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朋森樂隊:我們承擔的是情感需要

2021-01-07 新京報

海朋森樂隊。圖來自受訪者微博

最後一站巡演

成都是海朋森新專輯《成長小說》全國巡演的最後一站,樂隊成員在午後陸續到達場地,進行試音與舞臺置景,比其他站演出提前了三四個小時,演出定在晚上八點開始。

器樂調試期間,主唱陳思江在休息室的化妝檯前埋頭書寫,她把一些想法寫在當晚歌單的曲目之間,那是她在演出間歇時要說的話。她有隨手記錄的習慣,海朋森極具辨識度的歌詞,也多是由她在隨心的狀態下創作。歌單上快速爬滿一些黑色小字,隨後又用紅筆圈出其中的關鍵詞——合作、面對誤會、個體所感受到的,再一次。

場地門口擺放著「成長小說」四個字的迷你雕塑,離演出尚早,場地所在的園區不乏遊客,間或有小朋友在雕塑前合影,似乎為《成長小說》提供了音樂之外的註解。失真吉他和鼓聲不時地從場地傳來,低回於遊客的喧鬧之間,試著觸達某種當下。

場地門口擺放的迷你雕塑。新京報記者湯博 攝

陳思江的唱是調音的最後一個環節,她摘掉眼鏡放在音箱旁邊,習慣性地揚著頭演唱,目光越過場地,像是他們音樂裡的某種姿態。樂隊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作為一支成立了十年的樂隊,演出已經如同生活方式,但他們仍然熱愛現場,吉他手季一楠堅信現場的意義,不同的場地、不同的觀眾,會和音樂組成新的場域,完成從不雷同的交流。

回到休息室候場,樂隊成員先後換上了《成長小說》專輯封面上的服裝,這是他們本次巡演的固定形象。陳思江為這張專輯的巡演編排了一些舞蹈動作,高中之前,她跳了十年民族舞,考級後不想參加院團便放棄了。後來做樂隊,更是很少用到舞蹈底子,但在這張專輯裡,她希望樂隊的表演是多維的、綜合的。

《成長小說》專輯黑膠版。圖來自受訪者微博

2015年,樂隊發表第一張專輯《我不要別的歷史》時,陳思江在舞臺上是非常具有後朋克色彩的主唱,清瘦、鋒利。PK14樂隊主唱楊海崧是那張專輯的製作人,或許兩個樂隊從舞臺表現到音樂主題有著相近之處,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陳思江被稱為女版楊海崧。但在《成長小說》裡,海朋森已經完整地確立了自己的美學體系,不與任何樂隊、任何人有關。陳思江表示,過去有些表達是下意識的,模糊的,但在《成長小說》裡,所有表達都是主動的、直接的。這其中也包括肢體。

當晚演出,一共有一千一百多名歌迷到場,場地幾乎是滿員狀態,很多歌迷從外地趕來,有的連續追了幾站。當燈光打亮,幕布升起,音樂開始衝撞時,舞臺上的海朋森不僅是一支樂隊,也像一齣戲劇的演員,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拓寬了舞臺的空間,直至與自己的內心相互接壤,臺下觀眾高喊著海朋森,這個名字更像是一種對場景的戲謔回答,hi person。

海朋森每一站巡演,陳思江都會用A4紙手寫一些話折起來給樂隊成員,演出時,這些密語會隨機送給歌迷。樂隊貝斯手明明上場前向我展示了紙上的字——成都在身邊。陳思江說,今晚給所有人寫的都是成都在身邊這幾個字。

展示紙上的字「成都在身邊」。新京報記者湯博攝

成都搖滾中的另類存在

季一楠問新京報記者,對成都有什麼感覺。記者說,感覺這邊的時間更緩慢一些,人也從容一點。他說,好像每個人都會覺得成都慵懶、宜居,但在他眼裡,成都也和北上廣面臨著一樣的問題,只是這個城市的外在氣質掩蓋了一些東西。

2020年三月,倫敦疫情嚴重,已經開始在英國做的專輯縮混工作被迫停滯,季一楠糾結,怎麼才能有把握地把專輯做完,他和陳思江商量了兩個小時,決定回成都,兩天後,他們坐上回國的班機。一周後,倫敦飛往國內的大部分航班取消。

