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北山經中的怪獸第六篇,其中上古奇獸你認識幾種

2020-12-27 風在飛轉

旄牛 :

【原文】:又北二百裡,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陽多玉,其陰多鐵。有獸焉,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曰旄牛。

【 譯文】:再往北二百裡,是座潘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樹和柏樹,山下是茂密的榛樹和楛樹,山南陽面蘊藏著豐富的玉石,山北陰面蘊藏著豐富的鐵。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但四肢關節上都有長長的毛,名稱是犛牛。

長蛇 :

【原文】:北二百八十裡,曰大鹹之山,無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長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 譯文】: 往北二百八十裡,是座大鹹山,沒有花草樹木,山下盛產玉石。這座大鹹山,呈現四方形,人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種蛇叫做長蛇,身上的毛與豬脖子上的硬毛相似,發出的聲音像是人在敲擊木梆子。

【 解說】: 長蛇生活在尤草木、人獸不可上的大威山,長百尋,其毛有如野豬,其叫聲有如夜間人敲木柝(音託,tuo)的聲音(據事璞注)。胡文煥圖說雲:「大鹹山,有蛇,名曰長蛇。錐手,身長白尋,其聲如振鼓。郭璞注:¨說者雲長百尋,今蝮蛇似艾綬文,文間有毛如豬醫,此其類也。」吳任臣按,豫章記有大蛇,長千餘丈,亦此類。袁珂按:「《淮南子·本經篇》雲:『羿斷修蛇於洞庭.'即此之類。」郭璞《圖贊》曰:「長蛇百尋,厥鬣如彘。飛群走類靡不吞噬。極物之惡,盡毒之厲。"

赤鮭 :

【原文】: 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其中多赤鮭。

【 譯文】: 敦薨山,敦薨水從這座山發源,水中有很多赤鮭。

【 解說】: 赤鮭(音圭、q)之鮭又名鮐緱鮐,即河豚。郭璞注:「今名飴為鮭負;音圭。」畢沅注:「鯡非古字,本當為鮐字。」鮭魚即河豚,是一種有毒的魚,郝懿行按:「食其肝殺人。」劉逵注《吳都賦》:「鮁

黨鮐魚狀如蝌鬥,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黃文,性有毒.雖小,獷及大魚不敢啖之,蒸煮啖之肥美。豫章人珍之是其形狀也。名河豚,又名,即鮭。」李時珍岡:「今吳越最多,狀如蝌鬥,大者尺餘,背色青白,有黃縷,又無鱗,無鰓,無膽,腹下白而不光。」王充《論衡·言毒》雲;「萬物含太陽火氣而塵者,皆有毒螫;毒螯渥者,在蟲則為蝮蛇蜂蠆,在草則為巴豆冶葛,在魚則為鮭與銘飯,故人食飪肝而死,為鰍蝥有毒.郭注說赤鮭即鮐。細心的郝懿行注意到了:「今所見鮐魚背青腹白,絕無赤者。」而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卷三說:「鯤魚,赤目赤鬣者,食之殺人,」郝說:「夫鯖即餛也,鯤與鮭聲相近,或《初學記》聽引本在郭注,今脫去之邪?」

窺窳 :

【原文】: 又北二百裡,曰少鹹之山,無草木,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窺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 譯文】: 再往北二百裡,是座少鹹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青石碧玉。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牛,卻長著紅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馬的蹄子,名稱是窫窳,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 解說】: 窺窳 是種食人畏獸,集人、龍、虎、軀、蛇、牛、馬眾牲於一身,多次出現於《海經》與其他古籍,其形象也有若十變化。其一,窳「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音如嬰兒《北山綸》,見圖①蔣本、附②汪本、圖③禽蟲典本).其一, 窺窳 「龍首」(見《海內南經》、《海內經》、《淮南子》)《述異記》:「 窺窳 獸中之最大者,龍頭、馬尾、虎爪,長四臼尺(?),善走,以人為食,遇有道君則隱藏,無道君則出食人。」其三,復窳「類軀,虎爪,食人,迅走」(見《爾雅·釋獸》)。其四,「宴者,蛇身人面,貳負神所殺也」(見《海內西經》) .

