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有名的商業騙局:安隆風暴、惡血醜聞與瑞幸咖啡造假

2020-12-22 樵客綜合資訊

這個月初,擁有中國星巴克之稱的瑞幸咖啡爆出了財報造假的醜聞,聲稱其偽造近22億人民幣的業績,因而導致其股價立刻大跌,總計跌幅高達80%以上,造成許多投資人上千萬美元的損失。

在金融市場中,似乎每隔幾年總會聽到一些公司爆出財報造假的醜聞。無論是經典商業個案的安隆案、90億美元的矽谷新創Theranos或是最近的小藍杯瑞幸咖啡。而這些公司在上市時,無一不是受到投資人的青睞和推崇;然而最終到底是哪些環節出了差錯?導致其泡沫的崩毀呢?

2005年安隆案騙局:壟斷市場、會計造假

談到金融騙局,絕對不能錯過的當屬2005年的安隆案。安隆公司是在1985年,由休士頓天然氣公司和Internorth能源公司所組成,憑藉著對於能源市場的精準判斷以及過去良好的政商關係,使得安隆公司迅速在能源市場獨佔鰲頭,而後更是將能源交易和金融產品結合,推出許多衍生性的金融商品,讓公司規模和營收都達到巔峰。

然而隨著安隆公司的股價水漲船高,外界對其營運模式和營收來源開始產生質疑,面對這樣的挑戰,安隆公司卻始終無法給出好的說法和解釋,加上公司內部員工開始爆料、承認公司過去有財務造假的狀況,因此導致公司股價崩跌,最終淪為廢紙,而整個安隆公司所掩蓋的黑幕開始被揭露。

壟斷市場,奠定投資人信心在1980年代,隨著美國政府對於能源政策的鬆綁,安隆公司創辦人認為若能掌握天然氣管線,即可掌握整個能源市場,因此透過大量併購、鋪設管線,而於1990年成為天然氣市場的主要下遊商;此外,安隆公司也將觸角伸至電力產業上,憑藉其雄厚財力和原本天然氣產業的知識,迅速壟斷整個市場,而在1998年成為北美最大的電力供應商。

作為產業中的巨頭,往往也能得到較高的信賴評比,其發展業務和釋出情報也會較具說服力而被投資人看好。因此當安隆公司獨佔整個能源交易市場後,便吸引大量投資人爭鋒加入,同時更將能源產業的交易和金融產品結合,推出衍生性的能源證券,加強公司的影響力和營收,至此,整個公司的結構與業務變得相當複雜,也為其後續的騙局埋下了導火線。

財報操弄除了擁有相當複雜的業務外,安隆公司更是在財務上做了許多變動。最為主要的就是改採用公允價值原則,而非原本使用的歷史成本原則,透過這個會計原則的更動,使得安隆可以對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金額有極高的彈性,甚至可以捏造出尚未發生的交易;然而在投資人不清楚公司內幕情況下,便會單純感到安隆具有極高的績效表現,而使市場充滿樂觀態度。

除了財報上的造假外,安隆公司更是成立了數千家的空頭公司,透過與這些空頭公司的交易、假融資,將原本的營業虧損全部轉嫁出去,因此使德安隆公司帳面上的成績始終是相當亮眼。

會計事務所的協力造假在多數情況下,每間上市公司的財報和上市都需要一間會計公司的背書,同時會計公司應擔任獨立第三方的角色進行審計和評估。然而在安隆案中,世界前五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卻選擇與他們同流合汙。不僅默許其財報上的捏造,更在安隆已受到美國司法調查時,還將其過去的交易資料盡其毀損,試圖掩蓋這一切的發生。

也因此在最終,除了安隆公司受到審判外,安達信公司同樣也遭到聯邦起訴,並控告其妨礙司法判決,而遭到註銷會計師執照,終身無法再進入會計產業。

2018年Theranos靠領導人魅力和投資大佬設下騙局

Theranos於2003年由伊莉莎白創立,伊莉莎白原為史丹福大學的學生,然而正如同多數的矽谷創業家一樣,在19歲那年,認為可以透過全新的驗血模式改變整個醫療產業,因此便毅然決然休學,成立這具備Therapy和Diagnosis涵義的Theranos,希望可以透過一小貼片,為病患進行驗血和治療效果。

