論之中在所多有,根據佛法的側重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著名的般若經典《金剛經》中,佛祖便曾經多次提到修行之人受持讀誦、為他人演說經文乃至四句偈等的功德福報。
  • 《金剛經》中5句經文,頓悟如來佛境!勤加誦持定生佛心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也是禪宗的立宗經典之一,相傳六祖惠能大師得以頓悟佛理,便是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句的緣故。此句經文的意思是說,要想了悟無上智慧,心中便要無世俗之累明心見性心無所住。可見《金剛經》的經義是何等玄妙。
  • 看《金剛經》,要完整的去看
    其影響的來源,就是因為《般若部經》,也可以說是因為這部《金剛經》的緣故。《金剛經》的篇幅並不是很長,全文(漢文)僅有五千來字,裡面反覆提到一個「四句偈」。意思是只要受持這四句偈,就能得無量福報,得無量功德,甚至能修成。那麼這四句偈是哪四句偈呢?在《金剛經》第五品中,佛陀這樣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金剛經》裡的六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金剛經》是經藏般若部中的一部經典,全經雖只有一卷,但言簡而意深,內涵豐富,在大乘佛法盛行的漢地,流傳甚廣。此經自傳入後,從東晉到唐代,共經歷六次翻譯,其中以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唐代玄奘法師和義淨法師所翻譯的版本,可以作為前者的補充。
  • 佛為何說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的功德不可思議,多的不能想像?
    很多人學佛喜歡趕場子,參加廟會,布施錢財,買魚放生,其實這都是形式,種一點福德而已,跟佛家結個善緣,若說功德,最重要的還是依法修行。佛在金剛經中講,受持讀誦金剛經,依照經中所說修行度脫眾生,為他人解說,所得福德多的想都不敢想。與其把時間都用到小事上,還不如找個安靜的地方讀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