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媽祖升天

2021-01-18 東哥那些事兒

龍女

傳說媽祖是觀音菩薩的徒弟,名字叫龍女。

有一次她隨觀音去東海,看見漁民被海怪殘害,船翻人亡,十分可憐。

龍女請求菩薩,允許她下凡收伏海怪,救護生靈,功成之後再回來修煉。菩薩慈悲為懷,約好二八為限,讓龍女下凡去了。

龍女投胎在莆田湄洲島林願家裡,名叫林默。

林默長大後,憑著一身好水性,為島上漁民保駕護航。男女老少都親切地稱呼稱她為媽祖。

時間過得飛快。這一天,媽祖突然想起和觀音菩薩相約的二八期限,下凡已經十六年,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

但她和父母、姐妹、鄉親們朝夕相處了十六個春秋,突然離去於心不舍。然而師命難違,人情難卻,這叫她進退兩難。

這晚,她一個人在海灘上滿腹心事地走來走去,不知不覺間天已放亮。

就在這時,玄通道士悄悄地來到了她的身邊,輕輕地說:「神姑的心事,老道已經知道。二八也可以解釋為二十有八,你可以再留人間十二年,既不違師命,又不絕人情。」

媽祖聽老道說得有理,就安心地留在島上。

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十二年已過。一天夜裡,媽祖夢中見觀音菩薩駕祥雲而來,手中佛塵一指媽祖道:「弟子還記得二八期限嗎?如今妖魔已除,百姓康樂,你應在重陽吉日速回南海!」

媽祖從夢中驚醒,知道今天就是自己升天的日子,急忙起床梳洗打扮,焚香祈禱。

媽祖和父母、姐妹以及島上鄉親見過面,依依惜別地說:「今天是重陽佳節,我要上湄洲峰頂祭天,可能很晚回來,你們大家不必等我。」

媽祖一步一步登上峰頂,在一塊乾淨的方石上坐下來,雙手合十,兩眼緊閉。

祈禱

帶著鹹味的海風吹拂著媽祖的臉龐。此時的她心潮澎湃,腦海中一幕一幕閃現的都是這些年在島上的事。

一直等到太陽落山,天上傳來悠悠仙樂聲,彩雲祥和萬道霞光。觀音菩薩帶著善財童子迎接她來了。她的靈魂脫出凡體,隨一陣清風直上雲霄。

再說媽祖的父母、姐妹、還有鄉親們。看天色很晚了她還沒有回來,大家結伴一起到湄洲峰頂去找。

來到峰頂,只見媽祖神態慈祥,靜靜地坐化在方石上。眾人十分悲痛,哭聲一片。

玄通道士早知有今日,他化作一個老道飄然來到峰頂,告訴大家說:「你們不必悲傷,神姑升天去了,眾人應該為她高興才是。大家應該為媽祖立廟塑像,四時奠祭,願她的神靈永駐人間,庇護天下。」

