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社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2021-01-13 澎湃新聞

在西寧市城西區公安分局興海路派出所,有這樣一位基層女民警,她叫馬春梅。她紮根在社區基層第一線,奉獻在服務群眾主戰場,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她是群眾的貼心人,社區的「大管家」。多年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位基層民警的使命與擔當。她最愛說的就是「我行」,這背後包含著太多令人感動的故事。

義不容辭 解決群眾困難

「怎麼進展這麼快!」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任看著馬春梅的膝關節CT片不敢相信。僅僅幾年的時間,馬春梅的膝關節軟骨組織的磨損程度竟然是其他人用20年左右才能達到的程度。大夫告訴她,再這樣下去,輪椅將是她的「不二選擇」。

然而,骨科主任哪裡知道,馬春梅的主要工作就是走街串巷。多年來,馬春梅每天不停奔走在自己負責的片區,東家長李家短,只要是片區的事,只要是轄區居民的事,她都要管。馬春梅說:「群眾工作無小事,做不好,會把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激化,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我們是基層工作者,為組織化解糾紛和矛盾是我們一線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她說,派出所是公安機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終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一面鏡子、一把尺子,想方設法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2014年,她在轄區工作時發現一對父子因無住房,住在一輛三輪車裡,兩人因無戶籍地址而無法辦理身份證,兒子無法打工。馬春梅急人所急,將兩人戶口遷至派出所集體戶口內,那時父子身無分文,馬春梅幫忙墊付了辦理身份證的費用。

還有一次,在轄區,馬春梅和同事遇到了一位穿著單鞋在院落內玩耍的小女孩,當時西寧寒冬溫度已降至零下10攝氏度。一行人了解到小女孩家庭條件不好,去年的棉鞋已小卻無力購買新的棉鞋,大家便為小女孩購買了一雙棉鞋。走訪結束之後,馬春梅心裡一直惦記著小女孩。第二天,馬春梅趁著午休之際又購買了棉帽、圍巾,送到小女孩手上。從那以後,小女孩親切地稱呼馬春梅為「馬媽媽」。

對於基層民警來說,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瑣碎的事情,但馬春梅就是這樣,事無巨細地幫助轄區居民解決困難。每每提到這些,她總是淡然一笑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衝鋒在前 讓警徽熠熠生輝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多年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工作,馬春梅都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衝鋒在前。

馬春梅的管片警情十分複雜,這裡流動人口多、老年人口多、少數民族人口多……哪一點顧及不到,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社情警情。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她細心地做好每一件事。她總是這樣說:「想到要做到,做到要讓群眾體會到。作為基層民警,我們要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把習總書記對我們的期待化為實際行動和群眾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讓警徽熠熠生輝,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馬春梅對所領導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我是黨員,讓我上吧。」每天一大早,馬春梅先將前一天的人員核查信息再檢查一遍,然後開始一天的入戶工作,晚上回所裡再將信息逐一匯總。高強度的工作讓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所領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止一次詢問是否要為她協調更多人員協助入戶,但馬春梅多次委婉拒絕。

疫情防控期間,馬春梅拖著病腿走訪了轄區1975戶人家,核查了2380人,排查出租房屋200餘戶,排查轄區單位50餘家,核查場所30餘家,張貼「民警提示」宣傳海報500餘份,接受諮詢1000餘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馬春梅在疫情面前勇擔當,在困難時刻顯黨性,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面對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從沒有懈怠過、苦惱過,而是笑臉相迎、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宣講預防隔離措施,一次又一次進行測溫登記,始終保持一種迎難而上、敢擔當的工作熱情,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社區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勇當大愛戰「疫」的逆行者,彰顯著新時代巾幗情懷,發揮了新時代黨員的擔當表率作用。

捨棄小家 守護「大家」安寧

「馬警官就像是社區的『女兒』,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總會看到她的身影。」興海路社區的一位幹部說。

沒錯,多年來,馬春梅就是這樣,以社區為家,以社區事為大事,走街串巷,解決群眾困難。在一次入戶訪問中,馬春梅發現尕寺巷的李奶奶是一位空巢老人,生活十分困難。自此,馬春梅堅持上門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這一堅持,就是4年,直到老人去世。

可有誰知道,「社區女兒」馬春梅在家裡卻是個「不孝女」。馬春梅母親患有嚴重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最多的一年住院近10次。作為長女的馬春梅在家人最需要她的時候卻常常是見不到面。

父母照顧不周,孩子也疏於照顧。馬春梅的丈夫曾是一位基層民警,多年前在執行緝捕任務時因公殉職。悲痛萬分的馬春梅決定從警,以此來完成丈夫未完成的事業。

孩子在父親因公殉職後本應得到更多的關心與疼愛,但忙於工作的馬春梅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原本成績優異的孩子最後勉強上了一個一般院校。說起這些,馬春梅的眼圈溼潤了。

馬春梅就是這樣,她太要強了,面對組織的照顧,她只有一句話:「我行。」一句 「我行」裡,飽含了馬春梅太多的犧牲與奉獻。

因為是少數民族民警,所裡領導對她關照有加,馬春梅卻棄之不顧,「我是少數民族民警,我出面更方便一些。」她總是把自己的不方便說成是對工作有利的條件。面對棘手的管片工作,馬春梅總是想方設法往前衝。自孩子的爸爸殉職後,「擔當」一詞是馬春梅心裡默念最多的。

