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政治開明,主張寬容開放,所以吸引了很多地方前來拜見。中國呢,也派遣使者去外國學習。王玄策就是其中的一位。唐朝開放的政策固然很好,有利於促進國家的發展,也有利於協調周邊的關係,廣交朋友,到時候一方有難四方來助。不過即使當時已經是鼎盛時期了,科技都非常發達,但是沒什麼通訊設備,傳遞信息不太方便,只能通過飛鴿傳書啊,快馬加鞭啊,依靠人力和動物來傳遞。信息傳遞不夠迅速,在當時風雲並起的朝代可是極其不利的。這不,王玄策就因此差點丟失性命。
唐朝派遣王玄策去天竺,就是印度。誰知印度突發變故,可是王玄策不知道這件事啊!他帶領著五十名人員正常出使。這可是羊入虎口,自己送上門了。印度也是毫不客氣,直接派了兩千人進行伏擊。五十名隨從人員都喪生了,只有作為主角的王玄策死裡逃生。王玄策心裡咽不下去這口氣,去別的國家借兵,帶著一萬多士兵捲土重來,直接滅了印度。說實話,這印度也是活該,唐朝這麼一個大國,你都敢惹。誰的人都敢殺,活該被消滅。
要說這王玄策雖然不是什麼大官,出身也不算很好,人們想不到的是他跟玄奘是同鄉。難道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鄉之人做了同樣的官職,都是去做外交官。玄奘是高僧,一生皈依佛門,求取經書。《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就是以玄奘為原型來展開敘述的。
玄奘向西到印度去求學佛經,也是路途艱辛。不過,沒發生什麼危及生命的事情,王玄策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吧!雖然眼睜睜地看著同伴死去,但是因為骨子裡的那份強勢,不容許他就這樣死去。他放出豪言,你殺我五十,我滅你一國。
在別人看來,一個沒有什麼名聲,也不是什麼大官,你怎麼能讓敵人聞風喪膽呢?王玄策做到了,他不費唐朝的一兵一卒,借他人之手來消自己之恨,也是聰明到了極點。買賣不成仁義在,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人家的人殺了,人家怎麼會善罷甘休呢?
王玄策真的是很強勢啊!一個普通人做成這般不簡單啊!要說印度這個國家,自己國家內部的事情都沒處理好,還敢殺中國的使者,本身就不明智。況且唐朝派來的人,能是隨隨便便嗎?兩個國家的關係怎麼會隨機讓人來交涉呢?肯定是有其過人之處。
據史料記載,這並不是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他已經去了好幾次,只不過之前去的時候是副的。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讓他名聲大震,也是他一生幹的最輝煌的事跡了。出了事想到的不是逃跑,而是想辦法去反擊,而且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不向國家求助,自己解決所有,說明王玄策也是個精明能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