季一楠說回來後,除了專輯也沒有太多事情,人閒著就會想很多事。比如,樂隊下一步該怎麼發展;比如,音樂到底是表達重要還是溝通重要。在英國留學期間,成都變成了他們的遠方,物理距離也帶來視角上的差異,陳思江表示,從倫敦回來後,她忽然對國際視野這個詞有了新的認識,「現在大家都心繫遠方,很少有人在做身邊的文化,這也使國內的藝術觀念缺少真正的支撐」。 季一楠補充,「很多在成都的藝術家音樂人,還是想努力跟上西方先進的東西,我覺得首先應該先摒棄先進這個概念,文化不是要向西方展示東方主義」。

記者一直好奇,一支搖滾樂隊,一支當下的年輕搖滾樂隊,是否需要這麼嚴肅地思考,畢竟搖滾樂只是萬千娛樂方式的一種,而出乎意料的是,在他們看來,表達只有質地的區別,而非路徑。陳思江說,很多人把嚴肅看作痛苦,其實嚴肅可以是優美的、幽默的,我們大可不必迴避嚴肅。

兩年前,陳思江讀到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感覺一下子把很多西方觀念打開了,「一個地方有一個現實,一個現實有一種方法」,現實種種並不能用理論一言蔽之。

十年前,海朋森樂隊在成都成立,當時,季一楠一心想做成都沒有的音樂風格。他們叛逆了一些旋律,加入念白,陳思江的歌詞成為解讀樂隊的符號,這些歌裡的故事,本質上都是關於她自己的故事。陳思江說,「我們沒有承擔『歷史』責任,我們承擔的是情感需要」。

他們是成都眾多搖滾樂隊中一個很另類的存在,在他們的生活裡,很難看到搖滾樂手的鋒芒,海朋森巡演紀錄片導演陳熹表示,海朋森是她見過最友善的樂隊,貝斯手明明會給陌生的哭鬧的小朋友買禮物,季一楠在機場飛奔著為手機尋找失主。「開始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轉他們的歌,點開聽了聽,感覺他們樂隊的表達和很多搖滾樂隊不一樣,就對他們很感興趣,找他們的資料看,後來給樂隊的郵箱寫信,發了一些自己的作品,說我想給他們拍個紀錄片,交流了一下,他們就答應了」。 陳熹認為海朋森在舞臺上和生活裡有著很強的反差感,但了解他們之後,這種反差感又代表了樂隊的一致性。

樂隊2016年在歐洲。圖來自受訪者微博

陳熹記得巡演到上海時,樂隊一天內連續演了兩場,吉他手劉澤同在後臺說了一句,我不願再有來生。這是《成長小說》專輯裡的一首歌,歌詞裡寫道:「我敬愛的人,讓我僭越吧,你們像垂死的龍那樣快樂地擁吻吧。像許多人一樣,我不願再有來生。美麗的朋友,難捨難分」。這首歌和劉澤同的話都讓陳熹印象深刻,她覺得那不完全是牢騷,在樂隊的語境裡,更像他們音樂的底色。

劉澤同自己的解釋要隨性很多,「那天就是累了,連著演了兩場,感覺到重複的疲憊」,劉澤同是湖南人,和季一楠在川音時是同班同學,也是樂隊的創始成員,他說做音樂這些年沒有疲憊感,但有過不自信的階段。曾經有長達一年的時間他不知道自己彈得對不對,樂隊其他人說他吉他編得很好,越是被誇贊越是懷疑自己,有一天忽然聽懂了一些國外樂隊的作品,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音樂了,之後開始有了自信,「那時候樂隊其他人的鼓勵挺重要的,我一直覺得我們樂隊不是同事關係,更像親人,大家彼此影響」。

樂隊除了劉澤同外,都是四川人,他們的歌曲《歷史》的開頭有一段法語獨白,在演出時,這段念白由劉澤同用湖南話代替,劉澤同說在外演出時,說著湖南方言,但想家時更多是在想成都。

貝斯手明明除了樂隊工作以外,還在成都主持一檔音樂現場節目overlook,記錄成都地下音樂人的演出和排練,包括海朋森2019年那場著名的「晚會」。明明曾經是成都全女子樂隊荷爾蒙小姐的主創,2016年加入海朋森,因為難以兼顧兩個樂隊,在2020年退出了荷爾蒙小姐。海朋森原計劃年初去美國參加「西南偏南」音樂節,一同被邀請的還有荷爾蒙小姐,但因為疫情的緣故,國外的計劃被擱淺。在overlook的公號裡,海朋森與荷爾蒙小姐是連續介紹的,讓成都的樂隊和自己的成長有了連貫。

