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劉行 通訊員 董燕
本報訊 歲末年初,社區居民聚餐是否安全?家裡是否做好防火防盜措施、疫情防控是不是鬆懈了?連日來,海鹽萬名樓道長紛紛開展入戶走訪活動,了解社情民意,協助化解影響居民生活的大小事。
日前,武原街道宜家社區「樓道長」朱雪琴開始走訪自己負責的樓道,開展每月一次的常規入戶走訪。「主要是提醒大家做好垃圾分類,注意聚餐食品安全以及防火防盜宣傳。」朱雪琴告訴記者,她負責的8戶居民都在一個微信群裡,互動交流一直沒斷過。「疫情防控、垃圾分類、文明出行等知識都會及時宣傳,樓道長就是大家的貼心人。」宜家社區居民顧曉軍表示。
記者注意到,與居民面對面溝通以後,朱雪琴都會把相關信息通過手機「釘釘」軟體,記錄在「吾愛吾樓」小程序中。「以前是用專門的記錄本,用手機拍照,再將情況反饋到社區。今年通過微信小程序,隨時隨地都可以提交社情民意,提醒社區第一時間解決。」朱雪琴告訴記者。
2019年初,海鹽創新實施公職人員樓道長工程,全縣1萬餘名公職人員進樓包戶擔任「樓道長」,成為活躍在基層的民情信息員、政策宣傳員、民事調解員、文明創建員、紅色代辦員,逐步成長為海鹽城市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海逸豪園樓下商店的空調外機已經挪走,二樓居民反映的噪音問題解決了。」日前,記者在武原街道海興社區看到,該社區黨總支書記蔣群賢正向「樓道長」反饋問題解決情況。據了解,海興社區下轄10個小區,常住人口1.2萬,其中,外來人口佔了三分之一,管理難度較大。「好在樓道長充實到了基層治理隊伍中,利用各自掌握的資源,協助社區開展防疫知識宣講、文明創建、學生假期託管、平安巡查等,在居民中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蔣群賢邊說邊向記者展示了社區樓道長微信群:「一共703名『樓道長』,每次招募志願者,群裡一發,大家都是第一時間踴躍報名。」
近兩年的貼心服務,樓道長工作也得到了居民們的肯定。「樓道燈不亮、路面破損、停車不規範等大小問題都可以和『樓道長』說,很快就有答覆。」海興社區居民姚峰海說。「『樓道長』就是居民、物業和社區之間一座『連心橋』、貼心人。」居民陳萍說。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在職黨員幹部『一編三定』,服務村社等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優化工作安排,加強縣、鎮街、村社三級工作聯動協同,完善考評和激勵機制,動員全體公職人員在社區中更好地發揮表率作用,帶動周邊居民參與社會治理,黨群聯動、幹群聯手,傳遞正能量,弘揚新風尚,齊心協力共同打造美麗、文明、和諧的社區家園。」縣直機關工委書記王良華說。
【來源:海鹽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