眾人聽後,收住了淚水,對著媽祖真身跪了三跪,拜了三拜!才依依不捨地往山下走去。

第二天,湄洲島上出現了第一座媽祖廟。廟裡供奉著媽祖神像,是全島男女老少用一撮撮海泥塑成的。

從此以後,媽祖的神靈時常回到湄洲島上,庇護百姓的安寧。

媽祖

相關焦點

  •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 公開3.23米高景泰藍媽祖真身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3.23米高景泰藍媽祖像昨安座懿明樓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為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紀念日。昨日,一尊精心設計製作的景泰藍媽祖像安座中華媽祖文化研究院懿明樓,並舉行揭幕儀式(如圖)。
  • 大力弘揚媽祖文化 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大力弘揚媽祖文化  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2020-10-26 15:3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暨海祭大典舉行
    為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豐富湄洲島媽祖文化節慶內容,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月25日,在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島黨工委、管委會的指導下,由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主辦的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暨海祭大典在湄洲島下山村深澳底媽祖福船隆重舉行。
  • 《媽祖顯聖》民間傳說故事
    施琅大為感動,命令整修平海天后宮,重塑媽祖神像,捐重金建梳妝樓、朝天閣,並請回媽祖神像一尊奉祀在船上。當時清兵出戰攻澎之日,媽祖派千裡眼、順風耳二神將助戰,即媽祖「澎湖助戰」的神話故事。媽祖顯靈傳說之十一:官員脫險據記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史孟劭前往臺灣巡視,在海上遇到颶風,得媽祖神佑而脫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漳州鎮總兵奉命南巡時,河流橫急,遇到險情,得媽祖顯應而平安無事
  • 福建湄洲島舉行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暨海祭大典
    中新網福建湄洲島10月25日電(林春茵 周建國)25日正值農曆九月九,「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舉行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暨海祭大典。10月25日正值農曆九月九,「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舉行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暨海祭大典。
  • 讀懂華人,紀錄片《天下媽祖》央視開播!第一集出爐
    希望透過媽祖文化,讓世界讀懂華人族群。10月9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媽祖升天紀念日。媽祖是中國傳統民間信仰中最具威望的海神,公元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誕生在福建莆田市湄洲島,公元987年農曆九月初九在湄洲島羽化升天,島上漁民為她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這就是湄洲媽祖祖廟。媽祖是最具神話味的人,也是最有人情味的神。她是華人中最早的民間偶像,在全世界擁有三億多粉絲,以及上萬座為她所建的廟宇。
  • 保生大帝與媽祖的民間故事.附今年保生大帝出遊直播全程視頻...
    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戲說乾隆》中聽四爺講媽祖娘娘與保生大帝的故事於是乎,就有網友腦洞大開,把劉濤出演的電視劇《媽祖》和鄭少秋出演的《神醫大道公》一頓剪輯,就出現了這樣的劇情:一天,林默娘在對付妖怪的時候遭遇偷襲,被保生大帝吳夲所救,之後兩人成為朋友,後來吳夲有事情返回天庭,而就在之後默娘在一次戰鬥中遇難,遠在天庭的吳夲知道後很難過,於是奏請玉帝封默娘為海神
  • 速看|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這場盛典你不能錯過!
    10月25日,歲逢重陽,海祭媽祖大典在莆田北岸賢良港海濱如期舉行,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各地媽祖宮廟代表、媽祖信眾及各界人士數千人參加。 上午吉時,海祭媽祖儀式開始。鼓樂齊鳴,擂鼓三通,禮炮九響,海螺長鳴,鳴鑼十三響,奏《迎神曲》;主祭人、陪祭人、與祭人按照祭祀大典行三叩九跪禮。主祭宣讀祝文,奉三獻禮。
  • 福建霞浦「媽祖第一行宮」與臺灣宮廟「雲端」共祭媽祖
    中新社寧德10月25日電 (記者 葉茂)25日,農曆九月初九,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舉行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秋祭活動,並連線臺灣宮廟共祭媽祖。當天的祭祀大典上,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董事會董事長陳梅月以主祭人的身份主持媽祖祭典,並代表海內外媽祖敬仰者以傳統的「三獻之禮」敬獻媽祖,祈求兩岸和平、社會和諧。與往年不同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祭典增加了網絡連線互動,通過網絡視頻與臺灣新港奉天宮、臺灣北港朝天宮連線,共同祭拜媽祖。