伊莉莎白最為厲害的無非就是其領袖魅力以及表達能力。在當時,矽谷從未出現過一位女性領導人,也因此伊莉莎白的出現以及流利的口才,讓所有的投資人都眼睛為之一亮,認為下一個賈伯斯即將出現,也因此在產品和技術均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伊莉莎白就成功拉攏許多知名投資人、政商名流加入其公司,並讓外界視Theranos為矽谷的下一顆明日之星。

然而卻因為Theranos的技術遲遲無法突破,在現金流逐漸產生狀況的窘境下,伊莉莎白選擇將產品急忙上市;然而這樣的舉動卻造成許多病患、醫生檢驗上的偏誤,因此如滾雪球般,這個商業騙局開始被人揭露,最終遭到司法調查而倒閉。

矽谷騙局《惡血》:為什麼作弊的公司可以估值三千億?當實際了解Theranos這個騙局後,對於伊莉莎白的領導人形象勢必都會有極為深刻的感受,她透過對於未來產業的熱情描述、堅定的信念和語氣,拉攏許多矽谷的優秀員工和合作夥伴,甚至連美國國防部都願意與其合作而堅定不移,在越來越多人加入的前提下,使得Theranos有更多的名氣和曝光,進而讓之後的騙局越滾越大。

伊莉莎白也不斷透過各樣方式打造自己的個人形象,包含模仿賈伯斯只穿黑色套頭衫、嘗試男性低沉語調和他人溝通、聘用私人保鑣,都加深了外界對於這個年輕女性的印象,並最終成為她的粉絲之一,下方是擷取《惡血》一書的部分內容,可以清楚看見伊莉莎白在簡報時的設計和說故事的能耐:

她一身黑色打扮,一邊演講,一邊環繞講臺莊重地踱步,就像是一個牧師在布道。為了獲得事先設計的戲劇化效果,她中途從外套口袋裡拿出一個納米容器,舉起來,展示Theranos的檢測需要的血液量是多麼少。她將對針頭的恐懼稱作人類的基本恐懼之一,堪比對蜘蛛和高度的恐懼,然後她講述其他一些令人感動的小故事…..

正如一開始所說的,伊莉莎白憑藉她自身的說話魅力和家族人脈背景,成功吸引到許多矽谷投資人的加入與背書,包含了甲骨文公司創辦人、美國前國務卿、史丹福大學副院長、21世紀福斯公司董事長、Space X早期投資人、前國防部長等,這些投資大佬的加入使得外界普遍認為Theranos一定是一家前景相當看好且具實力的新創公司,因此就算在Theranos始終無法提出有效的說明和確切的產品成效,仍願意進行投資和合作。

而Theranos同樣也陷在如泥淖一般的虛榮中,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和合作夥伴加入,面對越來越急迫的產品要求,其最終無法兌現所承諾的功效,而面對此狀況,Theranos選擇的不是坦誠相對並說明自身的技術問題,而是選擇用騙局的方式,偽造實驗結果和產品療效,最終使得此騙局一發不可收拾,而面臨破產。

還有資訊封閉的管理模式也成為Theranos騙局的手段之一。Theranos對於內部員工採取相當高壓式的管理辦法,包含阻絕部門間水平溝通,不允許員工們相互交談,因此員工往往只能知道自己部門的狀況,而對於其他部門的處境、整個公司目前的計劃都一無所知。

此外,員工進入公司後,都需籤訂相當嚴格的資訊緘默同意書,不得向外人透露在Theranos發生的一切事情,在《惡血》一書的描述中,就有許多員工因為嘗試與外界控訴Theranos所偽造的狀況,因而遭到公司的強力報復和訴訟,甚至最終有人因此抑鬱而自殺身亡。

可以看出Theranos對於公司內部的員工是採取相當嚴密的管理辦法,無論是在公司的談話狀況、電腦中的對話紀錄,甚至是員工的交友情形,都被伊莉莎白所監控著,而這也使得內部員工難以向外界吹哨,並讓Theranos的騙局得以一再地成功哄騙投資人和外部的相關合作夥伴。

2020年瑞幸咖啡,靠中國夢願景和吸睛的營運手法讓泡沫變大

瑞幸咖啡於2017年10月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成功在美國上市,可謂歷年來上市速度最為快速的一家公司。不斷聲稱要成為中國星巴克的瑞幸咖啡,靠著快速展店和打價格戰,迅速取得極高的市佔率和店鋪數量,到了2018年就開設了超過1700家門市(星巴克於中國市場十幾年也不過開了2000餘家),並以年增率15%的速度快速上升。