郭璞注:「 窺窳 ,本蛇身人聞,為貳負臣所殺,復化而成此物也。袁珂按:「寞窳本人面蛇身,蓋佔天神之貌。為貳負臣所殺,經諸巫救治復活後,化而為此等怪物者。"此等怪物指上述其一至其三諸怪

獸本經之窗窳為人面牛身神。郭璞《圖贊》日:「 窺窳 ,是則害人。「

山海經北山經中的怪獸圖文詳解第五篇,帶你見識上古奇葩怪獸

#自媒體錢途挑戰賽#

未完持續。

相關焦點

  • 《山海經》北次二經全部怪獸圖片文字詳細解說終篇,不看不知道
    《北山經》自單狐之至隄山共二十五座山,其山神,亦人面蛇身神(見圖3-30)據《北次二經》所述,對此蛇身人面山神的祭祀方式是:「毛用一雄雞、彘瘞;用-擘封,投而不糈。」與《北山經》所記山衝的祭祀方式如出一轍。當時的「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的奇獸,原來是現實中的這些生物,好神奇
    中國第一部集中記錄神話片段和原始思維的奇書曰《山海經》,是極其富有象徵意味的。它以山海之所經,歷述怪獸異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產生的神話和巫術的幻想,進而成為百世神異思維的經典。它呼喚著山川湖海的精靈和魂魄,使中國神話幻想在滋生和筆錄的早期,就粘附著泥土和方域。
  • 《山海經》北次三經怪獸全文圖解第一篇,你不知道的那些上古怪獸
    【解說】:huī是一種四角怪獸,樣子像羚羊,卻長蓍四隻角,馬的尾巴,其足有距,喜歡盤旋而舞,其叫盧就是它的名字、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北山經》雲,太行之l有獸名睴狀如鏖羊而四角,馬尾有距善旋,其名自叫,此亦山驢之類也據今見之古圖,琿有二形:其一,似鷹而四角,見圖將本、圖汪本;其二,為四角馬,嘴似作廳狀,見圖胡本、圖郝本。
  • 《山海經》中四大奇獸,不僅日行千裡,還能助人增壽千歲!
    文/曉夢閣主在中國古書和神話傳說中有很多奇珍異獸,不乏有很多神獸,諸如我們熟知的天之四靈,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也有麒麟、鳳凰、白澤等神獸。《山海經》中記載更多神奇的動物,其中就有今天給大家說的四大山海奇獸:騶吾、吉量、乘黃、天馬。此四大奇獸,皆以速度而出名,它們被後人也稱之為仁獸、壽獸和獨角獸!
  • 王者榮耀:山海經系列意猶未盡,峽谷英雄玩穿越,再現山海經皮膚
    《山海經》華夏上古三大奇書之一,原作者不詳。書中所記,內容豐富駁雜。特別是其中描繪的一些上古神獸,更是讓很多人痴迷。特別是一些小說、動漫、遊戲的靈感來源,很多都是出自山海經。
  • 《山海經》中的上古四大兇獸,性情兇悍,恐怖如斯也可以萌萌噠!
    文/《山海經》中的上古四大兇獸,性情兇悍,恐怖如斯也可以萌萌噠! 《山海經》是一本上古神話經典,它記載的上古兇獸,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版本。《山海經》裡的「上古四兇」是饕餮、窮奇、檮杌和混沌,它們分別對應著「上古四象」:青龍、白虎、玄武和朱雀,屬於邪惡力量的代表。
  • 5種名字難認的山海經異獸,第2種有百種叫聲!最後一種是女媧護法
    我國的《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的珍奇異獸,雖說是神話,但其實也是古人編著的。而裡面有很多的異獸,它們的名字也非常古怪,甚至有一些還很難讀,因為中國的文字還是很博大精深的!那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幾種山海經中的異獸,它們有一個特點,就是名字都很難認,一起來看看吧!
  • 山海經中的十大食人異獸排行榜
    2、窮奇窮奇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古代四兇之一,《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指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兇惡的異獸。可是,同樣在《山海經》中的《西山經》一篇中卻提到窮奇的另一種形象,該篇中的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蝟的毛髮,與《海內北經》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二者都是喜歡食人的兇獸。
  • 上古奇書《山海經》到底是誰的著作?
    大禹治水的過程中,一部對後世影響很大的奇書也誕生了,這部奇書就是《山海經》。《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有《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4篇、《大荒經》5篇。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山海經》中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還有許多今人聞所未聞的上古時期神獸,這些神獸具有非常神奇的本領,看後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 這些怪獸都是從《山海經》走出來的!
