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紀錄片解碼新國貨崛起之路

2020-11-17 人民網

原標題: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紀錄片解碼新國貨崛起之路

從2015年至今,中國的供需都在發生巨大變化,數以億計的新中產群體引發的消費升級,催生了製造業的轉型。脫穎而出的新國貨品牌,不但在規模上具備跟國際公司競爭的實力,在品質和審美上,也具備了極強的競爭力。

播放量6600萬次、微博話題閱讀量過億,這些數據,可以讓人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第三次新國貨運動的滾滾熱浪。7月16日,由騰訊視頻、吳曉波頻道聯合出品,記錄國貨百年沉浮的六集紀錄片《新國貨》完美收官。

「初則學商戰於外人,繼則與外人商戰。中國要自強,商戰重於兵戰。」這是新國貨講述人吳曉波在紀錄片中引用晚清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一句話。

百年國貨品牌,講述國貨復興緣起

百年國貨品牌,也是百年歷史的縮影。紀錄片從同仁堂、內聯升等百年品牌切入,講述它們如何跟隨潮流、追趕潮流以至引領潮流,在新時代重新煥發生機。這是國貨品牌的重新崛起,而這也跟這個國家復興的故事有關。它們的產品不只是商品,其中還有時代的投影,並且承載著文化的基因,沉澱了國人的喜怒哀樂和國家跌宕的命運。

2020年,中國以一國之力生產了全球60%以上的消費品,全世界70%以上的彩電和手機、90%以上的電腦都被冠以「中國製造」。在這一輪如火如荼的新國貨運動中,中國不僅要向世界輸出商品,還要輸出中國的審美、中國的價值觀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還原即創造,找到中國製造新密碼

百年來,在與世界的交融碰撞中,一代人終於找到了中國製造的時代密碼:還原,就是創造。他們意識到,生活本身就是創造的來源。與十四億中國人的生活一同成長,就是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力量源泉。他們開始把工夫用在了對產品品質和國人消費習性的研究上。

如今,他們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服務體驗,用優質的產品迎合新中產群體的消費偏好及文化審美。他們創造出林清軒、立白、悠果維、恆潔衛浴等專為中國人生活定製的好產品。

國貨出海,亦是文化回歸

全球化的道路上,中國品牌曾依託價格戰、薄利多銷,以規模效益和低成本的勞動力優勢野蠻生長。但這樣的模式很快走到了盡頭,倒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升級。

與此同時,新中產群體開始大規模出現,附帶生成了強大的文化效應。他們更加理性,願意為好的品質和服務買單,且正是如此的他們,意味著本土審美甦醒,民族自信心崛起。

經過數十年的探索與徵途,如今的新國貨開始自信地展示中國元素,如景德鎮藝人耗時8個月製作的個性器型,王者榮耀中玩家熱衷扮演的歷史人物,雍正皇帝「朕亦甚想你」的摺扇等上萬個故宮文創品……

品牌有界,天下無界

此外,中國製造還面臨著有產品沒品牌的窘境,長期處於微笑曲線的最底端,大部分利潤被國外品牌分走。今天的中國,在強大的製造能力和供應鏈的基座之上,同時培養了自主的設計能力和研發能力。李寧、雲南白藥等紛紛亮相國際T臺,華為、小米、傳音手機等在歐美、南亞、非洲實力圈粉……中國製造終於有底氣以品牌為界,告訴世界它的名字,並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據亞馬遜透露,在全球Top500賣家中,中國賣家承包了40%。而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也逐年提高,2019年他們對中國電商品牌的認知度升至80.6%。

與國貨出海同樣引人矚目的,還有國際品牌本土化。以星巴克為例,1999年迄今,中國成了星巴克門店數量最多、發展速度最快的市場。與其匹配的是其擁抱本土文化傳承的決心和本土化能力。它直接把旗艦店開到了百年建築興業銀行大樓裡,與本土文化共舞。

吳曉波直言:「全世界再大的品牌,如果不能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在這個國家仍然是空氣一樣的存在。」他認為跨國企業想要贏得中國市場的認可,就要紮根中國的文化土壤,看懂中國的文化符號,擁有與中國人共情的能力。

《新國貨》紀錄片回顧了國貨的整個百年進化史,呈現著國貨品牌發展歷程的跌宕起伏。這部紀錄片讓我們意識到,每一個商品中都承載著一代人的思想審美和生活方式。中國既是植根於本土文化的古老國家,也是全球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產品在走出中國、走向全球的過程,也是一個個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