襲帶龐大資本的瑞幸咖啡,企圖用高頻率的消費折扣、高品質的咖啡,以及結合新零售的營運模式,改變既有咖啡市場的格局。而這樣的願景和價值也自然吸引眾多投資客,甚至連星巴克的高層都入股瑞幸咖啡,可見投資人對其具高度信心。

然而在今年的2月,就有一份匿名的報告,透過聘用數千位員工,一一去瑞幸門市探訪,並發現其運營模式有著極大的瑕疵,而認為瑞幸財報有不實虛報的傾向,或許正如預言驗證般,不到兩個月瑞幸咖啡官方即發布聲明,並證實其財報造假的狀況。

神州租車的成功經驗瑞幸咖啡的執行長錢治亞,之前為神州租車的營運長。神州租車在大陸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不斷靠著價格戰和規模擴張所壯大,因為有著龐大的資本金援和融資能力,神州租車不斷在市場發起價格戰,透過優惠的折扣吸引消費者,擠兌其他競爭者離開市場;此外,也不斷擴大其規模,神州租車的車輛於2009年只有700輛,但到了2011年就有多達26000輛,將其他租車公司的空間全部逐出市場。

顯然地,錢治亞也想將同樣的模式套用在瑞幸咖啡,透過不斷的價格戰和店數擴張,擠兌其他咖啡競爭者,進一步成為咖啡市場龍頭。而也因為有著神州這樣成功的案例,使得投資人對於瑞幸咖啡的前景十分看好,相信錢治亞能將創立咖啡界的神州租車。

吸睛的運營手法瑞幸咖啡的騙局難以被揭曉的原因之一,在於其不斷透過新的運營手段,來吸引投資人的眼球和信心。舉例來說,除了積極展店外,瑞幸咖啡也不斷擴大販售品項,像是2019年7月宣布成立的小鹿茶子品牌,企圖再將觸手伸至奶茶市場中(畢竟東方茶的市場還是比較大的)另外,瑞幸咖啡也在今年1月高調宣布展開無人零售計劃,將在全中國布滿其自動販賣機。

不僅如此,瑞幸甚至連實體門市的叫號單都有小心思,透過隨機跳號的方式對於投資人進行混淆(例如這單為15號,下一單可能成為20號),使外人誤以為瑞幸咖啡每天都有極高的營業額和來客數。透過這些不同的運營方式,使得投資人加深對於瑞幸咖啡的信心因而使得此泡沫越來越大。

中國夢的願景和品牌形象在瑞幸咖啡案例中,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成分在,即為其試圖營造出的品牌形象。打從一開始,仿佛要對應星巴克的綠和美人魚似,瑞幸咖啡透過藍色的主視覺和鹿的造型,和星巴克產生了鮮明的對比,甚至於2018年,瑞幸咖啡就控訴星巴克壟斷咖啡市場。

透過這些方式,除了提升瑞幸咖啡的知名度外,也試圖暗示著社會,瑞幸咖啡代表的是中國的崛起。若你是中國人,對於2杯品質相似的咖啡,想必怎麼選擇,你應該心裡有譜了。

因此當有這樣的本土品牌產生,並挾帶著大量的曝光和暗示,又怎麼能不透過實際行動支持呢?也因此當社會大眾普遍看好和支持這家公司後,就都成為瑞幸上市的動力以及為這場財務騙局埋下了種子。

不要以訛傳訛

產業、領導者偏好,決定了企業所套用的商業模式。瑞幸咖啡一案明顯可以看出,縱使其創辦人對於神州租車的價格戰和規模擴張策略相當熟悉,然而當此策略運用在消費者對價格極為敏感的咖啡市場後,價格折扣作法可能只會有短期效用,長期來看仍難以補齊運營上的虧損,因此最終造成瑞幸的作帳和醜聞。