季一楠在小酒館2020年的樂隊合集裡擔任製作人,製作了三支樂隊,這是他的興趣;陳思江準備多畫一些作品,之前的畫作她不太滿意,想重新創作一批,作品量足夠的話,希望做成個展,在音樂之外,她希望自己的表達也是立體多維的。

很多情緒沒有能力瞬間理清楚,放在音樂裡就有粗糲的感覺

第一張專輯封面。

海朋森第一張專輯封面和封底都出自陳思江的油畫,封面是街邊舊宅的大門,封底是樂隊幾個人圍坐在方桌前面,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但畫面粗糲,像他們的音樂,陳思江說,很多情緒沒有能力瞬間理清楚,因此表達出來是粗糙的,放在音樂裡就有粗糲的感覺。或許這也是很多人評價他們音樂有態度的原因。

曾有樂迷給陳思江發郵件,問她的歌詞裡經常出現樂園、幕布、街道、絕望這些詞到底在表達什麼,有什麼傾向。陳思江回復,我究竟寫了什麼讓你有這樣的理解?歌迷回復,輿論。長久以來,海朋森的音樂始終無法被當作個人化表達,人們期盼從陳思江的歌詞裡看到鋒利的東西,為那些被遮蔽掉的東西劃出一道可以窺視的口子。誤讀像是一場心理遊戲,她留下了線索,但線索又被聽眾指向了另一個版本的現實。

「那些歌詞是我很個人的情感,很多種雜糅在一起,寫這些只是表達我自己,成為了歌曲之後,就一定帶有公眾性」,陳思江覺得歌迷的解讀方式可能源於對樂隊的困惑,有國外做性別研究的學者拿他們的歌舉例。宏大的字眼,常被習慣性地當作男性視角的敘事,而這一切出自女生之手,就更容易在別人腦海裡構建出新的故事。

陳思江不想強調所謂的沉重,只是不想讓歷史擱淺在過去,只有當這些被反覆書寫時,才會產生當下的意義,而他們樂隊關注的就是當下的生活和身邊人事。詞語和思考是一種美感,陳思江回憶巡演路上,樂隊趕早班飛機,在車裡看到太陽漸漸升起來,整個過程特別美,她一直哼唱著哪吒樂隊的《U are so great》,她喜歡裡面的一句歌詞,可你不該忘記英雄般的童年。「英雄般的童年,而不是青年,寫得多美好啊」,陳思江說自己喜歡年輕的,熱血的表達,季一楠補充,海賊王式的。

採訪一共進行了兩次。第一次採訪結束,我們提議去街邊市場拍一些有市井感的照片,在一家小蔬菜超市拍了幾張後,陳思江順手稱了些青菜裝進帆布袋裡,背著一包菜走向下一個拍攝地點。第二次採訪在她和季一楠家附近,那是他們演完成都專場的第二天,兩個人都有一些疲憊,五點多的時候,陳思江忽然問記者,今天可不可以早點結束,電競比賽的直播馬上要開始了,她很想看。

她是重度遊戲愛好者,樂隊五個人經常一起去網吧打英雄聯盟,陳思江表示自己在樂隊幾個人裡水平中等,劉澤同打得最好,至於誰水平最差,她選擇保密。最近她好幾次夢到國內頂尖的電競高手要和她成為朋友,夢裡還加了微信,她說這可能是一種預兆,「這個就不要寫出來了,其實寫出來也行,也許他們能看到呢」。

