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冰飯是中國甚至是福州特產的夏令食品,那冷麵的江山幾乎被韓式日式佔去絕大部分。
看韓劇,總覺得劇中人物吃啥都那麼好吃,家裡要吃冷麵那是天大的事,幾乎要歡歌高舞來慶祝,我很多年前曾經在一家韓國烤肉吃過冷麵,吃的時候很爽,但沒過多久肚子就翻江倒海,可能烤肉吃多,冷熱對衝,受不了,自從那以後,就對冷麵敬而遠之。
因為想寫冷麵,所以才重新對冷麵發生興趣,戰戰兢兢的吃了幾家,發現無妨,終於放開肚皮,讓我這個夏天的肚子經常保持在低溫狀態。
冷麵有中式、韓式和日式,福州有許多家,麵條的品種和製作工藝都大同小異,只是在一些細節上有所差異。我最關心的是冷麵的湯是哪裡來的,一想起這可能是店家用自來水冷藏而成的我就不寒而慄,眼一閉口念「眼不見為淨」,好在居然家家都過關,慶幸。腸胃不好的朋友不推薦冷麵,這玩意吃起來爽,要是拉起來那是更爽。
朋友們推薦的冷麵有許多,個人精力有限,無法一家家品嘗,福州的夏天真的不是可以戶外活動的,這九家冷麵店我幾乎是拌著藿香正氣水吃的,知識面有限,請大家體諒指正。
這家店就在東泰路上,印象中是新開的,我對類似小店毫無感覺,總覺得潮來潮去你根本不會注意到,不知什麼時候它就關了新的店名又出現你眼前,我就住在軍門社區,接送開心路過無數次,從來沒有想過進去一探,一直到有朋友在微信給我推薦這家的冷麵。
這家最火的石鍋拌飯,店很小,估計最多只能容納十人,生意不錯,
我點的是18元一碗的爽爽冷麵,吃完有點後悔,因為湯上面有一層渾濁的油,看起來很不舒服,想著不舒服也就影響口感,總覺得湯合起來會粘著喉嚨,很想換一碗水果冷麵。
面吃起來很滑溜,有點類似米粉,湯夠冰,吸一大口面喝一大口湯,突然間就湧出一個嗝,感覺身體熱氣被帶出去不少,舒服。
位於柳河路電影機械廠門口的韓國小吃可以算是曾經的網紅,這家店在道山路的時候因為網絡的推薦一下子紅遍福州美食界,幾乎所有的微信帳號都會寫到這家,美食愛好者也以吃到這家為新潮,我卻一直怕擠沒去。
有次路過道山路去找,發現這家不見了,後來詢問得知搬到了柳河路,這次因為吃冷麵才第一次拜會。
一直認為搬了新址應該是寬敞現代明亮的店,沒想到卻是破舊雜貨鋪一樣的小店,和記憶中的韓閣韓享等韓國餐飲店風格有天壤之別,你要不看招牌,真以為類似依扁楊南這樣的老福州小炒店。
颱風天,生意都爆好,看來這家東西是好吃,很多人點炸醬麵和泡菜煎餅,但我是衝著冷麵來的。
碩大的一個不鏽鋼盆端上來,心裡先爽一下,一摸,冰冷的金屬壁幾乎要吸住手指,再爽,容器都這麼冰,看來錯不了。
芝麻、辣椒醬、泡菜、黃瓜絲、滷牛肉、雞蛋,湯汁清凌,一口下去會打個哆嗦,甜中帶酸酸中泛甜,口感很好。面似蕎麥麵,滑溜很難咬斷,終於明白為何韓劇中韓國人吃麵都要被噎的怒目圓睜,這面吸溜就是一大串,咬不斷,幾乎憋住,再吸又是一大串,我吃完整碗面就用了兩口,不到一分鐘,喝湯倒用了五分鐘,絕了。18元。
釜山韓國料理位於恆宇國際一樓,溫泉路和六一路的交叉口,旺達小吃對面,要說這麼清楚,是因為這家的冷麵我覺得特別好吃,原因是我在冷麵裡吃到了梨。
我們去追蹤一種食物的正宗做法,會發現它是由好幾種食材構成的,有些食材可能不起眼可能可以用其他代替,但只有採用正宗做法要求的食材才是正宗,其他的做的好吃叫改良不好吃叫山寨。
