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英與鄰居拉家常(曾俊、唐婷 供圖)
陳雪英義務值守(曾俊、唐婷 供圖)
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曾 俊、唐 婷報導:樓棟長,是連接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橋梁,他們為居民排憂解難,是貼心鄰裡的「紅管家」。在安源區後埠街城北社區,有這樣一位黨員樓棟長,居民的事她操心,社區的事她關心,公益的事她熱心。她就是城北社區萬公塘黨支部書記、食品家屬院樓棟長陳雪英。
有著52年黨齡的陳雪英,退休前努力工作,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退休後繼續發光發熱,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的她,被推選為城北社區萬公塘黨支部書記和食品家屬院樓棟長。
群眾的「熱心人」
在陳雪英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對社區黨支部工作履職盡責,還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待人、工作方式,堅持在社區從事志願服務,主動幫助大家解決困難,是大家眼中的熱心人。
「如果您有什麼難題,和我說一聲,我會盡力幫忙解決。」剛走進食品家屬院,就聽到陳雪英親切地和小區居民拉家常。空閒的時候,她挨家挨戶和居民主動溝通,及時掌握院內居民的情況,社區工作人員想了解什麼情況,只要問下她,總能得到滿意的答覆。
陳雪英需要做的工作還有許多,每天檢查所在樓棟環境衛生、安全情況,每月上門走訪,查看滅火器情況,宣傳解釋公共政策,了解居民特別是孤寡老人、困難戶的訴求並向社區反饋等。
食品家屬院作為開放式老舊小區,存在小區路面凹凸不平、雨後路面容易積水的問題,給大家生活、出行帶來很多困難。針對這些問題,陳雪英帶頭多方奔走,不僅協調爭取了小區路面白改黑改造,還裝上了路燈,得到小區居民稱讚。
陳雪英清掃樓道(曾俊、唐婷 供圖)
居民的「管家婆」
發生鄰裡糾紛找樓棟「紅管家」,遇到生活難題找「紅管家」幫忙。有一次,院子裡一對年輕夫妻半夜三更吵架鬧離婚,請陳雪英去調解工作。她從不會覺得這是麻煩,反而會因為居民的需要而感到滿足。有時,調解一個矛盾要跑個五六趟,她也不會嫌累。
陳雪英所在的食品家屬院沒有物業管理,她主動站出來熱心為大家服務。停車混亂,她規劃停車位,義務值守,勸導亂停亂放;排水管道老化破損,她自掏腰包買來材料配件,讓老伴來修理;樓道無人清掃,她和院內姐妹一起輪流打掃;院子裡沒有保安,她帶頭成立志願巡邏隊,宣傳安全知識,排查安全隱患。要是碰上突然下雨,陳雪英馬上就會在院子吆喝收衣服,大家聽到她那洪亮的嗓音別提多親切了。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有一次,鄰居張怡突然要回公司開會,剛接回來的孩子一時找不到人幫忙照顧。「沒事,你只管去,孩子我來管,作業我輔導,晚飯也管了,你就安心先去忙吧。」陳雪英知道後,主動幫忙解決。「您能來幫下忙,我實在是太放心了,謝謝。」張怡道謝後,又叮囑了孩子幾句,就匆忙趕去了公司。
時光流逝,陳雪英退休不退「崗」,常懷赤誠之心,奔走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時時處處把大家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放在心頭,用她的實際行動成為大家口中的貼心人、熱心人、知心人。
【來源:大江網萍鄉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