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循跡(四)日本的樣板戲《忠臣藏》

2021-02-21 老家的空房

題頭圖:「忠臣藏」事發現場——將軍御所的模擬圖,正是在迎接天皇敕使的儀式上,赤穗藩大名淺野內匠頭拔刀相向,刺傷了高家肝煎吉良上野介,引發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四十七浪人復仇的故事。

日本循跡(四)日本的樣板戲《忠臣藏》作者:李新華

圖一:日本1978年拍的「忠臣藏」的電影《赤穗城斷絕》的海報。片名中的「斷絕」意為藩主死後,幕府剝奪其俸祿、斷絕其家名。濃眉大眼之主角,高大上之扮相,不亞於李鐵梅紅燈高舉或少劍波胸有朝陽之臺型。

日本循跡(四)

日本的樣板戲《忠臣藏》

作者:李新華

      我承認本文有「標題黨」之嫌,因為日本從來沒有「樣板戲」,自然也沒有「樣板戲」的說法。這只不過說明了歷史不僅僅是一種時間上穿越,同時也是空間(地域)上的穿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對不同的歷史,必然帶有循跡者或觀察者的文化烙印,只是「樣板戲」這種背景之獨特,反映了一種獨特的穿越方式,今後不會再有了(參見圖一)。

日本人喜歡把《忠臣藏》的故事稱之為「民族史詩」或「國民神話」,認為它反映或代表了「日本精神」。但這些詮釋性或修飾性的說法看來是太「文化」了一點,其實在民間它是一種習而不察的潛在意識;如果問起,幾乎每個日本成年人都能告訴你一個他所理解的《忠臣藏》。僅就這點而言,《忠臣藏》很像「樣板戲」。

《忠臣藏》是一個歷史故事。自它發生以來的300年間,無數作品包括文字的、傳統戲曲曲藝的、現代戲劇的、歌曲的、漫畫的、遊戲的、影視的,都在反覆消費《忠臣藏》,然後又被無數的日本人反覆消費(參見圖二、圖三)。

第一部《忠臣藏》的作品出現於1748年,它的名字是《仮名手本忠臣藏》,其表現形式是木偶戲(淨琉璃),後來真人演出,成了歌舞伎中的保留節目。據統計,僅傳統劇目中的淨琉璃和歌舞伎,兩者的劇本就達400餘部。

幾百年來,《忠臣藏》故事在各種名目(題名)下有各種不同的演義。大致說來有下面這些關鍵詞組成:元祿、赤穗、忠臣藏、四十七浪人等等。

關於這些關鍵詞,我們自然會涉及。但在這之前首先要分清的是,史實與故事,以及故事在幾百年中的疊床架屋(演義),這等於說《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是兩回事(參見圖四、圖五)。我們先來看史實。

《忠臣藏》的故事梗概(歷史史實)如下(參見圖六):

西曆1701年,也就是日本農曆的元祿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元祿是年號),在江戶城(將軍御所)舉行了迎接天皇使者(敕使)的儀式。時任將軍德川綱吉由於想從天皇那裡為母親得到封誥,所以儀式特別隆重與認真,弄得家臣們個個神經高度緊張,唯恐出錯。被委派擔任這一接待任務的負責人(敕使御馳走役),是赤穗藩的藩主(大名)淺野內匠頭。淺野時年34歲,是赤穗藩第三代藩主。淺野年紀輕輕,對日本上層社會那種繁文縟節不甚了了,故由與將軍關係密切的,並精於此道的60歲的吉良上野介擔任顧問(敕使參向)。吉良上野介是幕府的典禮官,雖然俸祿不如地方大名(吉良擁有4200石的領地),但卻具有朝廷的官品,位居左近衛權少將(屬從四品下),所以身份要比淺野高貴許多,吉良擔任的職位稱「高家肝煎」,代代相傳,在幕府與朝廷之間的溝通中扮演重要角色,權勢燻天。