在安隆和Theranos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由於其掌握產業優勢地位(能源市場龍頭)或獲得知名投資人的背書,導致其它產業、創投基金都蜂擁而至,縱使在不清楚這些公司營運模式的情況下,仍願意大量投資,而盲目支持的最終,就是泡沫的幻滅以及大量的虧損。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造假22億醜聞發酵 曾起訴安然律所發起集體訴訟
    (BARJO)發布公告,通知瑞幸咖啡的投資者,已經代表從去年5月17日到今年4月2日(含在美IPO期間)購買過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以證券欺詐罪名對該公司提起集體訴訟,尋求根據美國聯邦證券法彌補投資者的損失。BARJO自稱,有30多年依據證券法代理集體訴訟的經驗,其列舉的經手案例中包括,起訴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並破產的能源業巨頭安然、油服巨頭哈裡伯頓。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
    27.11.2020導讀: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前董事長被處罰,肯德基搞了個高科技,無人餐車撲面而來,銀鷺增長發乏力,原創始人再度接盤,餐飲業的每周都熱鬧非凡,餐飲業的新鮮事兒,熱鬧事兒,盡在【
  • 世紀騙局?熔斷崩盤!瑞幸咖啡暴跌80% 自曝22億財務造假 網友:割...
    2月3日,瑞幸否認了做空報告中的所有指控,並回應稱報告毫無依據,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屬於惡意指控。當日,瑞幸股價盤中最高反彈7%。   第二天,瑞幸咖啡收盤大漲15.6%,抹平做空以來的所有跌幅。   緊接著,一份名為《塵光研究關於瑞幸咖啡重大財務數據造假和業務數據造假的研究報告》,於 2 月 5 日曝出,直指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造假。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兩個月裡,發生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它被質疑燒錢補貼、商業模式難以為繼,但卻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募集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開出了超過4500家咖啡門店,刷新了中概股最快上市紀錄。這樣一家明星企業,為何要自曝「家醜」?造假行徑見光背後,誰在蓄意做空和調查瑞幸?這場騙局的罪魁禍首是誰?瑞幸的未來又何去何從?燃財經採訪了十幾位知情人士、專業人士,為你深度揭秘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曝光始末。
  • 上市一年,瑞幸咖啡收到退市通知!董事長陸正耀這樣回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祝瑤爆出財務造假醜聞之後,昨晚(5月19日)瑞幸咖啡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納斯達克交易所通知摘牌,瑞幸計劃要求舉行聽證會根據相關公告,納斯達克相關部門做出除牌決定依據了:1.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公司於2020年4月2日披露的虛假交易引起的公眾利益關注;2.公司過去未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公開披露重大信息,並通過該商業模式執行了先前披露的虛假交易。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反思
    瑞幸模式是否成立?數據造假下的單店模型是否盈利?管理層&團隊問題。問題一:瑞幸模式是否成立?(青山資本統計) 咖啡的本質是帶有一定功能的飲品,中國人對咖啡消費的話語權不如茶飲,這使得星巴克等國際品牌打造了高毛利偏商務場景模式,現磨咖啡店和消費者的距離體現在便利性和性價比,瑞幸恰恰滿足了這兩點。這是我對此模式看好的底層邏輯。2.
  • 吃下12億天價罰單背後:瑞幸咖啡,起死回生?
    兩個極度割裂的商業世界,出現在同一家公司身上。所有人都在好奇——風暴平息之後,瑞幸能否東山再起?112億買個和解?8個月的風雨飄搖之後,瑞幸咖啡傳來了新消息。12月17日,瑞幸咖啡通過微博發布聲明,稱其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
  • 瑞幸咖啡造假的覆車之鑑
    □ 閆 冬近日,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瑞幸咖啡也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公司已經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員工的偽造交易行為調查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範棣:瑞幸咖啡造假或引發中概股寒冬來襲