    近年的熱播劇均從《山海經》中汲取靈感,或直接套用書中記載……從男生們酷愛的網遊魔獸爭霸,到女生們為之痴迷的仙俠影視劇,無不充斥著怪獸的元素,「打怪」已成為時下最潮的詞彙。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下簡稱《三生三世》),同樣有「怪獸」元素,有趣的是,這些「怪獸」大都出自《山海經》。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上古十大神樹你知道幾種?西王母掌握得不死樹上榜
    《山海經》是我國三大奇書之一,書中不僅記載了許多上古神魔異獸,也記載了許多的奇花異草。其中所記載的上古十大神樹你知道幾種?上古十大神樹之一的沙棠樹,根據書中所記載,該書生長於崑崙山中,形狀像海棠,果實黃中透紅吃起來像李子一樣但是沒有果核。
  • 《山海經》十大異類妖獸,知道的人很少,認識一兩個就很了不起
    前言:本文所描述的異獸,都屬於性殘兇狠的上古神獸,也是災禍之獸。它們或以人為食,或是製造災難,或是厄運的象徵。與兇獸有一定的區別。它們因其獨特的屬性和神秘性被世人所厭懼。屬於是神靈,怪獸,惡人的結合體。對於它們的異能,或難以解讀,或不可破解。是真正異類神獸!
  • 教你一個打開《山海經》的新姿勢!
    囿於文言的形式,再加上早些年的插畫風格已經不能滿足時下的審美需求,恐怕我們對山海經的了解僅僅止步於「精衛填海」、「女媧補天」云云。但是如果你真的讀過山海經,你絕對會被其中的描述的異獸說震驚!魯迅先生的描述是這樣的——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
  •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書?
    中國古代一直把《山海經》當作地理和史書來看待,其中有些細思極恐的動物和怪物,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山海經》作者和成書年代眾說紛紜。有認為是大禹和伯益所作,大約在周和春秋時成書。其實,《山海經》並非一時所成,作者也並非一二人。書中眾多神話傳說和奇人怪獸來自於民間口頭傳說,經歷代編撰,至戰國時才合編成書。
  • 解密《山海經》:上古舌頭反向生長的蜂妖,還有喜歡罵人的怪獸
    而在上古世界,有一個山野中的怪獸,它的舌頭是反著長的,舌根長在嘴唇內側,舌尖向裡生長。而且它還有開叉的尾巴,喜歡大呼小叫。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上古蜂妖,舌頭反轉生長放皋山下就是明水河,這條河流最終向南匯入了伊水。放皋山中有一種怪獸,樣子如同蜜蜂,但體型如野狼大小,有一條開叉的尾巴,每條尾巴尖上都有粗大的毒刺。
  • 《山海經》記載了代表愛情的3種神鳥,出去可別說只認識鳳凰了
    山海經作為我國上古第一奇書,一直備受爭議。對於其中記載的事物也是一直都有爭論,《山海經》是我國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第二講:讓魯迅念念不忘的上古奇書《山海經》(上)
    其中,他在一篇《阿長與<山海經>》的文章中深情回憶了自己家的女工阿長為自己尋覓《山海經》的經過。魯迅對這此心心念念,以至於一坐下就會回憶起繪圖的《山海經》。後來,「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過了一段時間,阿長告假回家後的四五天,高興又討好地對魯迅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幼年時期的迅哥難掩心中的激動。
  •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百鳥之王,象徵祥瑞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四大神獸,其中一個是百鳥之王,象徵祥瑞《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已經消失的生物,連司馬遷也不敢妄評的奇書,內容大多數過於驚世駭俗,令人驚奇,上古時期怎麼能有如此多的神秘物種與神奇的事件?這裡所說的四種神獸,個個實力非凡,誰更勝一籌呢?
  • 《山海經》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異獸:古人對地球的了解遠超我們想像
    《山海經》全書原共22篇,但現僅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已遺失,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獋犬。《山海經·北山經》: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翻譯:譙明水水中生有很多何羅魚,他們長著一個腦袋、十個身子,它的叫聲像是狗叫,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癒癰腫病。
  • 山海經:怪鳥「酸與」與怪蛇「肥」的世紀之戰,一個神靈隕落了
    ——《山海經 北山經》橫跨兩百餘裡的景山靜靜地坐落在鹽販澤以北,少澤以南,山上遍布草木,鬱鬱蒼蒼,草木勾連在一起,從天空望去,整個景山都是沒有雜色的綠,好一片生機勃勃的山林!可是,當人們走近些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異樣,這麼大一片森林,卻聽不見一點聲音,好像連風吹樹葉的聲音也被寒冰給凍結了一般,雖然天空中微暖的太陽無時無刻不在昭示著這是初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