問題就出在淺野與吉良之間。在接待儀式上,淺野突然拔刀相向,本想刺殺吉良的,但結果只是傷了額頭。由於在殿上拔刀,犯了大忌,在當天傍晚就被幕府責令切腹(參見圖七)。

整個事件歷時很短,發生的突然,結束的也突然。真相究竟如何,特別是淺野行刺的動機,可以說至今仍是個謎。經過歷代史家梳理,大致還原了事件的本來面目。

在幕藩體制中,將軍駕馭藩主(大名)的方式之一,就是給他們派發各種各樣的差事,比如讓淺野擔任敕使御馳走役,就是其中之一。通過這些差事消耗地方勢力並加以控制,用我們中國的話說就是羈縻。由於這些差事費錢費力,一般家臣或大名都是躲之不及的,這就好比官府抓地方大戶當差,常常弄得大戶破產一樣。另外,吉良顧問禮儀,也是要收費(收禮)的。這種雙重的收費可能已經讓淺野內心不悅,但這也許還不是最主要的。大大傷害了淺野的是,吉良由於輕薄或傲慢,沒有將必要的禮儀教給淺野,或者是教給了錯誤的禮儀,使得淺野在儀式現場失了態或出了醜,這種有傷臉面的事,日本人與中國人一樣,都會認為是對自己的極大的羞辱,於是立馬血壓升高怒髮衝冠拔刀相向。

這大概就是事發的緣由。但當時的人,特別是淺野的家臣們並不清楚。至於幕府根據什麼證據斷案並且迅速作出切腹的判決,那只是有現代法律觀念的人才會想到的問題,在當時僅僅是在殿上拔刀就是死罪。

舊曆三月十四日在不到兩個時辰內發生的事,震驚了赤穗藩的家臣們。從江戶到赤穗(今兵庫縣赤穗市)有620公裡的距離,兩撥傳信的人(前一撥傳達了淺野傷及吉良,後一撥告知藩主已經切腹),只用了四天半就把消息傳遞到了赤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四天半的路程竟然是人抬著轎子,一路奔跑著完成的。這是我在多個影視中看到的細節。按照日本人非常注重細節的特性看,這不至於造假吧。

藩主,在日本叫大名,在中國叫諸侯,或主公。大名對家臣來說,是主君。主君已死,意味著藩國難保,這在日本叫做「改易」或「斷絕」,在中國則稱為「削藩」,實則就是裁撤藩國。藩國一旦不存,主君之下的家臣們就失業了。因為家臣的生活來源是大名給予的俸祿。

日本的封建社會不同於西方的封建,其幕府將軍對諸侯具有生死予奪的大權,裁撤藩國的事時有發生,這就產生了我們中國人較為熟知的一種現象,即浪人泛濫。所謂浪人就是主君被處死(包括被處分),藩國改易後失去主君的武士(對藩國而言是藩士,對主君而言是家臣)。明朝中期以後,中國東南沿海屢遭倭寇侵擾,其禍害的源頭就是日本的浪人。2013年,日美聯手拍了一部「忠臣藏」的電影,其片名就是《四十七浪人》(參見圖八)。

赤穗藩在日本266個大名中,屬於偏小的藩國。大名的大小由「石高」決定,而「石高制」就是根據收成來表示的封地面積的制度。所有的大名,其「石高」在1萬石之102萬石之間。而赤穗的「石高」是5.3萬石。這5.3萬石相當於幕府給予的俸祿,因而也就是赤穗藩大名的收入,他的吃用開銷以及家臣的俸祿都包含在內。當時,赤穗的家臣約有近三百人。由於從事發到復仇,歷時將近兩年時間,當初盟誓復仇的武士陸續退盟,最後只剩下四十七人。

歷時近兩年的復仇過程,給各種演義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種種趣事逸聞被不斷添加進來(這些我們暫且不談),但事實上,拖延主要是因為家臣的頭頭,也即家老大石內蔵助還竭力想恢復主家的努力一直在進行之中。此即所謂的「興滅國、繼絕世」是也。

