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自臺灣「前總統」馬英九卸任後,生活不再如以往一般忙碌受限。日前有民眾吃飯時巧遇馬英九,便請他籤名在自己的背上,沒想到馬最後竟在他的衣服上留下「盡忠報國」4字,讓在場眾人大笑不已。
馬英九在民眾衣服上寫下「盡忠報國」四字,就像當年嶽飛母親為嶽飛刺字,眾人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而他還幽默地落款「嶽母題英九書」。事後這張照片在朋友間流傳開來,大家也都相當佩服馬的幽默感。不過也有人提出,嶽母原本題的是「精忠報國」,馬英九是不是記錯、筆誤了?
杭州嶽王廟 明 洪珠題「盡忠報國」
嶽飛「盡忠報國」(疑)
毛澤東為抗日名將張自忠題「盡忠報國」
嶽飛背上刺字,民間包括明代以後的一些書籍,皆認為是「精忠報國」.這是誤傳.其實應該是「盡忠報國」.《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嶽飛傳》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秦檜)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本是盡忠報國為何誤傳為精忠報國呢?這源於宋史另一段記載.嶽飛之孫嶽珂所編《鄂王行實編年》云:紹興三年九月,嶽飛因剿寇有功,高宗「賜宸翰(帝王的墨跡)於旗上,日『精忠嶽飛』,令先師行之次建之」.該書另載紹興四年嶽飛部隊與金人交戰,御賜忠旗神威大作,「皋展『嶽』字幟與『精忠』旗示之,虜眾不戰而潰」 .可惜民間傳說將兩者混為一談,一代一代以訛傳訛.宋代以後所流傳的戲曲曲藝文學作品將嶽飛背上的刺字訛為「精忠報國,實由刺字「盡忠報國」、御賜「精忠」旗二事捏合而成.在明代,「盡忠」與「精忠」二者涇渭分明,各有其專屬意義.「盡忠」乃竭盡忠誠之意義,是對自身行為的鼓勵和期許,對自我價值的肯定;「精忠」乃極其忠誠之意義,精為副詞,體現了社會評價對嶽飛精神、功業的認可,代表外界評判.「精忠」取代「盡忠」,說明封建社會的帝王言行為是一種強大的官方評價力量、擁有絕對的權威,壓倒個人的自我評價,最終在歷史進程中佔據主導地位.
袁世凱題「盡忠報國」
白崇禧題「精忠報國」
沈醉題精忠報國
馬英九題「盡忠報國」
嶽飛出生在北宋末年,參加過北宋聯合金國滅遼的軍事行動,親眼目睹北宋政府被金國擊敗,逃亡到南方建立南宋的過程。在南宋時期才開始擔任高級將領。嶽母刺字很有可能是在北宋。
你這完全是在給臺灣上歷史課嘛!
電視劇《精忠嶽飛》的一場高潮戲,出品方原本計劃把宣傳噱頭放在黃曉明那結實緊緻的肌肉線條上,沒想到卻被網友挑出了片花中的「差錯」———從小口口相傳的刺在嶽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字,怎麼到電視劇裡變成了「盡忠報國」?有網友說:「我聽錯了嗎?我小時候,聽爺爺講嶽飛傳,他一直都說的是精忠報國啊。」有「微博女王」之稱的姚晨也發微博說:「一直以為嶽飛娘刺的字是:精忠報國。」更引起網友熱議。
面對網友的質疑,扮演嶽飛的黃曉明在自己的微博中通過一段劇中臺詞回應此事:「我娘在我背上刺字:盡忠報國。何謂忠?勿忘國恥,光復中原!何謂國?萬千黎民父老鄉親,他們在哪裡祭拜祖先,他們為哪裡吟詠詩詞,那裡就是我們的國。我,嶽飛,相州湯陰人,我家鄉天高萬仞地厚九重,我們出生長大魂牽夢繞的地方,怎能讓賊寇信馬由韁?弟兄們,向著家鄉,出發!」
-
中國書法網shufa.com唯一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每日與您分享有營養的書畫圖文
官方微信號:shufacom
藝術推介:13396406612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書法網官方微店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