「沒你地球就不轉了嗎?」不理解馬春梅工作的人揶揄道。

「真轉不了!不論是日常社區工作,還是在這次抗疫鬥爭中,如果沒有馬警官,很多工作都是一籌莫展。」尕寺巷社區幹部無不動情地說,「馬警官在社區裡威信很高,經常能在廣播、電視裡聽到、看到她的模範事跡,群眾十分認可,我們說一百句不如馬警官一句話管用!」

馬春梅告訴我們,苦中作樂也是一種人生,也是一種情懷,她忘不了那個臉蛋凍得通紅的小女孩戴上給她買的帽子和手套時開心的笑臉;忘不了把走失老人送回家時家人感激的目光;忘不了調解完一場糾紛時雙方緊握的雙手……

「有時候在想,警察的價值不就體現在這一件件小事上嗎?再過幾年,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不管怎樣,心中應該是沒有遺憾的。」她說。

情為民所系、事為民所辦。她的身影,群眾看到就覺得溫暖,她是轄區群眾可靠的「貼心人」;她的步伐,走遍了轄區的角角落落,是轄區群眾可信的「主心骨」。她像一面鮮豔的黨旗,飄揚在基層一線,也飄揚在群眾的心裡。

原標題:《她是社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民警日記】酒泉瓜州公安:社區「大管家」居民貼心人
    【民警日記】酒泉瓜州公安:社區「大管家」居民貼心人 2020-07-30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兵支書·新戰場⑳|做有責任的社區「當家人」、有溫度的居民...
    多年來,他始終把居民的點滴小事記在心頭,事事親力親為,團結帶領「兩委」班子和黨員群眾積極投身於社區的建設、管理和服務工作,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努力做好社區「當家人」。傾聽居民呼聲,做有溫度的「貼心人」在居委工作的幾年中,王春明積極深入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傾聽居民呼聲,做有溫度的「貼心人」。
  • 海鹽萬名「樓道長」都是居民貼心人
    ■全媒體記者 劉行 通訊員 董燕本報訊 歲末年初,社區居民聚餐是否安全?家裡是否做好防火防盜措施、疫情防控是不是鬆懈了?連日來,海鹽萬名樓道長紛紛開展入戶走訪活動,了解社情民意,協助化解影響居民生活的大小事。
  • 社區民警施思:群眾心中的「貼心人」,經驗豐富的「百事通」
    紮根社區,做社區群眾的貼心人作為一名社區民警,施思現階段負責金葫和弘雅兩個社區的基礎工作。2個社區共有居民5808戶,11756人,社區涵蓋改制企業職工宿舍、城中村、酒樓、影院、市場等場所,轄區情況多樣、人員複雜、社區工作任務繁重,她在日常下戶走訪中善於觀察思考,在依靠傳統工作方法的基礎上,創新警務機制,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 當好社區「貼心人」和「發言人」 做好接訴即辦的「加減法」
    日前,在永定路街道七街坊社區709居民樓群裡,有部分居民就10千伏箱式變電櫃建設詢問。「大家的問題已收悉,輻射多少會有,但是小到根本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陳立暉在該群裡答覆。據了解,七街坊社區屬於航天中心醫院家屬區,該家屬區居民用電一直由醫院負責。
  • 「暖新聞·江西2020」黨員樓棟長 居民貼心「大管家」
    陳雪英與鄰居拉家常(曾俊、唐婷 供圖)陳雪英義務值守(曾俊、唐婷 供圖)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曾 俊、唐 婷報導:樓棟長,是連接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橋梁,他們為居民排憂解難,是貼心鄰裡的「紅管家」。在安源區後埠街城北社區,有這樣一位黨員樓棟長,居民的事她操心,社區的事她關心,公益的事她熱心。她就是城北社區萬公塘黨支部書記、食品家屬院樓棟長陳雪英。有著52年黨齡的陳雪英,退休前努力工作,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退休後繼續發光發熱,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的她,被推選為城北社區萬公塘黨支部書記和食品家屬院樓棟長。
  • 我們的貼心人
    洪江區融媒體中心消息(記者:潘 悅 通訊員:向稜浩)11月25日,沅江路街道大灣塘社區大巖衝小區居民代表陳啟興將一面寫有「社區好幹部 群眾貼心人」的錦旗親手送到了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工作人員手中,對在「6.23」特大暴雨中開展抗洪救災工作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 長安最美村幹部李宇明、李安賢、麥威良:心繫社區做群眾的貼心人
    他們默默奉獻,是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他們十年如一日,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他們紮根基層,用心用情為社區居民辦實事…… 在長安鎮2020年「最美村幹部」評選中,李宇明、李安賢、麥威良三人被評選為「最美村幹部」。
  • 安徽亳州:文明實踐「志願紅」變身「生活大管家」 將心比心做群眾...
    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進一步發揮志願者在文明創建、實踐育人、思想引領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安徽省亳州市組織廣大志願者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生產生活等方面開展各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志願者變身「生活大管家」,甘做群眾「貼心人」,將心比心,將愛和正能量傳遞到百姓心間,將文明新風傳播到千家萬戶
  • 林麗娜:做群眾的貼心人
    作為泉州石獅市湖濱街道玉湖社區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林麗娜和很多社區工作者一樣,連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挨家挨戶摸底排查外來人員,與居家隔離人員接觸,為他們測量體溫、送菜、扛物資……「不只是防疫,她平時也為社區、為大家做了好多事。」玉湖社區居民邱秀說。到社區工作後,林麗娜一心一意為群眾謀福利。
