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繼位,成為明朝第二代皇帝

2021-01-12 相思很淺很淺

太祖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繼位,成為明朝第二代皇帝

太祖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繼位,成為明朝第二代皇帝。恭閔帝名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懿文太子朱標的二兒子。當初,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後就立了長子朱標為皇太子,並請了宋濂等人擔任太子之師,希望可以將他培養成一代明君。

不幸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年僅三十八歲的皇太子朱標就英年早逝,諡號「懿文太子」。按照朱元璋所定的嫡長子繼承制,懿文太子的長子朱雄英是首選繼承人,但他十年前就死了,因此,朱元璋就把目光放到了朱允炆的身上。朱允炆天生聰穎好學,又十分孝順。

在他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懿文太子病重,他在一旁侍奉,晝夜都不離開一會兒。兩年之後,懿文太子薨,朱允炆在守孝的時候因哀傷過度而形銷骨立。太祖朱元璋看了十分欣慰,同時也感到十分心疼,於是撫慰他說:「你真是個孝順的孩子,但你也應該考慮考慮年邁的我啊。」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朱元璋最終下定決心,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立朱允炆為皇太孫。考慮到諸王都是長輩親屬,朱元璋便於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新設定諸王拜見皇太孫的禮儀制度,朝見後在內殿行自家人禮。

當初,太祖朱元璋命令皇太子朱標察看裁決奏章,皇太子朱標生性仁愛寬厚,免除或減輕了很多人的刑罰。此時,朱元璋又命太孫朱允炆去辦,朱允炆也同樣給予寬大處理。他還曾經向太祖朱元璋請求,遍考記載禮的經書,參考歷朝刑罰,改定洪武《律》中偏重的七十三條,天下人為此都對他感恩戴德。

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太祖朱元璋駕崩。辛卯,朱允炆繼位,成為明朝第二代皇帝,以第二年為建文元年。這一天,孝順至極的建文帝朱允炆把高皇帝安葬在孝陵,下詔行三年喪禮。群臣見此紛紛請求行喪禮的時間用日代替月,朱允炆說道:「朕並非效法古人居喪期間不說話。