拍攝於2020年成都採訪時。旗 /攝

新京報記者湯博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合輯《成都2020》製作人特輯Vol.3|海朋森樂隊季一楠
    三個樂隊都特別好,但三個樂隊風格很不一樣,派對間諜我想表現他很髒很粗糙的一面。Fayzz感覺在另一個反面,他們有很多精巧的東西,包括編曲和聲音上、音色上,其實都需要更精細一些的動作去表現。三個樂隊個性分明,都拎得開。
  • 假如海朋森從來不是一支獨立樂隊.....
    甚至有人稱他們為「新一代中國湧現出來的最棒的後朋樂隊,沒有之一」,他們就是海朋森,一個成都的朋友一點也不陌生的名字。也有人說:「在21世紀的第二個、也是誕生無數貧乏無趣的十年中,海朋森仍用母語說出想說的話,並在樂隊的第一張作品中,面向搖滾樂最誠實、敏感與詩意的內核。伴隨著這些歌曲,海朋森已經悄然向著最偉大的搖滾樂歌者邁步。」
  • 海朋森《成長小說》:2020年迄今最好的華語唱片
    我說,為了能有體力在海朋森現場蹦躂!還有——大聲跟陳思江說我愛她!可見海朋森和樂隊主唱陳思江現在有多火。2015年,第一次聽到海朋森的首張專輯《我不要別的歷史》,我記住了他們,是因為女版楊海崧,PK14後繼有人。
  • 初秋的橘子海和海朋森
    從宣發手段,文案、專輯包裝,到音樂的內容和形式,這個來自青島的樂隊表現出了「臺團式精緻」。橘子海和落日飛車、Deca Joins、I Mean us 雖然在細分的風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從音樂史上裁取了某一個時期,加入不同的表達和音樂元素,演化成了「夏日」,「chill」,「city」的觸感。
  • 專訪|海朋森:如果《成長小說》是出戲,打開方式就是戲外戲
    「海朋森,Hi Person」,隊名由來於此。搖滾前輩們的壯懷激烈與苦澀難言只是他們音樂的底色,人卻完全不是那個樣子。並非全職做音樂這件事只有從前艱辛,現在變坦途。是他們已過了迷茫期,心思堅定。海朋森五位成員,全部見過對方家長。「剛上大學做樂隊那會兒,五個成員都經歷和父母關係緊張的階段。我們覺得這樣不行」。
  • 九連真人阿龍:成都樂隊拓寬了我對搖滾樂的認知
    成都也受到了這個潮流的影響,陸續出現了一批以噪音、後朋克為風格的年輕樂隊,但那時候做得最好的是秘密行動和海朋森兩個,風格特別出彩。在他們之前,年輕樂隊還是玩核的和新金屬的樂隊居多,風格相似,少有新意。
  • 海朋森2020新專輯《成長小說》現已全碟發布!
    海朋森2020全新專輯《成長小說》現已全碟發布詞曲:陳思江編曲、演奏:海朋森模塊合成器:David Runge製作:季一楠錄音:NanniJohansson at Hansa Studios錄音助手:Frida Claeson Johansson混音:樊彬母帶:Matthew J Barnhart at Chicago Mastering Service攝影、設計:海朋森 特別感謝:楊海崧 張力生 Pierre Guignard
  • 只有音樂才是解藥——那些在2020年回歸的indie樂隊們
    本文挑選了10支在2020年發布了新專輯Chinese Indie Rock樂隊,雖然面臨著搶不上票的風險,但還是真摯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他們。在開始確定這個選題時也很糾結,希望樂理知識達到一定水準時才來動筆寫這篇推送。但轉念一想,搖滾樂帶給我的,不是畏手畏腳,更不是如履薄冰;而是敢於表達情感,敢於展現自我。
  • 【喜堂有演出】別忘了我們明天的約會 9月30日 來自瑞士的雙人器樂搖滾 密室迪斯科女王
    隨著中國巡演的臨近,越來越多的中國樂隊也注意到了 Closet Disco Queen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幾位好朋友(The fuzz, Codnew,Last Goodby,海朋森,Future Orients),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評價 Closet DiscoQueen 的音樂吧!
  • 《我們的樂隊》生活需要有樂隊的激情鬥志,我們的樂隊有質量的綜藝