  • 尋找最美社區工作者|踏實辦好群眾事 當好居民「守護者」
    這是張明清日常工作的一幕剪影,作為廣州市天河區達善東社區居委會非戶籍委員,他對轄區每一處角落都熟稔於心。三年來,張明清以腳步丈量社區,以實際行動解決諸多瑣事,被社區居民親切稱為「貼心人」、「守護者」。疫情期間排查居民養的蜜蜂存在安全隱患、飯館排煙管直搗居民樓、巷子排汙管氣味燻天……這些問題都通過「達善東社區幸福群」微信群反映至張明清處。這是他2017年建立的社區微信群,彼時張明清初來居委會工作。為了迅速跟居民拉近關係、及時聆聽居民心聲,張明清一手創建了這個微信群。
  • 努力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代言人」
    努力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代言人」人大代表,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人民群眾,是群眾與黨和政府之間的「連心橋」。在剛剛過去的極不平凡的一年裡,全市各級人大代表滿懷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和熱愛,肩負人民的重託和期待,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在依法履職中擔當盡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 【尋找最美基層民警】杜玉明:立足社區、服務群眾——做百姓的貼心人
    【尋找最美基層民警】杜玉明:立足社區、服務群眾——做百姓的貼心人 2020-10-29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自創小程序 居民「打卡」報健康
    目前還沒有發現有發熱情況的居民。」據棗園尚城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劉金紅介紹,從返京人員進入社區開始的14天隔離期內,每天上午和下午自行測體溫並上報,如果有人當日沒有按時打卡,社區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打電話詢問。截至1月31日,居委會已全部聯繫到戶,並已第二遍複查1163戶。掌握外地回京人員101人,已全部聯繫告知自行居家隔離14天,目前社區未發現疫情。
  • 「我的扶貧故事」居民貼心人,溫暖千萬家丨岑鞏縣水街道大榕涼塘...
    我叫王楊洪鑫,是一名中共黨員,2018年3月到貴州黔東南州岑鞏縣水街道工作,並派駐到大榕涼塘移民小區社區服務中心工作,2020年1月,被選舉為社區的第一屆黨支部書記。  大榕涼塘社區是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31棟,已安置1053戶488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17戶4716人。
  • 當好居民貼心人宣傳摸查疫情不停歇
    今年30歲的麥人傑是雁塔社區的黨員幹部,他連續18天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彰顯黨員本色,體現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2月9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荔湖街雁塔社區,此時的麥人傑已經做好防護措施,準備陪同醫務人員和警務人員對從湖北籍的社區居民進行入戶宣傳和身體檢查。
  • 百合居委會網格員:築牢社區「安全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永興 通訊員 董海英8月15日下午,天氣炎熱,辛店街道百合居委會網格員張志忠在巡查網格時發現135號樓二單元一戶居民的弱電室內有異響聲音。他立即通知居民打開弱電間,經過仔細檢查,他發現天台穿線管處漏雨,正好滴落在配電盤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張志忠即刻聯繫物業電工班趕到現場,協助整改完凌亂的線路,到天台用水泥固定好堵死穿線管,避免了一次因下雨造成漏電事故的發生。此戶居民對網格員的及時協調表示十分感謝,稱讚社區細心又負責,網格員是居民的貼心人。
  • ...做居民健康「守門人」——記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從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護師、婦幼保健專幹到城西區人大代表、青海省勞動模範再到中國好護士、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始終植根基層的靳芳一直踐行著南丁格爾精神,不斷鑽研業務成為了群眾認可、技術精湛的健康「守門人」。
  • 枯桃社區制定社區居民公約 社區大變樣
    為了提高枯桃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良好的社區風氣,促進社區的安定、繁榮、團結和兩個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枯桃社區制定了社區居民公約。  魯網8月23日訊(記者 孫曉文) 為了提高枯桃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良好的社區風氣,促進社區的安定、繁榮、團結和兩個文明建設,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枯桃社區制定了社區居民公約。
  • 居民被刨開路面絆倒受傷 社區幹部出面協調賠償
    12月18日,呼和浩特人民路街道仕奇社區所屬小區——仕奇南小區穆姓老人的家屬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社區,將一面寫有「社區好幹部,百姓貼心人」的錦旗送到社區工作人員手中。 前段時間,仕奇南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由於改造管道刨開了路面,住在小區的穆姓老人外出時被凹凸不平的路面絆倒,造成腿部骨折住進了醫院,家屬投訴無門只好找到社區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