我沒去過韓國,但看過許多關於韓國料理的資料片,在介紹冷麵時無一不提到放梨,為何放梨,並沒有專門介紹原因,可能最早的韓式冷麵就放了梨,後人照做就是,又可能是通過梨增加水果的香味和酸甜感,總之,片子看多了,在我心裡就有個概念,正宗的韓式冷麵要放梨,釜山是我吃到第一家有放梨的冷麵店,所以覺得原來真的是要放梨啊,那這家就好吃。
居多顧客吃的是烤肉,只有我點的是冷麵。環境小而玲瓏,只是空調不足,尤其坐在門口,只要有人進出就會帶進一股熱流。
在其他店,你要吃冷麵就是給你一碗冷麵,釜山還煞有其事的來個套路,雖說小碟簡單,但南瓜粥下肚,心情溫暖起來,加分不少。
也是金屬大碗,冰冷凍手,湯呈現怪異的暗紫紅色,服務員說釜山的湯是加了醬料,什麼醬,我也懶得問,是來吃又不是來學。
雞蛋、牛肉、泡菜、辣椒醬、黃瓜絲、梨絲、西瓜,還有許多的芝麻,湯清爽可口,吸取教訓,我先喝湯吃蛋,最後再吃麵,就著梨絲黃瓜絲和蕎麥麵共嚼,心想,這大概就是正宗韓國冷麵吧,在福州也吃到了。
這碗面32元,一分錢一分貨。
一看這店名,就知道是日式的居酒屋,位於湖東路宏利大廈的對面。
湖東路周邊因為集中了眾多金融機構和大公司,白領較多,居酒屋這種講究環境氣氛的消費模式比較適合,所以幾家居酒屋生意都不錯,包括渦和小黑屋等。
居酒屋對我來說真的是兩難的選擇,一方面我喜歡這種溫馨的氛圍,可以靜靜的吃些食物想一些問題,但另一方面隔壁桌的酒後亂語又經常讓我厭煩,尤其有的聽起來內容非常不堪,極度影響心情。
中華冷麵是日本人發明的,因為在中華餐館是主要菜式,所以冠之以「中華」二字。
中華冷麵是拌的,簡單看一下有西紅柿、黃瓜絲、蛋皮絲、蟹肉棒、紫菜等等,面就是普通的拉麵,味道偏甜,因為沒有酸爽的湯,所以個人覺得沒有韓式的痛快。
這面的食材組合加起來成本不會超過10元,但在店裡卻要賣40元,我覺得性價比不高,不過會來居酒屋消費的顧客也許都會接受這種價位,至於大眾的你,如果只是要簡單吃碗冷麵,看看錢包再做決定。
戴爺拉麵位於觀風亭街,專做拉麵,據說溏心蛋和牛肉也很好,但我此次來尋覓的是朋友們推薦的冷麵,這冷麵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致青春,我在想是不是只有青年人才適合吃冷麵,年紀大的腸胃負擔不起,所以才叫致青春。
先不說味道如何,這碗面端上來視覺效果就很好,紅黃綠白,吃的時候要把邊上醬汁按個人口味澆進去,我試嘗一小口,略帶酸甜,不會很重,所以整碗傾入,碗邊有一小坨芥末,可以增加刺激感。
戴爺拉麵這碗冷麵我是很滿意的,材料多,分量恰好,每一口都既有菜又有面,而且不會太冰,相比那些會凍手的韓式冷麵,女生應該會更喜歡。
38元價格說高也高,要知道如果只是簡單吃個便飯,38元可以吃到非常棒的盒飯,看你的取捨。
韓閣位於元帥廟隔壁,是家蠻有味道的韓式烤肉店,我比較喜歡這種溫馨風格的小店,有人情味,不會類似有的店裝修現代冰冷,到處玻璃不鏽鋼,總覺得在那裡消費心裡沒譜。
韓閣主打烤肉,在福州韓式烤肉界算是比較有名的,很奇怪的一點,我去過幾次,發現顧客以年輕女生居多,我這樣的中年胖子坐在那裡反而有些突兀。
帶丫頭去韓閣吃飯,我冷麵她石鍋拌飯,先不說好吃不好吃,被服務員一直贈送搞的很不好意思,雖然也明白這些其實已經包括在消費內。一坐下來,先端上三個小菜,先生這是贈送您的小菜,還未動筷,又是一杯南瓜湯,先生這是贈送您的南瓜湯,面和飯一上,又是一碗湯,先生真是贈送您的海蠣湯,搞的我都想點盤最貴牛肉以表示感謝。