「忠臣藏」的真正主角正是大石內蔵助。家老是大名家臣之首,一般代理藩主執掌權力。1994年,日本拍了一部《四十七刺客》的電影,主角大石內蔵助就是由大名鼎鼎的高倉健主演(參見圖九)。

淺野內匠頭切腹後,大石為三百家臣著想,想讓淺野的弟弟,也是淺野的養子淺野大學繼承主君之位。換句話說,大石想為失去主君的家臣們再找一個能發工資的老闆。另一方面,浪人們也等著看幕府如何處分吉良上野介。直到元祿十五年七月十八日,幕府作出最終裁定,淺野大學連同妻子兒女以及家臣一道,被廣島淺野家(淺野的本家)接管。這樣一來,主君的家就滅亡了,所有的家臣都成了浪人。而吉良卻一直逍遙自在,未受任何處分。直到此時,死心塌地的家臣們才團結在以大石為核心的周圍,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復仇之路。

元祿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703年1月31日)凌晨,四十七浪人殺入吉良府,斬殺了吉良,並取了吉良的首級,揚長而去。此時天色蒙蒙亮(參見圖十)。

討伐吉良府的事實經過遠遠不如各種演義中描繪的那樣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整場戰鬥,吉良方面死了16個侍衛,傷了30多人,而赤穗浪人方面則無一傷亡。吉良也知道會招來報復,防守雖然甚嚴,但多數侍衛在事發時躲在屋裡不敢出來應戰,眼看自己的主人被梟首。

一行人提著吉良的首級來到泉嶽寺淺野內匠頭的墓前,祭上首級,以慰主君亡靈。然後平靜地等待幕府的處分決定。

最後四十七浪人(其中有1人有爭議),被分別管制在四個地方大名的駐江戶的官邸,於元祿十六年二月四日集體切腹而亡(參見圖十一)。

 

我多次說過,歷史首先是故事(過去發生的事),但歷史卻不僅僅是故事。「忠臣藏」故事中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只能另文再說了。

 

(2021年1月28日)

圖二:電影《上班族忠臣藏》海報。

圖三:動畫片《汪汪忠臣藏》截屏。

圖四:某電影中經過演義的赤穗城。

圖五:現實中的赤穗城。

赤穗城是位於兵庫縣赤穗市的一座城堡。以故事「忠臣藏」的舞臺而聞名。為國家指定史跡、名勝。別名加裡屋城、大鷹城。在江戶時代是赤穂藩的藩廳所在地。2006年,被選為日本100名城之列。

圖四與圖五就是演義與史實的區別。

圖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翻譯出版的最新的有關「忠臣藏」事件的歷史考據著作。我的文章中有關事實方面的內容主要參考了此書(當然還有其他,不在話下)。

圖七:淺野內匠頭切腹。來自截屏。

圖八:由環球影業2013年出品的電影《四十七浪人》海報,帶有時尚的魔幻性質,主角也成了美國人。

圖九:日本1994年上演的影片《四十七人之刺客》劇照,高倉健飾演的主角大石內蔵助的扮相。高倉健時年63歲,廉頗老矣?

     圖十:雪夜復仇圖。頗有水滸風格。

圖十一:某電影中四十七浪人最後切腹自盡的場面。但正如本文指出過的,這是演義而不是史實,史實是四十七浪人分別在四處切腹,沒有將軍出席,也沒有櫻花飄零(舊曆二月四日,櫻花還未開吧)。

(2021年1月28日)