(責編:趙竹青、呂騫)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新國貨》:用國貨講好中國故事
    截至7月16日,大型紀錄片《新國貨》六集總播放量超過6600萬次,並一度衝上騰訊紀錄片頻道榜首。至此,這部由騰訊視頻、吳曉波頻道聯合出品,記錄國貨百年沉浮的重磅紀錄片完美收官。
  • 《新國貨》紀錄片講述中國品牌1MORE「逆襲」
    從「地攤貨」「小生意」到大規模新國貨崛起;從迷信國外大牌到成為國貨迷弟迷妹,國貨的「真香」定律為何越來越靈?解密起伏跌宕的百年國貨逆襲之旅,吳曉波頻道、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國內首部品牌經濟歷史紀錄片《新國貨》,成為了許多觀眾每集必打卡的良心紀錄片。
  • 解碼新國貨崛起:新硬核、新空間和新前景
    各大電商平臺數據都顯示,3C、美妝、服飾等各商品品類的國貨品牌是今年「雙十一」的大贏家,其中新國貨品牌受消費者熱購。新國貨品牌在近幾年異軍突起,成為一種現象級的經濟現象。新國貨品牌崛起背後所反映的信息是:中國傳統文化自信、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完美融合的藝術自信、中國製造自信、中國品質自信和中國品牌自信。
  • 《新國貨》紀錄片講述中國耳機品牌1MORE的「逆襲」故事
    從「地攤貨」「小生意」到大規模新國貨崛起;從迷信國外大牌到成為國貨迷弟迷妹,國貨的「真香」定律為何越來越靈?
  • 騰訊攜手吳曉波推出中國首部大型品牌經濟紀錄片《新國貨》
    5月27日21點,中國首部大型品牌經濟紀錄片《新國貨》於騰訊視頻重磅上線,後續將於每周三定時更新。《新國貨》紀錄片共計6集,由騰訊廣告、騰訊視頻攜手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歷時兩年共同打造,面向全國頭部及中腰部快速成長的新國貨品牌、發掘不同發展階段和區域的各行業領域的本土企業故事,細數國貨百年跌宕沉浮,集中展現新國貨品牌力量。
  • 以長城汽車為樣板紀錄片《新國貨》解讀中國汽車全球化之路
    》年7月1日,由騰訊和吳曉波頻道聯合創作的中國創新大型品牌經濟史紀錄片《世界無界天下自來》第六集如期上映。從電子產品和手機到大眾消費品和汽車,中國的知識創新正在加速崛起,並開啟新一輪的全球化。從「師夷長技」到引領世界潮流,幾代中國工匠的創新與堅持是國內產品變革的背後,承載著中國人審美的覺醒,反映著大國的自信。
  • 國潮崛起 中國製造創造世界東方新美學
    2017年,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有份報告,掀起了不小的震撼: 「90,00後對於國際大牌的敏感度降低」是引爆點與之對應的則是新國貨的崛起:紐約時裝周「天貓中國日」李寧,CLOT,太平鳥驚豔世界舞臺;而外國年輕人購買中國商品人數增加460%;搜索中國風,東方美學的人數增長14.73%。
  • 到底是什麼是當代中國品牌?評分9.0的《新國貨》這樣給你說...
    而放眼百年現代化史,從洋務運動到新中國,從改革開放到金融危機,從供給側改革到今日之中國,國貨跨越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同時也是國貨品牌的崛起和抗爭史。本土品牌的跌宕沉浮,其背後是民生,更是國運。第一次國貨運動開始於1904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頒布大清商律,並開設勸業場,鼓勵發展商業。這整個國家開始在進行制度變革和新的商業推動。
  • 衝鴨~國貨正崛起!吳倩揭曉國貨如何「實力圈粉」
    衝鴨~國貨正崛起!吳倩揭曉國貨如何「實力圈粉」 中國製造日 衝鴨~國貨正崛起!
  • 可麗金——新國貨品牌的崛起之路
    可麗金——新國貨品牌的崛起之路 2020-12-10 16:23:1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新國貨崛起 左右沙發讓世界看見中國「質」造
    據天貓聯合CBNData發布的《2020新國貨之城》報告顯示,新國貨之城總榜前5名依次是: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杭州。40年來,深圳已經從一個邊陲小鎮快速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伴隨著深圳一起成長的就有不少新國貨品牌,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華為、大疆等數碼、科技品牌,在家居領域也有一個新國貨品牌正在崛起,它就是左右沙發。
  • 我們拍了一部紀錄片:關於新國貨的前生今世
