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媽祖是觀音菩薩的徒弟,名字叫龍女。
有一次她隨觀音去東海,看見漁民被海怪殘害,船翻人亡,十分可憐。
龍女請求菩薩,允許她下凡收伏海怪,救護生靈,功成之後再回來修煉。菩薩慈悲為懷,約好二八為限,讓龍女下凡去了。
龍女投胎在莆田湄洲島林願家裡,名叫林默。
林默長大後,憑著一身好水性,為島上漁民保駕護航。男女老少都親切地稱呼稱她為媽祖。
時間過得飛快。這一天,媽祖突然想起和觀音菩薩相約的二八期限,下凡已經十六年,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
但她和父母、姐妹、鄉親們朝夕相處了十六個春秋,突然離去於心不舍。然而師命難違,人情難卻,這叫她進退兩難。
這晚,她一個人在海灘上滿腹心事地走來走去,不知不覺間天已放亮。
就在這時,玄通道士悄悄地來到了她的身邊,輕輕地說:「神姑的心事,老道已經知道。二八也可以解釋為二十有八,你可以再留人間十二年,既不違師命,又不絕人情。」
媽祖聽老道說得有理,就安心地留在島上。
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十二年已過。一天夜裡,媽祖夢中見觀音菩薩駕祥雲而來,手中佛塵一指媽祖道:「弟子還記得二八期限嗎?如今妖魔已除,百姓康樂,你應在重陽吉日速回南海!」
媽祖從夢中驚醒,知道今天就是自己升天的日子,急忙起床梳洗打扮,焚香祈禱。
媽祖和父母、姐妹以及島上鄉親見過面,依依惜別地說:「今天是重陽佳節,我要上湄洲峰頂祭天,可能很晚回來,你們大家不必等我。」
媽祖一步一步登上峰頂,在一塊乾淨的方石上坐下來,雙手合十,兩眼緊閉。
帶著鹹味的海風吹拂著媽祖的臉龐。此時的她心潮澎湃,腦海中一幕一幕閃現的都是這些年在島上的事。
一直等到太陽落山,天上傳來悠悠仙樂聲,彩雲祥和萬道霞光。觀音菩薩帶著善財童子迎接她來了。她的靈魂脫出凡體,隨一陣清風直上雲霄。
再說媽祖的父母、姐妹、還有鄉親們。看天色很晚了她還沒有回來,大家結伴一起到湄洲峰頂去找。
來到峰頂,只見媽祖神態慈祥,靜靜地坐化在方石上。眾人十分悲痛,哭聲一片。
玄通道士早知有今日,他化作一個老道飄然來到峰頂,告訴大家說:「你們不必悲傷,神姑升天去了,眾人應該為她高興才是。大家應該為媽祖立廟塑像,四時奠祭,願她的神靈永駐人間,庇護天下。」
眾人聽後,收住了淚水,對著媽祖真身跪了三跪,拜了三拜!才依依不捨地往山下走去。
第二天,湄洲島上出現了第一座媽祖廟。廟裡供奉著媽祖神像,是全島男女老少用一撮撮海泥塑成的。
從此以後,媽祖的神靈時常回到湄洲島上,庇護百姓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