    這個綜藝真的有質量,看好幾遍都不會膩,最喜歡的三個樂隊:泰山樂隊、星火飛行器、EzGoin。泰山樂隊的音樂耐聽,讓人心生生活激情,有鬥志,很喪的時候適合聽他們的歌,他們不管是改編還是原創,《隔壁泰山》、《執著》、《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這三首最喜歡,其他的也好聽沒有一首不喜歡的,他們這一隊就是我心中的樂隊樣子。
  • 我們需要一個優質的樂隊綜藝,但是不需要樂隊版的《中國好聲音》
    《樂隊的夏天》巡演首站武漢站演出門票一分鐘售罄,很多參加了節目的樂隊借著節目熱度開啟了全國巡演,上面提到的新褲子和刺蝟樂隊更是接商業代言接到手軟。我們國內的優秀搖滾樂隊也有很多,但是太多都沒機會被更多人看到。《樂夏》給了樂手「表達」的機會,這便是「有心」之處。
  • 法茲:我們是有肌肉感的樂隊
    舞臺上肢體的東西,首先跟我們的音樂是契合的;另一方面就是身體的反應,很自然的反應,釋放身體,打開自己,沒有設計。南都:每場感覺會有什麼不同?劉鵬:我個人覺得是不一樣的。就拳法不同,哈哈哈。嘉軒:很鬆弛很自由的感覺。鉑洋:無招勝有招,其實沒有招。舞臺就是需要一些張力,一些張狂,有柔軟的部分,也有表現力的張力。
  • 綜藝推薦|《我們的樂隊》
    中文名稱:我們的樂隊國家/地區:中國內地類型:聚焦樂隊自然成長音樂真人秀主要嘉賓: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對於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三人來說,組建樂隊也是這三位合伙人的夢想。謝霆鋒從未放棄自己的樂隊夢;王俊凱也表示樂隊散發出來的音樂力量,是每個年輕人都渴望的;而蕭敬騰一直很喜歡樂隊,並且擁有自己的樂隊。
  • 《我們的樂隊》謝霆鋒成名曲被「魔改」,王俊凱怒批「都市情感大戲」
    Yes娛樂5月11日訊 由芒果TV、遠景影視出品,國內首檔聚焦樂隊自然成長的音樂真人秀節目《我們的樂隊》在芒果TV和江蘇衛視播出。三場試聽會落下帷幕,七支樂隊最終拿到定團offer,網友紛紛留言祝賀,表示「實至名歸」。
  • 九連真人刷屏,這支來自廣東的客家樂隊徹底火了!
    但是樂隊的第一次演出是在連平縣城,一場青年節的文藝晚會,當時還沒有原創歌曲,就改編了一些歌,但因為人比較齊整,就把2018年5月4日當成九連真人成團的日子。6月22日的時候,到深圳給朋友樂隊海朋森暖場,才定了九連真人這個名字,其實九連也是個地名,因為交通不便,叫九連真人更顯得好玩。
  • 《我們的樂隊》收官 泰山樂隊問鼎總冠軍
    《我們的樂隊》收官網易娛樂6月22日報導 音樂真人秀節目《我們的樂隊》,在上周迎來了收官之戰。經過激烈的對決,最終泰山樂隊得到合伙人、市場顧問團和大眾品控團的一致認可,成功問鼎本季總冠軍,成為第一支拿到「《我們的樂隊》樂隊無限公司」offer的樂隊。《我們的樂隊》收官後,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三位合伙人先後在微博上發表了「真情告別」,細數一路走來的點滴。三位合伙人為節目全力以赴、全情投入的狀態,收穫全網點讚。
  • 電影《再見班花》主演王北車突圍《我們的樂隊》總決賽,力掀中國樂隊新浪潮!
    《我們的樂隊》是由芒果TV、遠景影視聯合出品的聚焦樂隊自然成長的音樂真人秀節目。
  • 泰山樂隊問鼎《我們的樂隊》 謝霆鋒王俊凱告別
    《我們的樂隊》收官網易娛樂6月22日報導 音樂真人秀節目《我們的樂隊》,在上周迎來了收官之戰。經過激烈的對決,最終泰山樂隊得到合伙人、市場顧問團和大眾品控團的一致認可,成功問鼎本季總冠軍,成為第一支拿到「《我們的樂隊》樂隊無限公司」offer的樂隊。《我們的樂隊》收官後,謝霆鋒、王俊凱、蕭敬騰三位合伙人先後在微博上發表了「真情告別」,細數一路走來的點滴。三位合伙人為節目全力以赴、全情投入的狀態,收穫全網點讚。
  • 《樂夏3》提上日程,這些寶藏樂隊的機會終於來了!?
    而隨著《樂夏3》開播時間被「定檔」,關於樂隊嘉賓的話題自然是隨之而來。 因此莉莉安盤點了目前許多網友的想法,整理出一份 「網友期待的《樂夏3》十大嘉賓樂隊名單」。 話不多說,快來看看你最pick的樂隊在不在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