韓閣的冷麵看起來很樸素,黃瓜絲、一片梨、一大片牛肉、幾塊泡菜和半個蛋,面是滑溜的蕎麥麵,湯夠冰,只是味道偏甜,女生應該會更喜歡,所以最終嘗過味道後,我吃飯丫頭吃麵。
這一碗22元,就整個環境氛圍來說,很有性價比。
渦在井大路,算是福州最知名的日式拉麵店,我很欣賞這家,因為它家一直在低調著經營,很少有在網絡上看到這家什麼爆炸性消息,但如果說福州拉麵,一定繞不過這家。
門面非常小,有沒有顯著招牌,你要對井大路不熟悉,路過渦的時候目光很容易就被周邊什麼沙縣重慶小面所左右,特地找了個不是飯點時間過去,店裡客人相對會少一些,我雖然沒有去過日本,但也看了許多日本美食劇,狹長的店景很有日本本土居酒屋的感覺。
感覺來的都是熟客,基本不需要看菜單就知道自己的喜好,這樣的店是屬於成功的店。
渦的日式冷麵是經典,面已經充分混合了醬汁,略嘗,感覺是有沙拉醬蛋黃醬等好幾種醬料混合而成,只是西紅柿略生影響口感。
渦的拉麵要加分,就為了那兩瓣的溏心蛋,溏心蛋不複雜,用溏心蛋更多的是體現店家對細節的用心。一份33元,吃完沒有有些店拉麵那種黏在喉嚨不吐不爽的感覺。
要問2015年福州最成功的餐飲品牌,可能就屬EO,它開創了福州輕食咖餐的概念,迅速升溫,在女白領中受到熱捧。EO主打蔬果料理,健康飲食,自然我是敬而遠之的,如同餐前的沙拉離開了正餐就毫無誘惑力。
EO在全城的綜合體幾乎都有,定位準確是它成功的依據,福州有EO已經足夠了,市場接近飽和,再開類似的店家另樣的品牌會過得很辛苦,這也是給一些開店朋友的忠告。
青木瓜海藻冷麵,終於有一家既不是韓式也不是日式的冷麵。海藻冷麵吃起來像魔芋絲,滑不溜丟的,面裡加了牛肉條,黑胡椒調過味,還有小可愛青木瓜洋蔥的配料,溫度不會太冰,符合冷麵的概念。
這款面我試加了各種調味,先芝麻,後陳醋,口味口感都屬上乘,吃的很滿意,38元一份因為有了幾條牛肉絲也覺得物有所值。
需要指出的是,主打健康的EO居然在衛生環節有了瑕疵,餐具是自取的,在取回來準備吃麵時候無意中發現叉子背部粘著一塊食物殘渣,可能是蛋糕類產品未清潔乾淨再高溫消毒,結果這塊殘渣如同烤好的餅乾一樣牢牢的黏在叉子上,我試著用盤子邊沿去刮,刮不動,只好再換一把叉子。
也許只是員工的不注意,但對遇上的我來說,很倒胃口,直接影響我對EO的滿滿好感。
我在微信朋友圈曾經諮詢過大家對冷麵的推薦,要問哪家被推薦最多,非和和烤肉莫屬。和和烤肉位於江厝路西端,並不在湖前,我曾經在湖前轉悠了幾圈都未發現,最後還是諮詢去過的朋友才知道榕樺醫院往上,在那一片破舊民居順著上坡路往西北方向走。
和和的走紅完全是網絡的力量,實話說我是不大習慣他家的環境,破舊一點無妨,可是也許是下水管道不通等問題,總覺得周邊一股泔水味,桌子油乎乎烤盤黑漆漆,我這麼不怕髒的人都會皺眉頭。
和和的烤五花肉全福州聞名,據說你如果很斯文一片片如烤牛肉一樣烤,會被老闆奪過盤子,整盤豬肉傾入烤盤,像炒菜一樣翻炒,油香四溢,很能滿足嗜肉朋友的追求。
和和的冷麵沒啥特別,要說湯比別家好我覺得也沒到那程度,要說牛肉大片也就大那麼一丁點,要說面滑溜,這面估計也是工業大批量生產的談不上手工,唯一能被這麼多人惦記的就是它的價格,我們已經習慣前文那些動輒三十四十的冷麵,而這一碗和和冷麵,12元,我幾乎以為聽錯,再三看找的錢才確認無誤,走出門,看見周邊的出租屋小店,明白那些高價的冷麵絕大部分是用來支出地段租金和裝修投資的。
