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國人在街上看到白種男人和中國女人在一起,會感嘆,「又一個中國女人讓老外弄到手了」;而偶然看到中國男人和白種女人在一起,則會興奮地說,「這個中國男人真厲害!」
方剛
在中國,白種男人很容易找到中國女性伴侶,但白種女人卻極少有中國男性伴侶。而中國人到了西方國家,女孩子很容易找到白種男性伴侶,男孩子卻很少能找到白種女性伴侶。
這背後首先是種族因素。不可否認,在長期以來的文化構建中,白種人的種族優勢地位不僅為白種人認可,也為其他膚色的人所接受。至少,人們的潛意識深深受此影響。而在父權文化標準中,男強女弱也是被各膚色人種普遍接受的。所以,優勢的白種男人能夠更多地獲得弱勢的其他膚色女人的青睞,而弱勢的非白種男人卻很難獲得優勢的白種女人的青睞。
這就不難理解,許多中國人在街上看到白種男人和中國女人在一起,會感嘆,「又一個中國女人讓老外弄到手了」;而偶然看到中國男人和白種女人在一起,則會興奮地說,「這個中國男人真厲害!」
這背後,又是將男女置於性別關係的不同位置上——男人總是獲得者,女人總是失去者。中國男人得到外國女人似乎是全體中國人佔了便宜,而中國女人和外國男人在一起則至少是全體中國男人的損失,特別是當這個女人符合東方審美標準的時候。由此,一些中國人在性別上的媚外與排外,也就不難理解了——中國女人對外國男人的媚外,中國男人對外國女人的媚外,以及中國男人對外國男人的排外。
在北京使館區的酒吧和餐廳裡,外國男人和中國女人出雙入對的情況很常見,沒有人會多看幾眼。而有一次我和一個美國女孩在那裡吃飯,卻惹得滿餐廳的外國男人以怪異的目光打量我。可見,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在以種族優勢與性別角色來看待兩性關係。
如果從男性氣概的角度思考,也可以找到根據。優勢地位的男人會被認為具有更強的男性氣概,因為男性氣概的強弱原本就是與地位、階級、經濟、文化的強弱聯繫在一起的。在一個鼓勵強勢男性氣概的社會中,一些中國女人嚮往具有更強男性氣概的優勢白種男人,也是順理成章的。而如果能夠找到處於優勢的白種女人作伴侶,也可以說明這個中國男人的男性氣概之強。
(作者系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性學家)
來源:2013年11月1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1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