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照鏡好看,一拍照卻「判若兩人」,這個問題令不少求美者苦惱不已。這也導致很多求美者嘗試了各種方式,只為了擁有上鏡好看的精緻小V臉,
雖然,人在照鏡子時會對自己的形象的稍加美化,但就整體而言,鏡中的形象是要比照片更貼近真實的。因此,如果鏡中形態與理想差距不算太大,是可以通過化妝髮型、光線運用或者濾鏡等方式加以修飾的程度,那麼求美者就無需過分追求。但如果求美者認為差距明顯,且又無從下手,那就先確認自己是否存在一下「上鏡剋星」,再加以對症改善。
皮膚狀態
這裡把肥胖、褶皺下垂等皮膚和面部軟組織的問題,統一歸類到皮膚狀態裡。和一白遮百醜一個道理,緊緻健康皮膚狀態讓人看起來容光煥發,無論在現實狀態還是鏡頭中,不僅不會影響五官形態和面部輪廓,還會掩蓋掉部分面部上的缺點。
而鬆弛、肥胖或者是痘印、斑點等,就會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再加上鏡頭本身會放大缺點,在這些皮膚狀態問題的影響下,展現出的面部和五官的比例和形態自然也就與鏡子中的形態相距甚遠。再精緻的臉型,在這種皮膚狀態的影響下,都會顯得臃腫、線條不乾淨。
所以,部分求美者可能臉型問題不大,只是被皮膚狀態耽誤了。皮膚狀態需要求美者長期的注意和保養。一些情況較為嚴重或是先天等其他問題導致的求美者,則可以考慮面部吸脂、打針、提拉或是其他美容手段加以輔助。
面部輪廓
韋敏教授認為好看的「V臉」,不一定要多麼的細窄瘦尖,而是像「V」這個字母展現的一樣,整個面部線條要流暢且完整。這就關係到面部的顴骨、下頜角和下巴的形態了。
和皮膚形態問題類似,面部輪廓的問題在鏡頭下也會格外明顯。一些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經過髮型和自然光線的修飾其實並不顯眼問題,但在自拍的近距離和光線下就會讓整張臉看起來不協調,有了割裂感。即使是他拍或合照,在有參照對象的情況下,也會顯得面部又大又不規則,自然也沒有別人看起來的那麼上鏡。
顴骨和下頜角的外擴問題有效的解決方式就是由專業的醫生設計曲線進行截骨。通常韋敏教授會用到CT 和3D建模等技術來輔助,提高手術方案的精準與美觀程度。不過有下頜角肥大問題的求美者,一定要先到專業醫院弄清楚問題是出在骨頭上還是咬肌上,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下巴是很容易被求美者忽略的問題。前文所強調的面部線條完整性,就是指下巴。如果下巴短小後縮,就像「V」字的兩邊沒有了合適的交匯點,又怎麼能構成好看的「V臉」呢。而且頦部發育不足的求美者,即使已經足夠瘦了,還是容易出現臃腫的雙下巴,這肯定就和精緻、上鏡無緣了。
下巴的改善要根據求美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墊下巴還是做頦成形術。這點韋敏教授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詳細的介紹,有需要的求美者可以閱讀一下。部分求美者的下巴部分可能還存在較為複雜的「地包天」問題,這就更需要求美者儘早到專業醫院進行矯正和改善,降低其對顏值和生理作用的負面影響。
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外貌、生活本身無可厚非,但如果為了虛擬的外表過分依賴整形確是大可不必,以免造成時間、金錢、生理健康等方面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