相關焦點

  • 日本電影:離不開的「忠臣藏」
    :每當遭到民族危機或者社會動蕩時,日本的文人們會重新拾起「武士道」的思潮,電影人會把「忠臣藏」的故事拿出來翻拍。忠臣藏,源自德川幕府的真實故事——赤穗四十七義士忍辱負重,為主復仇的故事。故事不複雜,用現代的美學來看,它崇高的集體主義碰撞的軍國思想,甚至會遭到文化學者的強烈批判。
  • 原創投稿 | 日本家喻戶曉的「忠臣藏」究竟是什麼?
    本文作者:識日談「忠臣藏」,在日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它講的是日本江戶時期四十七位武士為主君報仇的故事
  • 日本三大仇討事件之一:電影《決算!忠臣藏》
    忠臣藏》是由中村義洋執導,橫山裕、堤真一、岡村隆史主演的電影。於2019年11月22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江戶時代的「優良企業倒閉事件」的故事。中文名稱決算!忠臣藏主演橫山裕、堤真一、岡村隆史外文名稱決算!
  • 忠臣藏》決算!忠臣藏-老故事換新裝
    忠臣藏是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發生的真實歷史事件,被後世歌頌為武士道精神忠君的典範,在日本國內絕對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忠臣藏搬上大熒幕的次數不算少了,千禧年後再講忠君報國的主題絕對是老古董落伍了,所以本劇力求出新順應新時代,用喜劇誇張的方式從經濟角度重新講述忠臣藏的故事。
  • 日本循跡(一)江戶的「和平解放」——歷史穿越劇的嚴肅意義
    圖三:以上引文見《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第二頁圖四:日本課堂上的高中歷史課本日本循跡(一)江戶的「和平解放」——歷史穿越劇的嚴肅意義 題記 必須坦白「日本循跡」中的「循跡」一詞是借用袁騰飛老師系列漫談(視頻節目)的標題,袁老師是歷史類視頻的網紅,其視頻節目的標題為「循跡漫談」,其風採不輸當年。
  • 【票·數據】#日本票房#《冰雪奇緣2》霸氣登頂,《忠臣藏》開畫居亞
    忠臣藏》首周末票房突破兩億日元,位列周末亞軍。科幻片《終結者:黑暗命運》周末再下跌三成出頭,退居周末票房季軍。本土動畫《角落萌寵》走勢極為出色,位列周末榜第四。恐怖續集片《小丑回魂2》跌幅不到四成,被擠退至周末榜第五。
  • 11.22日本【決算!忠臣藏】四十七名浪人武士團結一致向宿敵報仇
    類型: 喜劇 / 歷史官方網站: chushingura-movie.jp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19-11-22(日本)又名: 浪人47愁錢中(臺) / Kessan!忠臣藏的劇情簡介 · · · · · ·  故事以赤穗藩(現在的兵庫縣)為舞臺,講述為了給在江戶城松廊下傷人而被迫切腹謝罪的赤穗藩君主淺野內匠頭報仇,四十七名浪人武士團結一致,向宿敵吉良上野介報仇……部分豆瓣用戶短評 · · · · · ·       超級好笑,全場絕倒…生生把一個復仇故事拍成了破產清算後資產重組的項目企劃,算盤聲橫飛,各種現代技法與古裝背景無縫連結
  • 日本式復仇
    《忠臣藏之戀~四十八位忠臣》劇照以「忠臣藏」的故事為內容的藝術作品,加起來或許比表現日本幕末風雲、戰國風雲的作品還要多,光是大河劇就已經拍了四部了。《忠臣藏之戀~四十八位忠臣》劇照儘管《忠臣藏之戀》收視率平平,但不可否認的是,「忠臣藏」的故事是日本最受歡迎的歷史故事之一
  • 武士電影十選之《最後的忠臣藏》
  • 為什麼日本的「鬼怪」文化能如此繁榮?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瑞鶴|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3800字 閱讀需要1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前一陣,有個關於日本陰陽師的電影《晴雅集》上映了。
  • 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從這裡走出的舊日本海軍軍官一個比一個有精神! | 循跡曉講