上朝就穿麻做的冕服,退朝就穿齊衰執喪棒系麻帶,吃的則是稠粥,祭天地及宗廟按照通常的禮儀。」於是,朱允炆就下令制定禮儀獻上。之後,又下詔書讓百官推舉賢才,減少並合併州縣,革除冗員。任命兵部侍郎齊泰為本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共同參與軍國事務。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出生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個兒子,但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故,朱標原配常氏死了以後,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也得以扶正
  • 明朝:從微末起身的「布衣皇帝」朱元璋,是大眾眼中的「英雄」!
    人物資料:朱元璋,又名朱重八。今安徽鳳陽縣人,明朝開國皇帝,簡諡「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於今南京明孝陵。主要成就:推翻並驅逐蒙元,建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大一統的漢人政權。
  • 朱元璋早已為朱允炆的「皇位之爭」埋下了引線
    比如封建王朝一開始的秦朝扶蘇和胡亥兄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和南陳幾個皇帝,隋朝的隋煬帝楊廣、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等。後世帝王往往會在生前會為繼位者掃清障礙,但是這種情況在明初時期就變得優柔寡斷起來。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駕崩於應天,皇孫朱允炆繼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
  • 建文帝--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 哪怕朱標當一天皇帝,再傳位給兒子朱允炆,朱棣也不敢造反?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大一統封建王朝,歷12世16帝,享國276年。 說起明朝16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和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就很有趣,這對叔侄廝殺也是有趣,可謂是明初風雲大事之一,結果是建文帝朱允炆敗得一塌糊塗,使叔叔燕王朱棣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更是由燕王成為明成祖。
  • ...願背負弒殺叔父之名,燕王朱棣方能夠奪得明朝大統,朱允炆下落不明
    明朝太祖朱元璋初建帝國之時,便已經想好皇位繼承的事宜,他信任且喜歡大兒子朱標,早早的就謀劃為期翦除可能會阻礙他繼位的力量,皆因太子朱標乃是一位宅心仁厚、天性寬容,不懂的立國之將會恃功傲物、功高震主。而朱元璋火燒慶功樓(這一歷史事件是否存在成疑,或是清朝為了詆毀明朝妖魔化開國太祖朱元璋而偽造的故事),就是為了清除功臣、武將擁兵自重,威脅到皇權的統治。但是朱元璋無論如何處心謀劃,奈何天子終歸不是神仙,他算不得朱標身上這股子仁義勁會遺傳給其子的孫子朱允炆,也正是朱允炆的婦人之仁,使得燕王系奪得了明朝大統。
  • 朱允炆上臺後為何著急削藩,最後結局如何?
    文/青華聊歷史根據《明史》中記載:「恭閔惠皇帝諱允炆。太祖孫,懿文太子第二子也。母妃呂氏……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太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朱元璋,身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皇帝生涯中是有功有過的,但大體上他也稱得上是一位,有著相當不錯文治武功的皇帝。然而他去世前的一個決定卻令人感到不解,那就有著眾多有能力的皇子的他,為何卻要把皇位交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呢?而更令人不解的是,在朱允文繼位之後,他便幹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感到目瞪口呆的事情——削藩!
  •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用過那些年號,這些年號中又有哪些美好寓意?
    明朝十六位皇帝中除了明英宗朱祁鎮用了兩個年號,其餘的皇帝都只有一個。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貧困,喪父喪母,之後參加起義軍後,橫掃群雄,平定中原,佔領江南,最終逐步走上了權力的巔峰,建立了明朝。朱元璋的年號用的是洪武,在位三十一年。洪這個字是第一次用於年號搶,意思是盛大,武就是武功,洪武就是洪大的武功,意在彰顯武事之威。
  • 朱允炆是庶長子,朱允熥是嫡次子,為什麼最後是朱允炆繼位
    朱標是明朝第一個太子,可惜英年早逝。他去世後,朱元璋沒有再從兒子中選儲君,而是將朱標的庶長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為了這個孫子,朱元璋費了很大一番心血,他去世後,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這點寫得非常清楚,就是假如皇帝無子,就按照兄終弟及執行,而且還必須是嫡母生的,如果是庶母生的,就算是長子也不能繼位。即使有奸臣想要廢嫡立庶,庶子也要謹守本分,堅決擁護嫡子繼位。從朱元璋留下的祖訓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視嫡庶問題,尤其看中嫡子的身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朱標的嫡子都有哪些。
  • 朱允炆和朱棣誰是好皇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 看完這篇文章,一定可以牢記明朝歷代皇帝的順序和關係!
    眾所周知 明朝歷史上出了很多奇葩皇帝,今天我教大家一招便可輕鬆記住明朝都有哪些皇帝,他們的關係和順序。當說明太祖朱元璋,農民起義拉了一幫兄弟得了天下,建立的明朝!朱元璋的畫像有兩種,大家看看。太祖朱元璋歷史上說朱元璋得天下是臉副其實,人朱元璋是天龍之相。
  • 朱元璋讓他的子孫們作詩,他只用一眼,就看出朱棣是皇帝命
    明太祖朱元璋別看是文盲,可是他當皇帝後,附庸風雅,卻對詩歌很感興趣,在考驗子孫作詩能力時,朱元璋敏銳地發現兒子朱棣是做皇帝的好苗子。令人奇怪的是,即便朱棣表現的如此英明神武,可朱元璋還是準備將皇位傳給太子朱標。朱元璋的這種心態究竟出自於何種原因?
  • 一生經歷7位皇帝8個年號,記明太祖朱元璋中韓混血的女兒含山公主
    在明朝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傳奇公主,她一生經歷了7位皇帝、8個年號。但是這漫長的歲月帶給她的並不都是榮耀,她的生活一直都很掙扎。這位公主,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個女兒含山公主,也是朱元璋所有子女之中最為長壽的一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含山公主出生在南京,她的生母是來自高麗的韓妃。
  • 明朝皇帝的族譜
    第一代:太祖朱元璋; · 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長孫; · 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 ; ·
  • 明朝十六帝真容及簡介,太祖朱元璋富貴相,武宗相貌「另類」
    圖為明太祖朱元璋中年時期畫像。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大明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貧民出身,僅用15時間就驅除胡虜再復華夏,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被譽為「千古一帝」。從畫像上看,朱元璋方臉大耳,劍眉蜂目,鼻翼寬厚,鬍鬚美,大富大貴之相。圖為建文帝朱允炆的畫像。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 大明曆代皇帝年號全揭秘(上)
    今天我們的重點是明朝歷代皇帝年號的揭秘,大家都知道,自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開始,大部分明朝天子都是一帝一年號。所以,自明朝起,我們便習慣用年號來稱呼皇帝,比如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也被稱為洪武皇帝,其中洪武就是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
  •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可是他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建立朱明王朝的人,那麼他的兒子朱棣為什麼會是明朝第三個皇帝呢?
  • 明朝有幾個皇帝?分別是?登基時的年齡?在位多少年?
    如果包括追尊,及南明的皇帝,明朝剛好有30位皇帝。追尊(死後被追封皇帝的):1.明德祖朱百六,明太祖朱元璋追尊。2.明懿祖朱四九,明太祖朱元璋追尊。3.明熙祖朱初一,明太祖朱元璋追尊。1646年十一月五日繼位稱帝,改年號「紹武」,即位時41歲。1647年1月20日自殺殉國,在位2月零15天。4.明昭宗朱由榔。1646年十一月初五繼位稱帝,改年號「紹武」,即位時23歲。1661年8月12日被緬甸王所殺,在位14年零7月有餘。明朝皇帝:1.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為了朱允炆,誅殺功臣,為什麼不限制同樣威脅皇位的藩王?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選擇了老大朱標為太子。朱標在很多人眼裡也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然而,由於朱標早逝,打亂了朱元璋的計劃。朱元璋於是又立半個嫡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不過在朱允炆登基後沒多久,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手中奪走了皇位。
  • 湘獻王朱柏:鐵骨錚錚,以死明志的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第十二子
    這座古墓的主人身份尊貴,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二子湘獻王朱柏。這座明代古墓之所以會被發現,是因為在1998年的時候,有一夥盜墓賊企圖用炸藥進行盜墓。收到消息的荊州博物館對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了包括「湘獻王寶」在內貼金木印等計646件,其中木俑459件。但由於這只是一座衣冠冢,因此墓中未見棺床和葬具,隨葬器物以明品為主。至於這位大明親王為何身後只留下一座衣冠冢?