  • 年幼媽祖的故事
    自1985年開始隨林文豪主席主動介入媽祖工作以來,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那就是:              作為人的媽祖她具有神性      作為神的媽祖她具有人性     基於此,許多諸如媽祖身世、媽祖神跡等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千年媽祖 兩岸情緣
    媽祖是我國華南地區信奉的一位神明,被信眾認為是與海洋有關的女神。很多漁民出海之前都會祭拜媽祖,希望她保佑自己平安歸來。其實臺灣也有大量信仰媽祖的人,而臺灣的媽祖信仰是福建傳過去的。可以說,媽祖成為了連接兩岸民眾情感的一條紐帶。在福建和臺灣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語"官不通民通,民不通媽祖先行"。
  • 潮汕人為什麼那麼崇拜媽祖?其實是有故事的…
    在《天后志》裡記載了很多媽祖的故事,她十二三歲的時候初顯靈異,當時父親帶著哥哥出海,她在家夢到父親遇上風暴,她正在幫助父親哥哥,母親卻把她叫醒了。父親回家後,告知遇到風暴兒子死了,有個女子幫助自己,自己才得逃生,與媽祖夢境相合。媽祖致力於海上救難,不思嫁人,每當海上有難,媽祖就化身一名紅衣女子幫助脫險。媽祖28歲時死於一場海難,人們不願相信她已經死去,說看到媽祖乘神龍升天。
  • 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跨越臺灣海峽的媽祖情緣
    原標題:跨越臺灣海峽的媽祖情緣  時值1997年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20周年和媽祖羽化升天1030周年,應臺灣鴻海科技集團、臺灣新北市板橋慈惠宮及臺灣媽祖聯誼會的誠摯邀請
  • 海內外媽祖信眾齊聚福建湄洲島 同謁媽祖共祈福祉
    人民網莆田10月26日電(謝小姿)農曆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天的紀念日,為深挖媽祖文化內涵,豐富湄洲島媽祖文化傳統節慶內容,10月25日至26日,以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活動為契機,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開展了為期2天1夜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島活動,並邀請海內外媽祖宮廟參加,擴大媽祖文化朋友圈,促進海內外媽祖信眾的聯誼交流、心靈契合。
  • [錢寅]從觀音菩薩到媽祖——民間信仰傳說形成的一種模式
    但是,中國的民間信仰素來有著很重的功利色彩,因此在中國的彌勒信仰逐漸演化出新的意義。「眾生既不是誓願上生兜率天,又非希望值彌勒下生而聽法成佛,所希望的不過是彌勒幫助他們擺脫現實中的苦難。」這種彌勒信仰實際上已經不同於前面所述傳統佛教彌勒信仰,而是一種唐五代時期所產生的新型民間信仰。在這種新的民間彌勒信仰中,人們希望彌勒菩薩的下生能夠給周圍的現實社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
  • 觀看電視劇《媽祖》有感,遊媽祖影視文化城,遊客:門票有點貴
    小夥伴們看過幾年前火爆全國的電視劇《媽祖》嗎?小i到最近已經看到第6遍了,劇中林默娘(也就是媽祖)升天那一集電視劇中的每一個畫面都在小i的腦海中蕩漾,久久不能忘記,逛一逛媽祖影視文化城,感受媽祖文化。媽祖影視文化城建築物媽祖升天那一集電視劇,小i每次一看到都會莫名地感到激動,回顧電視劇中媽祖的一生,為救百姓和海妖鬥智鬥勇,為治病而刻苦研習醫術,為漁民們能夠在好天氣出海打漁
  • 非遺巨獻,兩億人的信仰,「媽祖文化」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與傳奇
    ---《頌媽祖》媽祖文化是中國海洋文化的代表,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間信仰。中國民間人民在海上出航時,要先在船舶啟航前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順水,還在船舶上供奉媽祖神位。因此,媽祖也被人稱為「海神」、「護航女神」。
  • 以民間信仰為題材 臺灣漫畫家推出最萌媽祖(圖)
    有趣的是,這次不少臺灣漫畫家發表的作品,不約而同以臺灣民間信仰為題材,獲得共鳴。比如韋宗成以《冥戰錄5:千裡眼》「畫出最萌的」媽祖林默娘;洪育府以《極樂八仙6》把呂洞賓變成「好色的」道教仙人;情侶漫畫家團隊鮭魚仔與小鯊龍的《血黑犬11》中,男主角黑戌牙的賺錢工作就是執行道教儀式「黑狗血驅邪」。
  • 歷史上關於媽祖的故事,媽祖的傳說
    媽祖生平有許多傳說,據《天后志》記載的有十五則,據《天妃顯聖錄》記載的有十六則。E:降伏二神:相傳在媽祖二十三歲時,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為順風耳,一為千裡眼。二神經常出沒貽害百姓。百姓祈求媽祖懲治二神。為了降服二神,媽祖與村女們一起上山勞動,這樣,一直過十多天,二神終於出現了,當二神將近時,媽祖大聲呵斥,二神見媽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
  • 永泰多人傑,唐為權作品《天下媽祖》電視人文紀錄片正在央視熱播
    本片共五集,每集50分鐘,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揭示媽祖與自然、與地域、與時間、與社會的關係,探討她是如何成為在全球華人圈中的有著廣泛影響的信仰。本片共五集,每集50分鐘,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揭示媽祖與自然、與地域、與時間、與社會的關係,探討她是如何成為在全球華人圈中的有著廣泛影響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