    瑞幸商業模式創新背後其實是資本模式瑞幸咖啡一直給資本市場講三個故事:第一,瑞幸咖啡好喝不貴,因此具有強有力的產品競爭力;第二,瑞幸咖啡是咖啡業界的創新業態,輕門店新零售的模式具備高複製性和高成長性;第三,瑞幸咖啡代表中國咖啡,將伴隨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崛起而維持高增長。
  • 瑞幸騙局:陸正耀終結者?
    按照這一數據計算,瑞幸咖啡造假的22億元金額相當於Q4的全部營收,也相當於2019年瑞幸咖啡全年營收的43%。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瑞幸的公告迅速震動市場。作為新消費領域迅速升起的明星公司,瑞幸咖啡在過去2年一直處在燒錢擴張、數據造假的質疑聲中,這種打法被外界稱為「蒙眼狂奔」。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神操作始末!網友:造假可恥,但折扣...
    昨天(4月5日)下午2點,luckincoffee瑞幸咖啡發布道歉聲明,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查,但公司會保持正常經營。董事長陸正耀也就「元氣滿滿」在朋友圈向所有人誠摯道歉。至此,小藍杯瑞幸咖啡自爆造假事件暫時告一段落,筆者將結合節前的內容,給大家做一下簡單回顧。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所以瑞幸咖啡在中國基本上不募集資本,因為知道中國人了解他們的內在邏輯漏洞,所以他們積極的挺近美國市場,不斷在美國募集資本,尋求上市。那麼他們的商業邏輯是什麼樣的呢?就是貼錢迅速擴大市場。渾水公司調查發現,瑞幸公司的財務報告存在嚴重的造假行為,一直都在虧損,基本上就是免費請老百姓喝咖啡。瑞幸財務報表顯示產品均價11.2元,而渾水公司得出的產品均價是9.97元。瑞幸聲稱有63%的客戶願意為每杯咖啡支付15元,而渾水得出的結論是39.2%的客戶願意為每杯咖啡支付12元。
  • 瑞幸咖啡涼了,公司治理失衡之禍?
    正義面前人人皆得所值 1 商業魔咒 2019年年初,北京建國門英皇大廈對面的寫字樓底商,一家瑞幸咖啡開業了。 30多平米的店面,咖啡機和櫃檯佔了一多半。
  • 遭渾水做空之後,瑞幸被塵光研究質疑財務和業務數據造假
    塵光研究強烈質疑瑞幸咖啡IPO招股書中披露的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存貨數據嚴重造假,推斷其2018年第四季度預製食品存貨虛增17.27倍,2019年第一季度虛增16.52倍。
  • 自曝造假22億交易額,瑞幸咖啡的「故事」為何講不下去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李東樓4月2日晚,瑞幸咖啡自曝交易額造假的消息震驚業界。瑞幸咖啡神話破滅,商業世界沒有奇蹟曾經瑞幸咖啡被稱之為「奇蹟」, 從公司成立到IPO不到兩年,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上市之前瑞幸完成四輪融資,估值不斷水漲船高。
  • 瑞幸咖啡造假22億!中國證監會:強烈譴責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承認在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偽造了大約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導致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暴跌超過80%。今年初,著名的渾水公司曾發布做空報告,稱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但當時瑞幸咖啡堅決否認。中國證監會今天也就此事發表聲明,表示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
  • 瑞幸咖啡開除了自己的創始人
    錢治亞,瑞幸咖啡的操盤手,陸正耀頂在前面的女人。她在瑞幸公司的地位,就如同當年摩拜單車的胡瑋煒——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面旗幟。由於瑞幸咖啡的光速上市,碰瓷星巴克碰成了現象級公司,她還被評為了2019年十大經濟人物。
  • 瑞幸咖啡停牌,被追查「造假事件」,創始人指使的郵件被掌握
    所以,瑞幸咖啡在2019年度一共誇張的吹噓自家賺了21.2億RMB,如今他們公司內鬥後,有人便自爆造假了高達22億元銷售額。 目前瑞幸咖啡停牌後,代碼被轉為:LKNCY,而場外交易數據顯示下跌6.25%,報出1.29美元,總成交433萬美金。以此看出,瑞幸咖啡停牌退市並非結束,可能還存在一些其他可能。
  • 「裸泳者」瑞幸咖啡的蝴蝶效應
    瑞幸咖啡的新名字,恐怕還未完待續。自從4月3日晚自曝財務造假22億人民幣開始,瑞幸從未有喘息之機。美國證監會(SEC)已向中國證監會發函,與證監會就雙方配合對瑞幸咖啡進行徹查一事進行溝通。知情人士稱,目前已經做了大量調查工作,處罰方案還在討論中,處罰力度可能超過市場想像。
  • 詳解瑞幸咖啡內鬥大戰的來龍去脈
    此次罷免的主要參與者是,瑞幸曾經曝出造假醜聞時候的掌權人陸正耀,這次內鬥被視為他想要想要二次奪權瑞幸,這下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郭瑾一在瑞幸造假風波之後出任掌門,可以說是救瑞幸於水火,此時被「罷免」難道系派系爭鬥還是另有隱情?瑞幸的內鬥的來龍去脈究竟是什麼?從「民族之光」到「失信退市」的瑞幸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