    今天21點,由吳曉波頻道、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大型紀錄片《新國貨》在騰訊視頻獨播上線。這是國內首部以國貨沉浮為主題的六集經濟歷史紀錄片,由吳曉波擔綱總講述人。新國貨風潮是近年最引人矚目的商業人文現象。而放眼百年現代化史,同時也是國貨品牌的崛起和抗爭史。
  • 科技崛起!實業崛起!中國崛起!
    昨晚,我和大學時的幾個同學聊天,說到買車的問題。這幾位同學說買車就買日系車,性能和價錢都很不錯。還有說買德系車的,美系車的,但就是沒有說買中國創造的車。是崇洋媚外,還是國產車還不值得國人信任?國貨當自強!華為為中國企業家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說到華為掌門人任正非,我又不得不說一句:中國真正的實業家!我是個歷史愛好者,我記得19世紀末,中國有一場運動,名為實業救國,當時有一位傑出代表人物,叫張謇。
  • 從「國貨」到「新國貨」,恆潔衛浴加速崛起領軍中國衛浴行業發展
    2020年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設立以來的第4個年頭。4年來,各行各業堅持不懈追求高質量發展,讓「中國製造」大步邁向「中國智造」。與此同時,國貨品牌通過產品品質、客戶服務、企業社會責任、品牌傳播等全方位的提升,逐漸贏得了國人的認可。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消費者消費回歸理性,「新國貨」品牌廣受歡迎,穩穩地佔據了中國消費者「購物車」的八成。
  • 2020,以徠芬吹風機為代表的新國貨,崛起了!
    2020,以徠芬吹風機為代表的新國貨,崛起了!,正在迅速崛起! 根據天貓最新數據,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車裡,國貨產品已經佔據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一大批「名不見經傳 」的國貨新品牌正以全新的方式火速進入中國消費者的視野,它們涵蓋美食潮服、汽車運動、手機數碼、大小家電等諸多品類。以小家電-吹風機為例。
  • 國產香水的崛起之路,讓我重新認識了新國貨!
    不管你想到哪個品牌我都不會驚訝,唯一讓我遺憾的是,大家說出來這麼多的香水品牌沒有一款是"國貨"。實際上,中國研製使用香水的歷史並不比歐洲國家晚,甚至據一些資料考證,中國香水的歷史比歐洲要久遠的多,輸就輸在中國香水專業化、商業化的時間比起歐洲要晚了許多。
  • 2019年可能錯過的高分紀錄片:《中國工廠》
    在2019年,一部《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刷屏,但是實際上,有另外一部高分紀錄片很多人並沒有看過,它的名字叫做:《中國工廠》。 因為這一年,中國製造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驚魂時刻:中美貿易戰讓出口型製造企業膽戰心驚;勞動力成本劇增,製造業職工平均工資比十年前增長195%(國家統計局數據);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崛起,讓新消費巨浪滔天,給眾多的消費品製造企業帶來轉型挑戰……  (中國製造企業的用工成本不斷上升、在全球競爭力減弱)
  • 韓國紀錄片《超級中國》全方位展示中國崛起,中國人都該看看!
    △韓國紀錄片《超級中國》全方位展示中國崛起有別於傳統西方紀錄片,《超級中國》系列紀錄片不是將中國最貧苦、陰暗的一面展現出來,而是從人口、經濟、資源、軍事外交、文化軟實力和政治等方面,對中國的發展現狀及對世界的影響做了全方位介紹,從不同角度展示中國崛起。
  • 看完這部紀錄大片,關於中國製造的固有印象可以改變了
    紀錄片上集《衛浴革命者》《品質》紀錄片深入探訪揭示中國製造企業新形象箭牌的故事很像一個關於中國製造的樣板,令觀者印象深刻。早在1775年,倫敦鐘錶匠亞歷山大·卡明斯獲得第一個抽水馬桶專利開始,西方國家在改善衛浴生活品質這一賽道上,就率先嘗到了科技的甜頭。
  • 看見日本電視臺諷刺中國遍地「山寨」的時候,我就呵呵呵了!中國製造在各行業的崛起……
    比如熱銷的日本保溫杯,也很少是日本製造的,大多數是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生產。日本人不相信在中國本土購買的東西,只相信出口到日本的東西,因為中國對出口的東西要求相當嚴格,這些商品一般都經過了嚴格的檢驗。所以如果在日本買到中國製造的東西,不用奇怪也不用心塞。在日本產業界看來,價格低廉的中國製造卻讓他們「愛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