不能再寫了,否則這篇文章寫不完,我相信福州還有許多好吃的冷麵,朋友們的推薦也在不斷的提醒,冷麵畢竟不是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時候它只是炎炎夏日的一種調劑,所以很多時候不要特意去追求某家,只要價錢合適,就近最好,畢竟在這種天氣,多走兩步都是受罪。
1、爽爽小吃店
【地圖關鍵字】 鼓樓區東泰路|爽爽小吃店
【價格】18元
2、韓國小吃
【地圖關鍵字】 柳河路電影機械廠門口|韓國小吃
【價格】18元
3、釜山韓國料理
【地圖關鍵字】 恆宇國際一樓|釜山韓國料理
【價格】32元
4、勝
【地圖關鍵字】 鼓樓區湖東路169號|勝勝居酒屋
【價格】中華冷麵40元
5、戴爺拉麵
【地圖關鍵字】 觀風亭街|戴爺拉麵
【價格】致青春38元
6、韓閣
【地圖關鍵字】 元帥路68-1號|韓閣炭火烤肉
【價格】22元
7、渦
【地圖關鍵字】 鼓樓區井大路218號|渦拉麵
【價格】33元
8、EO
【地圖關鍵字】多家分店 |EO
【價格】青木瓜海藻冷麵38元
9、和和烤肉
【地圖關鍵字】 鼓樓區江厝路(近榕華意願)|和和烤肉
【價格】和和冷麵12元
綜合我寫的這幾家,要問性價比,當然是和和冷麵,單純追求系列,韓式冷麵我推薦柳河路韓國小吃和釜山,日式的我推薦渦,歡迎大家在帳號後留言補充您認為還不錯的冷麵,也給所有的閱讀文章朋友一個介紹。回復M可瀏覽更多馬語美食文章
獨食記系列文章
馬語獨食記(一) 老牌燉罐
馬語獨食記(二)桂香街姐妹燉罐
馬語獨食記(三)老鴨湯麵館
馬語獨食記(四) 紅豔安平拌粉幹
馬語獨食記(五)公正大腸粉幹
馬語獨食記(六)雲燕牛館
馬語獨食記(七)輝輝牛滑
馬語獨食記(八)青年會魚丸店
馬語獨食記(九)鳳嬌小吃店
馬語獨食記(十)姐妹小吃店
馬語獨食記(十一)浦東智安撈化
馬語獨食記(十二)王莊十八年
馬語獨食記(十三)麗鶯莆仙滷麵店
馬語獨食記(十四)江南紅魚湯
馬語獨食記(十五)安平依傑拌粉幹
馬語獨食記(十六)董議成沙茶麵
福州粉幹店大搜羅|馬語獨食記(十七)
馬語獨食記:聶記|福州最老牌最美味的燒鴨,你竟然沒去過
這麼美味的驢肉火燒,在福州你也能吃到
馬語獨食記(二十)的士司機食堂(龍舟燉罐)
馬語獨食記(二十一)原六建口牛排店
馬語獨食記(二十二)偉榕小吃
馬語獨食記(二十三)永周記
馬語獨食記(二十四)土伯祖傳撈化
馬語獨食記(二十五)西門依寶滷味小吃店
馬語獨食記(二十六)金山無敵炒米粉
馬語獨食記(二十七)二十元能吃得很好的清口清魚湯
馬語的好朋友嘿家的茉莉花茶茉莉春尖上市了。
窨花道數六窨,非常正點的花香與茶味。
春尖這兩年都是早早賣完的,所以儘快。。
吃透骨子裡的花香。
很耐泡,七泡花香仍不倒(福州當地釐語)
價位適中,茶味足。
自己喝送長輩都很OK。
200G/罐,150元/罐,鋁箔袋+鐵罐。
針對馬語美食的馬友們,特惠一天特惠價120元。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到馬語商店搶購吧!!!
馬語吃評·馬友專屬福利
微信號:loving_food入團暗號:馬友吃貨
『請加馬語私人微信「mayuzhe976598』
所有美食文章均為馬語原創,認可價值,動手點讚並轉發,就是對我們的支持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