    全文約2200字,大約需要6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最近網上有段視頻很火,就是這段,給大家看看。這其實是日本電影《啊,海軍》當中的一個片段,這個故事背景發生在日本江田島海軍兵學校。▲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獲得方生老師主講的《二戰-日本投降》音頻專輯,更多知識專輯可以訪問微信小程序「循跡講堂」,或者去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循跡講堂」APP學生們穿的也好看,日本陸軍土黃色的軍裝,海軍將士們那一身白色軍裝
  • 忠臣藏》資源
    (資源連結請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 )疫情讓日劇停拍延期播出了,不過沒有影響到日本電影發行DVD,又一部新片的資源出爐,集結了豪華演員陣容的忠臣藏》,根據日本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喜劇電影,之前在上海的日本新片展上有過放映,門票很搶手。
  • 赤穗忠臣藏 忠烈冠絕島國
    點擊上面藍字 見山博物 加關注忠臣藏四十七人扶桑盡人皆知無人不曉忠烈冠絕島國第一名歷代戲劇不計數
  • 「樣板戲」當年的「模樣」
    中國上海京劇團的到來,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熱情歡迎。5月13日,《智取威虎山》在東京首演。三笠宮崇仁親王夫婦、日本政府文化廳長官安@彌、日中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中島健藏、日本民主音樂協會代表理事小路公經,以及日本各界著名人士出席觀看了演出。
  • 忠臣藏》歷史沒有真假,借古諷今而已
    最近一直在看日本大河劇,麻木他們那種滿嘴仁義道德,背地裡不是我負天下人就是剖腹產的打腫臉武士道了,忠臣藏演了也不是一回兩回了,之前都是正面謳歌,說甚忠孝,其實用現代社會的眼光,不就是尼瑪黑社會古惑仔,你把我老大砍了,我們碼人幹你嘛。
  • 日本三大復仇事件丨日本歷史
    ,而元祿赤穗事件後來更成為著名的歌舞伎劇目《忠臣藏》的腳本。《忠臣藏》,原名《假名手本忠臣藏》,本來也是淨琉璃劇本,竹田出雲、三好松洛、並木千柳等集體創忠臣藏飾作,共十一場。一七四八年竹木座首演。後來移植為歌舞伎劇目,這是日本歌舞伎中最優秀的劇目之一。
  • 革命樣板戲一個民族的集體回憶
    作者/宋東澤有人說,2014年馮小剛執導的春晚,亮就亮在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上,使人們從並未塵封的記憶中將「樣板戲」逐漸剝開。不管我們如何否定那個年代,但不得不承認作為一個凝聚著國人太多情感與回憶的文化符號——「樣板戲」,至今仍就有著某種力量,活生生地映現在許多人的回憶中。
  • 《最後忠臣藏》發行DVD 櫻庭奈奈美曝成人願望
    《最後忠臣藏》發行DVD 櫻庭奈奈美曝成人願望 導演杉田成道、櫻庭奈奈美    電影網訊(編譯/姬忠鵬)新生代女星櫻庭奈奈美6月15日現身東京銀座,出席由其主演新片《最後的忠臣藏》DVD
  • 忠臣藏][720p][堤真一/岡村隆史/濱田嶽/妻夫木聰/橫山裕/竹內結子/石原裡美][2019日影]
    忠臣藏/決算!忠臣蔵導演: 中村義洋編劇: 中村義洋 / 山本博文主演: 堤真一 / 岡村隆史 / 濱田嶽 / 妻夫木聰 / 橫山裕 / 荒川良良 / 竹內結子 / 石原裡美 / 西村雅彥 / 寺脅康文 / 上島龍兵 / 堀部圭亮 / 山口良一 / 鈴木福 / 千葉雄大 / 瀧藤賢一 / 笹野高史 / 鈴鹿央士類型: 喜劇 / 歷史官方網站: chushingura-movie.jp
  • 何故日本人喜歡復仇故事
    強盜變武士道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為徵夷大將軍,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獨霸天下,自此至1867年第十五代將軍把大政奉還天皇家,長達二百六十年,史稱江戶時代。所謂「時代小說」,大都以這一時代為舞臺,且譯作武士小說。江戶時代人分四等,士農工商,士(武士)是領導階級,即便寫市井,也少不了武士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